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的“量感”培养

2023-03-05相平平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量感视域培育

作者简介:相平平(1984—),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師,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摘  要] 学生的“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学习中培养生成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助推学生形成直观表象;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主动勾连,让学生体验量的度量属性,建构量的度量单位,形成量的精准估量,把握量的内在性结构等。在引导学生建立、丰富、夯实“量感”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自我“量感”不断修正、调适,让学生对量的认知和实践走向深入、走向深度。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视域;“量感”培育

“量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基于核心素养的视域,教师要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量感”。所谓“量感”,是指“对量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快慢等的一种感觉、感受”。与“数感”“语感”等的培育相似,“量感”的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地体验。这种对量的充分感受、体验,笔者称之为“感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度量、体验量的度量属性,建构量的度量单位,形成量的精准估量,建构量的度量模型等。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的“量感”培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力、探究力、实践力[1]。

一、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体验量的度量属性

引导学生形成“量感”,首先要唤醒、激活学生的身体。“量感”是一种身体感受、体验。学生对量的感知、感受,不仅是通过眼睛看,更是通过动手触摸、操作、实验等形成的。这种对量的视觉、触觉、动觉等的感知、感受过程就是“感量”的过程,“感量”是学生对量的一种初级的感性的认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体验物体的量的属性,让学生初步形成量的大小、轻重、多少等的“体感”。

学生对量的这种直观的感受、体验是一种原初的感受、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面向事物本身”(海德格尔语),与事物本身进行互动、交往。比如“认识体积”这一部分学习内容的起点不应是一开始就训练学生测量体积、计算体积等技能,而应当是激发、深化学生关于“认识体积”的“体感”。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其次,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物体所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最后,引导学生借助语言、图画、动作、符号等来“描述物体所占有的空间的大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要给学生体验量的度量属性提供条件(比如给学生提供量杯、水、石子、量筒等),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对物体(石子)的体积进行充分的感受、体验。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而且要引导学生组织、开展实验,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质疑问难,并鼓励学生彼此之间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积极对话、研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跟进、主动介入,对学生的“感量”活动进行相机引导。

引导学生的直观感受,能让学生体验量的度量属性。这种对物质的“量的属性”直接感受、体验的过程,就是“感量”的过程。“感量”是学生建立“量感”的基石。在上述“认识体积”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石子浸在水中水面上升及水溢出等现象,让学生进行直观感知、比较,能使学生形成一种“空间的观念”,深刻地感受、体验到“物体所占有的空间”,认识到“物体所占有的空间有大有小”。这种对物质的“量的属性”的直观性感受、体验,能激发学生“体感”、发展学生“体感”、深化学生“体感”。

二、引导学生形成表象,建立量的度量单位

对于学生“量感”的形成,不仅要让学生体验量的属性,还要引导学生建立量的表象,尤其是“单位量”的表象。量的表象既有“单位量”的表象,又有“标准量”的表象,还有“参照量”的表象、“累计量”的表象等。其中,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单位量”的表象。有了“单位量”的表象,学生就能有效提升“量感”的层级,逐步建构自己的“标准量”“参照量”“累计量”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量的表象,并清晰学生量的表象,巩固学生量的表象,丰富、拓展学生量的表象。

比如教学“认识厘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去建立“体感”,比如订书钉、图钉、田字格的长度等。“体感”是生物体的本能,是一种最为初级的量的体验、感受,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体感”过渡到表象。如果说“体感”是一种直接的与物体接触而产生的直接体验,那么表象就带有一种想象的性质,是一种非直接接触的间接感受、体验。

在“认识厘米”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闭着眼睛想象1厘米大约有多长,引导学生用动作实践。比如,让学生张开大拇指和食指,让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厘米。通过这样的诉诸于学生的思维、想象的反思,学生能有效地建立“单位厘米”的量的表象。有的学生说,“老师,1厘米就是大拇指手指头那么宽”;有的学生说,“老师,1厘米就是橡皮那么宽”;还有的学生说,“老师,1厘米就是数学书和语文书叠起来那么厚”等。

正是借助表象的建立,拓展了学生对“单位厘米”的认知。“单位厘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学生头脑中的具体的、形象的、实在的表象。这种表象成为认识厘米的重要支撑。有了“单位厘米”的表象,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构建、创造、制造“厘米尺”,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度量。这种度量能引导学生从数学世界过渡到现实世界、生活世界。

引导学生建立表象,让学生建立量的度量单位,是学生对量的体验从定性走向定量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定量的刻画,能有效引导学生对量的感受、体验超越“体感”,走向“量感”。“量感”往往基于学生认知的“手感”“体感”,起步于“数感”的量的刻画,形成、衍生、建立于量的“计量单位”“度量单位”。

三、引导学生有效累积,形成量的精准估量

在引导学生建立“单位量”的感知、表象、认知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单位量”进行有效累积,帮助学生形成对量的精准估量。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单位量”过渡到“累计量”,帮助学生建构个性化的“参照量”。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各自的“参照量”,进行有效估测、估量。通过估测、估量,沉淀学生的“量感”、提升学生的“量感”、完善学生的“量感”、内化学生的“量感”、扎实学生的“量感”,让“量感”成为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比画、多估测、多验证、多累加等。

如果说学生的“单位量”的建立是一个“共通量”“标准量”的建立过程,那么学生的“累计量感”就是一个“个性化量”“参照性量”的建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对量的大小、多少等的认知[2],要及时跟进、主动介入学生对量的个性化认知、建构,要引导学生在量与计量的学习中建立相对稳固的参照量表象,从而不断地助推学生对量的精准性认知。比如教学“认识千克”时,教师先要引导学生“掂”,反复地“掂”,“掂”一千克,不断地丰富、丰实学生的“体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天平等质量称量仪器,引导学生建立“千克”物质的量的体积的直观表象,并引导学生去“掂”,让学生将直观的表象与“体感”建立一种内在性的关联,提升学生的肌肉感受,深化学生的肌肉记忆。比如,几本数学书大约是1千克?几个鸡蛋放在袋子里大约是1千克?多少粒花生放置在袋子里大约是1千克?10个苹果大约是几千克?1个西瓜大约是几千克?1桶纯净水大约是几千克?

通过这样的一种直观表象与“体感”的关联,能有效助推学生形成对“单位量”“累计量”的精准估量。通过“估”“称”“比”“验”等多样化的活动,学生的“量感”逐渐从模糊走向精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这种“估”“称”“比”“验”拓展、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有意识地应用“估”“称”“比”“验”。对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周期性较长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形成对量的准确把握,练就“一口清”“一抓准”的本领。

学生对量的感受、体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持续发力。学生的“量感”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累积、扩充、外显的过程。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对量的感受、体验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实践过程,是一个“身心一体”“知行合一”的“量感”经验丰富、丰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量的感知逐渐从单一走向丰富、从线性走向多维。

四、引导学生主动勾连,把握量的内在结构

在引導学生建立“量感”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结构化、系统化的勾连,从而帮助学生建立量的内在关联,让学生把握量的内在性结构。比如“千克与克”的关系、“时分秒”之间的关系、“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从结构化的视角来引导学生认识量、把握量,能深化学生对量的认知,优化学生的量的认知结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关联学习内容、主动关联学习过程、主动关联学习差异等。

比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不能有效地掌握“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尽管教师“苦口婆心”,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教学贯穿起来,没有有效引导学生在“一维的线段度量”“二维的面积度量”“三维的体积度量”之间建立关联,形成整体性的认知。对此,教师要以“学结构”“用结构”的思路来进行教学。其中,“长度单位”的教学是“学结构”,“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教学是“用结构”。在“学结构”的阶段,教师要从量的大小、度量的方法、度量的工具、度量的单位等方面引导学生认知。在“用结构”阶段,教师要侧重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并且不断地引导学生架构“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内在关联。只有这样,学生对“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认知才能从“量感”过渡到“数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量与计量”等相关知识,还能掌握“量与计量”这部分内容的研究方法、学习方式等。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深刻感悟“单位量的本质就是‘1”“度量的本质就是看被度量对象中包含多少个度量单位”“度量工具的本质就是单位量的一种串接”等。这样的系列性的结构化认知,是“量与计量”这部分学习内容的上位认知,是一种“大概念”“高观点”。

引导学生主动勾连,把握量的内在性结构,能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动方式。借助结构化的量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量的认知从“点状”走向“线状”、从“线状”走向“块状”“体状”。通过结构化的教学,不仅能有效地积淀学生的“量感”,还能有效地内化学生的“量感”,使学生形成对具体的量的概念。相较于“量感”,“量的概念”更深入、更持久、更精准,更能确证和表征学生对量的精准性的把握。

学生的“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学习中培养生成的[3]。教师要为学生的“量感生成”铺路搭桥,不仅引导学生形成对量的体验,丰富学生的量的表象,还要引导学生建构量的概念和完善量的结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具身性的认知活动,建立学生的“量感”、积累学生的“量感”、完善学生的“量感”,让学生在对自我的“量感”的不断修正、不断调适中,将量的认知和实践走向深入、走向深度。

参考文献:

[1] 赵炯美,鲍建生. 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条主线——度量[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7(10):8-12.

[2] 郑美玲. “度量”定义视角下小学分数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 小学数学教师,2020(01):57-59.

[3] 娜仁格日乐,史宁中. 度量单位的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J]. 数学教育学报,2018,27(06):13-16.

猜你喜欢

量感视域培育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兼收并蓄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静待“量感”生成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