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2023-02-07贺奋清中共吕梁市委党校

现代企业文化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贺奋清 中共吕梁市委党校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员工的力量,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为企业注入独特的文化内涵,提供更多具有文化底蕴的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二者融合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当今社会,有的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往往过于关注短期的经济回报,将重心放在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份额等方面,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深远影响,甚至认为传统文化过时了,无法为企业带来真正实际的利益。企业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义利辩证关系的智慧和价值观,没有在追求经济效益这一“利”的基础上找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一“义”的平衡点,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失去独特的文化特色,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未得到足够重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植企业员工内心,文化宣传弘扬工作不可或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往往采取应付的态度,没有真正重视文化环境的营造。这种做法不仅无法有效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无法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导致企业发展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难以有效地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凝聚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制度体系是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企业在推进二者融合的过程中,缺乏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得企业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无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自身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和弘扬。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的管理和运行过程中,但只是简单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加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达到了表面上的融合。由于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挖掘,使得二者融合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内容实质方面深度的契合。同时,企业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中时,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和模式,这不仅限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导致了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逐渐减弱,进而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二者融合的因素

(一)领导理念

领导作为企业的带头人,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者,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二者融合中是关键的一环。然而,当前许多企业领导者的视野仍然局限于短期的商业利益,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重视,未能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价值,无法找到能促进企业发展的真正内生动力和方向。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无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此外,由于领导理念的原因,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发展规划、管理理念、服务等工作得不到充分结合,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简言之,领导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者的有效融合。

(二)组织氛围

组织氛围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二者融合的重要因素。相对于硬性的制度来讲,企业的组织氛围是柔性的、重视情感的、是企业员工之间通过长期的互动形成的难以量化却能用心体会到的一种无形的环境。究其本源,良好的企业组织氛围的营造有赖于企业选择和构筑什么样的文化,而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是紧密相连的。这就要求企业要营造一个尊重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目前企业在文化组织氛围营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当前许多企业组织氛围不佳,员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化环境等工作中存在敷衍、不重视等现象,这种情况无疑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带来了很大的阻碍[1]。二是企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多,加上员工忙于应付日常事务,就会造成只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然,不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然的现象,影响员工运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员工参与

员工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文化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重视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不仅可以切实提高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其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有利于员工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归属感的形成。相反,当员工缺乏参与感时,他们往往对企业文化缺乏认同感,难以自觉主动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于心并将其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二者融合的优化策略

(一)多层次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化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企业长远持久的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换言之,一个企业不能只想着做大做强,着眼于短暂的一时的繁荣,而要致力于将其做久做美,可以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的风霜而不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不可少。因此,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引,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华,彰显优秀文化中蕴含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直抵人心的故事,深入探索其中内蕴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层面的含义和价值,推动其与企业文化建设由简单的结合到深入的契合再到互相成就的高度[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勤”思想与企业文化基本准则之一的爱岗敬业相互融通。“忠”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敬,尽心。“忠”字以“心”字作部首,意在阐明对事业要抱以尽心尽力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一对事业的赤诚之心一直传承至今,无形中塑造和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对于事业的“忠”心要落地践行还必须辅之以“勤”。韩愈在《进学解》中就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是指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干得出色离不开勤奋,离不开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也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要将干一行爱一行,多一分付出少一分抱怨的对事业的“忠”诚之心深入员工的灵魂,使员工在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到极致的“勤”奋之行中实现自身价值,进而有力推进良好企业文化的构筑。

“诚信”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又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古人关于诚实守信的论述不计其数,“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表达了诚信是人要立于世、事业要成功的保障和支撑。诚信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同样至关重要。企业家销售的不仅仅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良心、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文化以及企业家的精神。企业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诚信美德渗透融进企业的生产、管理,甚至是企业员工内心中,让其成为文化兴企内在持久的动力源泉。

“民为邦本”“义利合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闪闪发光的智慧,反映出古人在谋事立场的价值取向。“民为邦本”这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投射到企业的建设中,就是要以员工为中心。具体表现为企业不仅要关注员工的物质利益诉求,如涉及切身利益的薪资待遇、福利保障等,还要回应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开发员工的潜能,因人因才分配工作,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企业文化带来的温暖和幸福,促进员工更好地将个人的进步与企业的发展联系结合在一起。“义”作为儒家思想优秀内核之一,在其经典著作《论语》季氏篇中就提出君子要九思之,其中一思就是见得思义,意指不义之财不可取。《论语·宪问》中也指出“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旨在说明君子要正确处理“义”与“利”的辩证关系,寻求义利的平衡。在新时代背景下,“义”与“利”在企业管理建设的过程中也是必须考量的一环。不可否认的是,企业要想长盛不衰,不能仅以自身利益为唯一发展志向,盲目地追求“大跃进”,寻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必须树立凌驾于经济利益之上的社会价值观念,将经济利益与人民利益、社会责任和国家大义结合在一起。唯有如此,企业才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相得益彰,促进企业可持续长远的发展。

(二)全方位丰富传统文化宣传方式,多角度营造优质企业文化环境

企业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经济效益的提升,更需要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企业需要全方位丰富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多角度营造优质的企业文化环境,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一是企业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来加强员工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如组织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组织员工参观传统文化遗址和博物馆等,让员工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培训教育、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来提高员工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让员工进一步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有助于他们自觉主动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融入工作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企业要在宣传方式上守正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其时代性。如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发布经典诗词、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此外,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互动游戏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宣传形式[4]。

除了宣传方式的完善,企业还需要多角度地营造优秀的、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首先,企业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氛围。其次,企业应该注重传承和创新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不断发展的文化体系,这就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企业要结合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企业利益、社会价值相结合,在为自身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的同时,焕发传统文化新的活力,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文化模式[5]。最后,企业应该注重内外兼修,不仅要在内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还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支持教育事业等方式,展示企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6]。

(三)立体化健全传统文化体系,全面化加强多方力量支持

为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契合,企业应当积极构建规范化的文化建设制度。如企业可以确立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目标,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对内部沟通和协作任务的加强进行设定,以推动企业文化的传播和落地;通过开展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相关制度和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下,企业还需要全面寻求多方力量的支持。

首先,要加强领导层力量支持。企业领导层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并与企业文化有效地对接融合。其次,加强人事部门力量支持。人事部门在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应该注重对员工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和活动,让员工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同时,人事部门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再次,加强后勤部门力量支持。后勤部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提供更好的文化设施和服务,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7]。此外,还可以将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相结合,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如企业可以在产品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以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培训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员工从历史中汲取处理问题的智慧和经验。在工作中应该多向古代先贤学习处理同类问题的做法,增强应急应变高效处理事务的能力;在服务中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沟通技巧,取得客户认同的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任务。通过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二者融合现状、影响因素、优化策略等内容,可以为企业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进而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