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推进民生建设的实践与成就
2023-02-28李成武李文
李成武 李文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民生建设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推进了一系列新的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事业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的民生建设,更好地体现了党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一步要继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关键词]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民生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3)04-0116-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十余年来,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民生建设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推进了一系列新的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事业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展现出新的面貌。
一、确立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率领新当选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媒体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宣告,也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民生建设的努力方向。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中央全会上的首次提出,也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质和路径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继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出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所决定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他同时引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P11
2016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指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2]P24
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本质的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群众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早在五四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民众的大联合”是改造社会的根本方法的思想。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毛泽东更明确提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著名论断。根据他的论述,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3]P874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贯彻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时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正确表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建设有着具体而实在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P24-25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在新时代我国民生建设领域的重要体现。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全面论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思想,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军队和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的根本宗旨;关心群众的生活和福利,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向人民负责,是我们的出发点。他同时还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只要依靠群众,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夺取全中国。[3]P876、877
在民生建设领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则体现为必须给人民群众以实实在在的好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4]P70。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成了我國民生建设领域十分具体的奋斗目标。
(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就为新时代的民生建设作出了具体的部署。教育、劳动就业、居民收入、医疗卫生、养老保障、住房等也构成了我国民生建设的重点内容。党的十九大因应时代的新变化和人民的新需求,在原有的六大民生板块基础上,增添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脱贫攻坚和国家安全等新内容,使得新时代我国民生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契合时代的变化,更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党的二十大继续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生事业的扎实推进,有赖于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民生领域的政策措施,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4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2017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针对教育这一重要的民生领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若干政策和方案。这些政策包括支持乡村教师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等方面,大多直接针对教育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推出的每件民生实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1]P19-20
正是有了这种“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踏实稳健的工作作风,新时代我国民生事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脱贫攻坚任务按时完成,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现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教育事业规模和数量稳居世界第一,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三)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发展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作出的又一全新论述,同时赋予了民生建设事业新的时代内涵。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是实实在在的,可以具体感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养老服务顺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1]P19这些问题具体而实在地关乎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更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与就业相关的文件,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国的就业工作开始呈现出新的局面。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国就业人员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不断提高,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和返乡创业趋势明显,区域就业格局更加合理。以高校毕业生和军队退役人员为主的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在就业方面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教育是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密切相关的民生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在教育领域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不断增加,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或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安全感是人民最为朴实和基本的心理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5]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建设平安中国,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几年来,随着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贯彻落实和平安中国建设的扎实推进,我国的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显著增强。党的二十大根据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又作出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这一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国家安全必将更加稳固,社会必将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也将进一步增强。
二、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新时代,党和政府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下,着力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致力于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小康,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构想,是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另一种表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之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战略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明确的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到二〇二〇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6]P6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全面”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要平衡、协调、可持续。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到2020年我们即使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上完成了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认可。他说:“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他说:“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4]P658这就明确了“三农”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和重点努力方向。
为了彻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2015年12月,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正式把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7]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脱贫攻坚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他说:“抓好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庄严承诺,是国内外皆知的庄严承诺。我们一定要如期兑现承诺。”[8]P20
为了如期兑现这一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再次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我国脱贫攻坚的步伐显著加快,新的扶贫工作机制和扶贫工作责任制开始实施,以“六个精准”(扶持對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和“五个一批”(发展生产和就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为主要内容的扶贫方略逐步落实。到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小康。
(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
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应有之义。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复杂原因,我国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这一问题影响着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也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新的部署和安排,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任务。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方面,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雄安新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等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措施。
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不仅仅是缩小二者的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的差距,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能仅仅看作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应该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此外,对城乡地区收入差距也要全面认识。城乡区域之间生活成本特别是居住成本很不一样,光看收入也不能准确反映问题。”[7]这就为协调我国城乡和区域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即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均等化基本服务水平。
关于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7]。
进入新时代以来,由于加大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我国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大大缓解。城乡协调发展方面,“三农”突出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城乡分割逐步打破,城乡联系显著加强,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目标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我国基本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都市圈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继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高质量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国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东西南北中纵横联动,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9]
(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补齐民生建设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成为我国民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前,党的十八大已经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出部署,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提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党的十八大之所以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议题,是因为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不解决,将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此外,公平正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理念和永恒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除了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复兴,没有自己的政党私利。
发展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的。……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4]P553
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4]P553-55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公平正义和依法治国的重要实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来展開和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10]P55
为了从制度层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五大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进行顶层设计,作出重要部署。此后,党中央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促进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极大推动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司法机关“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4]P91。
以发展为重要抓手,以制度建设为重要保障,以法治建设为主要依托,新时代十余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人民群众在公平正义方面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党的二十大又作出了“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的战略部署,可以预见,一个人人享有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出现。
三、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这是新时代十余年来我国民生建设的重点内容。党和政府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个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为解决我国民生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民生问题的解决又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前提,两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
(一)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和基本国情的正确判断,也是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一以贯之的重要观点。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党中央作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的重要论述。强调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只有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才能解决我国人民的贫困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民要过上美好生活,还要继续付出艰苦的努力。中国政府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为了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0]P684
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证明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民族凝聚力都得到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改善最快,得到实惠最多。我国社会政通人和,长期保持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发展的时代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进入新时代后,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新战略部署。关于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11]。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以改革促发展的重要内容。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就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指引。
(二)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经济发展好了,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因为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我们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也必须由人民共享。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切实地解决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样,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才能有效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获得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民生是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增进民生福祉也必须从这些问题着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1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收入分配、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这些领域也就构成了我国民生领域的工作目标。
民生无小事,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新时代以来,由于正确贯彻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和政府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用力,人民群众在这些领域的民生福祉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我国人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我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民生需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过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民众的民生需求更多地表现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不仅要求物质层面的满足,也在精神层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现在的人民群众希望收入能稳步提升,希望有优质的医疗服务,希望教育公平、住房改善、环境幽美、空气洁净等等。我们的民生保障工作要适应这些新变化,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1]P18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人民对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的需求,党的十九大还作出了建设平安中国的新部署,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这就使得新时代我国的民生体系建设更加全面,更加契合我国民众的需求。
(三)正确处理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正确处理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关系,是新时代以来加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
首先,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离开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只能流于空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扎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党的领导,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是难以取得好成效的。”[13]P5因此,要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强物质基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的,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13]P10-11
其次,改善民生必须立足实际发展阶段,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要抓实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否则就会失信于民。”[1]P5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的关系,既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保障民生力度,也不要脱离财力作难以兑现的承诺。……要坚持量入为出,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10]P832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也一再强调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民生建设原则。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我国的民生改善工作就有了基本的遵循,更能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而不会超越阶段,脱离实际。
最后,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并非互相排斥、互相矛盾的关系,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做好民生工作,在解决人民群众民生所需的同时,还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内需,进而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对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休闲服务等方面的社会需求,支持相关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6]P152这是对民生改善工作和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集中阐释,也为新时代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王进,等.毛泽东大辞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新华社.习近平在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强大力量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N].人民日报,2016-04-15.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7]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求是,2016(1).
[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R].北京,2021.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12]人民日报.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强调 坚持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 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8-04-29.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The Practice and Achievements of Chinas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New Era
LI Cheng-wu LI Wen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9,China)
Abstract: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 has upheld the development philosophy of always putting the people first,and made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and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new deployment in the field of peoples livelihood.The peoples livelihoo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the new era has better embodied the Partys people-centered governance philosophy,and has really achieved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people and by the people,withthe products of development shared by the people.For the future,we must keep on ensuring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through development,so as to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eoples sense of happiness,sense of safety,and sense of gain.
Key words:new era;people-centered;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责任编辑:邱 明)
[收稿日期]2023-04-18
[作者简介]李成武(1970—),男,云南曲靖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李文(1963—),男,山西大同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社会史和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