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枋得《文章轨范》对当今写作教学的启示
2023-03-02耿红卫高朝冉
耿红卫 高朝冉
【摘 要】谢枋得的《文章轨范》共选录汉晋唐宋之文六十九篇,用评点的方法对文章进行随文评论,评点发掘古文之窍奥,蕴含着丰富的文章学理论。《文章轨范》主要引导习作者从内修德行、外增学识,以意为主、意高辞盛,由法入神、以法运才,初要胆大、终要心小四个方面进行文章创作,涉及写作主体修养、文章立意、行文法度、创作规律等多方面,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大胆的创新,对于当今写作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谢枋得;《文章轨范》;文章学;写作教学;启示
《文章轨范》是南宋谢枋得所作,其选取韩愈、柳宗元、三苏等大家的文章六十九篇,用评点的方法对名篇进行随文评论。谢枋得分类研习所选的这些文章,认为写作并非是由“认识”到“表达”的简单过程,它同文学创作一样,包括写作主体心灵创造的复杂问题。[1]其主张“内修德行,外增学识”,即创作者个人修养是基础;重视文章的立意,强调“以意为主,意高辞盛”;分析文章的行文章法,力求“由法入神,以法运才”;点明写作教学的思路是“初要胆大,终要心小”,即先“放”后“收”,對科举下的“场屋者”“举业者”进行启发式、点拨式教学。[2《] 文章轨范》这部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传统文章学著作,对我国当今写作教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汲取《文章轨范》中的写作方法和精神理念,“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一、修养论——内修德行,外增学识
古人论文,往往始于论“人”。[3]古代文学家往往将作者个人修养视为一种影响文章写作的人格力量。从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到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观,再到韩愈的“气盛言宜”说,皆强调作者个人修养在文章写作中的作用。谢枋得的《文章轨范》继承前人思想,选取文章时首先关注的是写作主体的修养,包括个人道德修养和才识修养。
1. 内养浩然气
谢枋得的《文章轨范》在选文时尤其重视入选作家的道德修养,强调文章创作者的立德、立志、立言,其卷六所选文章皆“古之立言不朽者”,揭示出要想写好文章,首先要内养浩然之气,学会做人。《文章轨范》中共有六十九篇选文,韩愈文章独占三十二篇,表明了谢枋得对韩愈“气盛宜言”说的肯定,即文章的好坏与作者的道德水平有着直接联系。正是由于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的个人修养,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忠诚智勇的浩然之气,加之渊博的才识、正大的精神和丰沛的感情,气理充沛,从而做到文思顺畅、情深文明,最终使得“文有气力,有光焰”。再看其他选文作者,诸葛亮、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柳宗元等,无一不是道德修养极高之人。《文章轨范》虽只收录南宋胡铨一篇文章——《上高宗封事》,但谢枋得对其评价极高:“肝胆忠义,心术明白,思虑深长,读其文,想见其人,真三代以上人物,中兴奏议,此为第一。”此篇文章体现了谢枋得主张的“作者的个人修养决定作品的思想价值,作品的思想价值决定了社会功用”的观点。正是胡铨怀有浩然之气,在南宋危急存亡时刻冒死反对宋高宗、秦桧主和,力主抗金的爱国情怀,使得此篇文章“可与日月同光,中兴奏议,此为第一”。
《文章轨范》重视写作教学要抓住主体素养建构这个关键,强调从为人着手,通过涵养自身浩然之气提高内在道德修养。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和叶圣陶也认同这一观点。夏丏尊先生在《文心之辑》中提出:“真的文字学习,须从为人着手……努力于自己的修养,勿仅仅拘执了文字,在文字上用浅薄的功夫。”[4]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写作的首要任务是“求诚”,即“立诚最为贵,推敲宁厌频”,认为“作文是用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来做原料”。[5]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的“思想境界”无疑是由其素质、修养决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写作主体道德素养的建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端正写作态度,通过读书学习效法先贤,增益道德,洞察义理,从中体会作文与做人的关系,明白写好文的前提是做好人,努力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从而筑起坚实的“文”之基。
2. 外增才学识
写作教学中,除了重视提高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还要提高创作主体的才华、学识修养。谢枋得在《文章轨范》卷六“小心文”的总评中说:“此集才学识三高。”即此集所选文章的创作者的才华和学识都非同寻常。其中,谢枋得评点苏轼的《前赤壁赋》为:“非超然之才……不能为也,潇洒神奇,出尘绝俗。”这里所说的苏轼之“才”,指的是“才气、才情”,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学”“识”相辅相成。这需要创作者进行阅读积累才能够实现。
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便回避,面对作文题目往往抓耳挠腮,半天想不出来写什么,最终写出来几百字也是“挤牙膏”式勉强拼凑的,究其根本,是缺乏素材、才学识积累不够。《文章轨范》评点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奇诡放荡,学庄子文,文虽学庄子,又无一句蹈袭。”评点其《讳辩》篇:“一篇辩明,理强气直,意高辞严,最不可及者,有道理可以折服人矣。全不直说破,尽是设疑,佯为两可之辞,待智者自择,此别是一样文法。此辩文法从孟子来。”称赞韩愈文章“以古道自处,节节占地,文章绝妙”。
谢枋得指明了增长学识的方法,即“以古道自处”,从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提高个人才识修养。教师应重视传统文化经典在学生写作中的作用,可以利用专题阅读、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等方式,讲解经典名著、古诗词、文言文等,挖掘其中的作文素材,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才识,让他们领会“转益多师是吾师”的道理,打破其写作文生搬硬套,引用陈旧例子的局面。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够有所感悟,才能真正做到“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写作者涵养精神,增长才识,有驰骋八方的神勇之气,方能创作出好的文章。
二、立意论——以意为主,意高辞盛
所谓“立意”,即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杜牧认为:“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采章句为之兵卫。”唐代李翱曾说:“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辩,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他认为一篇文章的立意是最重要的,立意高了,其他方面会相应提高。谢枋得秉承前人的思想,进一步强调文章“意高则辞盛”。
谢枋得评点《袁州学记》道:“本朝大儒作学记多矣,三百年来人独喜诵《袁州学记》,非曰笔端有气力,有光焰,超然不群。其立论高远宏大,不离乎人心天理,宜乎读者乐而忘倦也。”谢枋得认为《袁州学记》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不是因其笔力苍劲,而是其立意高远。《文章轨范》卷三所选论说文中,《高祖论》《晁错论》《范增论》皆“意高则辞盛”。其评点《高祖论》道:“本以高帝病中命平、勃斩樊哙,事有所见,遂作高祖论,前面不说破,必遂节出新意,立奇论。”这篇文章是苏洵对汉高祖让陈平、周勃在军中斩樊哙一事所作的议论,文章的立意乃汉高祖为削弱吕后的党羽而斩樊哙,谢枋得称“苏洵有眼力,作文有笔力”。其评点《范增论》道:“后生只熟读暗记此一篇,义理融明,音律谐和,下笔作论,必惊世绝俗。此论最好处在方羽杀卿子冠军时,增与羽比肩事义帝一段,与《晁错论》并观。”《范增论》和《晁错论》皆是苏轼所作,苏轼犀利点出范增离开项羽的时机不对、晁错想要自保才招致杀身之祸。文章立意高远,不落俗套。
在当今写作中,学生往往认为辞藻堆砌、字迹工整是最重要的,而忽视文章立意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拨乱反正”,让学生明白立意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立意起着引领、指挥的作用。现如今“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加强‘一点四面考查,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不断强化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6]。在这一趋势下,作文命题更加灵活,考查偏重于学生对给出材料的主观性理解。综合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成为体现和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主引擎,而文章立意体现写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作文立意主要取决于写作者思维的灵感性、系统性,想象的新颖性、丰富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侧重“一点四面”,进一步落实以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设计语文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独到的眼光,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热点以及社会中有价值、可讨论的现象,加强思想锻炼、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在将生活中的现象转化为写作素材的过程中,不断塑造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7]
三、行文论——由法入神,以法运才
“行文”包括谋篇布局,也包括“献替节文”,即将认题、立意所形成的思想和思路变成具体的文字表达。[8]通俗些讲,就是下笔写作。《文章轨范》综合了《古文关键》《崇古文诀》对“雄健有力”和“婉曲有味”文风的评点,强调行文章法的变化。谢枋得评点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为“七节转换,义理明莹,意味悠长。字字经思,句句着意,无一句懈怠,亦子厚之文得意者”,为行文结构的布局和剪裁提供相关的借鉴;评点韩愈的《代张籍与李浙东书》为“起句便不凡不弱”“结得妙”,指出行文中好的首尾对于整篇文章的作用。对于韩愈其他文章中多变的句法和章法,谢枋得赞赏有加,在评点中用了四十八个“句法”,如“九字句。连下五个‘如此字,句法长短错综,凡四变,此章法也”“此一段连下九个‘皆已字,变化七样句法。字有多少,句有长短,文有反顺、起伏、顿挫,如惊涛怒波。读者但见其精神,不觉其重叠,此章法句法也”“此句十五字章法。第五句变文得法”等。评点指出韩愈作文受到行文章法的制约,却又不固守于文法,做到出神入化,凭借章法而使才力纵横驰骋,使文章有层次感、富有变化、衔接自然。
《文章轨范》对于选文的评论简洁,切中肯綮,强调文章首尾设计、结构布局、起承转合间“由法入神,以法运才”,其中的行文章法,既是古文的写作门径,又可以借鉴到当今写作教学中。行文章法的组织,犹如搭建文章的骨架,骨架不立,血肉焉附?合理的谋篇布局体现出一个人思维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如果行文结构不合理,内容单薄,言之无物,即使立意“思虑深长,可与日月争光”,也无从体现。教师可以选取《文章轨范》中的经典文章,如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通过分析此文,让学生了解其“起句便不凡不弱”“结得妙”的谋篇布局和架构,通过模仿和练习,在实践中自我体悟文章的“章法”“句法”“起承转合”等,真正掌握不同文体的行文结构,在写作中借助参差字数,形成错落文势和节奏,如滚珠联袂而下,增强文势,形成丰富的文意层次。
四、规律论——初要胆大,终要心小
《文章轨范》在第一卷“放胆文”的卷首写道:“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这表明了文章创作的基本规律。其实早在《文章轨范》问世之前便有放胆为文和小心作文的主张。先秦《淮南子·主术篇》认为“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南北朝时期的梁元帝萧绎也说“为文且须放荡”。谢枋得将《文章轨范》的前两卷命名为“放胆文”,后五卷命名为“小心文”,并在卷首和文章中进行详细的评点,相对之前学者的尝试,更加系统完备地阐释了“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的写作规律,指导性和针对性也更强。
《文章轨范》重视对写作者创作心理和创作规律的把握,在编排方式上不以时代先后为序,而按放胆文、小心文来分类编排,其目的是强调先“放”后“收”的写作思路。卷一和卷二的卷首语明确表示,初写文章应该摆脱桎梏,开阔胸襟,充沛情感,气力雄健。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作文的思想立意和技法结构的限制太多,教师总是期望学生按照提供的模板去“描红”“填充”,生怕学生“出格”“越位”。这使得学生在写作文时如同“戴着镣铐跳舞”“踮着脚尖走路”,不能真正做到“开阔胸襟,发舒志气”“放胆笔端不窘束”。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多留给学生选材、表达的余地,使学生真正做到有话敢说、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能够满足“我手写我心,我手述我情”的情感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小心文”是相对“放胆文”提出来的。昆湖瞿氏谓“小心从放胆处收拾,放胆从小心处扩充”。《文章轨范》中后五卷是“小心文”,指的是抑扬顿挫、法度精严之文,其立论需要作者用心推敲、再三论证。学生在发扬个性放胆写作之后,其初稿很难达到较高水准,还需推敲琢磨、细心润色。这不仅需要学生的“小心改”,还需要教师的“小心教”。叶圣陶先生曾倡导教师“下水”练笔,这其实体现的是“小心教”原则。教师进行“下水”作文锻炼,在实践中感悟写作要领,获得写作的真切体验,这样才能有效地对“放胆文”进行指导。对于“放胆”的初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之间的讲评,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到作文的二稿阶段,教师可以提出“收”的一些要求,如作文立意、行文结构、语言等。师生面对面,有问有答,同堂指导学生补遗改窜,在比较中领悟道理,指导学生作文由“我手写我心”的无法度阶段,经过锤炼、删削、润色、精雕细刻,逐步臻于纯粹,最终达到写作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谢枋得的《文章轨范》选取古代经典作品,以对经典作品的点评、解读带动看文,引导习作者关注写作主体的修养,重视文章的立意,体会行文的章法,并遵循“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的写作规律。《文章轨范》的创作初衷虽是为科举下的“场屋者”“举业者”所作,但其文章学理论仍可为当今的写作教学提供思路和方法上的借鉴,是一本弥足珍贵的古文选评集。
参考文献
[1]曾祥芹. 实用文章学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20.
[2]谢枋得. 文章轨范[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本文未注明出处的均出自该书。
[3][8]祝尚书. 关于文章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2013(1).
[4]夏丐尊. 夏丐尊文集·文心之辑[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328~448.
[5]叶圣陶. 叶圣陶教育文集(3)[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94.
[6]姜钢,《中国考试》编辑部. 扎实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助力提高教育质量:访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J]. 中国考试,2017(1).
[7]耿红卫,温昕. 以学习任务群统整语文课程内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变化[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