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领导力发展基本经验及启示
2023-02-28贺平海
[摘 要]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提升党的领导力的发展史。“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革命道路的开端,对党的领导力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湘赣边界革命实践出发,放眼中国革命实际,在革命斗争中创新领导理论、探索领导工作基本原则和方法。中国共产党人领导能力在革命斗争中经受磨炼、不断发展。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领导力发展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井冈山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3)04-0092-0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P48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成就党的百年伟业最重要的经验总结。加强党的领导内在要求不断发展与党的事业相适应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提升党的领导力的发展史。井冈山斗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把革命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自主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探索阶段。独特的革命实践创新为党的领导力发展创造了客观历史条件,推动党的领导力思想创新,党的领导方式方法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发展。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领导力发展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一、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领导力发展的主要困难
对于中国革命而言,“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不论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或小资产阶级的政党)能够担负的”[2]P652,要承担起如此伟大而艰巨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必须在革命发展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组织,尤其要不断锤炼自己的领导力与党的事业发展相适应。井冈山斗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开展革命的初始阶段,各级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的领导力不足,是革命屡遭挫折的重要原因。
(一)中央领导机关:基本路线偏离中国革命实际
在革命发展进程中,中共中央充分认识到,“党的政策与党的指导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将来革命的命运在形势变更之后,更加要靠我们党的政策正确”[3]P251。瞿秋白在革命发展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固然维持组织上重要的威信,但政治路线是非常重要”[4]P6。党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强调“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准备农民的总暴动”[3]P295。然而,当时中央工作的总策略是,“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而且“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3]P457。由于国民党反动武装主要盘踞在城市,且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差距过大。中央的策略脱离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明显缺乏针对性。在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路线引领下,尽管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为代表的多次武装暴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根据地斗争挫折和失败的根子在中央的错误路线。尽管中央也曾提出“上山”的想法,但不过是暴动挫折或失败后的应急举措。自南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失败,证明了中央政治路线不符合中国革命实际,因而不能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在秋收起义遭到重大挫折而转兵井冈山,更是受到中央撤职处分。毛泽东后来谈及受到批评和处分时说:“从城市观点看,这个运动好像是注定要失败的”,尽管受到批评,“我们仍然在井冈山把军队团结起来,深信我们执行的是正确的路线”[5]P142。中央以城市为中心武装暴动路线的失败反衬出当时党的领导力不足以引领革命胜利前进。诚如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所指出,“广大的党内党外的群众要革命,党的指导却不革命,实在有点反革命的嫌疑。”[4]P9
客观地看,因党处于“幼年期”,既对中国国情的基本认识不足,也缺乏在中国这样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如何开展革命的经验。因而,党的领导力与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正因如此,革命斗争越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越认识到加强革命斗争正确领导、提升党的领导力的重要性。
(二)地方省委:机械执行中央错误路线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6]P49发生的,“不但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没有一国有这种现象,就是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也没有一处有这种现象”[6]P49。然而,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直接领导机关,中共湘赣两省省委机械地执行中央路线,一直主张严格执行中央路线,放弃在湘赣边界创建根据地,造成两省省委“受機会主义的毒太深,对于群众不但不能领导,而且多方加以压抑或阻止”[7]P50。根据地遭到“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重大挫折,导致根据地两度失守。“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在湘赣边界广为蔓延。实践证明,中国革命是在与俄国革命完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中国共产党简单地套用俄国经验很难解决中国问题,也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有鉴于此,井冈山斗争中的基层组织,无论是在思想路线上,还是具体工作中,必然表现出领导力不能与蓬勃发展的革命斗争相适应。因此,“党的战斗力、组织力虽经六次大会正确路线的指导,终还未能健全起来”,以至于“党现在还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群众的先锋队”[7]P238。
(三)基层组织:领导斗争能力不足
井冈山斗争初期,党的领导力最直接主体就是湘赣边界基层党组织,由于基层党组织本身发展不成熟,以致领导革命能力不足。
首先是组织建设上不能适应革命发展需要。湘赣边界党员队伍数量急剧增多的同时,存在的问题相当复杂严重。杜修经给湖南省委报告中指出,边界党员“大约永新有两千,宁冈千余,茶陵千余,酃县百余,遂川二百余”,总计5000余人。[7]P130边界党员最高峰时有一万人以上。然而,各地在发展党员时,常常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在入党环节,如采取“拉夫式”发展党员,造成“一个乡村,一个支部,开起支部会来简直就是等于家族会议”[7]P243。由于入党把关不严,大量投机分子混进党内,在党员教育环节,因为党员大半是农民,文化的程度很低,所以党的训练施行较难,“因此一般同志的政治知识还是很薄弱”[7]P271。凡此种种,造成党内“地方观念、保守思想、自由浪漫的劣根性亦是很多的”,“党只有数量的好看,而不能斗争”。[7]P50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斗争稍遇挫折,就有一些党员会脱党、“反水”,基层党组织遭到破坏,难以发挥对革命斗争的领导作用。上述情况,严重影响着基层党员干部领导力发展,“各地普遍的现象是党的机关落于党员群众之后,党员群众又落于工农群众之后”[7]P50。
其次,思想认识上不能适应革命斗争的具体实际。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必然反映和出现在井冈山斗争过程中。中国革命究竟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的领导怎么加强?党的建设该怎么干?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又该怎么推进?湘赣边界党的内部、根据地内部在事关革命的重大问题上分歧明显。其中,有对中国国情基本认識的差异,有对是否应该贯彻中央路线的争论,有对是否坚持根据地斗争道路的认识分歧,还有对于党的组织领导体系认识的分歧等等,这些分歧贯穿于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全过程,甚至阻碍着革命的深入发展。井冈山斗争实践,尤其是其中的挫折和教训,反衬出斗争初期党组织没有深刻认识并把握中国革命发展基本规律,也没能形成较为清晰的革命发展基本思路。在中央的错误路线面前,基层党组织“受机会主义的毒太深,对于群众不但不能领导,而且多方加以压抑或阻止”[7]P50。此外,参加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队伍大多是工农分子,或者来自旧式军队,有的队伍“因为作战能力强,便觉得是‘所向无敌的样子,并染了国民革命军军官的气习。因此有党员的意志超过了党的意志的趋向。”[7]P128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领导力发展基本经验
井冈山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新路的初始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最终能够在党的百余年历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创新领导力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发展领导工作基本方法,让广大军民深刻懂得沿着正确道路,革命终有光明前途。
(一)健全党的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领导力发展与发挥,必然以重建党组织和完善组织体系为前提和基础。毛泽东特别强调,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7]P50。井冈山斗争之初,毛泽东在率部开展游击斗争过程中发现,“红军到达边界各县时,只剩下若干避难藏匿的党员,党的组织全部被敌人破坏了”[6]P73,形成“红军每到一处,群众冷冷清清”[6]P78的场景。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基层党组织不能重建,根据地建设和红军发展,一切无从谈起。毛泽东敏锐地洞察了根据地党的领导力建设的关键。根据地党的领导力建设就要从恢复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
党的领导力主体重塑。1927年11月初,毛泽东在永新、莲花、宁冈三县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中指出,没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作为核心,军队也好,根据地也好,都会松散无力,难以巩固和发展。因此,会议确定中心议题是:重建和恢复边界党的组织,开展群众武装斗争活动。在各方努力下,1928年2月,“宁冈、永新、茶陵、遂川都有了党的县委,酃县有了特别区委,莲花亦开始建立党的组织,和万安县委发生了关系”[6]P58。各地党组织恢复发展以及军事斗争的胜利,客观上要求湘赣边界统一各县党组织的领导。1928年5月20日,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全面领导湘赣边界革命斗争。湘赣边界特委及其领导下的县、乡党组织构成湘赣边界斗争党的领导组织体系,催生了党的领导力主体。
优化领导主体内部结构。井冈山斗争时期,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先后成立了中共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中共红军第四军委员会等党的组织机构,对统一领导井冈山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由于组织内部存在非无产阶级思想,如地方主义造成部分地区“只顾自己地区的局部利益,保守自己的地方,兄弟地区有困难也不互相帮助”[8]P258,土客籍矛盾造成“土籍的党,客籍的枪”,这些现象严重干扰了党的统一领导。也有党组织体系设计不够合理的,如“师委只能管军队本身,对地方的工作不能过问,使军队和地方相脱离,失去统一领导和指挥”[9]P85的现象涉及“军队的党”和“地方的党”之间领导关系如何制度化的合理安排。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组织对于人事权力分配等问题认识不足,加之主要负责人身兼多职,难以应对繁重复杂工作,党内对于组织领导也是颇有微词。这些情况的存在,反映了组织体系不完善,工作效能没有充分发挥,实际上削弱了党的领导力。古田会议以纠正党内错误思想为重点和突破口,解决了无产阶级“思想建党”的重大问题。在中央“九月来信”精神指导下,明确了“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这是正确的,绝不能动摇”[10]P489,同时确定毛泽东为前委书记。至此,通过理顺党内组织关系,优化了领导主体内部结构,为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力奠定基础。
夯实领导力基础。党的领导力发挥,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做保证。党员队伍是贯彻落实党的政策的依托,因此,纯洁党员队伍以增强执行力势在必行。“洗党”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纯洁党组织的重要手段,主要把那些不服从指挥、革命不积极的分子清除出党。针对各地党组织内存在的问题,毛泽东和特委决定,“九月以后,厉行洗党,对党员成分加以严格的限制”[6]P75。“凡有亲戚在国民党反动派那边做事的、当兵的、不服从指挥的、不愿干革命的、社会关系不好的、投机分子、流氓、吃鸦片的党员,就尽量洗刷。”[8]P247“洗党”之后明确规定,“党员成分必须是先进的觉悟的忠实的勇敢的贫苦工农分子,对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富农须严格限制。”[7]P189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永新、宁冈两县党组织“全部解散,重新登记”[6]P75。为保护党组织和党员,更方便开展工作,毛泽东特别指出,洗党之后,“党的组织应绝对秘密,各级党部每个党员,应当极力注意秘密工作,反对依靠军事政治势力去组织党,应在敌人范围内秘密组织党,反对逃跑和‘打埋伏”[7]P189。九月“洗党”后,边界各县党组织普遍转入秘密状态,即便是反动派占据根据地也能活动,更重要的是在白区敌人营垒中也能活动。“洗党”之后,“党员数量大为减少,战斗力反而增加”[6]P75。“洗党”之后,留下的党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强,而一部分被清洗的党员也自觉反思自己不足,为党和革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创新领导理论与领导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力
创新领导理论与领导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的思想引领力是革命斗争胜利的前提。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井冈山斗争具体实践,放眼中国革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红色政权理论,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开辟中国革命新路——工农武装割据,这为根据地党组织发挥思想引领力奠定基础。思想引领力发挥必须借助有效的领导方式方法。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创造性地发展了游击战争原则与战术。更重要的是,让根据地广大军民知道革命有前途,革命有道路,革命有办法。广大军民增强了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跟共产党干革命的自觉。实践充分证明,正是革命实践中党的领导力得到提升,进一步推动革命事业发展。
首先,红色政权理论为发挥思想引领力奠定了基础。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初成果——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毛泽东在艰苦的井冈山斗争中,放眼中国、放眼世界,思考着中国革命根本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想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6]P48。而从井冈山革命的实际看,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在白色政权包围中是有可能存在的。当然,“这种奇事的发生”,“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6]P48,如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殖民地中国、受到民主革命影响、革命形势向前发展、红军和红色政权的存在等。正是因为外有“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内有“很好的群众”“很好的党”“相当力量的红军”“便于作战的地势”“足够给养的经济力”等条件,井冈山的工农武装割据得以存在和发展,“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扩大”[6]P59。更重要的是,“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6]P50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红色政权理论”,意味着毛泽东思想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开始萌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出了重大一步,科学理论为党的领导力提供正确指南。
其次,“工农武装割据”提供了武装斗争科学领导方法。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暴动的总方针。在党的八七会议之前,毛泽东提出“上山”的思想,“在山的上山,靠湖的下湖,拿起枪杆子保卫革命”,“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8]P42。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須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8]P43著名论断,进一步把“上山”思想与夺取政权联系起来。在按中央指示发动秋收起义攻取长沙未果后,毛泽东果断率部走上井冈山,“上山”思想转化为具体的革命实践,实现在实践中开始把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在革命斗争中,逐渐摸索出以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为基本内容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基本特点是,武装斗争是基本形式,土地革命是主要内容,革命根据地是奋斗目标。“工农武装割据”随着中国革命发展而不断成熟,逐步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无论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都雄辩地证明了由“工农武装割据”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也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以正确道路引领革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最后,游击战术确立了武装斗争领导基本原则。井冈山斗争时期,工农武装面对的是强大的穷凶极恶的敌人,既有两省国民党军阀武装,也有相当实力的地主武装。因此,“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6]P63在井冈山斗争实践中,毛泽东主张,“战无常胜,要善于根据敌我情况,在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原则下,抛掉旧的一套,来个战术思想转变”,“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就是我们的战术”[9]P294。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敌我之间强大力量对比,并根据井冈山及周边地理环境,在率部来到井冈山地区后,就以游击战为主与敌人周旋,在沉重地打击敌人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争经验,总结出“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游击作战原则。随着游击战实践的发展,逐步凝练出游击战术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基本原则。在游击战争基本原则指导下,更加丰富了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有力地指导了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人在化解“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中,形成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促进领导能力极大提升。
综上所述,在井冈山斗争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革命斗争中心问题,创造性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开创革命新道路以及创新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得思想引领力有坚实理论基础,因而群众组织力发挥有力量、有成效。
(三)做实群众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力
井冈山斗争时期,充分发挥党的群众组织力是革命斗争胜利的基础。谈及井冈山斗争胜利重要原因,彭德怀特别强调,“我们知道夺取群众,有党”[7]P260。受封建小农意识深刻影响,本地农民革命意愿并不强,同时也受到过往军阀恶劣言行影响,产生“世间看不清,千万莫惹兵”的恐惧心理。各级党组织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以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入手,切实满足广大群众根本物质利益,加之党的宣传工作紧密配合。党和工农武装尽最大可能争取到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群众对革命支持,“一般工农都自动的前来请求加入,任你支配,如交通侦探,杀土豪,上火线等工作,都愿意去做,并可达到目的”[7]P230。广大群众在井冈山斗争中对敌作战胜利和根据地创建功不可没。
在红军队伍中,存在着“旧式军队的习气,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7]P120,针对工农武装中军阀作风和不良习气,一方面,制定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为核心的纪律规范,并以此教育和约束广大指战员;另一方面成立士兵委员会,在军队内部提倡官兵平等,发展军队民主。由于红军队伍中干部和普通战士一样,红军队伍上下齐心,凝心聚力,在对敌斗争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
陈正人指出:“干革命重要的一条是群众觉悟了没有,群众拥护了我们没有。没有这一条,一切都没有;有了这一条,一切都会有。”[9]P28井冈山斗争时期,尽管条件艰苦,但是党和苏维埃工农兵政府竭尽所能,做好群众工作,赢得广大军民对党、对革命的深深认同,自觉紧随党的正确领导,为革命不惜牺牲一切。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领导力发展具体体现在党能团结领导广大军民对敌斗争,党在斗争中取得的成就最直接地印证了党在斗争中得到了成长、党的领导力得到了发展。
(四)经受严酷磨炼,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革命“主心骨”在斗争中成长
党的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受命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筹备发动湘赣边秋收暴动。1927年8月,中共湖南省委决定,“泽东到浏、平的农军中去当师长,并组织前敌委员会。”[7]P32中央和省委赋权毛泽东领导革命斗争,并不意味着组织“赋权”必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领导力。毛泽东是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主要领导者,同井冈山革命斗争实践为毛泽东的成长创造了必要条件。井冈山斗争时期是毛泽东成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重要阶段。
毛泽东是如何成长为湘赣边界党的“主心骨”?首先,苦心钻研回应中国革命重大关切。井冈山斗争中始终困扰广大军民的是:革命的前途在哪里?革命道路该怎么走?正是因为对这些根本问题不清楚、心里没底,导致革命斗争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根据地军民对革命前途产生怀疑、焦虑,“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一度在根据地蔓延开来。在大量扎实调查研究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认清了中国国情,更深入地把握住中国革命实际。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对中国革命前途进行了深入思考,其直接成果就是红色政权理论。红色政权理论让根据地军民初步认清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以及“怎么走”的基本问题,对于根据地军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团结一致至关重要。
其次,坚定信念面对一切困难。在强大的敌人、艰苦的环境、接连遭遇的挫折面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愈挫愈勇。上井冈山不久,工农革命军在遂川县遭遇萧家璧民团伏击。在队伍被打散后,毛泽东主动站出来,担任“排头兵”鼓舞战士们革命士气。“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没有气馁,收拢被打散的队伍,从头再来,依靠游击战逐步恢复根据地。面对艰苦斗争条件,毛泽东与广大军民同甘共苦。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生活“有时苦到极度了”,但是大家都不感到苦,“因为干部以身作则,和我们一起过艰苦的生活。毛泽东同志处处和我们红军战士一起艰苦奋斗,共同克服困难”[9]P473。
毛泽东以科学真理引领革命正确方向,在革命危急关头能保持定力,在挫折失败面前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率先垂范,在对敌斗争中有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真正成长为湘赣边界根据地斗争领导核心,成为广大军民信得过的“领路人”和“主心骨”。
三、对新时代党的领导力建设的启示
井冈山斗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在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精神对于提升党的领导力,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方法,完善党的领导作用意义重大。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更加聚焦新时代奋斗目标,与时俱进,发展与伟大事业发展相匹配的领导力。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
政治领导力是政党的第一位的能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11]P33。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是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核心作用内在需要和基本要求。
增强政治领导力首先要树立和增强核心意识。任何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党的领导核心事关国家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形成于党的伟大事业进程,率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量推动伟大事业不断发展。树立核心意识,要始终注意树立并维护党的领导集体,以及这个集体中的核心。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
增强政治领导力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有效防范政治风险。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新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并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12]P116-117
(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
井冈山斗争时期,根据地得以创建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以科学理论指引革命实践向前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是党的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證。
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当前,要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时代课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还需要以科学理论武装群众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当前,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依托,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进一步明确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战略安排和大政方针,要做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并以其为强大思想武器,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增强群众组织能力
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以及各项工作开展,都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井冈山斗争的群众工作成功经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13]P494
全党同志都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当前,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要摸清群众具体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特别是要学习和运用新技术手段,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不同群体的合理关切。
(四)坚持和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攻坚克难本领
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 “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一定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1]P21。全党全國各族人民要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条件下,党内外各种形式的斗争依然存在,世界范围内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敌对势力也依然存在。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要像井冈山斗争时期战胜国民党反动势力一样,必须拿出斗争精神,与之坚决斗争到底。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和强大而残暴的敌人作斗争,与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新时代条件下,要教育引导全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三册(一九二七)[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4]李新,陈铁建.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4卷(1927—1931)星火燎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8]梅黎明.浴血罗霄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10]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五册(一九二九)[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1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The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CPCs Improving Its Leadership during the Jinggangshan Struggle and Its Enlightenment
HE Ping-hai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Jinggangshan,
Jinggangshan,Jiangxi 343600,China)
Abstract:The CPCshistory of over a centuryis a history of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Partys leadership.As the beginning of the CPCs independently exploring in the revolutionary road,“encircling cities from rural areas and seizing power by armed forces” made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The Chinese communists,with comrade Mao Zedong as a main representative,stood fromthe revolutionary practice in the border area of Hunan and Jiangxi and eyed on the realistic conditions of Chinese revolution,and innovated in the theory of leadership and develope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leadership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struggle.The CPCs leadership has been tempered and continuously developed in the revolutionary struggle.The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Partys improving its leadership during the Jinggangshan struggle provides 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uphold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overall leadership in the new era and continuously promoting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the Jinggangshan struggle;CPC;leadership
(责任编辑:邱 明)
[收稿日期]2023-02-06
[作者简介]贺平海(1969—),男,安徽寿县人,博士,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领导学、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西土地革命战争实践与中国共产党成长研究”(立项批准号:21DJ20D)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