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本科高校为例

2023-02-15林炜铃辛洪光吕伟波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期
关键词:商数逆境平均值

林炜铃,辛洪光,吕伟波

(福建农林大学 安溪茶学院,福建泉州 362400)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行以来[1],大学生创业群体与日俱增。创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而创业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美国高校创业研究者Carl J.Schramm认为,处理创业风险的方式是判断一个人能否创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2]。Cunningham认为感知风险主要包含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与错误决策后果的严重性[3]。Fredrickson(2001)借助期望效应理论对个体感知与创业意愿和创业风险认知进行探讨[4]。“创业激情”概念由Cardon(2005)提出[5],之后McMullen和Shepherd(2006)首次研究创业激情与创业风险认知的影响作用[6]。Fayolle(2014)为创业风险研究的论题提供了大致研究方向[7]。后面越来越多的创业风险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出现。国内对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的研究稍晚,然而,利用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早于国外。郭洪于(2019)构建了首个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模型,得到大学生个人特征与创业态度以及创业态度与创业意愿的三层关系[8]。刘万利(2010)将风险感知与风险倾向引入关于大学生创业研究中[9]。李敏和董正英(2014)从行为学角度验证了创业意愿强弱与创业风险感知能力的差异[10]。刘士伟(2018)、孔青(2018)等人得出多个大学生创业风险评估指标关系[11-12]。还有不少学者研究了风险倾向对大学生创业风险决策的影响等[13-15]。本文通过研究福建高校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为目的,为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个体特征

个体特征变量作为涵盖面最广的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教育程度、专业类型、父母职业等。如上文所述,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个体特征影响大学生风险认知。因此提出假设:

H1:人口特征的差异会对创业风险认知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1.2 风险倾向

风险倾向是指个体承受或避免风险的意愿,反映的是不同个体应对风险时的敏感程度。对于这一概念,学者有两种相反观点:第一种观点,风险倾向随着个体不断的学习与经验的积累而改变;第二种观点,风险倾向为个体固有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9]。在进行创业有关决策时,风险倾向越高的个体越会高估创业的收益与机会,低估创业的风险。因此提出假设:

H2:风险倾向越强,对创业风险认知的水平越弱。

1.3 创业激情

创业激情的含义是个体对创业所持有情感的强烈与冲动的程度,反映了个体对创业保持热度的状况。学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创业激情越高,高涨的热情促使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风险进行应有的思考,从而重视创业风险带来的危害[5-6]。因此提出假设:

H3:创业激情越高,创业风险认知的水平越强。

1.4 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是指个体创业时所处的环境,包括但不限于学校创业理念不同、城市发展水平不同、亲朋创业认知不同等。一些学者通过数据调研认为,不同的创业环境下创业者对创业风险的认知也不同[15]。因此提出假设:

H4:不同创业环境对创业风险认知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1.5 逆境商数

逆境商数反映的是一个人面对逆境时对于挫折所展现出的承受能力与走出逆境的能力[16-17],逆境商数往往与风险认知能力呈正相关,个体的逆境商数偏小时,风险认知能力也偏弱,当个体逆境商数提高时,风险认知能力也增强。因此提出假设:

H5:逆境商数越高,创业风险认知的水平越强。

通过上述假设,本文拟通过方差分析来证明不同个体特征变量对大学生风险认知的关系,即观察它们是否存在差异,从而对H1假设进行验证;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来验证H2、H3、H4、H5的假设是否成立。

2 实证研究

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为了保证问卷的信度以及效度,本问卷中每个题项都是在国内成熟文献量表的基础上经过修改、添加与删减而得。本问卷的个体特征部分主要借鉴了陈从军2016年[18]的研究,在其5个题项的基础上增加了“创业经历”这一题项,使得个体特征对大学生风险认知影响的假设研究更为合理。本问卷风险倾向因素的部分题项主要参考了俞鸿远等人的研究[19];创业激情部分主要通过提取与精炼周利平等人对于创业激情的五个维度测量题项——愉悦、心流、韧性、冒险、身份认同,得到五个适合本研究的题项[20];本问卷的创业环境的部分题项参考了孔青(2018)和孙崇文(2019)的研究[12,14],逆境商数的部分题项参考了陈莉莉(2017)和王梦凡(2021)的研究[16-17]。综上所述,本问卷总共设计26道题项,其中个体特征6个题项,其余四个变量为20个题项,内容信息如表1所示,问卷除了个体特征外,均用Likert五分量表进行测量(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一般,4=符合,5=完全符合)。本次问卷的数据收集方式为网络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对问卷进行发放与收集,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后,于2022年5月上旬对福建各高校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性问卷获取数据。总共发放了212份问卷,其中8份问卷由于填写失效或数据过于极端被剔除,得到有效问卷204份,问卷有效率96.22%。

表1 问卷调查信息

本次调查中,被调查人员的个体特征的详细情况如下:(1)从性别看,男性105人,占有效样本的51.47%,女性共99人,占48.53%;(2)从家庭平均月收入看,5 000元以下共64人,占31.37%,5 000-10 000元共91人,占44.61%,10 000-20 000元共31人,占15.20%;20 000元以上共18人,占8.82%;(3)从年级分布看,大一共29人,占14.22%,大二共18人,占8.82%,大三共68人,占33.33%,大四共89人,占43.63%;(4)从专业看,理工类共87人,占42.65%,经管类共62人,占30.39%,农学类共24人,占11.76%,其他专业共31人,占15.20%;(5)从父母职业分布看,农民共66人,占32.35%,个体商业户共53人,占25.98%,党政事业单位工作者共23人,占11.27%,企业工作者共30人,占14.71%,其他职业共32人,占15.69%;(6)从是否有创业经历看,有创业经历共49人,占24.02%,无创业经历共155人,占75.98%。

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运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得到个体特征的Cronbach” s α值为0.742,风险倾向的Cronbach” s α 值为 0.873,创业激情的Cronbach” s α值为0.921,创业环境的Cronbach” s α值为0.826,逆境商数的Cronbach” s α值为0.873,而问卷总体的Cronbach” s α值为0.933。无论从各个概念抑或从问卷总体来看,Cronbach” s α值都大于0.7,说明本问卷具有很高的信度。对后四个概念进行效度分析,得到风险倾向的KMO值为0.857,创业激情的KMO值为0.798,创业环境的KMO值为0.760,逆境商数的KMO值为0.848,而问卷总体的KMO值为0.868,说明该问卷具有很高的效度(如表2所示)。

表2 信度效度分析表

2.3 方差分析

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计算创业风险认知分数,再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创业风险认知分数的平均值。创业风险认知分数为相同个体特征对应的风险倾向、创业激情、创业环境、逆境商数四个变量的问卷分数的和,i代表对应相同个体特征的个体,理论公式为:

式中,M代表创业风险认知分数,S代表风险倾向、创业激情、创业环境、逆境商数四个变量的问卷分数。创业风险认知分数的平均值为创业风险认知分数除以相同个体特征的总数,理论公式为:

式中,A代表创业风险认知分数的平均值,I代表相同个体特征的个体总数。

通过对不同个体特征的创业风险认知分数平均值的比较,研究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在不同个体特征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从而验证H1假设是否成立,分别以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家庭平均月收入、父母职业类型、是否有过创业经历为自变量,对创业风险认知进行方差检验。结果如下:

(1)性别与创业风险认知的关系。男性与女性在创业风险认知上有显著差异,男性创业风险认知分数的平均值为59.194,显著大于女性创业风险认知分数的平均值58.273(F=6.3,P=0.013<0.05)。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创业资源、环境和相关产业发展较好,创业氛围浓厚。黄伟群(2011)的研究表明,省内高校中男性比女性的创业意愿更强烈,女性的创业观比较谨慎和理性,男性重视能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内容,女性倾向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21]。男性会在创业时借鉴周围人的示范效应,不断吸收借鉴经验,由此男性对创业风险更为敏感。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福建高校大学生中,男性创业风险认知能力比女性略高一些。

(2)年级与创业风险认知的关系。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创业风险认知上同样具有显著差异,大四学生创业风险认知分数的平均值为64.568,远高于大三学生的平均值60.012、大二学生的平均值58.978、大一学生的平均值53.764(F=3.622,P=0.007<0.05)。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随着大学生生活经历以及学习水平的提升,无论是对社会的阅历还是创业方面的认知,都是正向的反馈作用。大一、大二学生的主要活动发生在学校,缺少社会实践经验,难以对创业风险这一因素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大三、大四的学生可能由于兼职、实习等,具有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创业风险认知水平比较高。

(3)专业类型与创业风险认知的关系。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在创业风险认知上也有显著差异。经管类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分数的平均值61.375,高于其他类大学生的平均值60.143、理工类大学生的平均值57.583、农学类大学生的平均值55.333(F=1.1,P=0.03<0.05)。陈从军(2018)的研究表明,创业依赖于技术的支撑,理工类及农林类大学生在创业时有一定的市场和技术,易于成功[18]。经管类大学生相较之下缺乏相应的核心技术,创业的市场门槛低,可复制性强,使得经管类大学生对创业风险的认知比较敏感。

(4)家庭平均月收入与创业风险认知的关系。父母不同职业类型的大学生在创业风险认知上也有显著差异。家庭平均月收入在20 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分数的平均值为65.002,高于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 000-20 000元的大学生的平均值61.202、家庭平均月收入在5 000-10 000元的大学生的平均值60.250、家庭平均月收入在5 000元以下的大学生的平均值55.273(F=1.84,P=0.04<0.05)。家庭收入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其获得的创业支持越多,启动金的获得越容易。张立党(2020)的研究表明,虽然启动资金的易得性有助于提升其创业意愿,但宽裕的经济条件也可能会让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大学生安于当下的安逸生活而规避创业风险[22]。对于不确定的创业项目,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大学生倾向于追求稳定,并抱有谨慎和重视的态度,风险感知也会较为敏感。

(5)父母职业类型与创业风险认知的关系。不同父母职业类型的大学生在创业风险认知上也有显著差异。父母职业是农民的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分数的平均值为68.113,高于父母职业是个体商业户的大学生的平均值67.670、父母职业是企业单位的大学生的平均值64.333、父母职业是其他的大学生的平均值58.176、父母职业是党政事业单位的大学生的平均值的 56.083(F=1.969,P=0.02< 0.05)。父母作为子女工作选择上的引路人,言传身教能够使得子女在创业道路上耳濡目染。个体商业户的家长自身就是创业成功者,所以对于创业风险的认知是极为敏锐的,拥有这类父母的大学生能够早于其他人接触到相关知识,所以对创业风险更为敏感。

(6)创业经历与创业风险认知的关系。是否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在创业风险认知上也有显著差异。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分数的平均值65.625,显著高于没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的平均值57.600(F=1.951,P=0.024<0.05)。经历过创业之后的大学生更能准确地感受市场动向以及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来源,从而有效地进行预防。

综上所述,H1得到验证。

2.4 结构方程分析

运用SPSS软件对拟构建的模型进行结构方程估计,从而验证假设H2、H3、H4、H5是否成立。软件输出结果如下:χ2/df=1.23,p=0.16>0.05,GFI=0.92>0.9,CFI=0.958>0.9,RMR=0.04〈0.05,RMSEA=0.034〈0.05,NFI=0.951>0.9,NNFI=0.994>0.9。模型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假设模型检验表

(1)风险倾向与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的关系。由表3可知,风险倾向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22,0.01<P<0.05。结果表明,大学生风险倾向越高,创业风险认知水平越低。风险倾向代表着大学生对风险与收益的侧重程度,过高风险倾向的大学生常常由于看重创业带来的巨大收益,而忽视了与收益并存的风险,甚至涉足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失去了本专业的技术与市场优势。这种逐利的欲望越大,对于未知的创业风险就越难以做到准确审视与评估,最终导致创业风险认知水平降低。所以,H2得到验证。

(2)创业激情与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的关系。由表2可知,创业激情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39,P<0.001。该结论表示,大学生创业激情越高,创业风险认知水平显著越高。对创业保持着热情的大学生在面对创业遇到的困难时愿意主动自我学习,了解创业有关知识,使得自己创业技巧与创业风险认知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保持着创业热情越久的大学生创业越容易成功,换言之,创业风险认知水平也越高。因此,H3得到验证。

(3)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的关系。由表3可知,创业环境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57,P>0.1,未达到显著水平。创业环境作为影响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的外界因素假设,拥有良好的创业环境如创业资源、创业氛围等,确实能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助力,但有时却也容易形成一个创业的舒适圈,反而可能导致大学生对创业风险难以形成正确的判断。反之那些创业环境较差的大学生,反而可能由于相对较差的创业环境,更容易对创业风险有深刻认知。所以,H4没有得到验证。

(4)逆境商数与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的关系。由表3可知,逆境商数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88,P<0.001。乐观自信的创业心态、谨慎细心的风险意识、突发事态的处理能力、卷土重来的大度气魄都是提高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的有利因素。逆境商数能够使得创业大学生显著提高自身对创业风险的敏感度。因此,H5得到验证。

3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福建省高校为例,基于福建省教育水平和区域特点,得出的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文献回顾与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假设检验,得到结论如下:不同个体特征的大学生在创业风险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风险倾向能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创业风险认知;创业激情能极为显著地影响大学生的创业风险认知;逆境商数能极为显著地影响大学生的创业风险认知;无法验证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风险认知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认为高校应根据不同大学生的不同个体特征,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创业教育,将创业课程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当地政府应当给予创业大学生试错的机会,对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

猜你喜欢

商数逆境平均值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我们需要什么“商”?
高职新生的“热词商数”及英语词汇教学探索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
完形填空Ⅳ
基于电流平均值的改进无功检测法
学习商数
WELL TESTING ANALYSIS FOR HORIZONTAL WELL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IN TIGHT GAS RESERVO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