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对改善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的作用
2023-01-31谢丽娟魏江霞
谢丽娟,朱 艳,魏江霞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物临床研究中心,南昌 330006)
药物临床试验指以明确试验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为目的探究药物在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情况的同时,对药物不良反应和疗效的系统性研究[1]。试验受试者的依从性是指接受试验的患者接受干预措施、药物治疗及随访工作的完整性[2],而受试者的依从性直接关系到药物有效性、安全性评估,如果未能充分了解各种潜在的不良事件,则极易因为数据的偏差导致严重后果[3]。在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安全依从、依从性较差、完全不依从各占1/3[4],可见受试者的自主依从性并不高。如何更好地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提高受试者的自主依从性,获取有价值的药物治疗数据是研究者共同的话题。为此,本研究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依从性的效果,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年龄18~50岁,男女兼有;2)入组前体检结果符合受试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3)体重指数19.0~26.0 kg·m-2,男性体重>50 kg,女性体重>45.0 kg;4)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无身体与心理缺陷;5)小学以上学历(可以听懂和理解研究者所讲解的问题及书写自己的名字),能与研究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能配合完成本试验;6)婚史、职业、经济收入无要求。
1.2 排除标准
1)严重的基础性疾病者;2)肿瘤患者;3)3个月前参加过其他药物试验的受试者;4)筛选前1个月吸烟大于5支者;5)妊娠检查阳性或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受试者等。
1.3 研究对象及分组
根据新型药物甲磺酸雷沙吉兰片药物临床试验方案,选择2021年1—9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物临床研究中心进行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试验周期半年以上。甲磺酸雷沙吉兰片为治疗帕金森患者新型药物,已通过国家药物临床研究部门审核合格并获得批件。本试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向社会招募健康受试者64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45.2±6.58)岁;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6.2±7.65)岁。2组受试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经济收入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由医师根据试验方案及受试者的检查指标开药,病房护士遵医嘱发放药物并对服用药量、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指导,叮嘱受试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按时门诊复诊。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1)制定护理方案。由专业的研究医师、研究护士共同组织试验药物方案学习讨论。研究护士做好试验操作培训工作,试验中需准备的物品等落实到位,做好药物可能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的应急流程图,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标准操作流程(SOP)。2)有效健康宣教。在受试者入组前组织宣教工作,在沟通过程中使用通俗易懂语言(如动画、手册、画报等)为受试者讲解试验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及时解答试验中遇到的问题,注意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3)建立受试者档案。筛选期通过采集受试者资料,并将其整理成EXCEL表格,帮助研究人员明确基本情况,随时解决受试者碰到的问题,也方便查询受试者电话进行回访,以明确其院外情况。4)拟定护理目标。试验前对受试者进行检查评估,根据检查结果针对性指导受试者用药,试验中研究护士密切监测受试者服用试验药物后的情况做好登记工作。并一对一指导其用药物服用剂量和不良反应日记卡记录工作。如服药过程中发现任何不良事件,研究护士第一时间反馈给研究医师,及时给出后期治疗方案指导受试者后期用药或暂停。5)心理护理。由于新药临床试验是首次将试验药物用于人体阶段,试验药物对身体安全性的担心,服用药物期间需定时抽血等,这些均会让受试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忧郁、焦虑、恐惧心理、睡眠障碍等。因此研究护士应不断加强与受试者的沟通,耐心倾听受试者讲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
1.5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受试者服药和复诊依从性,依从性采用本科室自制量表进行评估,其项目包括:①按时服用药物的自律性;②正确填写服药日记卡;③入组宣讲时禁止食用的药物和饮食,做到不滥用药,科学饮食,不擅自停药;④按规定时间回院复诊。共100分,≥90分为完全依从性,≥80~90分为依从,≥70~80分为基本依从,≤70分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依从)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宣讲后对试验药物知识知晓率。使用PPT现场对药物知识进行宣讲,通过文字、图画、演练等方式授课后以本科室自制问卷答题。总分100分,>95分为完全知晓,85~95分知晓,75~85分部分知晓,<75分为不知晓,知晓率=(完全知晓+知晓)例数/总例数×100%。3)比较干预前后2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分别选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进行评分,SAS总分在50~60分轻度焦虑,60~70分中度焦虑,≥70分重度焦虑。SDS总分53~63分轻度抑郁,63~73分中度抑郁,≥73分重度抑郁。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依从性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受试者依从性比较 例
2.2 2组药物知识知晓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对药物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药物知识知晓率比较 例
2.3 2组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受试者是临床试验的最主要的参与者和感受者,通过探究其对参加临床试验真实的体验与感受,有助于针对阻碍临床试验参与积极性及依从性的实施的原因制订相应对策,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5]。
新型药物的研发过程中研究者和研究护士各司其职是保证试验药物成功的责任人,而受试者是新型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可少的元素,直接影响药物研制前数据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而受试者的依从性也会影响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健康受试者参加试验没有疾病治疗方面的受益,他们是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其护理应不同于病房患者,要让受试者感到研究者在关心他们[6]。重视其现实的需要,他们是更应该得到爱与被尊重,故全程护理以减轻受试者的心理负担,满足他们现实需要,确保受试者的人身安全,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为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程护理干预管理可以明显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的依从性,效果显著:如观察组在研究护士的干预后的依从性和对药物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在干预后观察组受试者心理状态(焦虑、抑郁)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的影响。其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专职的研究护士全程干预管理使受试者安全性和依从性得到保障。我国新型药物上市前所做的研究从动物实验最后到人体试验的过程是必经之路,人们对人体试验安全性知识浅薄,研究者医生工作繁重,固没有专业的人士给予讲解试验的目的和风险点及试验的受益与补偿,往往符合试验方案要求患者或受试者在前期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所实施临床试验过程中临时退出试验或出现失联状态。这都影响着试验药物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在试验过程中有专职的研究护士不间断在护士站工作,患者有任何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当面或电话方式得到有效沟通和解决,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安全性,有效的保障药物试验的进行。2)专职的研究护士全程干预管理有效的提高药物临床试验质量。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有关试验用物的管理、试验药品的发放、回收、记录及试验期间受试者资料的妥善整理保存均关系到试验质量。经专职护士团队分工管理,对试验过程中自查和互查相互监督等方式,从而保证了试验的治疗,更好的帮助新型药物临床试验顺利、安全上市,更好保障了更多临床患者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