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的教学研究

2023-02-10赵承承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5期
关键词:植树活动语文

赵承承

(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整合,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形式的一个新突破。以小学语文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小学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联系,拓展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为小学语文教学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的意义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探究、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学习修辞手法等,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之后让学生以观后感的形式汇报参观感受,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全面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语文素养。

再次,在参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探究,为解决问题而相互协作,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互动和探索中开阔视野、增长见闻。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亟须教师对其进行革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融入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更加轻松、愉快,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提倡学生主动地探索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项目化学习能够锻炼学生创造、团队合作、动手能力,从而使其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项目化学习,设计以项目为基础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领悟语文知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4课《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教学为例,在这一课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植树”项目,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树活动。在项目开始之前,教师要介绍植树节的由来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植树活动的兴趣;出示有关植树的诗歌、故事等材料,指导学生如何记录植树过程。同时,教师还要与学校有关部门协调相关事宜,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后,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内种下属于自己的树木,让学生亲身体验植树的快乐。植树任务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植树经历写一篇记叙文或日记,就自己的植树感受或心得进行交流与分享,巩固植树成果。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在完成“植树”项目活动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邓小平爷爷的行动中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从而形成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深化了课堂所学。

(二)情境体验及实践操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语文材料中的内容,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附近地区的桥梁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其结构,了解其功能,探访其历史,形成对桥梁的初步认识。在考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桥梁考察报告或制作宣传册,深化对桥梁的了解。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课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桥梁图片,介绍桥梁的历史和种类,让学生感受桥梁的多样性。课后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桥梁模型,把握桥梁建造的原理。通过情境体验和实践操作,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三)多学科融合

语文新课标中设置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提倡教师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语文学习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够促进学生把握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课《我是什么》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短文,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弊。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出示物理学中有关水蒸发、凝结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了解水的形态变化,使学生对“我是什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自然科学知识,为学生讲解水循环的科学原理。此外,文章倒数第二段还阐述了水给人们带来的坏处,为此教师可以引入地理学中水的相关知识,介绍水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确水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和害处,从而增强学生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了解到的科学、地理等知识写一篇说明文或者小故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水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能够让学生深入生活,近距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将来走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基础;能够锻炼学生的办事能力,促进学生自立;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语文教学与社区服务相结合,除了能培养学生上述各方面能力和品质,还能让学生在为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语文知识。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旨在让学生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在学完本课后,教师可以策划一个“环保进社区”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开展环境调查,了解社区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社区环保标语、帮助社区清洁工清理垃圾,引导学生为美化社区环境贡献一份力量;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环境保护的宣传海报、设计有关环境保护的有奖问答游戏,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积极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理念。在设计宣传海报时,学生可以联系本课中所学的说明方法,呈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深社区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社区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应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强了环保意识,明白了要及时制止身边的人破坏环境的行为,逐渐改正随手扔垃圾的不良习惯,并且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列中,为社区服务工作增光添彩。

三、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手段的作用,就必须把握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的关键,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语文为主线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因此,在实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以语文为主线,不能忽略语文知识、能力等基本内容,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教师要确保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始终围绕学习和应用语文的这一核心目标进行,集中体现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不能偏离这一轨道。教师应不断地引导学生,确保他们能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促进运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得更深刻、用得更熟练。

(二)以学生为主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将小学语文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由、自主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

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站在学生的角度组织教学和设计活动,从而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情况,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和组织实施活动,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学有所获。其次,教师还要注重活动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当然,评价也要因人而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以鼓励为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生信心,促进其积极参与;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评价中提高要求,促使其更上一层楼。

(三)以教师为主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谋”。作为“参谋”,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仅要对学生活动进行监督,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建议和指导,为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合提供助力,帮助学生从容地实现学习目标。

首先,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监督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记录问题,了解学生可能缺乏哪些经验,不能理解和运用哪些知识,从而为后续给学生支持提供依据,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其次,为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教师需要适时进行干预和介入,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点拨或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注意,在干预的同时,教师不能剥夺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应在干预与引导中找到恰当的平衡点,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最终实现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的教育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重要,相反,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不仅需承担组织和协调的责任,更要在活动中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结语

实践表明,将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着力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联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的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深化语文学习,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植树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植树
植树真快乐
植树鸟的来信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植树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