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数字化人才培养思考

2023-02-12包嫦娥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数字化技能

胡 琼 包嫦娥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会计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随着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又因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和消费节奏的加快,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数字化转型才能适应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个大背景下,企业在自身转型发展中要用好新的数字技术,就必须借助数字化人才,使企业转型得以顺利进行,从而保持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在各个行业快速渗透,企业急需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能的人才,数字技能劳动力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导致数字化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一、数字经济时代对数字化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数字化人才要具备各种能力和素质,与传统人才的培养不同,数字技能在数字化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首先,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需要突出人才的数字素养的培养目标,从培养人才的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各个角度出发,重构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体系。其次,根据产业经济对人才的数字技能的需求,制定“厚基础、宽口径”的数字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应以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为基础,建立多渠道、多平台的各种通识课程资源。另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点,采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利用各种数字化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提高高校教学的效果,培养合格的数字化人才。自2015年起,各高校积极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目前数据人才的供应缺口比较大,即使再过两年高校能输出大批的数字人才,考虑到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也不能保证这些数字化人才就能够快速被企业使用起来。

二、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人才的现状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大数据下的市场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经济领域对数字化人才需求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市场中合格的数字化人才缺口很大,根据人社部等相关部门调查报告:在未来的五年中,预计数字化人才缺口近两千万人。

根据相关大数据资料报告,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产业中对大数据管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能的人才需求在不断增长,由此产生的矛盾在未来日益突出,特别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新冠疫情的防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显示出数字化人才的严重不足。相关数据显示,疫情后的人才市场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相比疫情前的需求量增长100%左右。有关资料统计显示:人才最紧缺的是金融科技领域,特别是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对于产品技术研发、数据算法和信息安全等方向人才需求急剧增加。

(二)数字化人才水平参差不齐

信息化、数字化要求各行各业都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实操中人们的数字化意识不强、数字化水平不高、数字化技术条件差等原因,严重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数字化人才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的进程缓慢。特别是乡镇和偏远地区的人才、信息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水平较低,这一现象更为严重,企业数字化转型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很多企业和专业领域里,人们的电脑操作水平不高,制约着数字化应用能力的提升,在数字内容创建和数字化协作等方面更是困难重重。数字化人才相对较为集中的银行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例如,银行的金融产品的科技人才主要来自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往往不具备足够的金融知识,这些来自高校的毕业生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局限性,在短期内无法胜任银行的金融业务工作。目前高校缺乏对数字化人才统一的培养标准,以及社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渠道、手段、储备方面单一,这是导致数字化人才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培养数字化人才单靠高校的力量是无法有效做到的。总之,包括银行在内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人才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各行各业中的数字化知识和科技更新速度太快,数字化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急需扩充和更新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跨界业务的整合使得社会要有跨界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应用型和通用型的数字化人才是当务之急。数字化人才知识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合了各种技能和素质,通过培训和学习,使人们掌握各种新技能和新知识。由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大多数工作的核心技能将发生重大变化,特别对工作岗位的数字技能的需求突出。新技能预示着传统职位对技能要求的转变,要求人才知识结构和技能相应地进行调整和更新。事实上人们也正在经历知识和技能变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具备各种新兴技能: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和统计分析等,这些技能是符合新职位需求的数字技能。

(四)数字化人才的教育培训模式急需大力发展

目前数字化人才培养任务主要是高校承担,数字化人才培养方式单一,人才培养的供应环节和输送环节都存在很多问题,而且数字化人才培养评估体系不完善,很难培养出适应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数字化人才,导致数字化人才市场中的数字化人才缺口越来越大。而导致数字化人才紧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如国家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加大社会投入,拓展培养培训渠道;如政府鼓励企业多提供数字化人才的实践实训机会和场地,加强高校和企业合作,进而培养更多的合格的数字化人才。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持下,如5G技术的应用使得传输速度快速提升,以此为支撑,互联网上的教学如同身临其境,实现高校在云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这种远程的线上教学模式和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拓宽了高校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模式,更高效培养合格的数字化人才。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时代性,目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毕业生难以就业,不能满足数字产业经济对数字化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要与时俱进,积极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以改革,培养数字经济产业对数字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自2016年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3所高校开设,第一届数字化人才应届生于2020年走上工作岗位。自此全国各高校积极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数字化人才。

(一)建立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高校作为培养企业人才的摇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高校需要培养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新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下的新型人才。数字化人才需要具备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和运营的新思维和新理念,需要了解企业数字化经营中新的场景、新的业务和新的流程,并参与到各项经济业务的数字化改造和优化的进程之中,能够推动企业的各项变革,并不断探索与创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为了培养应用型数字化人才,首先,高校应当根据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需要,做好数字化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等方面的工作。高校要培养出合格的数字化人才,这就需要高校与时俱进地调整和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结合当前形势下数字经济产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要,培养符合数字经济产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其次,高校要拥有具备在新技术条件下强大的课程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从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构建大数据课程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培养适合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人才需求。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数字化世界,信息量巨大且繁杂,这需要人才具备创新能力、数据快速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协作能力等多种技能,才能驾驭新信息,从而作出有效的决策。高校应立足于此,培养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以数字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合格人才。

(二)建立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数字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制定的数字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色,开展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立足大数据的广泛社会应用对数字人才的需要,高校调整传统的课程体系,建立宽口径、多平台的各种大数据课程资源。合格的人才培养要求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要以人才胜任工作岗位能力为根本,建立包括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团队精神和数字技能等在内的综合素养的课程体系。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高素质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保障,围绕着“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来重构高校的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人才的“数字技能”培养,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大数据专业课程和大数据专业拓展课程相结合的大数据课程体系。大数据专业课程分为两个层级--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大数据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数学、统计、计算机技术等课程;大数据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大数据的收集、存储、清洗、计算分析、数据可透视化等相关的课程,涉及大数据理论、算法技术、应用技术、数据库系统开发、操作系统、程序编写等内容;选修课程可设置商务智能、大数据相关案例与应用、财务会计等课程。

(三)加强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作为一门新技术已经在教学中产生深刻积极的影响,它使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都发生变革,计算机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把数字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也就是师生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教学与学习,这对教师和学生的数字技能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师生互动提供了便利。有了教学视频,学生可以提前自主学习;翻转课堂使得学生和教师充分互动;生动、直观和形象的多媒体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直播课、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手段,让教与学变得更加灵活和方便,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系统所具有的优势,能促进教学改革,让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自主地、轻松地学习。改善教育教学的重要措施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主动学习、掌握并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提高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让学生学到了新知识,也培养学生运用新信息技术获取数据信息并加工分析数据信息的能力。人们通常所说的教学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教学评价等环节都要实现数字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数字化人才。

(四)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数字化人才机制

高校与企业采用不同方式共建数字化的学院、专业和课程,为校企联合培养数字经济产业所需的数字化人才。高校和企业应积极构建多形式和多层次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

1.校企联合建立“互联网+”数字化人才培训机制,校企共同建立数字化人才实习和培训基地,相互进行技术培训交流,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建教学团队,依据企业真实的数字化经济业务,培养学生的数字能力,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2.校企联合开发大数据专业培训课程体系。具有丰富数字化产业经验的企业专家和理论知识丰富的高校教师联合编写教材,以“知识+能力+职业素养”为核心,合理确定教学培训的内容,开发丰富的学习课程。3.推行高校和企业的人员双向流动,一方面高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担任实训教师和客座教授,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通过校企双方的人员互相流动,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结 语

本文是从四个方面来阐述高校数字化人才是如何培养的,除此之外,高校还应从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数字技能培养标准体系建设、人才评价体系的完善、教育理念的转换等方面实行变革。要解决数字化人才紧缺问题,除了高校要进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外,还需要政府多方位的支持,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和平台,在全社会建立“互联网+教育”数字化人才培训体系,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解决数字化人才紧缺问题。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数字化技能
高级技能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秣马厉兵强技能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拼技能,享丰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数字化制胜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