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校文化自信协同美育建设路径研究*

2023-02-12何梦婷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6期
关键词:艺术类美育美的

何梦婷

(安徽艺术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一、美育体系建构的本质意义

美育是一种感知美的教育,属于审美教育,主要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美育是我国教育实施五大行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必修课,但其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虽然有所交叉,但美育更致力于从精神层面,尤其是文化文艺层面提升素养和情操。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将美育纳入国家教育的主要范畴。20世纪50年代初,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80年代,我国教育界和文艺界呼吁重视美育、加强美育,并提出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90年代,美育被列为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21世纪初,教育颁布实施《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明确美育的内涵界定;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迎来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对美育的重要性和美育改革做出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论述,并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美育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

从文化传承角度而言,中国拥有悠久的美育传统和审美追求,从儒家的礼乐教化到文人的诗词歌赋,从神话故事到民间礼俗,均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从国家教育角度而言,美育是我国实施育人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只有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养人才,才能不断推动中国教育的正向改革。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当下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于美的更高标准的认知和追求,是集体选择的行为,体现了当下社会的集体品味。

二、艺术类高校美育建设与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指向

(一)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内在联系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美育与艺术教育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两者又有本质区别。究其根本,美育的外延和内涵比艺术教育更加广袤,而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具体形式。美育作为一种认识美、学习美、欣赏美、传承美的教育,一般以艺术教育为具体途径,所以艺术教育可以被看作是美育的具体体现。艺术教育可以通过专业性课程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的是具有某个艺术领域基础审美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人才。纵观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又可将其细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通识艺术教育,前者重在艺术本身,后者重在教育本身。目前,我国专业艺术教育主要以目的在于艺术深造和考学的培训学习和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为主要教育方式;通识艺术教育主要以目的在于陶冶情操、全面发展的“兴趣班”和学校艺术公选课为主要教育方式。这些具体的艺术教育方式,均为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能力提供了充足养分。

(二)高校美育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

美育施行的根本,在于人们对于“美”的认知。虽然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于美的欣赏有共通之处,但只有首先认清自身之美,才能在纷乱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守住民族根基。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美育资源的主要源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千百年来,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对于美的认识,从庄子崇尚自然之美到孔子遵循礼乐之美再到孟子追求人格之美,从乐者弹奏人生之美到诗人吟诵山河之美再到画者描绘疆土之美……这些对于美的认知和追求都与文化创造、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一脉相承,可以说中华儿女的每一次跃进、中华民族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文化对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尤其是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西方意识形态有组织、有计划地侵蚀中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当下,高校美育更应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库”“密码锁”,重视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价值和审美体验,在高校美育过程中塑造中国美、本土美、历史美、文化美、自信美,摒弃扭曲的“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为中华民族培育坚定的拥护者和接班人。其次,高校美育建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要阵地,既要培养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高精尖端人才,也要注重“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培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技术是支撑国家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文化是决定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性因素。所以我国高校进行美育建设,务必抓牢寻根、续脉、守正、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带领学生主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的形式美、内容美,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成为文化传承的践行者。再次,多元审美的达成是筑牢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一环。文化自信建设要求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正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之下,人们的审美认知不再局限于时代、地域或民族,我们在欣赏本民族灿烂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去欣赏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并在互相欣赏的过程中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从而达到“和而不同”“包容并蓄”的相对稳定状态。

(三)艺术类高校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艺术类高校以其浓厚的艺术氛围和艺术教育资源,在美育建设中具有其他高校不可比拟的优势,是文艺文化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美育建设的前沿,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力军。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艺术类专业院校大学生是未来艺术文化领域的中流砥柱,他们对美的认知、创作和表现,将决定中国未来艺术的发展走向。高校实施人才培养,既要着眼当下社会现实需要,也要着眼民族未来发展。具有高尚审美情操和专业人文素养的艺术类人才,才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者和传承者,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文化传播角度而言,艺术类高校天然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和职责。虽然艺术无国界,但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创作底蕴必然具有时代和地域的差别,只有根植于本土文化进行的艺术创作,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艺术,才是时代发展需要的艺术。应秉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创作原则,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接班人的使命践行文化传播。从美育建设角度而言,艺术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也是对美的理解、再造和传递的过程,所以艺术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美育建设。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教育氛围、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艺术类高校有条件并且有责任成为中国美育建设的前沿阵地,聚力培养出一支具有高尚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的文化传承生力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担负起应尽的职责。

三、文化自信协同美育建设的实现路径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进文化自信协同美育发展,要求美育必须实现观念转变与路径优化。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类高校美育的融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打造高校美育建设特色品牌。

(一)打破专业壁垒,促进美育融合

对于艺术类高校而言,将美育融于艺术教育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艺术类高校将艺术专业分门别类,各个艺术专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不同艺术专业门类之间存在一定的教育壁垒。美育不应当针对某一专业而进行,对某一艺术门类的专业学习也不能等同于美育。即使是在艺术类高校中,具有一定艺术功底的艺术专业学生对美育的认知也不一定会更深刻、更全面,甚至可能出于专业自信,反而忽视了美育的通识教育意义。因此,打破艺术类高校不同艺术专业之间的美育壁垒,立足于艺术全科教育之上,是推进美育建设的重要一环。这就需要在进行美育通识理论教育的同时,创新开设多专业融合、多形式融合的美育课程。比如在讲授“民族融合”知识时,根据不同民族的舞蹈表演形式、音乐演唱方式、服饰设计搭配、地方语言传播等艺术形态,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现场与视频录制教学相结合,分专业教师互容互通的方式进行讲授,真正打破目前美育存在的重道理论述、轻形式创新,缺乏核心吸引力的尴尬现状。

(二)重视非遗文化,创新作品传承

非遗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也能筑牢文化自信的底气。非遗不是一个生硬的概念,它有诸多生动的表现形式,如食品、手工艺品、建筑标识、节庆活动、民风民俗、表演艺术等等,这决定了非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连接。我们在接触这些有形非遗实物或无形非遗内容的同时,也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美育的传递,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文化认同的转换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这足以说明非遗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要探索非遗进课堂、非遗入活动、非遗载科研等多种非遗教育形式,实现非遗之美的共享与有效传播。自古人们向美而生、向美而行,对文化文艺美的感知和享受既能唤起人们内心对美的追逐和效仿,也能激发人们创新文艺文化作品的热情与灵感。近年来,敦煌壁画、隋唐乐舞俑、《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源泉的文艺作品深受受众喜爱与好评。艺术类高校作为文艺文化作品创作的主阵地之一,更应当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找寻灵感源泉,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赓续文化传承。

(三)纠正认知偏差,坚定文化自信

对于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Z世代青年群体而言,网络陪伴他们成长,已经逐渐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互联网在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科技感和便利感的同时,也将青年群体置于巨大的诱惑之中。受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奢靡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由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猛烈冲击着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之部分外媒肆意报道和渲染,刻意引导中国青年群体“向往”外面的“自由”与“公平”,教唆其“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重视正确引导中国青年关注本国文化,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保持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信。

(四)从“美育课程”转向“课程美育”

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美育的主要形式为开设美育课程,这一类课程以传授美育基础理论知识为教学出发点,是典型的“美育课程”。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大学生本科课程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且需要兼顾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公共通识课程在低年级占据较多课时,且部分高校开设了选修课,导致专业课被“挤占”。在此现实情况之下,如若继续增开美育、劳教等公共通识课,只能通过降低单门课程学分或提升课程总学分或替换其他公共通识课的方式,而单独开课是否能真正达到美育目标,还有待检验。所以,我们认为让美育真正走进每一门课程,实现“课程美育”也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主动将美育思想融入课程之中,且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做到以美育人、沁润心灵,以文化人、培根铸魂。

猜你喜欢

艺术类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艺术类专访心得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