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种有教育意义的生活
2023-01-20周兴国
周兴国
什么是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在传统的观念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指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把生活本身作为教育的途径和手段,用生活教育、影响学生。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并从劳动实践中受到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人们认为,日常生活劳动或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中,这种观念占据主导地位,并成为理解“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的核心参照。
然而,站在学生的立场,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在于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验到被期望。也就是说,无论出现怎样的错误或问题,学生总希望教师仍对自己抱有期待。这种体验来自教师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抱有信心,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潜能抱有希望。正是在教师的期望中,学生得到了来自教师的鼓励和帮助。即便学生面临学业不佳,或在某方面存在不良的表现或记录,教师仍然对学生充满期望,这种期望使学生的学校生活富有教育意义。
现代学校教育體系建立在每个人都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理念之上,教师会因此对学生表现出耐心和信心。教师的耐心和信心意味着不以同样的尺度要求学生,尤其是不以可测量或可度量的尺度要求学生。一旦以可测量的尺度要求学生,教师就可能会变得失去耐心、失去对学生可无限发展的信心。对学生寄予期望,就是把学生看作未完成的、不完满的存在,同时,又相信他们具有完满的潜在性和倾向性。即便学生在学业上表现不好,教师也要对学生充满期望——相信学生能够在其他方面有更好的表现,相信他们在进入社会后有追求、有担当,并有本领从事他们的职业。
建构对学生来说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其理念确立在学校,而践行在教师。它既是教师的活动方式,表现为教师总是鼓励学生不满足于当下而努力去追求、探索和尝试;也是教师的生存方式,即对学生充满期待成为教师言行的支配性意识,并外化为一种自觉的选择。尽管对学生的希望可能会转瞬即逝,但它又无时不在,贯穿于教师对日常事务的处理之中。
学校和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做得越来越好,让每名学生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学生对未来的希望来自教师对学生所寄予的期望;没有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学生就有可能对未来失望。从这个意义上讲,给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不仅关系到学生当下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他们更加自信地进入未来的成人世界,并以充满希望的心态生存于未来的成人世界。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