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视域下的语文教学
2023-02-13顾亚琴
顾亚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文本阅读和文化探究结合起来,采取积极措施,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一、解读经典,探寻意蕴内涵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不少传统经典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由于传统经典作品意蕴深刻、内涵丰富,学生可能会理解不透彻、探究不深入。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互动交流,分享阅读感受,深化阅读体验。
教学《醉翁亭记》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乐文化”主题探索活动,引导学生深度解读作品的意蕴内涵。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文中提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那么,太守到底‘乐’在何处呢?”鼓励学生从五个方面入手,分别找出课本中的词句,说说“乐”在何处,并挖掘蕴藏其中的人文思想。第一重“乐”是“山水之乐”,文中有不少描写景色的词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生活境界。第二重“乐”是“政绩之乐”,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等词句中能看到人们安居乐业,这让作者十分宽慰。第三重“乐”是“与民同乐”,“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从“杂然”能看到作者没有架子,与民共乐。第四重“乐”是“乐民之乐”。学生可以突破文本局限,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他在当地实行了哪些惠民政策,取得了哪些政绩。第五重“乐”是“超我之乐”。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乐观生活态度,不管周围环境如何,始终能融入到山水中,排遣心中苦闷,进入怡然自乐的人生境界。
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作品,能让他们更充分地理解教材中传统经典的精髓,受到传统文化浸染、熏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辨析比较,指导博采众长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呈现出不同的流派、不同的特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辨识比较不同作品的文体特点,作总结分析,在自主创作时,可以尝试模仿借鉴,进而博采众长,增强创新能力。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豪放派的佳作。围绕这两首作品,组织学生作对比分析,解读豪放派的创作风格。从典故运用、词句选择两个角度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豪放派作品中常常出现“酒、剑、马”等意象,展现保家卫国的豪情。在词句选择上,常常使用潇洒、壮阔的词句,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再对比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婉约派的作品,看看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区别是什么。可以发现,豪放派作品气势宏大,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婉约派作品语言含蓄清丽,内容大多是写个人遭遇。再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特殊风格的形成原因,学生可以从作者的性格、人生境遇、社会背景等方面分析。如有学生认为,豪放洒脱的性格、浓浓的爱国情怀、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等都是形成苏轼独特的创作风格的因素。通过辨识比较,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作品中的独特艺术美。学生会自主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形成文化认同感。
三、融入情感,充盈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蕴含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仁爱精神、诚信精神等,以及丰富的情感。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体会他们丰富的内心情感,充盈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学《岳阳楼记》时,可以构筑从“景”到“情”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丰盈的内心世界。首先让学生找出作品中描写景物的词句,说说作者描写了怎样的自然景观,给人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学生发现,作者分别描写了壮阔、险恶、明丽三种不同特点的风景。如“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绘了壮阔的景物。“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描绘了险恶的景物。“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描绘了明丽的景物。再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会心潮澎湃,不同的景物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发现作者的心情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出现“感极而悲”“喜洋洋”等不同的心情。最后,再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学生可以认识到作者当时处于被贬谪的状态,产生“悲情”很正常。解读中,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爱国精神,他虽然仕途不顺,但依然爱国,因此产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解读文学作品,学生不仅能感受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还可以结合时代精神,用现代眼光积极阐释传统文化,挖掘其中蕴藏的正能量。这样能促进学生提升文化认同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学科整合,提升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关联,语文教师要提高跨学科整合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将语文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多元化赏读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要构筑跨学科整合的教学课堂,利用音乐学科知识给学生展示该词改编的歌曲,让学生说说听的整体感觉。结合美术学科知识让学生在诵读该作品后,试着画出作品的情景,展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场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有学生在赏读中敏锐地发现了作品中的矛盾点:“作者在中秋节不能和亲人见面,所以感到很孤单,只能‘把酒问青天’,但是后来为何会变得洒脱,还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呢?”教师可以补充讲解历史学科知识,学生在阅读并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作者的生活境遇后,发现作者的仕途一直都不顺利,因此能理解他内心的悲苦之情。学生揣摩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性格特点,发现作者是一个生性洒脱的人,创作风格也比较豪放。这样就不难理解他为何在短暂的伤感后又生出豪情。这样解读的话,赏析角度更多,有助于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融合美术和音乐学科知识有助于创设唯美的阅读情境,促进学生和作者达成情感共鸣,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融合历史学科知识,学生可以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信息,有助于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作品,进一步提升审美鉴赏水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积极参与到文学赏读等活动中,这样能让学生提升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并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觉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