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逆向教学设计
2023-02-10陈圆圆
陈圆圆
[摘要] 新课标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还对“怎么教”作出具体指导,达到做得好、管用。教学评一致性突出教学、学习及评价的一体化。逆向教学是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的重要方式,本文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为例,立足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围绕常规教学设计所存在的三重困境,阐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逆向教学的三重意蕴,提出逆向教学的实现路径,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逆向教学;核心教育理念
教学评一致性突出教学、学习与评价的一体化发展。常规的教学设计流程遵循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设置教学活动,最后再依据教学活动设计出测试方案。这样的模式虽然能够完成知识的输出任务,但无法满足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教育,原因在于常规教学设计是以内容为导向,而不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容易产生教学评的分离。逆向教学则在教学中将原本作为结果的测试方案提到了教学活动之前进行考虑,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结果的一致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是小学数学立体几何教学的重要章节,有助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使学生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为初中的几何学习夯实基础。基于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展现逆向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常规教学设计存在的三重困境
常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一致性遵循“目标—活动—测试”的实施步骤。对标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标准要求,小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设计存在下列三重困境:一是过于注重目标,忽视教学过程价值。教师都会设定教学目标,然后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与分解,并以最高效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但常常忽视了教学过程的丰富价值意蕴,不利于培养学生建模意识。二是过度重视教学模式,忽视学生能力层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具有高度抽象性,学生学情差异性较大,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以灌溉式教学模式为主。教学评价环节置于教学设计的末尾,难以发挥了解学生真实期待、尊重学生发展水平的功能,缺乏对学生抽象意识、直观想象、数据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局限于单篇教学,忽视单元整体架构。新课标确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四基”,具备“四能”。由此来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是小学与初中几何概念的衔接点,把知识的传递与再现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虽然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目标,但是学生只能学到碎片化的知识,难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形成系统的认知,这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逆向教学的三重意蕴
逆向教学理念,提出从预期结果开始,根据新课标要求的学习证据和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其颠覆了传统教学设计模式,遵循“目标—评价—教学”的思维逻辑,强调“教学目标来源于课程标准、教学评价要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质量”,与构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的教学评一致性具有同向而行的效应。
1.帮助教师克服传统设计弊端,展现合理教学行为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传统单一模式,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按照教师的节奏学习,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没有认识到学习环节背后的价值意蕴。“教”成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整个课堂处处体现了教师“教什么”的问题,而未考虑“怎么教”的问题。逆向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设计的全新理念,由传统的教学内容决定教学评价的模式转变为由教学评价选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由孤立转变为多元化,突出“得意而忘形”的教学理念,为教师更好地履行“怎么教”展现了合适的教学行为。
2.增进深入理解,注重高阶思维
新课标提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要引导学生了解图形的位置,使用平移、旋转等方法,说出设计图案与简单图形的关系,以此增强空间观念。传统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师经验或教材,虽然能够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知识的理解,但因其主要是以教学内容来决定教学评价,所以难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通过构建逆向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深度认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一方面通过构建逆向教学模式,能够以学习目标为起点,教学评估和教学过程都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实施,达到教学评一体化目标,从而增加学生对图形展开图的抽象认知。另一方面逆向教学设计关注“结果是什么”“学生需要什么”,侧重对学生学情的考虑,将“理解”“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最终指向,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图像空间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高阶思维。
3.促进学生意义构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的认识;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维,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逆向教学强调标准、教材、教学、学习及评价的一致性,它以追求学生理解能力为宗旨,通过逆向设计让学生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按照预期的学习结果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并且根據教学评价及时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整学习方式方法,增强学习成效。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逆向教学实现路径
逆向教学设计就是在决定“教学什么”前,需要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评价,然后根据教学评价方案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从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是小学六年级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构建逆向教学模式需要从以下路径入手:
1.明确教学观念,树立“理解性教学”理念
明确教学观念是逆向教学设计的前提与基础。理解性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理解”为宗旨,强调“教师为理解而教、学生为理解而学”。新课标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的学业要求是“能够在方格纸上描述图形的位置、辨别想象简单图形的平移等,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变化特征”。新课标追求核心素养教育,而理解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目标,当学生“理解”某件事物时,表明其拥有了支配储存于头脑中的“理解信息”,并且能够外显化地表现出来,应用到生活场景中。因此,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逆向教学设计时需要将“理解性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体系中,即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让学生在学习表现的过程中实现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理解。逆向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由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突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征,构建了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2.明确预期学习目标,增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以终为始的教学设计思维,教学目标设计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进行逆向教学前要明确预期的学习目标:一是要围绕新课标要求确定本节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四基”“四能”,尤其是新课标设置的“学业要求”模块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指导。为此,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确定“上位目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是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空间意识和数学思维的重要素材。设计该课逆向教学需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的具体方式及位置变化等知识点。二是解剖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钻研和把握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位于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主要通过“试一试”“练一练”“动手做”三个模块进行层层递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注重学生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活动中的体验。逆向教学模式突破了教材的制约,根据教学评价标准要求打破传统教材模块的限制,围绕学生的学情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三是研读学情,细化目标。逆向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倡导以主题为单元进行设计。小学六年级学生学情差异相对较大,尤其是在空间观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逆向教学中教师要围绕上位目标分解课程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更为具体、体现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从基础知识、数学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入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的认识;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维,体会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3.科学确定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方式
逆向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评价先行。在确定学习目标后,教师要站在评判员的视角构建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的确定需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评价证据要助推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评价证据也是促进教学评价的主要行为,根据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评价任务主要分为理解的检查、传统课堂检测、开放式问答及表现性任务等。苏教版教材中更多是用“练一练”的方式来进行呈现,以加深学生对不同类型正方体和长方体展开图的认知与理解。在逆向教学上,教师首先需要围绕“练一练”的具体教学要求与评价考核内容而确定课堂教学内容,以评价证据促进学生空间思维形成。二是制订评估标准。小学数学评估方式可以多样,逆向教学突出学生的独立性,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科学设定评分量规。表现性任务是逆向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旨在突出学生解题过程,实现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一体化。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而设定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如教师要构建分层教学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而制订相应的逆向教学评价标准,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树立空间意识、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三是评价效度要精准。效度是所获得的证据能够准确测出目标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有趣的活动是有效的表现证据,教师在设定逆向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到教学任务和量规是否符合与体现教学内容。
4.设计适性的体验活动和教学活动
在逆向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教学评价标准要求构建合适的体验活动和教学活动:一是围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在开展“正方体展开图”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实务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正方体展开图的形状、位置等要素。例如,让学生按照正方体模型的方式对其进行“解剖”,在“解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注意事项“不能将任何一个面剪断开”,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正方体展开图的规律及正方体对立面在展开图中的特殊关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个人行为。二是交流讨论,总结收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习情境与迁移目标、表现性任務有机结合,组织学生探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的规律,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增强其对相关概念的深度理解。三是构建情境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没有形成图像抽象概念,就难以理解课题知识。为此,教师要构建教学情境学习模式,依托大数据及电脑动画等技术将正方体展示图的转化过程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对这一过程形成立体思维感应,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春艳.中学地理逆向教学设计:释义与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04).
[2]李艳.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J].教学与管理,2022(20).
[3]王艳玲.小学数学新课标“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班主任,2022(16).
[4]王光明,陈霞,周鹏冉.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元认知水平常模的建立及其应用案例:以天津市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