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师教研共同体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策略和优化路径

2023-02-12马侨惠尹秋实谢晓恒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6期
关键词:共同体教研数字化

马侨惠 尹秋实 谢晓恒

(亳州幼儿师范学校 安徽亳州 236000)

引 言

关于“互联网+”与教研工作的融合性研究活动,在信息技术的导向下其理论体系已经逐渐完善,并且获得了相对理想的实践教育效果,有利于教师在针对具体课堂展开研究过程中,在基础技术上实施更加优质的理论与实践融合性教育活动。然而,在中职教育领域快速推动以及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教研工作也全新升级,这就需要中职教师人员将教研共同体数字化作为传统教研工作转型的主要研究方向,使得中职学校可以建设一支高质量、创新型的教师团队,提高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力量。

一、中职教师教研共同体数字化转型概述

(一)教研共同体

教研工作是指教师针对其具体的教育实践各个活动内容展开深度研究工作,共同体是指以一定共同目标展开研究工作活动的社会群体。教研共同体是指学校将众多中职教师进行组织,并让其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展开教学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强化其自身教育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并推动教师职业长期发展,同时,有利于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科学处理,让教师在集体组织活动中感知到同伴协助和精神慰藉。

(二)数字化教研共同体

数字化教研共同体,是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运用互联网环境的特征和数字化功能,针对中职教师实际工作活动中的问题加以有效解决,构建可以跨时空、跨专业的互联网教研平台,引导众多教育工作者在此平台上展开关于教学多个维度的讨论活动,结合网络环境的信息共享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使得传统教师教研工作向数字化转型,提高教研工作质量。

二、中职教师教研共同体数字化转型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丰富教师专业理论内容

教师针对各项教育活动展开研究的过程中,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使教师改进数字化教学和研究活动,有效拓展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丰富相关理论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建设。

2.优化教研共同体理论体系

基于数字技术的中等职业教师教研共同体的构建,实现教师教学与研究的数字化路径分析以及跨时空工作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先进的信息手段优化教研共同体的应用和发展,将我国教研共同体理论体系加以合理优化。

(二)实践意义

将“互联网+”思维活动有效渗透在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以此丰富、优化传统的教学资源和研究内容,建立数字教研共同体研究基础和参考内容,进一步提高中职优秀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和综合技能,以此引导中职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教育模式创新的目的,并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学根本任务。

三、中职教师教研共同体数字化转型现状及产生原因

(一)现状

1.教研共同体实施研究效能差

部分中职院校在为学生开展知识讲解活动时依然沿用传统理论化知识讲解,缺乏关于学生实践性技能的培训工作。另外,部分教师晋升培训活动的参与时间也相对较少。而对于一些资源相对丰富的中职学校而言,其校内教师拥有更多样化、多方位的培训模式以及体系,有助于教师的成长。两者之间的差异性,阻碍教研共同体的实施研究质量。

2.教师个人层面发展不强

不同的中职教师,因其个人教学习惯不同以及教育环境的影响,在针对自身的职业建设规划过程中未能明确其发展目标,造成教师自身的引导价值难以在带领中职生展开知识讲解活动过程中充分显现。且部分教师对于新型教学思想以及模式存在一定排斥心理,不愿意就先进的教学活动展开探索工作,难以有效推动教师个人层面的创新和优化发展。

3.教研共同体跨学科互动不足

中职教师的教研共同体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相同科目的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彼此形成相对类似的教学思想和模式,而跨学科的教师之间,由于执教内容不同,部分教师形成科目“边界”思想,难以与其他不同学科教师展开高质量的教研交流活动。

(二)产生原因

1.研究能力

不同区域的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存在差异性,导致教师投入教研共同体数字化相应工作活动中的探索热情也不一样。部分优质教育工作者对于教研共同体有着极高的研究热情,其主要目的是,在此过程中可以将自身教育水平有效提升,培养出更加高质量且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而部分教师由于受常规教育思想影响,未能具备良好的教研精神,影响着教研共同体数字化转型的进度。

2.专业成长

部分中职教师在针对自身专业开展成长规划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性的引导工作,导致教师难以展开相对优质的教研活动。在共同体数字化教研过程中,部分中职教师由于自身教学任务相对较多,缺乏投入相应教研活动的时间。尤其对于教研组织而言,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负责教学活动,还需要针对组员内部的各个教师展开规划管理工作,必然需要去投入相对较多的精力,如果教研组织未能合理规划自身的工作内容,将影响教研共同体的工作质量。

四、中职教师教研共同体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策略和优化路径

(一)优化教学科研数字资源配置

中职教师教研共同体数字化建设活动必然与互联网教研有着一定联系,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展开教研的信息普及。首先,中职院校应加大关于信息技术相应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优化教师的教学科研数字资源配置。另外,中职院校还配备专业性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人员,对于信息技术设备加以保护和审核。其次,中职教师在展开教研共同体数字化建设活动过程中,应运用一些互联网技术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在此过程中在学生、学校、家长之间展开系统性的管理活动,并将教师自身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作为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考核的一项标准。另外,为了使得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共同体数字化的教育活动,应要求教师在此过程中加强关于信息技术的实践。中职院校可以为校内教师开展专门性的课程培训,加强教师关于共同体数字化教育理论以及实践的常态培训,使得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理念以及模式合理融入实际的知识讲解过程中,提高个人教学水平。同时,扩大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教学科研内容,为教师教学的实施创造条件,保障教师利用数字技术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构建教师教学的整体数字生态平台,提高教师的沟通协调能力。

(二)树立教师教学研究共同意识

在数字化共同体教研转型活动过程中,应将课题的引领价值加以充分展现,针对教师个人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其研究课题以及研究结果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此助力教师,提高其自身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塑造具有良好氛围的科研活动。在此过程中,如果有教师在共同体数字化科研中存在一定需求,骨干教师将发挥其带头作用,将教师的畏难情绪加以有效化解,推动中职教师教研共同体数字化转型进度。将信息技术作为课题研讨活动的主要辅助资源,能够使得整个科研氛围充满生机以及活力,并帮助教师及时反馈在互动过程中存在的相应信息和文献。通过更加优秀的课题研究,能使教师掌握更加先进且有效的教育模式以及方法,将中职教师教研共同体数字化的研究价值充分展现,提高教师个人信息素养,加强对数字化教学研究界和数字化思想政治研究工作的个人创新思维培训,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数字化教学研究界一起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三)整合线上线下教学科研工作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资源从不同途径进入人们的视野。关于教师展开教研共同体数字化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应该按照一定科学性的方法挑选,整合线上线下教学科研工作,包括课件、媒体素材的信息。由于能够有利于教师展开教研的资源空间相对较大,不仅可以通过跨区域掌握资源内容,还可以以跨国界的形式加以选择,使得教师可以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挑选机会,推动教研共同体数字化建设进度。另外,数字化教研共同体相应小组应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通过竞争形式展开优势互补活动,以此保证每一位教师在此过程中都可以将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教学素养有效提高。数字化的教研共同体其引领活动并不是将专业学者、名师教师作为主角,而是其他教师以配角形式展开相应的教研工作。在互联网技术下,应将每一位教师成员的思维加以有效激活,发展其教研潜能,以此使得数字化教研共同体的活动氛围更加积极,帮助教师整合线上和线下教学科研工作,建立多元化形式的混合科研社区,配合完善的评价体系,突出教师教学科研的共同优势,充分发挥数字化推广的作用。

结 语

本文主要是针对传统中职教学活动中教师存在的真实问题加以针对性的分析,并借助“互联网+教育模式”,结合信息技术的相应教学设备,开展更加完善性、系统性、智能化的共同体教研活动,使得教师在此过程中,为学生建设更加高质量的教学机制,助力学生实现更加全面化的发展,并有效均衡中职院校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共同体教研数字化
爱的共同体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