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社戏》里的三重美
2023-03-02杨祥瑞
杨祥瑞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社戏》是鲁迅作品中的经典篇目,其教学的关键在于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引导学生领略其中的思想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体会作品久传不衰的魅力。
【关键词】《社戏》;深度学习;审美教育;教学建议
《社戏》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鲁迅笔下平桥村宁静的画卷、醇厚的人情和浓郁的鄉土气息温暖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的心灵。关于《社戏》,很多人从作品的理解分析、教学教法、教学设计、问题把握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可谓见仁见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学生“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方面要求:“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1]笔者认为,《社戏》的教学应围绕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深挖作品所蕴含的思想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阅读小说原文,领略作品的思想美
“艺术的灵魂在于思想美。”[2]要领略作品的思想美,就不得不了解《社戏》的创作背景。1912年,鲁迅应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并在不同的学校任教,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在北京期间,鲁迅目睹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闹剧,他意识到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社会体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十月革命给处于迷茫、探索中的鲁迅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受陈独秀等人的影响,鲁迅积极参与五四爱国运动,用笔无情地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吃人”本质,发表了《狂人日记》《故乡》《阿 Q 正传》等作品。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洗礼中,鲁迅进一步坚定了用文艺呼唤民众觉醒、投身革命的信念,他以笔为枪、以纸为锋、以墨为剑、以字为刃,追求光明,支持真理,为时代呐喊,为人民疾呼,向封建思想和传统礼教发起冲锋,表现出鲜明的革命者立场。《社戏》创作于1922 年 10 月,同年 12 月发表于《小说月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呐喊》中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3]。而当时鲁迅认为最需急切地疗救的,正如《〈呐喊〉自序》所言,是人的“病态”的灵魂。[4]鲁迅这一时期的小说直击社会现实,控诉封建传统,抨击封建制度,批判国民的劣根性,剖析被封建社会矛盾扭曲的知识分子的灵魂,始终闪烁着作者反封建、求自由、慕真理的思想光芒,集中体现出作品的思想美。
鲁迅在小说《社戏》、散文《无常》和杂文《女吊》《门外文谈》《二丑艺术》《脸谱臆测》等作品以及许多书信中,对绍兴社戏有生动的描绘和精辟的论述。“社戏”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传统习俗,浙江绍兴尤盛。那么,鲁迅创作《社戏》这篇小说就是想向读者介绍家乡的这种习俗吗?显然不是。思想美是作品所能体现的精神境界与所能抵达的思想深度,并由此为读者带来心灵震撼。钱理群教授指出:“只看‘部分不读‘全文,就很难把握作家整篇小说的总体构思,也不能从‘部分之间(被砍去的部分与保留下来的部分)的内在联系中去准确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旨意。”[5]我们要想全面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体悟小说的思想深度,真正使作品给学生带来心灵震撼,就必须引导学生阅读《社戏》原文。《社戏》主要写了主人公三次“看戏”的经历。作品采用回忆体的形式,通过“我”的自然化活动保持故事的真实性,进而达到小说对形象性、逼真性的追求。《社戏》开篇用近四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了“我”前两次看京戏的感受,都是在北京的戏园子里,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后用约四分之三篇幅叙述其第三次观看社戏的经历和感受,前后形成鲜明对比。鲁迅正是通过这种对比强烈表达了自己对淳朴自然、亲密和谐、平等相处的“理想国”的追求与向往,委婉传递出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不满,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军阀统治下保守、落后、混乱、冷酷的社会现实,与《呐喊》收录的其他作品的批判方向、关注角度等一脉相承,这也正是《社戏》久传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二、精读景物描写,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意境原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审美范畴,后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鲁迅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诗画入境”的艺术手法,善于在小说作品中描摹或悠远或凄美或深邃的独特意境,往往通过寥寥数笔即可达到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情中见景、景中含情的艺术效果。如介绍平桥概况:“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作者仅用五十多字就将一个临河傍海、自然纯美、人烟稀少的渔村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幅江南渔村风景图,勾勒的是一种偏僻原始、恬淡闲适的意境。写“我”和小朋友夜间划船看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字里行间散发着江南水乡的柔情韵味,氤氲着诗情画意,夜色朦胧,草木清香,连山起伏。这幅夏夜行船图,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幅江南水乡夜景图,描绘出一种水乳交融、清新悠远的意境。描写“社戏”的戏台:“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鲁迅用抒情的笔调、联想的手法将普通乡村景物仙境化,田园牧歌式的温情温暖了整个世界,江南泥土的芬芳滋养着作者的灵魂。这是一幅江南水乡社戏图,展现出一种如梦如幻、温馨和谐的意境。
汪曾祺认为,“写景就是写人,是写人物对于周围世界的感觉”[6]。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教师教学《社戏》时应引导学生精读景物描写,体会作者营造“桃花源”的初心,在动静结合中感悟作者境随情移的快乐,在情景交融中领略江南水乡的柔美与灵秀,从而深刻领会作品的意境美。《社戏》“整篇小说的基调就是都市和乡村的对立”[7]。作者通过生动传神的景物描写,描绘了一个淳朴而善良、沉静而甜美、快活而轻松的“平桥胜境”,与前两次在北京看京戏时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作者意在通过《社戏》中理想故乡的完美来反衬现实故乡的残破,这种理想美恰是作者内心深处对自由和谐、快乐幸福生活的殷切希望,反衬出当时社会的混乱、污浊与世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军阀统治下的旧社会的厌恶和憎恨之情,也是作者疗救心灵的理想寄托。
三、品读经典文字,领略作品的语言美
单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分析,《社戏》更像一首散文诗,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娓娓动听地向读者诉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内容真切而美好。汪曾祺论述文学语言在小说作品中的作用时曾强调:“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使读者受到感染,小说的魅力之所在,首先是小说的语言。”[8]由此可见,语言美是小说的特质,更是小说作品美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领略小说作品的语言美是学习和欣赏小说的应有之义。《社戏》的语言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其平实而不失深邃。作者善于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内涵,“平实”是表象,而“深邃”是本体。例如小说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认为那夜的豆好吃、戏好看,人好、山好、水好……在不经意间就写出了历尽沧桑的无奈和尝尽人间百态的从容,同时又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思。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笔,却堪称点睛之语。又如作者介绍自己的玩伴:“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短短十几个字写出了平桥村淳厚的人情味,和谐的人际关系造就了小村纯朴的待客之道,“有了远客”,小朋友们都可以“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来陪伴客人,不禁让人联想起“一家煮饭香满庄”的情境。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平桥村地理位置偏僻,少有人来,所以一家的客人也就成了大家共同的客人。
第二,体现在其质朴而不失灵动。鲁迅先生的作品朴实无华,少有华丽的辞藻,却不乏传神之妙语、经典之佳句。如写上船去看社戏的一段:“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兩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这段场景描写的画面感很强,站在桥头挥手呐喊的母亲、熟练开船的双喜和阿发、坐在船上说笑的孩子们都历历在目,活灵活现,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从动作描写上看,作者用“点、磕、退、出、架”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孩子们熟练高超的划船技术和小朋友们想要带“我”快速到达赵庄看戏的心理;从结构形式上看,这段文字有长句,也有短句,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铿锵有力。再如描写月夜归航的场景:“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这段文字突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把夜行的航船比喻成“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确实巧妙绝伦,特别是一个“蹿”字,形象地写出了航船划行速度之快,赞扬了小朋友们在日常生产劳动中练就的高超撑船技术。
第三,体现在其逼真而不失自然。鲁迅先生以朴实自然的文字把“我”看社戏前后的心理变化描写得形象逼真、细致入微。且看下面三个句子:
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第一句写看社戏的愿望没有达到,通过想象“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来表现“我”非常想去看社戏,却又去不成的急切、悲伤、沮丧的心理,十分贴切儿童的心理特点。第二句写波折出现转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我”的心情由坏变好,走出家门那一刻极其欢快、舒畅的心情。虽然使用了夸张手法,却无言过其实之感。第三句写看社戏时的困倦,表现了“我”既觉得戏无趣,却又不甘心就此返回的心理,还想再等等看有没有更精彩的情节;句中只字未提“我”在小生出场时的睡意和无聊,却通过“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五官渐不明显”,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的困倦心理,表现出鲁迅先生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
综上所述,《社戏》是鲁迅先生倾力打造的一篇回忆体小说,100 多年来,它始终闪耀着思想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的光芒。三重美相得益彰,丝丝相扣,美美与共,与鲁迅先生精心营造的新“桃花源”融为一体,堪称现代中国语言文字作品的典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2]吕国英. 眺瞻美的远方:“气墨灵象”艺术论[M].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21:381.
[3]鲁迅.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26.
[4]鲁迅.《呐喊》自序[M]//鲁迅全集(第一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9.
[5]胡艳琳. 从回忆录到回忆体:试论革命回忆录与王愿坚的革命历史小说[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6]汪曾祺. 晚翠文坛新编[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78.
[7]叶世祥. 都市人的乡愁:重读鲁迅小说《社戏》[J]. 名作欣赏,1990(1).
[8]汪曾祺. 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M]//季羡林. 京华心影. 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