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的艺术特征

2023-02-18尤毅懿

艺术大观 2023年35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

作者简介:尤毅懿(1989-),女,湖北十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二胡演奏与教学研究。

摘 要:湖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以其极具特色的荆楚民间音乐、戏曲和民歌为音乐风格面貌,以20世纪湖北经典音乐作品《洪湖赤卫队》为创作素材而作的《洪湖人民的心愿》等作品为重要内容,以及在新时代文艺精神的指引和感召下出现的一批具有楚文化神韵的优秀新作品,不断丰富的作品和文献使得此类风格型二胡作品逐渐成为二胡音乐的重要内容,受到业界更多的关注,也成就了荆楚大地乃至全国的乐迷们喜闻乐见的地域风格作品。本文将以经典二胡独奏作品《洪湖人民的心愿》《洪湖颂》《楚天抒怀》《曾侯乙传奇》以及胡琴重奏作品《数蛤蟆》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征、技法表现及音乐内涵,以期对此类风格二胡作品的创、演、教、学有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湖北风格;二胡作品;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32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5-00-03

湖北作为楚文化的中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歌小调和戏曲音乐,是民间音乐的沃土。湖北丰厚的民间音乐资源吸引了众多音乐工作者对其进行吸收、加工、创编,创作了许多具有鲜明荆楚音乐语言特点的音乐作品,受到了当地乃至全国人民的肯定和欢迎,荆楚风格二胡作品创作之潮也在各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献礼文艺新作的热潮中悄然兴起,涌现出一批具有楚文化风貌的二胡作品,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末关于荆楚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多达十余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主要有由著名歌剧《洪湖赤卫队》(以下简称《洪》剧)创编的二胡独奏曲《洪湖主题随想曲》(又名《洪湖人民的心愿》)和《洪湖颂》,以及根据湖北民歌和戏曲素材创作的《楚天抒怀》《荆楚花鼓韵》;20世纪初涌现出一批新的湖北音乐二胡作品,如独奏曲《三峡叙事》《曾侯乙传奇》等,如今,这些作品在业界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分析其作品特征:首先,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必然是作品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些作品都运用了湖北传统音乐素材融合西方创作技法来创作,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面貌的同时,使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具创新思维,同时还做到了技巧性与可听性的统一;其次,作为传播器乐音乐新作品的重要主体——二度创作主体的演奏家功不可没,在与作曲家的通力合作下赋予了这些新作品以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作品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由歌剧《洪湖赤卫队》而来的两首湖北风格二胡作品

提及湖北音乐,不能不提歌剧《洪湖赤卫队》,它是荆楚风格音乐作品的优秀代表,作品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59年首演于武汉,其创作素材来源于湖北民歌和民间音乐。这部不朽名作在经受了半个世纪的洗礼后仍然魅力长存,成为几代人钟爱与传唱的经典。乐曲《洪湖人民的心愿》和《洪湖颂》就是根据这部歌剧中的经典唱段创编而来的。前者是根据《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唱段编曲而成的一首二胡曲,乐曲一经首演就受到热烈的欢迎,现在已经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二胡独奏曲;后者是根据著名唱段《洪湖水浪打浪》为主题音调加工创作,熟悉的旋律能够勾起人们对那段时代的美好回忆,2013年全国首届“黄海怀二胡奖”二胡演奏比赛也将这首作品作为必选曲目之一,全国各地的专业二胡演奏者竞相学习和演奏这首作品[1]。

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经典的唱段《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吸取了天沔花鼓戏《襄河谣》《月望郎》的音调,具有“板腔体”的音乐结构特征,共有五个部分:慢板、快板、散板、摇板、散板。二胡曲《洪湖人民的心愿》的诞生就是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根据二胡的特性与表现特点将此唱段结构浓缩为三段,第一段慢板的二胡旋律与唱段旋律基本一致,充分发挥二胡细腻柔美的音色特点,表现了身陷囹圄的女英雄与母亲诀别前倾诉衷肠的深刻情感;第二段快板,充分发挥二胡短弓、快弓技巧,将主题动机变奏,结合唱腔激情奔放的音调,表现出革命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畅想;第三段散板,将二胡的技巧化特点和唱腔音调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表现出革命者为天下劳苦大众舍生忘死、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改编后的二胡曲在结构上更紧凑精练,在表现力上更具有二胡器乐化的技巧展示和音乐感染力。《洪湖人民的心愿》这首乐曲的创编和演奏同时也体现了闵惠芬对于“器乐演奏声腔化”这一理念的实践和体现。“器乐演奏声腔化”是闵惠芬先生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将声乐艺术,特别是中国戏曲唱腔艺术中的某些重要特征和创作原则应用在器乐演奏中的演奏方法。闵惠芬在对“器乐演奏声腔化”的探索实践中悟出的“角色感、性格感、语韵感、润饰特征感受”以及“情、气、格、韵”的艺术追求,对于当代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器乐演奏声腔化的理念具体到学习实践中就要从模仿唱腔开始,以将唱腔中的润饰技巧记录成演奏谱为学习手段,灵活运用左手的润饰技巧和右手运弓作韵的变化手段,多听多唱多练,力求演奏出唱腔中的神韵来,这部经典二胡作品已经成为当下湖北音乐二胡作品的代表之作[2]。

二胡曲《洪湖颂》是由黄海怀创作的《赛马》和移植改编的作品《江河水》已经成为二胡作品的经典。乐曲由五个带标题的段落组成,分别是:第一段,湖光水色;第二段,渔歌对唱;第三段,悲愤的控诉;第四段,革命斗争凯旋以及第五段——话旧爱新,可以看出,乐曲的标题发展脉络与歌剧的情节发展是有一定的关联的。其中,第二段渔歌对唱和最后一段话旧爱新的音调是唱段《洪湖水浪打浪》音调的原样重现以及再现变奏,除此以外的其余乐段均为以《洪》剧中的部分音调为主要材料的创作成果。与《洪湖人民的心愿》相同的是,因为《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已经深入人心,在演奏《洪湖颂》时除了要结合二胡这件乐器的演奏特性来处理旋律之外,更需注意应以唱腔中起承转合的润腔特点来指导演奏。

二、不同时代的湖北风格二胡作品特征分析

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众所周知,很多具有鲜明地域性音乐风格特点的二胡曲也都是取材于当地的民歌和民间戏曲音乐,如陕北风格的《兰花花叙事曲》来源于陕北民歌《兰花花》、河南风格的《河南小曲》吸收了河南曲剧坠胡的音调等。而这些民歌、民间戏曲与当地的方言又有最直接的关系,比如河南方言,“干什么”用河南话说就是“干啥”,类似这种往下走的去声音调比较多,那么河南豫剧、曲剧中坠胡的演奏就多用下行的大滑音,而吸取坠胡技法的《河南小曲》中就运用了大量的大滑音。《楚天抒怀》创作于1983年,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具有鲜明荆楚地区风格的乐曲,运用了湖北天门民歌《幸福歌》和京山民歌《杨树开花叶又青》的音调,由以上分析可见,“音乐的表现是抽象的,但有了语言的启发音乐的表现可能就生动起来”,要想演奏好这些具有地方风情的乐曲就要带领学生去寻味当地的方言,天门话吐字声调多为阳平,转化为音乐语言也往往带着上行或下行小三度的滑音(见谱例1)[3]。

谱例1

比如谱例《楚天抒怀》中快板的第一句中3到5如果运用垫指滑音会非常有韵味,就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天门方言,比如回答别人的“吃了没?”回答“奇哒(吃了)”,诸如此类的上、下滑音在乐曲中运用的很广泛,如谱例2所示。

谱例2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以上《楚天抒怀》的旋律特点与谱例3中的湖北民歌《催咚催》的音调素材也不无关系,乐曲中对其音调的浓缩体现了浓郁的湖北韵味,如此不着形迹的运用体现出曲作者对湖北民间音乐的深入了解和巧妙运用。

谱例3

由上述可见,方言的发音方式乃至当地民歌的润腔对地方风格音乐旋律的走向及其演奏技法风格特征的影响是较大的。湖北风格音韵特点体现在:其语言和民歌中润腔的滑音是带有附点节奏的,装饰音是快速且灵巧的,演唱中的气颤音是快而密的。那么运用在二胡上的风格技巧转化为滑音中应延迟演奏或迟到滑音,使音樂具有甩腔附点的节奏感;装饰音应运用前倚音,揉弦应满足快而密的演奏要求,才能充分体现出湖北风格的音韵特点[4]。

二胡曲《曾侯乙传奇》是2013年创作的具有湖北音乐元素的二胡作品。作品中融入了湖北音乐和古楚文化元素,如湖北利川民歌、编钟音乐的音响特点以及曾国故事传说等,使其具有浓郁的荆楚音乐神韵和神秘的古楚文化色彩,其中民歌“龙船调”音乐素材的运用更使得乐曲的地方色彩浓郁生动,更具有可听性。乐曲结构为复三部曲式,由引子、慢板、快板、带再现的慢板以及具有快速炫技性质的尾声五部分组成。在作品的练习中除了完成“粗”练过程——识谱、读谱、视奏,还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难点:首先,要做到对作曲家所谱写的音乐文本中曲体结构的准确认识,即把握框架性的速度、节奏、调式色彩等;以及乐曲分析基础下的技巧性乐章、乐段的练习处理及其技法表现要求——包括循序渐进地解决好两手技法包括快速跑动音阶中指法安排、换把、换弦以及其他特殊技法等不同技巧的训练问题;其次,还应处理好乐句行进中气息的变化以及起承转合的旋律处理要求,如合乎的弓法处理和运弓、揉弦的变化;最后,准确运用与乐曲中地方民歌素材旋律及其艺术特征相契合的风格性技法,如具有湖北民歌风格的快速上滑音、装饰音等技巧,使其更地道的呈现,如此才更能在演奏中引起听众的共鸣[5]。

三、对湖北风格二胡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思考:移植胡琴重奏小品《数蛤蟆》

胡琴重奏《数蛤蟆》就是在湖北风格性作品研究和实践中探索的成果,该曲是根据极具湖北地方特色的笛曲《数蛤蟆》创编而成的一首湖北风格重奏小品。

笛曲原作首演于2002年,是以湖北潜江民歌《数蛤蟆》的音调素材为基础加工创作而成的,以小g调梆笛与大G调曲笛演奏,并配以木琴、人声,以及多件打击乐组成伴奏,具有浓郁的湖北地方色彩,表现出幽默、欢快与爽朗的音乐特点与情趣。当地话把“蛤蟆”称为“客蟆”,笛曲《数蛤蟆》原曲的结构精练,由一个短小的引子和“数蛤蟆”主题乐段组成,主题乐段是在“数蛤蟆”的核心音调以及不断地变奏中进行,从进板的中板到快板在速度结构上有明确的层次变化要求,移植后的胡琴版《数蛤蟆》,在结构、调性上与笛曲保持了一致,在旋律分配上除了将笛子的旋律声部移植出来以外,还将木琴、人声间奏旋律部分和打击声部节奏点以音高的形式移植到二胡和中胡中,强调了原本是伴奏乐器旋律部分,体现出声部之间此起彼伏的重奏性。在演奏上,应尽可能地模仿民歌唱腔中的风格特点,如二胡一主题旋律中,左手技法部分要注意:运用小三度回滑音(一般的回滑不超过二度)、超过十四度的带附点的大滑音。再如笛子版本中用了小打作伴奏,让整个的旋律更有戏曲的韵味,而用二胡演奏就以左手小指与食指带有音头上下滑奏的八度音程来模拟打击乐大锣小锣,右手运弓应注意用较快的弓速演奏出音头以模仿打击乐点状的音响形态,同时还加入了其他技法来表现和模拟打击乐,如弓杆敲击琴筒、拨弦等[6]。

四、结束语

湖北风格二胡音乐自20世纪50年代末悄然兴起一股创作热潮至今,已经出现一定数量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二胡作品,以《洪湖人民的心愿》为代表的湖北二胡音乐呈现出备受瞩目、异彩纷呈的发展态势。湖北作为楚文化的中心,其音乐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又因其南北贯通的地理位置,其地域性特点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与当地人民的语言、生活、生产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是息息相关的。研究湖北风格二胡经典作品的教学与实践有利于在高校二胡风格型作品的教学中促进教学相长,有利于揭示作为湖北音乐人立足本土音乐的价值和意义,期望通过本课题的分析和探索对湖北音乐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坚雄.荆楚风格二胡曲巡礼[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5(02):64-66.

[2]胡志平.对闵惠芬“器乐演奏声腔化”的思考与认识[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02):164-168.

[3]周青青.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风格的影响[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04):19-28.

[4]杨匡民.湖北民歌的地方音调简介——湖北民歌音调的地方特色问题探索[J].音乐研究,1980(03):87-93.

[5]袁环.方言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及教学法意义[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02):118-125.

[6]王艺.20世纪下半叶湖北专业二胡艺术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电视摄像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分析
对话凡高
蘩漪和陈白露人物形象艺术特征浅析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天趣自然 质朴归真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