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2023-02-28王心乐

林区教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

王心乐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 51050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是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其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因此,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

教学内容是课程性质的体现,是实现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和主体构成是教材,教学必须以教材为本。但课堂教学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以一定的方式来转化教材内容,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在教学效果上不尽如人意,课程内容本身重理论性、体系性,轻现实性、针对性,缺乏解释力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实际上,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言,尽管它的一些具体观点和个别结论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它的基本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并未过时,仍然具有颠扑不破的真理性,对当今中国的发展、对当代世界的发展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之间的转化关系,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转化为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必须在坚持教学大纲与教材体系前提下,结合大学生实际、社会现实和时代要求,拓展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展现出应有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首先,教学内容要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他们的现实需要,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才能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获得他们的真心喜爱。一要与大学生多渠道交流,全面、深人地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找准他们的关注点、兴趣点、问题点,读懂他们的所想、所需、所疑。二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大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为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教学内容要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思想活跃、关注社会、时代感强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特点,教师要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解读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吸引力[1]。一要掌握充足的教学内容背景材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筛选,依据教材有计划、有选择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其分析解读。二要放得出去,收得回来,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脱离教材内容,而要指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说明、解释这些问题,达到使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提高认知能力和思想觉悟的目的。

再次,教学内容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人是一种历史性、文化性的存在,历史和文化构成了人理解世界、建构世界的重要方式。“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2]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历史事实和传统文化,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包容力,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感和人文性。一要善于从中国的、世界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思想元素,深入发掘课程资源,做到古为中用、洋为中用。二要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衔接、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对文化传统的诠释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最后,教学内容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涵盖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也必然涉及这些领域和学科,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渗透的特点。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进行阐述的过程中,适当引用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起到丰富视角、开阔视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力的作用。一要储备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对其能够正确掌握、准确表述,不能一知半解、似是而非。二要合理引导、归纳,将最终结论归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观点上来,而不能主次不分、甚至喧宾夺主。

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的总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所呈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性、抽象性和概括性较强,有必要借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教材内容转化为生动鲜活的课堂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动具体、通俗易懂。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单一化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教材内容的单向灌输,忽视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导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而且也给大学生造成马克思主义枯燥、冰冷的不良印象,削弱了其应有的亲和力。因此,只有切实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以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改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固有的刻板印象,使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枯燥理论、空洞教条化思想,而是与生活相联系、与现实相呼应、与时代共发展,能够提升人生境界、观照社会现实、把握时代命运,充满吸引力、富于亲和力的理论体系[3]。一方面,要提高掌握运用基本教学方法的能力。从技术角度看,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等,但就具体实践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组织形式决定了讲授法仍然应当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用形象、生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讲解、叙述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讲授法不等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不能简单地将讲授等同于“注入”“灌输”,关键是如何“讲”、如何“授”。如果见“讲”就拒,完全抛弃讲授法,不顾课程内容特点,盲目追求使用所谓新颖的教学方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既不切合实际,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改进教学方法并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异,而应当先把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扎实。实际上,清晰的思路、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严谨的论证、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样可以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好的教学效果,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另一方面,要提高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力。重视基本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只依靠一种方法,而是要坚持“一法为主体,多法相渗透”,真正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要在对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特点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教学内容的不同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长处。比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时,可增加案例教学法的使用,通过对案例的生动分析和深入剖析,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化、生动化,拉近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距离;在已经具备相当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思维能力的高年级,可适当采用研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探究问题、实施研究活动等一系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活动,提升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二要加强不同教学方法的相互融合渗透和综合运用。在使用讲授法授课时,可以渗透启发式方法,通过设疑、提问、举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用讨论教学法时可以围绕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论辩,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推动讨论进一步深入主题、深化认识。

三、优化教学手段,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

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借助和使用的工具、媒体。教学手段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发挥着承载教学内容、传递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粉笔、黑板等教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能通过讲述、板书和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有限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机械呆板、枯燥乏味,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吸引力更无从展现。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多媒体技术逐渐成为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灵活、信息量丰富等优点,能够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直观、由刻板变生动、由单调变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增加教学的现实感和生动性,使马克思主义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因此,优化以多媒体技术为主体的教学手段,对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4]。

首先,要加强制作高质量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一要善于获取丰富多样的多媒体素材。丰富多样的素材是制作高质量多媒体课件的基础,要利用各种渠道尤其是网络平台寻找、获取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充实课程内容,多角度、多形式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二要善于将多媒体素材转化为课件有效内容。网络资源虽然丰富多样,但往往形式各异,质量也良莠不齐,未必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需要,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对多媒体素材进行必要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使其成为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增强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效用。三要把握好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课件信息量过小,形式单调,教学内容得不到充分表现,多媒体的优势则无法体现;课件信息量过大,形式花哨,容易偏离本来的教学内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则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5]。

其次,要加强合理运用多媒体的能力。一要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防止过于依赖多媒体。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归根到底都是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任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教”与“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要求对展示的图片、视频及时分析评论,引导启发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问题,从而始终掌控教学进程、把握课堂节奏,使多媒体处于配合教学的从属地位,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偏离教学目标。二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真正优势,避免使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使用多媒体教学不是单纯地用其来替代黑板、粉笔的功能,而是应当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直观性、形象性和互动性优势。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一劳永逸地当“解说员”,而是要善于将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多媒体教学,避免把多媒体教学变成教师“照屏宣科”念课件、学生不动脑筋抄课件的教学方式。三要将多媒体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充满创造性的过程,任何教学手段只要能够服务教学内容、满足教学需要都可以使用。因此,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要将其与板书、挂图、实物展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四、提升教学艺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力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尺度,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手段、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学艺术是教学和艺术的高度契合,是教学的艺术化,具有实践性、创造性、审美性等特点。教学艺术不等于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方式,而是对它们的艺术性升华,体现了更强的教学能力、更高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有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艺术的体验中增加学习兴趣,高效地完成知识汲取、能力培养和道德提升的教学目标。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仅仅依靠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是不够的,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学艺术水准,注重形象性、增强情感性、强化创造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上一个台阶,让学生在艺术化的教学中深切感受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营造带有艺术美的课堂氛围,将求知与审美、向善与爱美相统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一种艺术的感受、美的享受,使学生在艺术的体验中、情感的共鸣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和影响,并对其自觉认同和主动接受,把马克思主义向内化为坚定的信念,向外化为自觉践行的行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学艺术贯穿于从备课、组织教学到导入新课、授课等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运用于从启发、互动到提问、举例等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体现在从语言表达、仪表举止到情感运用、人格感染等各个层面。一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形成追求教学艺术的持久动力。教学艺术的形成源自于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和热爱,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乐于担负教书育人重任,才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保持前进的不懈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执着追求更加完美的教学艺术。二要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的能力,为形成高超的教学艺术奠定牢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三要把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相结合。“教学艺术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是教师形成教学艺术的必要条件”[6]。既要认真学习钻研古今中外教育家有关教学艺术的理论,虚心借鉴同事同行总结的有益教学经验,也要立足于自身,大胆探索,创造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提升最常用教学方法的艺术性。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解释力不足、吸引力不够、感染力不强的问题,关注那些教学过程中能够直接有效改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比如举例的艺术,一个生动、典型的案例胜过千言万语的枯燥论证。举例可以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简单说教、枯燥论证的弊端,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因此,提高举例的艺术性是理论联系实际、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举例应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一要坚持科学性原则,使用的案例必须真实可靠、科学准确,切莫胡编乱造、信口开河。二要坚持典型性原则,选择那些最能说明事物本质、最能充分证明基本原理的案例。三要坚持生动性原则,生动有趣、幽默形象的案例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要坚持启发性原则,举例本身不是目的,关键要启发学生思考案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基本原理,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