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重“对话”中建构专题教学模式
2023-02-13石榴
石 榴
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对话,这种对话并非传统课堂的一问一答,而是思想的“平行交流”,是对世界“发表意见”,是实现“自由的实践”。教学实践中有多重对话关系,如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学生与自我的对话等。在专题教学中,教学对话的引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体验,打破强预设性的困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专题教学的课堂形态更加多元和鲜活。本文重点探讨在多重深度对话中建构屈原专题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撕碎标签,完成与屈原的真实“对话”。
一、创设情境,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
阅读是需要情境的,教师要为学生还原生动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从情境出发,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研究屈原性格特点的部分主要分为两个环节,从叙事学的角度,将相关文本分为内视文本(屈原自己的作品)与外视文本(他人描写屈原的作品),两个环节分别与两种文本对话,更为立体客观地关照人物。
在与内视文本对话时,可以设计两个活动来创设情境。第一个活动是还原屈原的心路历程,首先借助《橘颂》《九歌》《离骚》《哀郢》四首诗歌和纪录片《屈原》为学生全方位展现屈原的生命轨迹,通过客观解说和主观情绪渲染还原历史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与人物产生共鸣。其次提出问题,层层深入,要求学生把握每个阶段屈原的性格特点,在前面的情境感知基础上,体会每个阶段屈原的性格变化,感受他的性格成长。最后思考讨论屈原的人生经历对他性格形成有怎样的影响,完成对其心路历程的探索。此活动通过对文本人物活动情境的还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其情感共鸣,同时采用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实现学生与文本、文本人物的深度对话。
第二个活动是为屈原画像。让学生依托《离骚》等文本的描写,用绘画的方式还原屈原的外在形象,并为人物的衣着服饰填色。因为文本信息有限,要允许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加工和创造,并说明设计理由。此环节需要学生积极疏通文意,理解重点文段的含义,通过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和挖掘,力求绘画作品的真实性。同时在创意设计的部分,为了凸显创意的合理性,小组内部通力合作,形成激烈的讨论,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在阐述设计理由的部分,学生不仅要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更要“跳出文本”,进行合理的迁移和想象,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情境创设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是应该贯穿整个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充分而真实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真正地沉浸其中,实现沉浸式的深度阅读和深度对话。
二、观察体验,实现人物与人物对话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有时需要学生与文本分离,站在第三方的客观角度去观察文本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主观体验,去感知人物的情感态度和精神世界,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与外视文本进行对话时,教师将司马迁作为对比人物带入学生的视线,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外视文本《屈原列传》,进一步印证前面对屈原形象的分析和评价。随即再结合屈原和司马迁的生平信息,将两人的选择进行比较,通过师生交流发现矛盾,生成研讨问题。最后设计活动,让学生以司马迁和屈原的口吻就“择生还是择死”写一篇人物对话文章,并进行角色扮演,展开穿越时空的对话。
整个过程学生似乎处于情境之外,以第三方的视角完成对人物的观察和分析,但其实又身处情境之内,学生在脱离文本之后又需要回归文本,将自己的主观体验融入人物的情感选择中,让自己变成人物本身,达到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实现情感互通。由此,在客观观察和主观体验的相互作用下,可以实现人物与人物的对话,或者说可以实现学生与人物的情感互通。
三、合作探究,实现师生、生生对话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对话不是机械式的一问一答,它是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更高层次的思维和情感的碰撞与交流。有效的对话式课堂不仅充满乐趣和活力,更能够让学生收获真正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中,教师需要有预设,但一定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课堂的提问一定要落在学生的疑惑处和兴趣点上。
前面的教学环节完成了屈原和司马迁的跨时空对话,在讨论交流中就有学生提出问题:“既然司马迁不赞同屈原的选择,那么为什么他在‘渔父对话’的描写中会流露出对屈原的崇拜呢?”教师以此为契机,将问题抛给其他学生,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个问题不仅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同时也生成了更多新的思考。比如“司马迁为什么没有在宫刑之后做出和他偶像同样的选择?”“司马迁是否真的崇拜屈原,如果不是,他对屈原真实的态度是什么?”“屈原有没有活下去的可能?”可以看出,“择生还是择死”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本堂课的疑惑点和兴趣点,而这个问题刚好是深入理解屈原精神世界的突破口。于是,教师将众多问题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展开对“司马迁和屈原不同选择”的积极讨论和深度理解。
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略显波折,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始终不能理解屈原必死的缘由,再经过大量的讨论对话之后,教师适当地给予提示,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差异性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文化认同”对于屈原的影响。
整个对话过程中,教师处在指导性的位置,组织师生、生生积极对话交流,并不强势夺取话语权,而是在适当的时机促成对话的深度开展。师生对话不再是敷衍和应付,生生对话并不停留在浅层的交流上,而是有着更为激烈的思维碰撞。
四、迁移拓展,实现学生与自我对话
不仅要让学生从阅读中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更要引导学生将文本和个人生活建立联系,把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融入自己的成长体验中去,在学习中获得人生体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完成与自我之间的对话。
屈原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他最终的结局是多重原因导致的结果。他刚直不阿的性格注定了他坎坷的仕途,美政理想的幻灭加速了他的绝望,他对楚国的情感是家国情怀交织的表现,他对楚文化的深切感情是他无法割舍故土的深层原因。所以无论是司马迁还是屈原,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对自己理想和信仰的最好祭奠。尤其是屈原,他对祖国故土深沉的爱影响着后来人。对新时代中学生而言,屈原精神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和人格精神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专题教学最后设计“撰写评论性文章《‘他’在困境中的选择》”环节,让学生思考课程内容对自身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学生将从专题人物身上获得的思维成果与自身感悟相勾连,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完成与自我的对话。
从以上四个维度开展专题教学,有助于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