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Ⅲ级脾破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023-01-31黄无浪张旭华
黄无浪,张旭华,张 亮
(1.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江西 吉安 343000; 2.宜春市仁德医院普通外科,江西 宜春 336000)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车祸及各种意外发生率也不断上升,而脾破裂作为首当其冲的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发生率高达30%[1-2]。基于“保命第一、保脾第二”原则[3],对于分级为Ⅲ级脾破裂合并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临床上通常都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实行全脾切除。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提高及各大医院术前流程的简化,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下行全脾切除疗效显著。本研究探讨采用腹腔镜全脾切除术治疗Ⅲ级脾破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7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4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21例和开腹组21例。腹腔镜组:男15例、女6例;年龄21~58岁,平均(34.6±7.6)岁;受伤原因为车祸伤12例、重物撞击9例;入院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12例;均为本市区内患者,受伤至入院平均时间1.4 h。开腹组:男13例、女8例;年龄19~60岁,平均(33.6±8.8)岁;受伤原因为车祸伤10例、重物撞击11例;入院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10例;均为本市区内患者,受伤至入院平均时间1.1 h。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1)入院前经本院门诊明确诊断为脾破裂;2)常规行多排高分辨螺旋CT分级;3)临床诊断脾破裂Ⅲ级;4)闭合性腹部损伤,无其他严重复合伤。
排除标准:1)无诱因导致的自发性脾破裂;2)合并复合伤;3)意识丧失,家属无法配合。
1.2 手术方法
2组均采用模块化诊疗:1)入院后即刻进入绿色通道,急诊科、肝胆外科联合诊治,优先安排影像学检查、实验性检查,快速评估病情、排除手术禁忌;2)手术室第一时间准备手术间,启动自体回收装置,安排麻醉、护理相关人员接诊;3)手术组人员进入手术室准备手术,病房组行医疗签字,输血、输液、抗休克同时送入手术室。
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手术:全身麻醉插管成功后,左侧垫高,按照4孔法布局(观察孔:脐右侧2 cm;主操作孔:剑突与脐中线左侧2 cm;副操作孔:剑突下3 cm及左下腹腋前线脾下缘处),取右侧45°卧位,接自体回收装置吸出积血,充分暴露术野,沿后腹膜入路打通隧道,利用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脾门及脾短血管,4-0普利林线连续缝合加固,注意保护胰尾,冲洗腹腔后置入引流管后结束手术。
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脾切除手术:全身麻醉成功后,仰卧位,取左腹直肌旁切口,逐层入腹,探查腹腔确定脾破裂,同时行自体血回输,纱垫填塞脾窝处抬起脾脏,靠近脾门用脾蒂钳夹闭脾蒂控制活动性出血,注意保护胰尾,超声刀离断脾胃韧带、脾膈韧带、脾肾韧带游离脾脏,组织剪离断脾蒂,移除脾脏,双重缝扎脾蒂,冲洗腹腔后置入引流管,逐层关腹,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发热、肠粘连和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血小板变化(术后血小板升高峰值)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手术时间、术后血小板升高峰值和住院时间比较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血小板升高峰值较开腹组明显降低,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均P<0.001)。见表1。
表1 2组手术时间、术后血小板升高峰值和住院时间比较
2.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早期腹腔镜手术局限用于脾良性肿瘤、门脉高压等非急诊手术,以及Ⅰ—Ⅱ级脾脏破裂患者[4-5]。在临床上,Ⅲ级脾破裂伤及脾门及脾血管,出血多,术前患者生命体征多不稳定,为尽早进腹切除脾脏而往往采取开腹方式[6-7]。随着本院创伤中心的建立,本院对于出血性疾病的救治取得了很大进步。院内各科协调水平的提高,以及模块化方式统一布局,使得术前时间缩短,术前风险降至最低。同时,微创技术的提高,以及自体血回收技术的应用,都是实行腔镜脾切除手术的有力保证。综合以上因素,笔者猜想在模块化管理方式下,腹腔镜脾切除术优于传统开腹脾切除术。
脾脏位于腹腔深部,常规腔镜暴露困难。笔者采用肩背部垫高30°,右侧卧位45°,相当于开放手术中将脾脏脱出,除更好地显露脾脏外,还可压迫脾蒂起到止血作用[8-9]。脾脏质地脆,且是血窦器官,器械牵拉、分离时易导致再出血[8]。为避免副损伤,笔者采用腹膜后入路,“农村包围城市”思路,将Gerota筋膜打开,由外向内、由下往上,打通脾脏后隧道,充分游离出脾门及脾短血管[8-9]。为保证脾门血管有效地结扎,笔者使用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脾蒂,并用4-0普利林线连续缝合加固。本研究发现,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较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减少、血小板升高峰值降低、住院时间缩短(P<0.05或P<0.001)。说明腹腔镜脾切除术可降低血小板上升峰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模块化方式腹腔镜脾切除治疗外伤Ⅲ级脾破裂安全有效。出血性疾病往往需就近就医,基层医院可合理应用模块化方式,按规范利用微创技术,将腹腔镜脾切除术应用于Ⅲ级脾破裂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