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 运动致趣
2023-02-10芮大力
芮大力
[摘要] 本研究追溯篮球项目教学的核心致趣因素——命中争分,以此为出发点探寻篮球项目致趣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篮球教学从投篮开始教起的策略:低篮筐小篮球、降技术融规则、学拼抢会比赛。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提出投篮练习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对抗与比赛中获得“命中争分”的成功体验。这种篮球运动最本源的乐趣,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篮球运动。
[关键词] 小学篮球;投篮教学;运动致趣
体育教学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学生上了体育课,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好一项运动;学生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在这样的困境下,很多老师都意识到要改变课堂,但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真正地领会课程改革的旨归。归根结底,很多教师眼中小学生只有学会了运球才能学传球,只有学会了运传球才能学投篮,唯有动作规范才能进行比赛,而不是引导学生灵活应用习得的技术在对抗与比赛中取胜。这种以机械还原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建构,使得篮球项目教学过程时常脱离篮球运动的本源致趣属性,单纯为了技术而教学,没有围绕运动项目的核心目的进行教学。有限的教学中留给学生的往往只是枯燥乏味的技术,运动项目的趣味性体验被严重忽视。
一、追本溯源探特征
篮球运动发展至今,规则越来越复杂,但“命中争分”这一核心致趣的本质特征始终没有改变。吸引小学生投身于篮球运动的持久之策,就在于获得投篮命中的成功体验。这种篮球运动最本源的乐趣,有助于学生增强获得感,从而真正喜欢上篮球运动、爱上打篮球。
探寻本源的乐趣。回顾篮球起源,奈史密斯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发明了篮球游戏。起初,篮球游戏就是通过计算得分多少来定胜负。所以说,篮球正是从投篮命中开始发展起来的。无论篮球场地、人数、规则怎么改,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命中得分来获得比赛胜利,这是篮球项目最本源的特征。命中之趣伴随着篮球运动发展却从未改变过,而这恰恰吸引着越来越多人不断参与篮球运动。
遵从内心的渴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总受一定的动机所支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从内心深处萌发想要学习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这种学习乐趣的体验,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不断地给学生带来激励和鼓舞。很多学生拿到篮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投篮。如同篮球运动的诞生,投篮是篮球运动最核心的致趣因素,也是小学生初学篮球的乐趣之源。有学生说道:“当我把球稳稳地投入篮筐时,那球与网摩擦出的悦耳声音,是那样的令人振奋。要知道,只有投中空心球,球网才能发出那种声音。这时,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真实的表达,我们明显感受到篮球比赛命中致趣,最为率真、直观,学生的投篮命中之乐溢于言表。所以,篮球从投篮开始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命中争分”的快乐体验。
明晰技术的目的。运、传、抢球等攻防技术的运用归根结底是为了适应规则的改变,通过合理的技术组合获得投篮的空间与时间。诚然,学练技术的目的就是用技术去得分并获胜,投篮命中还是最终目的,获得最愉悦的体验依然是命中之趣。如下图所示,运球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投篮位置,突破是为摆脱防守以创造投篮空间,运传是被防死后寻求更好位置同伴来投篮。篮球规则不论怎样變化,所有技术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投篮的空间与时间,最终的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投篮命中。那么,小学篮球教学应该如何进行优化?笔者认为,应该抓住“命中争分”这一核心致趣特征,从教投篮开始进行教学。
二、运动致趣觅策略
小学不同阶段学生在篮球教学中的投篮乐趣都各不相同,哪怕是同一水平的学生投篮体验也各不相同。因此,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探索学生篮球运动致趣的策略。要建立以“命中争分”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就必须冲破现有的教学理念,在整体领会的基础上,把核心致趣要素落实到教学内容重构之中,重构整体化的运动技术单元。具体而言,要以学会打球、喜欢打球为目标,以学以致用为教学方法,进行整体化单元教学,领会篮球比赛中的核心乐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
低篮筐小篮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力量小及身高矮的原因,他们大都投不到标准篮筐,那么降低篮筐高度是个可行的办法,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投篮命中的乐趣。教师可以自制各种器材,甚至改呼啦圈为篮筐,比一比谁投得准,让学生先行兴奋起来。针对低年级小朋友力量小,除了降低篮筐高度外,还可以选用小一点的篮球,甚至可以是皮球。这样的设计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投篮,充分体验到投篮命中的快乐,激发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降技术融规则。对于初学水平的学生来说,简化规则,释放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渴望。在教学中可以改变固定死板的教法,可以组织运、抢、投等灵活规则下的篮球投球比赛。对于初学学生可以从投篮教起,以投进为胜。在之后的学期中,逐步渗透走步规则,二次运球规则等,加深他们对于篮球比赛中运、传、投等技术应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技术进行比赛,提高篮球比赛意识,进而让他们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例如,低年级原地拍球教学单元,可以先教投篮动作,让学生体验到投篮命中的快乐。第二课再进行一对一有防守的投篮,这个时候学生往往会抱着球跑,寻找更合适的空间投篮。第三课再穿插运球规则,让学生明白在篮球比赛中要移动来运球。而且,要想选择好的空间投篮,就需要练习运球。这样的练习设计,既能让学生体验投篮命中的乐趣,更让学生明白运球的目的和意义。
学拼抢会比赛。小学生开始熟悉篮球运动后,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抢、如何投,转变从运球教起的固定思维。例如,从原地投篮到运球投篮,从无防守的投篮到对抗投篮,从单人投篮到合作比赛。在这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开展运球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运球的意义。由于规则的限制,学生在被防守后想要获得投篮的空间,这就要求快速运球换到合适的位置再进行投篮。教师在对抗中渗透运球的教学,学生就能更容易理解运球和投篮的意义,进而在比赛中就不会出现只顾着低头运球不会投篮的现象。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二投一抢或者三对三之类的比赛,以此训练同伴的合作意识。在拼抢与对抗下,投球命中显得更有成就感,更接近篮球运动的本源之乐,这样做更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经过上述实践,笔者任教的班级,无论是受学生喜欢的比例还是篮球比赛成绩,都在同年级中领先。可见,以运动致趣为单元目标来构建单元教学计划,从投篮开始教起,每节课渗透投篮教学,这样的教学成果符合篮球运动的价值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