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勤练、常赛”视角下贵州省高校篮球普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23-01-21王伟
王 伟
(贵州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篮球普修课程是我国高校体育院系的必修课程,也是我国各级学校普通体育课中普遍开展的重要项目之一。体育院系的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篮球普修课程是体育院系学生系统学习篮球知识与技战术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院系学生的培养质量。体育院系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对将来胜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1]。因此,篮球普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必须立足于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把握社会需求导向,使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课程建设的要求相符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参与到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锻炼之中,在众多项目中篮球项目参与人数尤为突出。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体育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篮球技战术,更要具备教学训练、赛事组织编排、裁判等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与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课新模式[2],一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和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其中,“教会”,即教师要具备较强传授运动技能的能力;“勤练”,即教师要能够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常赛”,即教师要具备赛事组织和实施的能力。由此可见,社会对篮球人才的需求突出体现在篮球教学、训练能力、比赛组织和裁判能力等方面。
1 贵州省高校篮球普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未深入贯彻篮球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目前,贵州省高校篮球普修课程教学仍以传统技术教学为主,以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为主;在教学实践中,篮球运动的娱乐性、知识性、实践性很难得到全面的体现;学生只会打篮球,有的只会“玩”篮球,不会组织篮球教学与训练,不会组织执裁比赛等。一方面,学生不能真正全面实践篮球运动,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相关的篮球教学训练与比赛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体会不到篮球的真正内涵,无法领会篮球运动中团结、坚强的体育精神,这不利于体育目标的实现,也无法通过篮球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1.2 篮球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
据调查发现,贵州省高校体育院系中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当前篮球普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单一,仍以技战术训练为主,篮球内容更新和创新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校篮球普修课程中较少安排理论教学,或比例较少。教师在课堂上对篮球理论知识的讲解要么一带而过,要么根本不做解释,而是直接从篮球技术训练开始。这样的教学安排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规律不符,篮球历史文化、技战术知识、竞赛规则及裁判知识的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与实践比例不协调。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需要篮球理论与实践结合、技战术训练与自身兴趣结合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篮球运动水平。在篮球教学中,游戏、赛事欣赏、规则解释等多元化教学元素得不到很好体现,严重滞后于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多技能、轻战术、少比赛的篮球教学,不利于学生形成篮球运动整体观和全局意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第三,受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模式单一等诸多因素影响,高校篮球普修课程教学缺乏创新,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多元化需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篮球课程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当前,贵州省篮球普修课程教学中,运动训练理念和教学理念混淆不清的问题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第一,认知偏差。篮球教学几乎等同于篮球训练,篮球普修课教学基本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的过程。第二,在篮球教学流程安排方面,篮球普修课程教学分为运球、传球、投篮、比赛等环节,教师逐一进行讲解,并示范篮球技术动作,最后组织学生练习。学生虽掌握了技术,但缺乏意识,对篮球技术应用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第三,篮球教学程序单一,突破和创新不足,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4 篮球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贵州省省多数高校的篮球普修课程教学评价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形式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终结性评价只重视对学生达标结果的考核,忽视了学生情意表现、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的评价。第二,终结性评价的方式使教师在篮球课上过分重视学生掌握教学考核内容的情况,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主观努力。第三,终结性评价的方式造成学生重技术、轻理论的错误思想,出现能通过技术考核、理论考试普遍不及格的怪象,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2 贵州省篮球普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探讨
2.1 课程改革思路探讨
从《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解读来看,篮球课程教学中,“教会”即教师要具备较强传授篮球运动技能的能力;“勤练”即教师要能够组织学生进行篮球项目的训练;“常赛”即教师要具备篮球赛事组织和实施的能力。因此,篮球普修课程改革的理念要从夯实基础、拓展能力出发,实现课程目标与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提高学生技术与理论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于篮球教学与训练、竞赛的社会实际需要。课程体系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基本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加强对学生教学方法的指导。实施课程作业,提高学生的比赛组织和裁判能力。
2.2 课程建设目标探讨
在理念体系方面,确立篮球普修课程教改理念,把握项目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目标的调整,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形成新的篮球普修课程教学体系。
在教学设计方面,通过精心设计,改造、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注重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着眼于篮球教学与训练、竞赛的社会实际需要,构建集理论、技战术、实践能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在教学方法方面,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融合,形成篮球普修课程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教学方法体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评价方面,形成以技能考试为主,理论考试、过程性评价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以达到“以考促学”的良好效果。
3 贵州省高校篮球普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探讨
3.1 教学内容改革
篮球普修教学内容的安排应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最低限度”的原则,根据社会对篮球人才的需求,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安排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篮球基本技战术;②篮球基本教学组织能力;③篮球基本裁判法;④篮球竞赛组织编排;⑤小篮球教学与组织。
3.2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运用讲授式、启发式、参与式、讲练结合式和分组实践、学生讲教指导等教学方式方法,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模拟教学训练与竞赛、多媒体课件教学等手段提高篮球普修课程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探索多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融洽、合作的教学气氛,课堂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指导[3]。②进行小班授课,通过精讲多练,提高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战术能力。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教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并通过过程性考核,锻炼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④通过分组教学实践,让学生组织和指导课堂教学比赛,参与裁判实践等,并进行过程性考核,使学生基本具备组织教学训练和比赛的能力。⑤通过课程设计,开设课堂篮球赛或对抗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精讲多练。采用“领会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篮球技战术掌握和认知方面均得到较大提升。第二,加强教学法指导。采用“小团体”教学模式,布置小组作业,考核学生的教学能力。第三,安排分组比赛,指导学生进行教学训练与竞赛、裁判工作,使学生的教学能力与篮球知识结构基本满足社会需求。第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辅助教学,制作线上课程内容,在其中注入多元化教学元素,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3.3 评价方式改革
考核评价改革是篮球普修课程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是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一套合理有效的考核方案对任课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篮球课程教育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是高质量教学的“指挥棒”[5]。篮球普修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要使课程目标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接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后续篮球课程学习提供更好支撑。篮球课程考核改革要改变期末“一战定胜负”的考核方式,按照以技能考核为主的方式,采取理论考试和过程性评价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同时实行各考核环节过关制,“教考分离,以考促学”,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第一,精心设计并细化过程性评价考核方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学习中的促进作用。设计分组比赛与执裁、教学组织能力的考核办法,结合学生课堂表现、上课出勤率进行评价。
第二,细化技术测试评定与达标成绩标准,突出运动技能评价,使评价标准有据可依,更加量化、客观。第三,理论考试要注重基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灵活设计考试题目并定期更新,注重应用理论解决实际能力的提升。
第四,采取技术考试与理论知识考试“双过关”制,使学生篮球理论知识与技能协调发展。
第五,教考相对分离。避免教师在定性测定时对学生进行不客观的评价,同时让学生更加重视课程评价。
3.4 教学改革实施策略探讨
篮球普修课程的教学过程至关重要,教师要注重教学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穿在课堂始终,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严格执行教学常规,严格课堂纪律。
第二,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合理制定教学进度,精心撰写教案和理论讲稿,完成大纲提出的教学任务。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讲解和纠正学生易犯错误的动作与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组织比赛与临场裁判工作,提高学生组织比赛和裁判能力。
第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提高学生篮球技术与理论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于篮球教学与训练、竞赛的社会实际需求。
第五,在突出重点、区别施教的基础上,全程性抓好规范教学和合理施教。
4 小结
篮球普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把握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重点,从“教会、勤练、常赛”的社会需求角度出发,注重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使篮球普修课程教学与培养社会需要的篮球教学训练人才无缝衔接,全面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教学组织能力、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和交往素质等。在提高学生篮球相关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学模式改革要注重优化篮球课程的各项教学要素,提高篮球教学的科学性,提升篮球普修课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高校篮球普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把握篮球教学的新趋势,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转变、考核方式多元化、竞技健身与娱乐融合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与改进,以适应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