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课堂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3-01-20向彪
向彪
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恩施市教育局开展了“高质课堂建设”研究。研究要解决的重点問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深度学习。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相比,高质课堂的结构和流程发生了改变。
一、高质课堂的结构
高质课堂强调确定教学核心问题和分解子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架构各门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研究不同学科的教学范式,以促进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具体地讲,高质课堂要求教师紧扣课程内容,在准确、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将最主要的学科教学目标转化为核心问题,再将核心问题拆分为几个子问题,用学习活动推动学生自主研学子问题。针对每个学习活动,教师要选取适当的教学流程和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解决子问题,达成核心问题的解决。课堂上,学生要经历提炼学科课程核心问题、明确核心问题与子问题的关系、自主解决子问题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结构,学习过程清晰可见,学生能力提升有章可循,能使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高质课堂的结构是否符合所有学科教学的本质特征,取决于每门学科的核心价值是否统一。笔者认为,每门学科的教学应该有共同的核心,即以德为首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彰显。具体地讲,课程以教材为载体,教材以单元内容来架构,单元内容以具体化的单个教学内容为元素,每个元素都可作为教学目标,目标达成需以问题解决的形式设置在具体教学环节中。问题有主次之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问题,需由师生共同分解为一个个子问题,由此创设各种学习情境,组织不同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解决所有问题,直至达成核心问题的解决,最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高质课堂的流程
高质课堂可以用“三高一知六环”来概括。“三高”指高尚、高智、高质课堂,即突出育人为本,倡导师生智慧共同生长,强调教学导向有高度、教学内容有厚度、教学设计有深度的课堂。“一知”指知行合一,即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凸显实践的育人价值的课堂。“六环”即提倡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智慧引入—任务导学—活动促学—互动研学—学以致用—学力延伸”六个环节展开课堂教学。笔者以“六环”为例做具体阐述。
1.智慧引入
在智慧引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要做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并巧妙运用技术手段。教师也可以借助学习单帮助学生回顾与新知相关的已有知识,或检测学生已经具备的基本知识、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策略和技巧等,以此掌握学情,找准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
该学习环节要注意两点:一是课堂教学开始时,要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并集中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上,降低、消除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外界因素;二是新课导入要充满智慧,既把导入当成一门技术,强调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又把导入当成一门艺术,允许不同风格、能力、水平的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导入,以适应不同的学生。
2.任务导学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途径,教与学才能有的放矢。任务导学环节要求教师在引入新课后向学生传达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提示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达到目标。同时,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视角,设计针对核心问题的子问题,以及针对子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且任务要具体,要求要明确,以强化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动机。如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时,引入新课后,教师为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问:“8分米和175厘米不能用整米数记录,怎么办?”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它将目标“理解小数的意义”具体化,能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后面的教学环节也围绕这个核心问题生发的子问题而展开。
3.活动促学
促学活动的设计要考虑子问题分解、学法建议、时间控制三个基本要素,即教师设计活动时,首先要为学生提炼出具体问题,再针对问题给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建议,并根据预设时间对学生学习的进程进行干预。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要从四个维度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效果、学习时间。问题呈现的方式要多样,并根据问题难易度集中或分散呈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也要多样,如观察、想象、操作、识记、理解、思考、练习等。如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教师紧扣核心问题“8分米和175厘米不能用整米数记录,怎么办?”设计了5个子问题。教师针对“将大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想一想,其中的13份、127份用分数怎样表示?”的子问题,设计了想一想、说一说等促学活动,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借助直观模型展开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把理解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经验迁移到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上。通过活动探究,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进而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4.互动研学
互动研学是高质课堂的根本特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其实现的基础是教师精心设计或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生成具有研究价值的子问题。互动研学环节的重点是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即根据学习需要,组织学生形成两人或多人组成的同质或异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内容展开交流互动、质疑问难、汇报展示等活动。教师要融入每个共同体中,参与学生互动研学的过程,倾听、了解学情,适时答疑、点拨,为后续全班研学活动打下基础。
要让每名学生在互动研学中积极参与,获得成长和快乐,教师就要注重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帮助学生明确分工、分解任务,使学生之间真实互动,以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学、赶、比、超的研学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力。
活动促学和互动研学是高质课堂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由于活动促学包含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对学、群学、展示),所以活动促学和互动研学可以分开呈现,也可以合并为一个环节呈现。
5.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环节旨在通过书写、练习、检测、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以巩固学习成果。“学以致用”的内容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个性化设计,且要体现梯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自身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都能获得合适的迁移与运用新知的学习载体。如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在学以致用环节,教师设计了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分层练习:第一层次的习题是玩一玩“分数小数对对碰”(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相对应的小数;一人说小数,另一人说相对应的分数),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第二层次的习题是“做一做”的涂色活动,以及涉及十进制、分数单位相关知识理解的“判一判”;第三层次的习题“帮一帮”,引导学生解决本课的核心问题,达成与课始问题情境相照应的效果。
6.学力延伸
学力延伸指对所学知识点、能力点进行整理和小结,并在知识与能力层面进行教学延伸。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基。教师要视校情、班情、学情合理延伸,可以在某个学习环节之后延伸,也可以在整节课学习之后延伸。如教学《小数的意义》后,教师设计了“了解小数产生的历史”课后探究问题,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
(作者单位:恩施市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