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微观察的维度及实施
2023-01-20李培
李培
课堂教学微观察是学校对授课的“种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行细致观察、对点分析、客观评价的监测形式。课堂教学微观察能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评的一致。
一、课堂教学微观察之教师维度
学校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在“种子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从观察教师的视角,将授课语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微观察对象。
教师课堂上的授课语言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氛围:温和、亲切的语言能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启发式语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清晰、简练的语言能让学生便捷地与教师对话。观察教师课堂授课语言,就是观察“种子教师”的问题性语言是否准确、有层次,能否给学生思维搭建支架;观察引导性语言是否精练,能否有效导学;观察过渡语言是否自然,能否与上下语境衔接,能否推进教学;观察评价性语言是否精准、效果如何,能否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观察课堂内容,就是观察教师能否围绕教材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联系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删繁就简,安排好教学内容,切实落实单元目标和课文目标;观察教师对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否选准适合学情的拓展和延伸内容,能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能否拓宽课堂教学的广度。
在精准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还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既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法”,又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法”。教师根据课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知识的传授效果,学生的学习方法则影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吸收。两者的有效结合,能够提升课堂效率。观察教学方法,就是观察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是否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二、课堂教学微观察之学生维度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参与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把握,决定了教学效果。在“种子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从观察学生的视角,学校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微观察对象。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能力。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观察分为听讲习惯、阅读习惯、口语表达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否静心倾听,能否集中注意力听课,能否根据教师的指令及时做出反馈,能否沉下心来聆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恰当的回应,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在课堂上能否按要求朗读、默读、浏览课文,带着思考在文中圈画、提取信息并记录感悟,决定了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学生在课堂上能否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是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标准。
学习态度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可分为自主型、进取型、被动型和厌学型。不同的学习状态所带来的学习成效不同。观察课堂上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可推知教学活动展开的效果。学习态度的观察内容侧重于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状态,强调真实呈现学生在不同教学任务中的投入意愿和参与准备的情况。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判断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获得了愉悦的学习体验,是否增强了参与学习的欲望,是否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中。
学生应该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对每个阶段学生需掌握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知识层层递进,方法循序渐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提高。学习能力的观察内容就是从学生应掌握的语文能力出发展开阶段性观察,观察学生是否已掌握本阶段的相关语文能力及学习能力,是否能够用相关的语文学习能力展开自主学习,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之中。
此外,学校还从课堂教学效果的维度进行课堂微观察。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师和学生追求的结果。课堂教学效果的观察是从教学结果反推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收获推断教学环节的合理性与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一节课是否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落实了教师既定的单元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课堂微观察的重要内容。观察课堂教学效果可促进“种子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三、课堂教学微观察的策略
课堂教学微观察主要观察教师的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师生的互动情况。观察结果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提升教学能力。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观察需要授课教师与课堂观察教师的合作,有指向性地制定观察目标,明确观察细节,交流观察方案,从而实现以课堂教学微观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目标。
学校结合“种子教师”的实际,在他们教授新课前一周召开两次课前会议。第一次会议主要研讨本节课的授课目标、教学要点,并达成共识。首先是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根据本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围绕本单元目标,结合本篇课文要点制定具体的课时目标,然后针对制定的课时目标商讨可展开的教学环节或具体的教学活动。第二次会议主要由授课者说课,交流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并明确各环节所指向的目标;课堂观察教师根据授课者的解说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研讨中,双方要关注教学细节,让教育目标真正落实到课堂上。课前会议主要是让授课教师与课堂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和环节上达成共识,从而有目标地进行观察,让观察的效果更精准,并对后期的教学改进提出更具指导性的建议或方案。
在聚焦教学目标之后,不论是授课教师还是课堂观察教师都要有意识地落实课前会议的要点,让课堂教学成效更明显,也为之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學效率做铺垫。在进行课堂观察时,授课教师根据先前制定的内容展开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学时要努力落实课前商讨的教学要点;课堂观察教师则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进行细致观察,并做好课堂教学情况记录,为之后的课后分析做准备。
在课堂观察之后,授课教师与课堂观察教师再次展开研讨。此次研讨围绕课堂观察重点的落实展开。授课教师从教学的角度,联系自己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谈感受,结合目标的落实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观察教师则针对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细节问题,针对细微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双方在研讨中就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在课堂教学中达成、教学过程中还有哪些可改进的地方等进行交流,并对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五小学)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