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人物语气,读好人物语言,让故事更精彩

2023-02-11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4期
关键词:故事类红头课文

陈 菲

(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张颂先生在《朗读学》中这样说道:“文字产生之后,文字记载、文字作品也就出现了,随之而来的,便是把文字语言变为有声语言,这也就是原始形态的朗读。”朗读和文字同步而生,相依相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规定在第一至第三学段中都要重视朗读,并在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中都对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课文类型之一,部编版语文教材编入了相当数量的故事类课文,且故事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多彩。

故事类课文中有大量的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离不开人物语言,人物的语气更是人物语言的内核与灵魂,那把握人物语气、读好人物语言就能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立”起来,让故事妙趣横生,“活”起来。其实,部编版语文教材对读好人物语言的要求是一以贯之的,从一年级上册的《雨点儿》开始,就已经提出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而把握好文中的两个角色——大雨点、小雨点的语气就是读好文章的关键。到了五年级下册,更是在《景阳冈》一文的课后习题中提出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来讲述故事。此时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要求还是较高的,不仅是有感情地读,更是有个性地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学情,依据文本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让朗读过程更美好,让朗读呈现更美妙。

一、故事类课文朗读中遇到的问题

(一)朗读形式单一化

一提到故事类课文的朗读指导,教师总会第一时间想到“表演读”,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故事类课文都适合表演读。比如《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讲述了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老百姓撤离,将敌人引上绝路,并英勇就义的故事。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铿锵有力,但如果用表演读的形式来呈现,则会影响课堂氛围,很有可能会引起学生哄笑大笑。

(二)对朗读不重视

于永正老师说过:“我备课必先备‘朗读’,上课必定朗读。”在学生朗读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是指路明灯,是前行向导,更是学习伙伴,教师本身应具备较高的朗读水平和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对朗读的重视度普遍不高,甚至觉得不重要,是浪费课堂时间。加之部分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较低,故而在朗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缺乏技巧和方法,只是简单地读一两句话,随意性较强,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而然也不会有所提升。

二、提升故事类课文朗读能力的积极意义

(一)助力精神成长

小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学生每日阅读和学习的语文材料将对他们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故事类课文不胜枚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充分挖掘其蕴含的丰厚教育资源。比如人物故事《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邓小平爷爷植树》《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黄继光》等课文,让学生在真实的革命故事中感受前辈们的崇高品质,培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不懂就要问》让学生明白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再如,四年级上册“成长故事”单元,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等让学生感受人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有欢乐,还有困苦和挫折;“家国情怀”单元,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等让学生从小立志报效祖国等。通过故事类课文的学习,小学生在精神成长的关键期树立崇高理想。

(二)促进素养提升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而故事类课文朗读能力的培养更是多方面素养同步训练的活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红色革命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篇目众多,且从第一学段开始就有所涉及,如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包含两篇童话故事《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和一篇民间故事《咕咚》,二年级第七单元共涉及了四篇童话故事,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寓言故事,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神话故事,第六单元的成长故事,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民间故事等。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借助故事类文本,不仅感受了中华文化的旺盛生命力,还开阔了文化视野,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同时,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的特点与规律,感受语言的内涵与文化,在语境和生活中运用语言并爱上语言,使独属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展现。为了使朗读更具美感,学生也会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其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培养学生故事类课文朗读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示范,正确引领

小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对于朗读的接触与学习仍在起始阶段,尤其是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朗读于他们而言更是新鲜事物。在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引领至关重要,首先帮助学生厘清朗读和日常说话的区别,朗读是美的表达,是美的传递,具有更高的要求。其次为学生在听觉上建立标杆,埋下审美的优良种子。当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还不足以起到正确引领作用时,我们也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如央视播音员、省普通话测试员的示范朗读,不仅让学生有美的享受,更丰富了示范形式。

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一文时,读好这个故事的关键就是读好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在课后练习中也明确提出了“分角色朗读”。这是课本中第一次提出“分角色朗读”这一概念,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明确两个角色的差异,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清晰地展现大雨点与小雨点在说话时是不相同的,大雨点年龄稍长,说起话来稳重一些,语速不徐不疾,而小雨点天真可爱,语调上扬,声音清脆,通过切实的示范与对比引领学生对人物说话的语气进行思考,并明确“分角色朗读”这一概念。随后让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读一读,模仿是学生的天性,这时候教师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就是在带他们踏入朗读的大门,走进美妙的世界,不仅使学生的耳朵得到“滋养”,心灵同样刻上印记。

(二)联系生活,情感共鸣

生活是艺术的主阵地。语言是人物内心的外化,在故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语言也是在不断变换,而大多数的故事情节都与生活中的某个情景有所相似,有些更是如出一辙。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也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而将生活与故事类课文的某一情节进行嫁接,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定位人物情感,从而读好人物的语言。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时,红头和青头共有三次对话,这三次对话都发生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在学习第二次对话,即红头掉进牛肚子后青头指导他躲过一劫时,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可知这段对话中红头害怕极了,如“‘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这句话便可直接体现出来。朗读这句话时可以引导学生与生活相联系,如果陷入危险的是你,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会有什么表现?学生可能会说大声呼救,这就与文中的红头的处境一致,学生从而切实体会到红头当时的害怕与手足无措。生活中当我们感到害怕时,语速就会自然而然地加快,有时候由于害怕声音还会出现颤抖,甚至断断续续的情况,在这里红头喊“救命”,肯定是希望青头能听见并帮助自己,音量也会进一步扩大。在联系生活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更深入地走近红头这一角色,走进这个故事,形成情感共鸣,这也使读好人物语言水到渠成。

(三)揣摩角色,明确特点

故事中的人物有血有肉,有想不劳而获的守株待兔者,有英勇就义的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的性格特点均在语言中被体现与放大。这时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揣摩人物角色,结合故事情节,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出发,明确人物情感走向与定位人物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开展朗读活动,我们对人物角色和情感把握得更准确,故事呈现也更精彩。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军神》一文时,先请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思考刘伯承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坚强与勇敢是很多学生给予刘伯承的高度评价,而评价的依据恰恰是刘伯承的语言。我们从语言文字中窥探到是其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与超乎常人的非凡气概,在整体把握人物形象以后再回归人物语言,进行朗读创作。手术前的刘伯承淡定自如,在看到沃克医生要使用麻醉剂时,更是平静地回答道:“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平静地”和句末的感叹号展开思考,此时的刘伯承并没有因为受伤而慌乱不已,也没有因为身体的疼痛而丧失判断力,更在关键时刻综合考量,做出不打麻醉剂的决定,朗读时语调应坚定有力。而手术后的刘伯承语言简短:“试试看吧。”“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七十二刀。”“你过奖了。”这时候身体上的疼痛没有压垮他,他语调低沉,仿佛在强忍着痛苦,但语气中带着坚毅。分析人物的前后语言,对比着朗读,不仅表达精准到位,也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四)丰富形式,点燃热情

朗读有时候也需要加加温,尤其是在课堂中的朗读。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走进文本,走进角色,同时点燃学生朗读的热情,丰富朗读形式是必不可少的。合作读、比赛读、表演读等都是好方法、好渠道。我们可以结合故事内容,选择合适的朗读形式,使人物语言更精彩、更形象。

例如,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一文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表演读的形式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中角色众多,有青蛙、老牛、野鸭和小鸟,在厘清文章脉络后,可以给学生分一分角色,在表演读之前,要先进行相关“培训”。青蛙是故事的主角,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断吆喝,读好“卖泥塘喽,卖泥塘!”至关重要,首先应教会学生吆喝,联系生活可知,这种吆喝就是叫卖,应做到语速适中,吐字清楚,声音尽量大一些,既让别人听得清楚明白,也要做到激情饱满,吸引他人的注意。另外三个角色老牛、野鸭和小鸟应体现差异性,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可以是声音低而沉的老牛,也可以是语速缓而慢的老牛。随后,再组织学生表演读,可以戴上动物的头饰,还可以加上肢体动作丰富表演读的层次。

(五)点拨技巧,强化训练

朗读能力的提升除了不断地实践、训练外,也离不开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内化。无论是重音停连,还是语调节奏,我们都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一一渗透。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无法理解这些专业词汇,教师可以在具体课文中,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细致化、形象化的讲解演示,并积极鼓励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进行综合运用。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灰雀》一文中,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饶有深意。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对话整理在一起,引导学生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在想些什么?当列宁自言自语“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时,引导学生朗读时突出“多好”和“再也”两个词语,表达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突出”“强调”“读得清楚”等词语教授朗读技巧。紧接着请学生读一读男孩的话——“一定会飞回来!”,当堂迁移并运用重音表达情感的方式,使学生的朗读能力有所提升,同时将朗读技巧内化于心。

而对于读好人物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是需要不断训练的。首先,便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在平时的生活中去丰富情感经历,积累情感体验,做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语言自然就会随之丰富起来。其次,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展开训练。科技的发展也为朗读训练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量实用App如配音等,更是鼓励大家个性化地表达,选取适宜素材,让学生展开配音练习,熟练运用多种方法读好人物语言。

把握人物语气,读好人物语言,让人物角色更丰满,使故事本身更精彩。

猜你喜欢

故事类红头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对话——推动情节 彰显情意
背课文的小偷
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故事类稿件分析
《多维阅读》
歇后语知多少
背课文
红头船:海上的吉运
故事类作文材料应当怎样审题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