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常态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思考和实践

2023-02-06于煊赫

名师在线 2023年1期
关键词:自学笔者课文

文 /于煊赫

引 言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自学能力可分为两个层次:低层次的自学是指自己摄取知识的能力;高层次的自学是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独立选择科学的方法尽快获取适合于自己知识的能力。依照循序渐进法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经过四个过程,即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1]。在学习了相关专家的教学理论之后,笔者对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实施了自学能力培养的主题教学实践,具体做法如下。

一、唤醒内驱,为自学能力培养做足准备

开学第一课,笔者收集了一些名人自学成材的故事,如孔子、林肯、爱迪生、高尔基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到自学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到底具备怎样的自学能力,笔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见表1),让学生做一个初步的自我测评,自觉地跟教师一起进入自学能力培养的计划中。

表1 关于自学能力的调查问卷

你每天都阅读课外书吗?在课堂上,你是否积极地与老师和同学们探讨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你是否经常反省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你的语文书上每篇课文都有密密麻麻的笔记吗?你的书包里有字典吗?你在学习上能做到自主吗?

调查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提问题,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学能力较差。教师教则跟着学,不教则不学。这张问卷让学生进行了自我认知,同时意识到,从现在开始与教师一起实施自学能力培养计划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要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作业重构,为自学能力的培养搭建载体

对于自学能力还有待提高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明确的具体的做法。为此,笔者曾带领学生上过几个专题的自学方法指导课,如七步读书法、如何做笔记、制订学习日历表、问题口袋等。而其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对学生的自主预习和自主复习方法的指导。

(一)“三步预习法”使前置性学习自主进行

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途径[2]。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正所谓“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先学,学应该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发教师的教学活动。所以,养成预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而抓好学生规范性的预习,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也是尤为必要和迫切的[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规范性预习方法,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步骤、有计划地自学课文,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对于预习作业的布置,笔者认为,不能称之为“教学过程的提前呈现”。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让他们对课文形成自己的预判,并使他们自己也能享受这个提前阅读的过程,带着他们个性化阅读的真实体验走进课堂。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从哪里着手预习,有哪些预习步骤呢?就单篇课文学习的一般过程而言,我们应让学生掌握“三步预习法”。

第一步:整体阅读。学生应先扫清文字障碍,将预习时遇到的生字、新词标记出来,在整体阅读之后再利用工具书查找确切的读音和意思,选取自己掌握得最好的五个新词写在预习本上。写到预习本上的词语要讲给小组同学听,比如成语的故事或出处、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等。每个小组我们还要定期评选“词语小博士”,以鼓励学生扩大词汇的储备量。

第二步:佳句鉴赏。在整体阅读后,学生可以抄写佳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个性等存在差异,他们对同一篇课文会形成不同的理解和评价。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理解、感悟的空间,让学生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鼓励他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去理解课文,展现自身独特的“个性”。在预习中应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和表达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最独到的见解,让学生的预习活动变成张扬个性的小舞台。由于阅读是一种个人化的行为,因此预习过程中的个性释放就显得弥足珍贵。教师应提醒学生在阅读时倾听并保护好“自己心灵的声音”,还阅读以真实和本色。而在批改预习作业时,教师应要求自己忘掉头脑中的“标准答案”,以一个阅读者的心态去捕捉学生心中出现的精彩之处。教师给这个版块以恰当简短的鼓励性评语而非对错的符号,会让学生大胆地解放自己的思路,真正感受到这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带来的乐趣,使这个课前的自学过程变成一个美好的期待。

第三步:读后探究。这部分是学生对文章作者、写作背景、阅读联想的一些补充,或查阅或摘抄或写读后感想,以扩大文本的阅读量。而这部分也是教师课上选择拓展内容的重要依据。

(二)“三步复习法”使分层教学有计可施

自主复习主要是学生在家里完成的。复习作业往往是由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的。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复习作业设计框架——“一学、二用、三练笔”。一学,即回顾这段时间学到的新知识,主要的复习依据是每个单元开始前的单元导读。二用,即学习运用这些知识,主要的复习依据是教材中每个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部分涉及的语用知识点。三练笔,即书面表达练习,可以是针对课文的小练笔,也可以是课外阅读的读后感,还可以是单元习作的新思路或者是一篇日记的写作。练笔的重点在于“练”,在于积累,在于养成将思想诉诸笔端的习惯。在这种相对自由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能接受的难度来完成复习任务,体会到自学的乐趣。

三、任务驱动,带来生成,给课堂自学注入活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组织学习。促进学习真实发生,要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来实现。例如,在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清平乐·村居》的生成性学习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对诗意的理解的任务,为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任务单上提供了三个难度:“一人读、一人讲”,难度系数为1;“根据古诗情境,发挥合理想象,创编一段翁媪的对话”,难度系数为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点评词中的‘点睛之笔’”,难度系数为3。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难度进行合作学习。分享交流时,按任务的难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也恰是一场从易到难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层层递进的交流中逐渐探寻到这首词的内涵,本以为“山穷水尽”,却在合作与交流中又迎来了“柳暗花明”。整个过程,教师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抓住一个个生成点,将学生的学习推向深入。

例如,在“难度系数3”的交流中,学生妙语连珠,其中一个小组代表在发言中说:“词中的点睛之笔是‘醉’,整首词都使人陶醉:翁媪的‘相媚好’,孩子们的勤劳可爱,乡村生活的悠然自得,都使辛弃疾向往不已。这个‘醉’字既是真醉,也是心醉。”笔者在听学生交流时,突发灵感,又给学生板书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并问学生:“这首词中的‘沉醉不知归路’是真醉吗?”学生的讨论热烈,其中不乏令人刮目相看的回答。这场讨论更激发了学生课下去寻找其他诗词中“醉”的兴趣。这种任务驱动下的生成,使生生间的合作演变成了师生间的合作,又在合作中产生新的生成,这种有益的循环将师生原有经验与新的知识产生连接,进一步推动了学生自学的热情和自学的进程。

四、搭建平台,充分展示,使学生感受自学的乐趣

(一)小平台之一:开卷小测试

笔者经常会进行随堂小测试,让每个学生为大家提供一道题,笔者将这些题集中起来仔细研究并从中选取比较有针对性的题目,设计成随堂小测试的形式。测试前,允许学生将自己认为可能会出现的题目的答案写到纸上,测试时可以看。这样做看起来是在“抄”,但实际上学生花费了大量的自学时间,经历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自学过程,测试只是对他们自学过程的一个检测和复习。在接下来的几次测试中,学生可以带到课堂上来的答案会越来越少,而聪明的学生会很快识破笔者的“阴谋”,他们会两手空空地参加考试,并取得好成绩。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学生自学能力逐步形成的一种表现吗?

(二)小平台之二:学生讲课

在每节新授课上,笔者会拿出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课,如课文怎样读、重点词怎样解释、由标题可以知道什么、做了哪些预习等。这个“台上三分钟”也会花费学生不少的精力,如查资料、询问家长、咨询教师、同伴争论、起草讲稿……更宝贵的是,他们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有了更开阔的思路。

(三)小平台之三:班级日记记录者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每天会选择一位同学记录班级日记,将今天观察到的班级中发生的“大事”“好事”“趣事”记录下来,并在全班进行宣读,所有同学都可以参与讨论和评价。有的学生特别热衷于回顾事件,并指出记录中的问题;有的学生则热衷于从中选取各种好句子,以显示他所掌握的修辞方法之多;还有的学生很和善,想方设法地寻找不太容易看见的优点,去鼓励记录者……当然,这些都十分可贵。不仅如此,每位记录者也可以指定自己希望的“评价者”,对自己的记录进行点评。学生很喜欢这个小活动,当本次记录者用抽签的方式选择下一位记录者时,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班级日记的记录者。

结 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魏书生曾说:“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在于把知识背一遍。”学生只有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才会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愿望和经久不衰的创造力。

猜你喜欢

自学笔者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老师,别走……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背课文的小偷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