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3-02-28孟伟宇王飞霞

林区教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攻坚校企红色

孟伟宇,王飞霞

(吉首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1]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2]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2],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资源和生动教材。以脱贫攻坚精神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高校综合改革、释放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活力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加快构建五育并举机制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高校应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脱贫攻坚精神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推进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一、增强理论自觉,推进脱贫攻坚精神与思政课堂相融合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学生政治认同的主阵地。高校要加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将脱贫攻坚的精神伟力转化为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机制的不竭动力,全面优化课堂教学,以软性渗透的方式助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于无声之中。脱贫攻坚精神赋能思政课堂,应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角度考虑。

首先,在教学目标上,探索“目标导引式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有直观的认识,而且要在叙事主体与聆听者之间建立传递道德信息、理解道德品质、激发道德情操、扩展思想世界的认识前提,引导学生深刻把握思想真谛,尤其是明白脱贫攻坚并非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的,而是在顺应、遵循社会减贫规律基础上,依靠党政依法治理、科学决策、精准施策,以及亿万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成功的。以脱贫攻坚道德认同、知识认同增进政治认同,从理论上让学生深刻领悟脱贫攻坚精神乃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从实践上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争做学马信马的先锋。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嵌入脱贫攻坚元素。要立足不同思政课程各自的特殊视野,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内在需要,主动寻找脱贫攻坚精神中最为恰当的“思政切入点”。要学讲结合、学理合一、学用贯通,遵循“盐溶于汤”的原则,运用直接与间接、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脱贫攻坚精神渗透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使教与学同频共振。此外,教师可选取典型案例,聚焦当地脱贫攻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编撰更加现实生动的脱贫攻坚系列丛书,打造脱贫攻坚精神特色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程内容建设,强化其价值引领作用。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运用双向互动式教学,打造思政高效课堂。如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脱贫攻坚典型案例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增强脱贫攻坚精神的具体性和现实性、感染力和吸引力。案例教学并非简单观点和例子的叠加,回答浅层次的“是什么”的问题,而是要以案论理,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的问题,因此要将其讲深、讲透、讲活。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应加入主题讨论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多向思索,在讨论过程中引发思维碰撞,启发理解,既不能将研讨会变成“研而不讨”的汇报会,也不能变成“讨而不研”的座谈会。要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评议结合,进一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思政课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能学”“主动学”。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能够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有更多课堂参与的机会,在合作中展现自我、开阔思维,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此外,脱贫攻坚赋能思政课堂也可以采用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情境教学等教学形式,杜绝走马观花式教学、蜻蜓点水式点评,用现实写意,讲授与实操并重,切实提升课程育人功能。如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VR技术应用于思政课程教学,突破传统思政课堂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通过现实场景的再现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融入感,利用自身的感知功能沉浸式体验历史,在现实与虚拟的交互中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教育意义。

最后,脱贫攻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高校要突破学院边界,整合学校资源,利用学院各自的优势,赋能学生培养,实现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融合教学新模式。如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合作,开展花式播报“脱贫攻坚要点联播”等活动,切实拓宽融入广度、加强融入深度、提升融入水平。

二、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脱贫攻坚精神与社会实践相融合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整合思政教育资源、拓宽思政教育平台的重要手段,是当代学生了解、分析、服务社会,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思政课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知信行合一的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行动比语言更具说服力。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实践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探索脱贫攻坚实践教学新出路,能够更好地发挥脱贫攻坚精神的育人功能,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基层。脱贫攻坚精神赋能社会实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可从校企理念融合、校企技术融合、校企资源融合、校企人员融合等多角度考虑。

首先,从校企理念来看,校企能够合作的关键之处就在于需求导向,即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底线目标是否一致,这是两者走向深度合作的基础。对高校来说,把学生送到脱贫地区复杂的环境中学习锻炼,使其能有机会与脱贫户面对面访谈,深入交流,倾听诉求,把握思想动态。聚焦扶贫群众和扶贫地区,通过真实的考察了解扶贫措施的落实和扶贫对象的帮扶情况,切身体验脱贫成效,感受贫困县走出困境迈向小康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感悟在党的强有力领导下凝心聚力补上发展短板、告别绝对贫困攻坚而进、克难而行的艰辛历程,同时磨砺心志、提升心性,牢记使命、砥砺品质,使其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将脱贫攻坚精神贯穿于实践活动全过程,有助于培养造就大批素质过硬、有志有为、堪当重任的新时代优秀青年。而脱贫地区的企业可以在与高校的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缓解人才储备压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才岗位适应性,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以高校的科研成果促进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带动脱贫地区产业高效发展,从而实现互利互惠、共享共赢。

其次,从校企技术融合上看,高校要从国家政策走向和企业发展趋势入手,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创新思路,探究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新战略,探索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新模式,实现精准扶贫。校企要联手协同创新,共同聚焦企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等方面的创新需求,科学把握脱贫地区特有的文化、生态、人文资源优势,以“技术创新+乡村”为主线,深挖高校教育、科研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契合点,强化高校技术产出与企业工艺引进的有效衔接,加速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现实生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见效。同时优化企业技术资源,补齐技术短板,通过高校“输血”切实增强贫困地区企业“造血”功能,培育脱贫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提升脱贫地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助推企业提档升级,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防止返贫致贫。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也能受到更多生产技能方面的训练,真正融入企业,切身体会到高校科研应用于脱贫地区企业发展的滞后性,进一步激励其改变贫困地区落后村容村貌、投身乡村建设的理想信念,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从校企资源融合来看,着力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拓展校企合作新路子。校企双方要加快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脱贫攻坚基地项目建设,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工作室、课程研究中心、创新基地等,充分发挥科技扶贫功效,有效开发、调动双方优质资源,推动产教信息无缝对接。关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脱贫地区企业的生存发展技术需求与难题,可依托高校的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给予相关意见或建议,充分发挥高校“大后方”作用,对村企的方案计划给予可行性分析,对其发展给予方向上的指导,为学生的脱贫攻坚实践解决实际困难,以现场专业的实践学习增强学生运用知识扶贫的能力,切切实实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引导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扬脱贫攻坚精神。

最后,从校企人员融合的角度看,校企双方可以打造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共同为学生实训、科研成果转化等提供支持,“双元”育人以实现企中校、校中企的校企合作新格局。让脱贫地区企业成为高校学生汲取营养、拓宽视野、提高站位、增强本领的有效平台,让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结合,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在基层积淀、成长,深刻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扶贫情怀,更加坚定做好扶贫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强化服务脱贫地区的责任与担当,行远自迩,脚踏实地,直观感受脱贫攻坚成效,亲身感知乡村振兴新局,切身体会脱贫攻坚精神的磅礴力量,并将其作为强大内生动力创造更多发展奇迹,从而构建更加具有影响力、感染力、亲和力的脱贫攻坚育人体系,打造更加具有脱贫攻坚特色的多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赓续红色基因,推进脱贫攻坚精神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新形势下,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抓实意识形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将脱贫攻坚元素与文化元素相融合,也是对隐性“渗透式”思政课程作出的探索和有益尝试。将脱贫攻坚精神等当地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为高校打造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品牌形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牢政治意识及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单向、方式单一的“刻板”面貌,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新境界。脱贫攻坚精神赋能校园文化,可从主题教育活动、多方育人机制、校园特色文化课程、校园社团、校园风貌等方面入手。

首先,高校可以开展以脱贫攻坚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化教育活动。如“脱贫攻坚精神进校园”演讲比赛、摄影大赛、访谈活动、讲座、报告会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编排展演以脱贫攻坚典型模范人物为原型的原创红色话剧,用故事传播信念,用人物传递信仰,将脱贫攻坚精神通过跨越时空、恢弘厚重的舞台作品演绎出来,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在发自心底的真情共鸣中厚植扶贫情怀,感悟脱贫攻坚精神的伟大力量。将脱贫攻坚精神在传承和弘扬过程中的多元化演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将小说、歌曲、舞蹈、书画、影视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作为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红歌会、红色文化文艺晚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以生动直观的呈现方式讲述脱贫攻坚故事,以红色的文化元素熏陶人,以红色的育人环境感召人,不断拓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其次,要努力构建多方合作的育人体制机制。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作为红色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更要大力支持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文化建设,发挥好自身职能,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教育,重点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群体教育,关注学生对脱贫攻坚精神等红色文化教育需求侧的动态变化,充分发挥其创新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服务效能,同时切实出台相关政策,为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提供扶持性政策措施,并在经费投入、教学条件等方面给予高校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助力“红色文化+”理念在高校中走深走实。同时,媒体作为红色文化传播、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利用其形式多样、空间开放的优势,研发脱贫攻坚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学生主题视频节目,运用多种传播媒介不断扩充学生获取红色文化知识的渠道,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显著提升校园文化普及性和传播性,全方位多角度助力高校红色文化建设,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媒体互动”的红色文化教育新格局。

再次,高校要以脱贫攻坚精神为导向增设校园特色文化课程。应成立专门的脱贫攻坚精神教育课程研发小组,加强调研,了解学生学习诉求,合理开发学校与地方可利用的一切脱贫攻坚教育资源,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的教学目标,合理定位脱贫攻坚教育课程,打造适合学生特点的高校脱贫攻坚教育特色品牌。同时,要注意在课程中融入当地的脱贫攻坚经验与本校办学特色,确保脱贫攻坚精神渗透教育落地生根。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创建红色文化社团或脱贫攻坚精神研究协会等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鼓励社团定期在校园内组织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做好学校宣传栏重点关于校域、市域红色资源的内容更新,促使社团成员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宣传者、守护者、践行者,并通过聘请专家教授为社团成员作脱贫攻坚精神主题报告、组织社团成员参观脱贫攻坚成就展等方法,深化社团成员整体的思想认识,以点带面,进一步增强利用红色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最后,高校可以通过丰富校园风貌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将脱贫攻坚精神等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中,通过标语、展示栏、雕塑等在学校教学区、文体区、休闲区、生活区分别展示,将红色文化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使红色文化资源可知可感、可亲可近,使红色成为学生前行最亮的底色,成为引领学生发展、提升政治素养的航标。要充分发挥环境设计的“文化表达”功能,促使学生以红色基因为根脉,以红色文化为滋养,进一步增强对红色精神的认同,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从而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矢志奋斗,这也是脱贫攻坚精神等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文化诉求。

四、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脱贫攻坚精神与智慧网络相融合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4],这是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其改革创新提出的新观点和新要求。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工具、新载体,是脱贫攻坚精神力量的解释者、宣传者、引导者,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机制转化的激发者、引领者,为这两者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发挥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助于充分利用其渠道优势丰富教学形式,以更加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讲述脱贫攻坚故事,通过对信息多维、立体、深层次的转化丰富脱贫攻坚精神教育内容,进一步缓解融媒体视域下授课式教学形态所带来的矛盾,以其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性的特点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感染力和吸引力。

首先,高校要深入挖掘脱贫攻坚精神中的“思政教材”,依托互联网构建与学生相适应、与各类课程相匹配的脱贫攻坚智慧课堂。聚焦脱贫攻坚重难点,加之相关舆情、优秀案例等素材,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特点打造多种网络教育精品教科书,化单一纸质教材为配套呈现、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立体化教材,并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信息搜集、分析、反馈,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以顺应高校学生群体差异多元化趋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的有效落实。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塑造、舆情引导功能,增设“学习脱贫攻坚楷模及事迹”等系列网络专栏,推出“脱贫攻坚故事我来讲”等系列视频节目,积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维度,深化智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其次,高校要积极构建师生媒体沟通新渠道,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教师可以借助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云课堂智慧教学平台,通过录制并上传脱贫攻坚思政微课等相关教学资源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去讲台化的无障碍交流沟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体验感、生机化,能够有效突破传统大班授课的时空局限性,缓解融媒体视域下授课式教学形态所带来的矛盾,进一步活化网络教育资源,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同时,教师可以在云课堂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并根据大数据追踪到的学生互动频率、正确率等良性反馈监督云课堂学习效果,分析、归因问题,组织调整备课内容,以此做到授课式教学的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高校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推送脱贫攻坚楷模事迹,利用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即时性强的特点,强化脱贫攻坚精神宣传的共情传播,助推构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基于新媒体平台碎片化学习的新模式,从而达到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脱贫攻坚精神教育的目的。高校还可以建立以脱贫攻坚精神为核心的红色主题专题学习网站,定期开展线上教学优秀作品展,以更加新颖多样的内容形式契合学生的学习诉求以提升网站吸引力及学生对网站的关注度,展播《无穷之路》《加油脱贫攻坚》等系列扶贫纪录片,打造“数字影院里的思政课”,构建线上线下融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

最后,高校要与各新媒体平台合作共建虚拟场馆。利用虚拟技术研发建立“脱贫攻坚VR展馆”,依托扶贫图片、扶贫航拍素材的多点位拼接为学生带来全景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的生动讲解带领学生触摸奋斗脉络,多种形式的互动环节提升观展趣味感,交互逻辑再现脱贫攻坚历程,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中国扶贫工作的波澜壮阔,在自主自导的非结构化学习中感悟脱贫攻坚精神的磅礴伟力。此外,高校也要注意新媒体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刃剑”效应,在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新媒体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舆情的管控和引导,对于学习时呈现的纷纭杂沓的网络信息教师要把好关,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为脱贫攻坚精神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全媒体传播新格局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激励广大学生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砥砺奋斗意志、厚植爱党爱国爱民情怀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广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温度、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推进二者的融合,切实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攻坚校企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追忆红色浪漫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