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模式建构探析

2023-03-10吕连凤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内容思政

吕连凤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1]这一建设工程涉及各个学段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多个方面的有机衔接。其中,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是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思政课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及实现程度。从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衔接标准衡量,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建设呈现出“失衡”的倾向。这主要体现为大中小学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具有明显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特征,而教学内容方面“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不突出,还存在“重复”“倒置”“断层”等问题而无螺旋上升的特点。这一问题在高校思政课与中小学思政课的内容衔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大影响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总体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利用好思政课教学这个主渠道。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建构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模式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建构“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建构“专题式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革新。“专题式教学”是指在思政课教学中打破常规的章节体系授课模式,按照特定标准,把教材中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分解为多样化专题的教学模式。建构这种教学模式,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教学结果看,有助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对学校思政工作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4“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1]71。思政教育关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渐进式、发展性特点,需要大中小学统筹协调推进、持续用力。“专题式教学”既能有效衔接大中小思政课教学内容,又能兼顾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渐进性的统一,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中小思政课内容的有机衔接是提高“专题式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学生成长有其规律,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政工作,才能把党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特别是对人才的思想道德要求点滴浸润到学生心中。所有这些都要以注重、适应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衔接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前提。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清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所学内容,避免大中小学思政课出现相互脱节、交叉重复等现象,实现各学段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只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新颖,才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增强教学效果和实效性,达到预期育人目标。

以系统思维看待思政课的整体性和递进性相统一是增强“专题式教学”的方法论。大中小学思政课之间具有连贯性、统一性,是一个有机整体。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要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运用系统思维对大中小学思政课各方面、各层次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系统推进,从而实现思政课建设有序高效、整体优化。从纵向看,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紧密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打破学段壁垒,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各有侧重、阶梯式推进,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价值引导融为一体,增强思政课内容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进阶性和趣味性;从横向看,在理论研究方面,打破学术壁垒,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深化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意义、原则、方法、机制等内容的研究。

二是从教学主体看,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2]这表明思政课要想取得实效,就要使思政课教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切实地把日常的教学活动支撑起来,尤其在当前一时无法改变的以科研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面前,强调科研对教学的支撑,无疑比单纯地强调教学本身的重要性更实际一些,也更有利于二者的协调发展。

从教学方面来看,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应具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种素养”,按照“四个相统一”“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做好思政教学工作,落实政治学习、培训轮训、实践锻炼等工作制度,着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要做学生的知心人,深入学生的生活中,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熟悉学生的话语体系,让学生听得进、信得过、靠得住。

从科研方面来看,广大思政课教师一般都能认识到科研支撑教学的必要性,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仍然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出现。例如,一些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他们虽然有科研成果,但研究主题没有与教学内容统一起来;一些思政课教师虽然做着与教学任务相一致的科研工作,却没把相应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等等。“专题式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师的科研支撑教学,能够保证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也能够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个人魅力和学术影响力,还能够把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科研支撑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良性双向互动。

三是从教学对象看,有助于增加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思政课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走进学生内心、赢得学生喜爱。不断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才能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进一步赢得当代大学生。而“专题式教学”就是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获得感的一种实践方式。

大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增强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获得感的前提。大中小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不同的。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只有在高中阶段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增强本、专科阶段的理论学习。大学生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大学阶段是其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要想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有理讲理”、以“理”服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3]。要想讲好思政课,增强思政课说服力是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理论内涵,增强理论的彻底性和说服力,做到让学生不但“口”服,更要“心”服。

“专题式教学”能增强思政课的深度性和生动性。“专题式教学”重点在“专题”二字,是对同一问题的深入阐释和生发,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讲好思政课,不但要讲清楚“是什么”,更要讲清楚“为什么”;只有讲清楚“为什么”,才能实现理论的深度挖掘,获得学生的认同。高质量的“专题式教学”既有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讲解,又能结合理论、引人深思。“生动鲜活”“创新实用”是大学生形容思政课时常用的关键词,也是检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试金石。这表明,在提升理论内涵的同时,积极探索“专题式教学”,打造既生动又深入的思政课,是思政课教师努力的方向。

二、建构“专题式教学”模式的辩证原则

从当前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实践来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2019年6月,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概论”课分教指委编写了试行版《专题教学指南》,其所设计的共20个专题基本取自教材对应部分的章或节的标题。虽然以教材的理论逻辑为根本遵循,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没有解决高校思政课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问题,特别是重复内容的顺畅衔接问题,“堵点”“断点”依然存在。相反,有些高校思政课专题设计仅以此《专题教学指南》为参考,单以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点等现实逻辑为基本标准,另行设计专题内容。虽然增加了教学内容安排方面的灵活度,但失去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难免顾此失彼,遗漏重要问题;各大专题教学内容之间缺乏内在逻辑连贯性,或者关联度不高,给人以碎片化之感,难以让学生形成系统性理论认知。这些都不利于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总体实现。这两种极端作法,都没有切实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衔接的问题,导致“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并不明显。这表明,专题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而科学的设计原则是保障“专题式教学”高质量的关键。建构“专题式教学”模式应该遵循以下三大辩证原则。

第一,目标与手段相统一原则。建构“专题式教学”模式需要先明确“专题式教学”自身的定位。“专题式教学”只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校思政课的总体教学目标。因此,建构“专题式教学”一定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使命。对高校思政课与其他学科思政课的目标差异,必须有清晰的认知,不能混淆。总体上说,小学阶段,通过启蒙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进而培养他们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志向和理想;初中阶段,通过体验性学习,奠定学生的思想基础,强化他们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高中阶段,通过常识性学习,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他们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大学阶段,通过理论性学习,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引导他们争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4]建构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模式,无论是在专题教学设计还是专题教学实施和反思环节,都必须以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学目标为根本指针。

在具体的专题教学设计及实施中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割裂目标与手段的关系。这种“割裂”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完全囿于教学目标,忽略专题教学模式创新,在教学专题的设计中无视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学生关切的有机融合。这不仅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反而会影响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另一种情况是抛开规定的教学目标,主观任意地设计专题教学内容、选择专题教学方法,甚至把思政课讲成专业课,如把“概论”课讲成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这种作法虽然从学生当下的视角看可能会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但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培育,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二是颠倒目标与手段的关系。目标与手段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目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手段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颠倒二者的关系,就是将手段上升为矛盾的主要矛盾,把目标降为矛盾的次要方面。这种颠倒带来的教学手段至上、教学目标被边缘化,会大大削弱思政课独特的育人价值和意义。因此,在“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建构中,必须自觉以教学目标为根本遵循,避免将目标与手段本末倒置的作法。

第二,规律与价值相统一原则。这是就教学专题本身的设计原则而言的。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有自身的规律,并承载着特定的价值。高校思政课的专题教学也不例外,特别是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一方面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思政课的价值导向。这是保证专题设计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必然要求。按照规律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专题设计要正确处理以下两重关系:一是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知识点以及重难点都是相对稳定的,而学生关注点、社会热点、理论热点和学术前沿是不断变化的。这要求专题设计在规范性与灵活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不能走向两个极端。同时,灵活性要与针对性相结合,专题教学本身就是为了提升教学的针对性。特别是针对高校思政课与中小学思政课内容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衔接不畅(重复)、衔接不上(断层)、 无序衔接(倒置)问题,专题设计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二是整体性与部分性的关系。教学专题生成的逻辑过程可以理解为教学内容被问题化的过程,即根据一定标准把整体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总问题”,每个“总问题”中又包含若干个“子问题”,构成“问题群”。这样,通过问题的层层分解,相对抽象的体系化教材内容就转化为更具体的专题化教学内容。要尽量避免整体等于部分机械相加之和的现象,即教材内容等于各个专题内容的机械相加,否则就不能突出专题教学“精而少”“专而深”的优势,影响教学效果。这要求专题设计始终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三者有机融合,缺一不可。

第三,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既包括如何进行教学专题设计的问题,又包括通过何种方式实施的问题,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有机统一。根据唯物辩证法的逻辑,专题教学内容决定专题教学形式,专题教学形式反作用于专题教学内容。专题教学实践证明,凡是与专题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形式都会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反之则会阻碍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坚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就要反对两种形而上学倾向:一是只重视专题教学内容,不讲究专题教学形式的创新与灵活运用。其后果是降低学生对内容的接受度,进而影响学生获得感,影响教学目标达成度。二是只关注专题教学形式,忽视专题教学内容的具体性与针对性,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因此,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对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课与中小学思政课在教学形式上应有明显的递进性差异,否则就会因为内容的重复产生无效教学。

三、建构“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从当前高校思政课与中小学思政课有机衔接的难点和专题教学实践中凸显的问题来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题化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按照建构“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三大辩证原则,建构高效的“专题式教学”模式,应该立足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尊重思政课的教学规律,深耕教育部指定的教材,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安排,既让教师没有照本宣科,又让学生有章可循,既重点突出,又能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统一、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路径一: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贯通于专题教学各个环节。目标是行动的先导,大中小思政课的最主要目的是立德树人。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模式作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根本遵循,而且要将教学目标贯通于整个专题教学过程之中。第一,必须把教学目标贯通于专题教学的各个环节,须臾不得偏离。有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目标,才能有朝向目标迈进的坚实步伐,就不会忘了教学的初心使命。无论是教材的深耕还是教师之间的协作,或者教学形式方法的创新,都要以教学目标为根本准绳。第二,必须实现知识目标和价值目标的贯通,不能顾此失彼。高校思政课既有掌握理论的知识目标,又有培育价值观和价值认同的价值目标。在以往具体的专题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重知识目标轻价值目标的现象。这就背离了思政课的初衷,失掉了思政课的独特意义。为克服这种问题,高校教师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增强政治定力,在专题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自觉坚持教学目标的整体统一性。

路径二:教学创新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相比于按照章节体系讲授教材内容的常规思政课教学,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创新。这种创新是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在内的系统性创新。在此需要明确两点:第一,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必须始终以提升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换言之,创新不能“漫无目的”,也不能搞“自由主义”,任何形式与内容的创新都不能偏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目标。尤其不能把高校思政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混同或降低为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不能按照后者的教学目标进行创新。第二,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创新必须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育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需要遵循学生身心的成长阶段适时适当地安排思政教育内容,不能“一刀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青少年的身心和认知发展是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的衔接,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只有在明确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在高校的“专题式教学”中明确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的目标。尊重这些规律是实现教学专题科学性设计和实施的重要条件。违背这些规律,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有可能起反作用。

路径三:深耕各学段思政课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基本遵循,教学专题设计必须以教材为依据。遵循教材是做好专题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高校思政课使用的“马工程”统编教材“有着严谨的学科性、深厚的理论性和完整的系统性”[5],高校教师在制作教学专题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第一,深耕教材是做好专题教学设计的必然要求。专题教学不是完全照搬、复制教材内容,而是遵循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重难点、学生关注点、理论热点、社会热点进行必要的取舍、整合和转化,突出重点,实现以点带面。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才可能准确抓住重难点、找到聚焦点,从而进行恰当的取舍,并使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第二,深耕高校思政课教材的同时,还须研读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在一体化视野中,客观分析、比较各学段教材内容的异同之处,并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专题的内容。这就需要注重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在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同时,精心对待重复内容,既要避免出现无意义的重复,又要避免有意义的重复知识点的遗漏,并加深对知识的深入解析。

路径四:加强教学与科研的协同、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协作。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建构涉及教学专题的设计、实施和反思等环节,每一环节又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因而,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身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为此,教师需要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协同。第一,加强教学与科研的协同。“专题式教学”就教师个体来说,要加强教学与科研的协同。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属于深度阐释性和探究性活动,是典型的用学术讲政治。只有将问题课题化作深度研究,才能讲深讲清讲透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需要科研的支撑,同时它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研究的课题,从而有助于推动教师教学与科研协同共进。第二,加强思政课教师同行之间、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作。教学实践证明,高质量的专题教学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发挥团队的力量。团队协作是提升专题教学质量的主体条件。团队成员既可以包括跨学段的思政课教师,也可以包括跨学科的专业课教师。这种打破交流壁垒的跨学段、跨学科的团队协作也有助于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实现这种团队协作,不仅需要教师树立自觉的协作意识,还要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和协作平台。

四、结语

打造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模式是未来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高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阵地。利用好这个“主阵地”,关键在于“讲好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钙”加固大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基于上文所述,“专题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大中小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衔接标准,从而“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内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