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课程“翻译+领域知识+技术”分层教学模式初探
2023-03-02张志云胡英花
张志云 胡英花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全民英语水平的持续提高,中国社会对英语运用能力的需求也不断升级,传统意义上的翻译亟待被“重新定义”[1],步入以语言为基础、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2]、以“服务各行业”为主要内容的“语言服务”时代。 杨丹更是进一步指出,即便是整个中国外语教育,也需转向“外语服务”[3]。 为应对“语言服务转向”的挑战,翻译专业毕业生不能只做外国人的陪聊,而应作为价值链的一环服务于特定行业、机构、项目[4]。 正如蔡基刚所言,“只有皮皮(即翻译技能)没有内核(即领域知识)的翻译毕业生是无法满足社会和国家需要的[5]”。
在此背景下,文章对翻译专业笔译课程与大学英语翻译拓展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造和对接,开展大致相同的翻译课程项目,介绍一体化、层级化、差异化的翻译技术和语言信息技术,通过翻译能力前测后测、学生问卷、翻译过程录屏、翻译成果教师交叉评价、学习过程和效果问卷,探索“语言+领域知识+技术”分层教学的可行性、模式和效果。 探索“翻译+语言+领域知识+技术”模式下的教学改革路径,符合新时代语言服务行业和外语教育的现实需求,直击大学英语教学和翻译专业教学的痛点,教改成果有望改变外语专业学生“仅能做外国人陪聊”的窘境,也有望改善大学英语课程“因与学生专业和职业需求脱节而被认为无用,且因高投入、低效率而面临减课时或被取消风险”的尴尬地位。
一、 研究现状
在“翻译+领域知识”方面,崔启亮在«全国MTI教育与就业调查报告»中指出,用人单位对MTI 学生提出的建议中,“最关注的两条是提高责任心、加强专业知识学习”[6]。 翻译硕士尚且如此,遑论翻译专业本科生(大部分也是毕业直接面向就业市场)。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翻译与专业领域知识的融合方式,以提高本科生的专业领域翻译能力。在“翻译+技术”方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机器翻译和大语言模型取得颠覆性进展,传统翻译之外出现了不少新业务、新职位和新模式[7]。 另外,根据王华树等对218 家中国语言服务企业的调研,大多数受访企业普遍通过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CAT)调用机器翻译并进行译后编辑[8]。 因此,未来的译员不懂技术将寸步难行。 但是,目前国内培养硕士层次“翻译+技术”复合型人才的高校仅有北京语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三家,本科阶段只有北京语言大学在翻译本科专业(本地化方向)专门培养“翻译+技术”复合型人才[9]。 同时,肖维青等[10]推断,翻译本科专业开设翻译技术类课程的比例很可能不太理想。 在“翻译+领域知识+技术”方面,根据中国翻译协会近年来的行业报告,翻译技能与领域知识和翻译技术的融合已成为行业的需求和共识,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成果。
同时,因我国的翻译教学在多个层次开展、面向不同的受众、需满足不同的需求,一体化、差异化、层级化的翻译教学非常有必要。 以翻译技术教学为例,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如下:①本硕阶段均设有翻译技术课程,且本科阶段的目标学生除翻译专业学生外还包括英语专业学生及其他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职业需求不同,只有差异化、层级化的教学才能有效衔接、避免重复;②同一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需处理的翻译任务的复杂程度也不一样,翻译技术满足特定阶段的翻译任务需求即可;③译员不可能总是在理想办公环境下做翻译,而必须在现实的硬件网络条件下根据翻译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翻译技术。 但是,除江杰[11]提出翻译技术分层培养的建议和初步思路外,没有检索到其他关于翻译技术分层教学的研究。
二、 研究设计及实施
(一)研究思路
文章对翻译专业笔译课程与大学英语拓展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造和对接,开展大致相同的翻译教学和课程项目,介绍必备的翻译技术和语言信息技术,通过翻译能力前测后测、学生问卷、翻译过程录屏、翻译成果教师交叉评价、学习过程和效果问卷,探索翻译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在通用型实用翻译、入门级专业翻译项目过程中体现出的起始能力构成、翻译策略和翻译效果差异,并召集优秀学生志愿者进行实验,探索通过合作进行专业翻译的可行性、效果和方式。
(二)研究步骤
1. 前测
在每个模块均进行相同内容和时限的课堂翻译测试,难度为四级难度,旨在检测学生在翻译项目实施之前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分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便设计有针对性的翻译教学方案,并与后测结果进行对比以检测教学效果。
2. 课程对接和翻译技术差异化分层教学
如表1 所示,文章针对翻译本科专业学生和非翻译本科专业学生两类学生,设置3 个课程对照模块,探索不同学生群体在通用型翻译(语言基础)、专业领域翻译(语言与文科专业相融)和专业领域翻译(语言与理科专业相融)方面的差异和可行性。
表1 翻译课程对接
课程内容(均为第四学期开始开设)对接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水平和需求教授差异化、层级化的翻译技术,开展大致相同的翻译教学和课程项目,通过翻译能力前测后测、测后问卷、翻译过程录屏、翻译成果交叉评价、学习过程和效果问卷,研究两类学生在通用型翻译方面的起始能力构成、翻译策略和翻译效果差异。
在翻译技术的差异化分层教学方面,针对语言类学生的领域知识短板和非语言类学生的语言技能短板,分别以翻译技术(解决领域知识问题)和语言信息技术(解决语言问题)为重点和突破口,每个技术模块都尽量包含傻瓜版、简化版、高级版、专业版的工具库,供不同水平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自主选择。
3. 教学持续改进
所有课程都实行项目式翻译教学,并按如下步骤进行持续改进:①根据本轮课程的前测结果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构成,并结合上轮课程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根据学生情况定制项目式教学方案;②按照业界的标准流程实施翻译项目;③根据项目结果和过程反馈,总结经验教训,并用于指导下次项目方案的改进。
4. 后测
后测方法如表2 所示,后测1 用以测试翻译技能和语言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效果,后测2 测试翻译技术用于专业领域翻译的教学效果:
表2 前测后测示意表
三、 研究结果及讨论分析
(一)前测、后测结果及分析
1. 总体数据及分析
课题组共回收132 份有效学生教学效果反馈问卷(SPSS 克隆巴赫α 系数为0.87),共有113 位同学认为课程内容对后续英语和翻译学习非常或比较有用,59 位已毕业且岗位与外语相关的受访者中有55位认为课程对所从事工作有用或非常有用,问卷结果证明了本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另外,三门课程的后测1 成绩均比前测成绩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有的课程平均提分7 分,学生单体提高最高为15 分,说明学生在使用各种技术助力翻译技能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三门课程的后测2 的平均得分最低为76 分、最高为83 分,完成度分别为76%、83%(客户无需修改直接采用为100%完成度)均高于机器翻译40%的完成度,说明学生通过相关技术的学习和使用能够完成“能用”“够用”的技术翻译。 同时,课题组对三门课程的测试成绩做了后测1 结果(翻译技能提升)和后测2 结果(跨领域翻译完成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性几乎为0,说明掌握通用翻译技能不代表就能进行专业翻译,需要在传统翻译教学的基础上加强专业领域翻译训练。 此外,课题组还分析了后测1 结果(翻译技能提升程度)与前测1 结果(学生语言基础)的相关度,发现二者呈现比较显著的负相关,说明语言基础好的学生利用技术实现翻译技能提升的空间相对较少。 但是,«基础笔译»课程的负相关系数更低,说明如果在课程中引入比较高阶的翻译技术和翻译理念,学生的翻译技能提升会更大。
2. 分专业数据及分析
通过分析囊括不同专业类型学生的«实战翻译»课程的前后测成绩,课题组发现比较明显的几条规律:
(1)在翻译技能提升方面,中文专业(前测成绩最低)的提升最高,然后是其他文科专业(前测成绩最高)。 可能的原因是,这些专业在原文理解方面的能力要高于其他同学。 这是翻译技术或人工智能工具迄今无法完全替代的优势,应该作为翻译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
(2)前测成绩较高的小语种专业和英语专业(平均成绩分别为众专业的第2 名和第3 名),实现的翻译技能提升最小,可能因为外语类专业学生的中文理解能力较差。 还可能因为,这些专业的学生本身都有翻译课程,他们对翻译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理解,且难以接受与现代翻译理念紧密相关的翻译技术。 因此,这三面均亟待加强。
(3)在跨领域翻译方面,2023 年春«实战翻译»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完成度最高,为84.25%,说明学生的专业相近程度与跨领域翻译能力的相关度很大。 但是同为理工背景的学生,2023 年春«实用翻译基础»(翻译技术模块的课时较少)学生的完成度要低很多,只为76%,甚至低于同期的«基础笔译(汉译英)»。 这说明在跨领域翻译能力方面,充分翻译技术训练的相关度要高于专业相近程度。
四、 结论
在网络信息技术突飞迅猛的今天,一般的知识在网络上唾手可得,大大降低了领域知识的门槛,基于语料库、大数据和大语言模型的诸多语言辅助工具也可以生成相当于英语母语本科毕业水平的文章,语言的壁垒也微乎其微。 因此,可将技术作为跨越“知识”“语言”壁垒的突破口,使用语言技术助力专业人士跨越语言障碍,使用翻译技术助力语言背景人士跨越领域知识壁垒,可有效实现“语言+领域+技术”,并实现外语教育的“语言服务转向”。 当然,针对两类不同的学生受众,技术教学也应该实现差异化、一体化、层级化的量身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