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设计中央全会议题的思路和特点
2023-02-28张金才贾楠
张金才 贾楠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历次中央全会的议题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精心谋划,体现了鲜明的思路和特点:始终坚持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设计和谋划中央全会议题,体现了明确的目标导向;紧紧围绕“四个全面”设计和谋划中央全会议题,体现了清晰的战略布局;设计和谋划中央全会议题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研究党中央设计中央全会议题的思路和特点,可以全面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高超政治智慧和卓越领导能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央全会议题;“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3)04-0108-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贯彻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至今已召开16次中央全会①。这些全会的议题都经过顶层设计和精心谋划,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研究党中央设计中央全会议题的思路和特点,可以全面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高超政治智慧和卓越领导能力。
一、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设计和谋划中央全会议题,体现了明确的目标导向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丰富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党的二十大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重申了党的十九大关于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并在党的十九大基础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进一步科学谋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明确导向,历次中央全会的议题也都是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设定。
党的十八大后的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其直接任务是为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同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条件。为把这一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和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这些议题的设定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既直接服务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的议题,首先是为确保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设定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目的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动力。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必须抓紧推进全面改革”[1]P71。全会决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节点相对接,设计到2020年,按这个时间段提出改革任务,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这就为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旨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落实这个顶层设计,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2]P140这就清晰地指明了全会议题设定的目标导向。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全面依法治国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迈出重要步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三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要求“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的规划,对于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会对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进行了部署,并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行倒推,明确了各个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这就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并制定修订相关文件,对于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在本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3]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其自身建设关系重大。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本次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是着眼于全局和根本、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
党的十九大后的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为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修改宪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十四五”规划,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这些议题的设定同样是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明确导向。所不同的是,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实现日期的日益临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预作战略谋划的任务更加突出地摆在党中央的面前。因此,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的议题,在继续着眼于确保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已开始将工作重点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行总体谋划的思路和特点更加明显。由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召开的,其议题已是直接服务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黨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专题讨论宪法修改问题,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一样,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次全会专题讨论宪法修改问题,并强调要以此为契机,把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既是立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考量,更是为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制度安排。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是党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政治决策。全会针对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中存在的不完全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要求的体制机制弊端,决定大刀阔斧地对其进行整合和重组。这既是立足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上解决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体制机制问题,更是着眼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体现了党中央高远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习近平在为全会决定所作的说明中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4]P7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在建章立制和构建制度体系上下更大功夫。本次全会专题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对于从制度建设方面保障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预作制度谋划,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问题并提出建议,要求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谋划和部署。“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全面总结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统筹部署“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并作出决议,是党在建党百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作出的一项历史性、战略性决策。全会决议指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5]P20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会。在党和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清晰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对于从党的成就和经验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以上历次中央全会的议题可以看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设计和谋划历次全会的议题,并通过全面贯彻历次全会作出的决定和部署,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一步步落到实处。明确的目标导向是新时代党中央设计和谋划全会议题的总体思路和鲜明特色。
二、紧紧围绕“四个全面”设计和谋划中央全会议题,体现了清晰的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中央对相关全会议题进行了整体设计和精心谋划,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清晰思路和善于从战略上进行总体把握的鲜明特征。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这项战略任务的过程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举措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提出和完善这个战略布局的过程中,党中央总体设计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议题,分别通过一次中央全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研究和部署。这四次全会作出的决定和部署,环环相扣、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完整展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清晰思路和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即着手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并决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释放了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明确信号,激发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深化改革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信心和力量。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动力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即着手研究和考虑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议题,并决定重点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体现了党对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战略地位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全面依法治国之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意义和关键性作用的深刻认识,表明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法治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都是为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而作出的,与党的十八大之间具有共同的源流关系,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两个决定在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中都处于关键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侧重对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弊端进行破除,全面依法治国侧重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二者在精神和内容方面紧密相连,互相支撑,体现了“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形成了破立并举的姊妹篇。两个决定双轮驱动,共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
“十三五”时期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高度契合,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党中央决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问题,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总体把握,以及将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优势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紧密结合的清晰思路。全会通过的建议对“十三五”时期国家的发展蓝图进行了清晰擘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党中央着眼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决定十八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体现了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以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锻造坚强领导力量的历史自觉。全会通过的相关文件是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政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整体设计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的议题,分别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专题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分别通过一次中央全会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渐次展开和深度推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清晰思路以及善于从战略上进行总体把握的鲜明特征。
在这个由四次中央全会的议题所展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6]P17三大战略举措之间也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落在了实处,也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总体思路和科学部署,通过设计中央全会议题的方式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和形成的过程,也是其推进和实施的过程。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来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战略和阶段性目标的有机统一,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7]P24,适时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引领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升级为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引领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保持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连续性,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一以贯之的总体思路和鲜明特色。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成功经验的继承与创新,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设计和谋划中央全会议题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议题的设定,都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既为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重要保障,又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预作战略谋划,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深远的战略思维是党中央设计中央全会议题的又一总体思路和鲜明特色。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8]。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谋划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时,一开始就是把这两个奋斗目标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进行总体把握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议题的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這一点。
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的历次全会,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四中和六中全会,其议题在聚焦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也一直着眼于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既直接服务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对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顶层设计。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4]P73。这不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党中央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从制度层面定位改革的鲜明性质和根本任务,这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强的制度保障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问题,既是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考量,更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9]P11。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本特性,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条件。“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也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后一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9]P1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新中国法治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会议题的设置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社会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彰显了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胸怀大略、着眼长远的总体思路和鲜明特色。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一方面是着眼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担负起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同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其自身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党建设好、管理好,既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贯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始终的永恒课题和战略任务。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议题及其核心内容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鲜明特征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九大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胜利在望。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召开的历次全会,其议题开始将重点逐渐转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议题已是直接服务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统筹谋划、着眼长远的思路和特点更加明显。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专题讨论宪法修改问题,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会通过的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其指导地位,这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全会议题的设置是为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制度性安排,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10]P87,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也不例外,只不过本次全会集中研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落实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全会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的目标导向出发,聚焦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提出了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的方案,这就抓住了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点和关键。相比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制度建设的要求更高,相应的建章立制、构建制度体系的任务更重。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是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的重大步伐,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善于从根本上进行长远谋划的思路和特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既考虑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制度方面预作战略谋划。要顺利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运用制度威力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國家,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问题,其着眼点主要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预作战略谋划。本次全会是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背景下召开的。全会坚持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同时与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相对接,对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全会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有机衔接,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研究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体现了我们党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注重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由上可知,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的议题,在聚焦正在做的事情的同时,又具有明确的未来指向,体现了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注重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对面临的主要任务预作谋划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这既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又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的议题经过了精心设计,进行了总体谋划,具有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通过考察这些议题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串联起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想轨迹和实践路径。这对于准确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和鲜明特色,深刻领会其治国理政的高超政治智慧和卓越领导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求是,2017(1).
[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8]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 深化中阿合作——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06.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The Idea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PCs Designing the Agendas of Plenary Session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Party Congress
ZHANG Jin-cai JIA Nan
(1.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9;2.School of History,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China)
Abstract: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 has made top-level design and meticulous planning of the agendas of all the plenary session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The design and planning has clear ideas and characteristics:focusing on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to design and plan the agendas,indicating a definite goal orientation;focusing on the 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 to design and plan the agendas,indicating a clear strategic layout;standing from the present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indicating a far-sighted strategic thinking.Studying the idea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s designing the agendas of its plenary sessions is helpful for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ing the superb political wisdom and the excellent leadership competencie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
Key words:CPC;agenda of plenary session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Two Centenary Goals;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
(責任编辑:朱文鸿)
[收稿日期]2023-03-23
[作者简介]张金才(1968—),男,山东德州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史及邓小平、陈云思想与生平;贾楠(1993—),女,山西晋城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史。
①其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先后召开7次全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先后召开7次全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已召开2次全会。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十九届一中全会和二十届一中全会主要是分别选举产生本届中央领导机构,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十九届七中全会主要是分别为召开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作准备。因此,本文主要考察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