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思考
2023-02-28李术伟张红媛
李术伟 张红媛
摘 要:线上学习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但线下到线上的空间位移,却给教师、学生带来不小的挑战。教师在云端讲课,学生很想学知识,但却不能集中注意力,表现出学习力不足的问题。线上教学问题的核心主体是学生,考验的是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其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成为当下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线上学习;学习力
教师和学生都很熟悉线上教学的方式,但是面对“新课程标准+‘双减政策+线上学习=?”的问题,许多教师却缺乏思考。其实这既是以谁为核心的问题,还是如何融合的问题,更是结果性的问题。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这个具有数学味道的教学难题,即学习课标找到衔接、重视作业拓展功能、开发课型深度学习,最终实现学科育人的总目标。
一、学习课标找到衔接
新的课程标准的落地,指明了小学数学未来10年的发展之路。准确解读新课程标准,落实标准中的要求,既需要线下教学的贯彻,又需要线上教学的摸索。
(一)新课程标准对综合实践方面的新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对综合与实践的要求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学生将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通过两个版本的对比,可以发现,新的课程标准指向性更加明确,对教师的指导性更加明确,从以往对结果的关注,过渡到了对过程乃至活动前思维活动的重视,更加强调学生的经历和探究的真实性。即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的思维程序。这点变化正好呼应了核心素养的“三会”。所以,这个方面的培养不能因为是线上教学就忽视,且课程标准要求该领域的课时不能少于总课时的10%。
(二)新课程标准与线上教学的衔接点
线上教学的主要缺点是难以把控课堂,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教学效果难以判断;第二,学生的理解程度难以分析;第三,教学深浅程度不好把握;第四,学生个体难以关注。其实在线下教学也是如此,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课程标准对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正好帮助教师解决了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课程标准强调:在主题活动中,学生将面对现实的背景,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师在线上教学期间开发主题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可以透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诊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里的应用程度反映了其理解程度。所以,线上教学期间更应该加强对该领域的研究与部署。
二、重视作业激发功能
“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辅导和校内课业负担,其中对作业的重视与开发,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掀起了一波高潮,但随着线上学习开展,热度已经不明显。在线上教学时,教师必须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保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再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线上作业也是教师面临的难题。第一,拉长了批阅时间;第二,部分培养能力的作业练习不方便布置,更不方便批阅;第三,掌握的作业资源较多,不好筛选。这时教师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新审视作业,二是激发作业功能。
(一)重新审视作业功能,以点带面
数学作业不能只是抄抄、写写、算算,教师更不能只是关注结果,就题论题。作業应是课堂的延续,有着推动学生新思考的作用。有关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最认可作业“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功能。这一结果一定程度上可表明,作业功能的窄化是导致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过于关注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作业还可以发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毅力、兴趣、元认知、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作用。因此教师布置作业绝不能简单地指向教材或练习册的某页某题,这样的作业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会更多地关注结果。其实线上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业不仅要少而精,还要能够以点带面诊断学生的认知情况。
例如,在教学计算时,很多教师习惯性地布置10道计算题。这就是典型的对结果的关注,运算技能不等于运算能力,它还有对运算意义、运算道理的理解。如果只布置5道计算题,如第一个题目通过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计算道理,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的理解程度,还能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二个题目可以安排通过这个题讲一个小故事,考查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因为运算的一个方面是对数量关系的表达。第三个题目可以安排检验,这样可以发展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余的题目可以直接计算,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运算技能。
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难点在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线上学习期间如何学新带旧,避免遗忘,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时,思考的另一个问题。这时“怎样才最大?”的主题活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活动主题:“怎样才最大”
活动目的:
1. 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 利用长方体相关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3. 发展应用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要求:
1. 用一张A4纸制作一个没有盖的且表面积最大的长方体。
2. 用一张A4纸制作一个没有盖的且体积最大的长方体。
3. 将你的想法以及制作过程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表达清楚。
4. 制作完成后在长方体上标出长宽高的数据。
这个活动就是典型的以点带面,一张A4纸是点、一个问题也是点,带动的却是学生对这个单元知识的再加工。有对图形的认识复习,即长正方体展开图以及构成图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对表面积知识的巩固,即运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有对体积知识的回顾,即利用公式计算图形体积;也有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即明确主题之后如何形成策略,如何操作、验证、辨析等;还有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思考、计算、辨析、总结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其抽象、推理、模型思维,最可贵的是发展了空间想象能力。
适合线上学习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还有很多,具体如表1所示:
所以,线上教学不仅要重新审视作业,挖掘作业的核心价值,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提质,还要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完成复习工作,使学生的能力再提升。
(二)激发作业多重功能,提高实效
作业的功能很多,但更多是巩固与提升。线上学习可以将阶段性的综合实践作业与常规作业相融合,开发中等长度作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诊断学生的认知程度、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例如,三年级完成了“长正方形面积”的线上教学任务时,可以开发“一片叶子有多大”的中短型实践作业,学生找到生活中的一片叶子,利用长、正方形面积的测量方法去估测这片叶子的面积,无论是用1cm2小正方形密铺叶子,还是在方格纸中画出叶子的轮廓,数面积单位的个数,都能让学生感受到面积计算和测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经历学习探究过程,积累学习经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量感,发展了空间观念。
所以,教师不能为了综合实践而设计作业,而是因为发现了问题,需要综合实践来解决相应问题才进行设计。无论是上述5道题的再开发,还是实践作业的布置都是紧紧围绕实际需求而布置的。另外,关于批阅的问题,这取决于作业形式,计算、文字书写、画图、语音都是呈现形式,对其进行评价应该因人而异。
三、开发课型深度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综合与实践是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三会”认知过程,但绝不是以学生提交完作品就算结束,还应该增加相应的课时。从课程标准要求不少于10%的课时要求中也说明了这点,如果按照一个学期80课时计算,综合与实践大约是8课时,平均每月2课时,即使按单元计算,每个单元大约1或2课时。这个课时的增加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是实际的需求。
(一)课时前置激发思维
小学阶段要求综合与实践是主题式学习,提倡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呢?这需要一种综合与实践前置课,该课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策略意识。
如“燃烧我的卡路里”前置课的设计:
1. 活动目标
(1)经过交流明确实践目的,初步形成研究策略。
(2)在交流与思考的过程中,明确运用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意识到通过自学还应补充的相关知识,不断完善活动方案。
(3)激发探究兴趣、发展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2. 活动过程
(1)关于粽子你都知道什么?
课堂预设:有介绍节日的、有介绍屈原的、有介绍民俗的……
(2)关于粽子你还想研究什么?
课堂预设:价格、质量、甜度、热量……
(3)从数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哪个比较有挑战?
课堂预设:甜度、热量……
(4)树立研究主題。
(5)讨论研究策略。
……
类似于这样的综合与实践前置课,可以逐渐引导学生从关注非数学问题到数学问题,从简单数学问题到有挑战的数学问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课时后置提高认识
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作品是有层次、有类型的,教师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总结课,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完善活动过程,提高对结果的认识。如“怎样才最大?”实践活动后的一节课,教师将学生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剪拼方式会有不同的极值;表面积最大并不代表体积最大;棱长相等的情况下,谁的体积最大;与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中,谁的面积最大。这是思维与方法的呈现、是过程与结果的呈现。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对知识的应用,还有对认知的突破。所以,不同课型的开发有不同的价值,但最终都是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与思考,走向综合与实践的育人目标。
四、结语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效率,过程决定结果。面对“新课程标准+‘双减政策+线上学习=?”的问题答案已经找到,即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综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静. 线上教学方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安徽教育科研,2022(25):84-86.
[2] 梁思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制作”方法指导[J]. 师道,2020(11):56-57.
[3] 董鸿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原则与实践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2020(02):68-69.
(责任编辑: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