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论课程“历史研究法”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及反思*

2023-02-12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6期
关键词:研究法概论历史

吴 薇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所谓“历史研究法”教学改革,是指在概论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历史研究法”深入挖掘理论背后的历史渊源,整理出历史事件发生的逻辑脉络,讲述真实的历史故事,从而将学生代入鲜活的历史场景中,厘清理论产生的来龙去脉。

长期以来,对于概论课程,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其主要原因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单一,理论学习以直接灌输为主,教师讲理论,学生背理论,但是对于理论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理论,学生知之甚少。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对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一知半解,对百年党史更是知之甚微,因此很难读懂理论、吃透理论,更谈不上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以身践行。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自2018年开始,笔者开始进行概论课程“历史研究法”教学改革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笔者结合近年来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教学改革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以“故事”为特征,打造优质的教学资源

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建设一整套优质资源库。该资源库的类型包括网上课程资源、案例故事、图片故事、纪录片、书籍、影视剧作品等,这些教学资源以“故事”为特征,力求生动、趣味性足,同时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使用起来都非常便捷。

(一)精选网络资源,实现资源整合

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其他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库。第一,选取“学习通”等精品课程资源或理论视频资源,这类资源可以由学生课下提前学习,同时完成相关作业,实现课上和课下学习内容的相互补充和知识点的完善。第二,系统整理相关视频、纪录片等教学资源。例如,选取与概论课程有关的纪录片《复兴之路》《敢教日月换新天》等。教师需要花时间对这些视频进行剪辑,选取较为合适的视频片段作为教学资源。第三,阅读书目推荐。例如,概论课程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苦难辉煌》《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等经典书目,要求师生共同阅读并展开讨论。第四,收集和整理影视剧片段,如剪辑《建党伟业》《觉醒年代》《历史选择中的邓小平》等影视剧片段。

(二)拓展故事资源,打造鲜活课堂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针对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要求,提出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等。根据这一要求,笔者总结了四个部分的历史故事集,主要有“革命历史故事”“建国故事”“改革开放故事”“新时代中国故事”,形成了一整套的“历史故事”特色教学资源。这些故事可以是具体的图文资料,也可以是经典影视剧的视频片段等。该资源按照历史的时间轴串联出一个个历史故事,故事生动有趣,形式多种多样,从而把思政课变为故事课,将学生代入鲜活的历史场景中。

(三)梳理英雄故事,提炼崇高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英雄模范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如“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为此,教师梳理英雄故事,如刘胡兰、邱少云、雷锋及现代抗疫英雄张定宇等人的伟大事迹,进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从而使学习内容得到升华,实现思政课育人的目的。

二、结合时代背景,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

(一)结合时事背景,上好制度自信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关键要突出其时代性与感召力。笔者认为,上好制度自信教育课,是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教学内容更新的主要方面。

首先,在概论课程上结合时事背景要讲好制度优势。教师备课时,要重点选取体现制度优势、彰显制度力量的生动案例和鲜活素材,在学生内心深处厚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树立“四个自信”。

其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讲好疫情中发生的各类感人故事,包括疫情防控英雄事迹。这些故事虽然选自资源库,但是在传授时也要使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从而让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崇高精神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

最后,进行生命健康教育。敬畏自然,归根到底就是要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身。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认知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二)利用时事热点,打造特别课堂

时事热点本身也为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的材料,只有充分挖掘并利用好现实生活、现实世界这座“宝库”,才能不断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利用时事热点打造概论课堂,笔者的主要做法包括知识传授、课堂互动和启发式思考。

第一,知识传授就是在授课时通过讲解时事热点来帮助学生理解概论课程的理论知识。时事热点可以来自资源库,也需要教师及时更新,因为它们具有时效性。第二,课堂互动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新闻分享”“热点我评”“全球派对”等趣味活动。线上教学通过语音播报、视频播报的方式,线下教学可以要求学生采用PPT演示的方式,让课堂更丰富多彩。第三,启发式思考是在分享新闻的同时,注重运用问题链进行思考,引发学生讨论。比如设计这样的思考题: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90后”“00后”年轻人体现了什么样的责任和担当?通过启发式思考,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发挥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

三、以微视频为核心,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依托微视频,创新教学方法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使用腾讯课堂还是腾讯会议或者其他平台,普遍互动时出现问题,如看不清学生的面部表情,学生发言时出现卡顿现象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拍摄微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互动。教师拍摄微视频,在课前发送给学生,辅助学生提前学习教学重难点,实现课堂翻转;学生发言或者做游戏时,采用拍摄视频的形式,视频拍摄后由学生自己进行剪辑,同时配有字幕,视频统一发在学生班级群里或者在腾讯会议上播放。学生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学会拍摄、组织语言、剪辑制作,在自媒体时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视频剪辑和制作的能力。

(二)突出亮点,还原真实场景

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为例,目前,随着“概论课程‘历史分析法’教学改革”课题的申报和推进,已经汇集成了一系列的教改成果。在线上教学中运用“历史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图表的形式厘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线,并将带有时间轴的图表提前发送给学生,教师根据时间图表讲历史故事,或者安排学生按照时间图表收集资料,并整理出历史故事,在课上演讲。

课上教师打开时间轴面板,学生按照时间轴的坐标点分享历史故事或播放视频片段,在时间轴、图片、视频及师生的讲解下,犹如戴着AR眼镜,进入虚拟的场景中。当然,教师可以利用思政实训教室的AR技术来进行更为真实的场景体验。目前,我校的思政实训教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日后的教学中有助于场景还原。

(三)选择最佳手段,组织实施反馈

在进行“概论课程‘历史分析法’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需要运用较为恰当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线上教学时,笔者研究了腾讯会议、腾讯课堂、QQ群、云课堂等平台的优缺点,最终采用了腾讯会议+云课堂,同时辅以QQ的教学手段。使用一学期以后,笔者发现腾讯会议较为流畅、不卡顿,学生发言时可以开摄像头;云课堂则具有签到考勤、课堂讨论、完成作业、课堂测试、考试等功能;通过QQ班级群发布通知、发送图片或视频,使整个线上教学过程流畅,基本没有出现因网络中断等影响教学的情况。线下教学时,也结合了线上教学手段,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从而使课堂更为灵活。

四、构建“四位一体”教学反馈链,总结成效

“四位一体”教学反馈链,是指以“历史”“现实”“学生”“教师”四个维度进行教学反馈,反馈的形式主要有教学测评,学生座谈会,同行听课、评课等。经过“四位一体”反馈后,得到了正面积极的反馈。

(一)再现历史,更加“鲜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要理解中国的现实,就要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唯有如此才能洞见中国的未来。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不忘记历史、不抛弃历史,是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概论课程“历史研究法”教学改革,让概论课程内容体系更加融会贯通、课堂学习更加鲜活。通过教学改革,学生普遍反映对历史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把握,教学趣味性增强,也不再觉得枯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很大提高。同时,此次教学改革促使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

(二)回到现实,更接“地气”

如何让思政课脱掉“高冷”的外衣走近学生,是困扰思政课教师的“心事”。教学中无论是历史故事还是时事热点,教师都能够将故事中的人物视作现实中的普通人,增强代入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体会所学内容,更能深刻把握理论的精髓。

用时间轴、图片、视频打造的“虚拟场景”,也让学生有了“现实”感,从而帮助思政课脱掉一层又一层“高冷”“枯燥”“深奥”的外衣,回归“接地气”的现实世界。

(三)突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就需要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例如,笔者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时,学生全员、全方位参与。所有历史故事、视频、影视剧片段等资料都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的。学生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从而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肯定。

(四)教师引领,重在设计和思考

无论哪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需要教师事先设计好教学思路,进行实践和反思,发挥“领路人”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设计-实践-反馈-反思的链条,不断尝试寻找教学研究项目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从而总结成效、提出问题、完善策略。

五、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指出缺陷

第一,对于“历史研究法”概念的解读不够深入。教师对于“历史研究法”这一概念认识不清,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此次研究的特色所在。由于认识不到位,需要进一步解读,帮助教师深入认识该研究方法,并转化为教学方法。

第二,历史故事不够鲜活生动。目前,历史故事案例集汇编中有少部分故事不够生动、故事数量不足、视频故事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提炼出更为鲜活生动的历史故事,同时严格把关,确保历史故事真实有效、生动有趣。

第三,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不足。由于项目研究期间正处于疫情时期,以线上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较少,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后期还需要通过思政实训教室的建设,运用现代先进技术等还原真实历史场景。

以上是此次教学研究存在的缺陷,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实践、再反思。所谓百炼成钢,只有不断进行打磨,才能形成精品。

结 语

“历史研究法”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历史研究法”思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整合教学资源。因此,“历史研究法”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并推动后续研究的体系化、常态化,从而形成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研究法概论历史
坚守与通融——《中国画学全史》传统史学研究法探微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新历史
“研究法”教学模式在《功能性食品》理论教学中的实践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前瞻性研究法和经验治疗法在改善妊娠贫血和分娩结果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