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干预对儿童龋病患者健康状况及口腔行为能力的影响
2023-01-13赵颖
赵 颖
(南通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江苏 南通 22600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食物结构开始从粗糙向精细转变,儿童患龋率不断升高。据调查资料可知,5 岁年龄组患龋病率可高达66.0%,鉴于该背景下,加强重视幼儿乳牙龋齿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关键[1-2]。儿童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智力有了明显发展,心理状态也比较特殊,表现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行为,看身着白大褂的人就会产生害怕心理,该种心理反应会映射在儿童龋病患者治疗中,常表现出不愿配合的情况,提高了治疗难度,导致诊疗效果甚微[3]。因此,有必要针对儿童的表现,加强口腔护理干预,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本文将我院收治的78 例儿童龋病患者纳入研究,给予口腔护理干预,旨在改善儿童龋病患者健康状况,及提高其口腔行为能力,收到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 年8 月至2022 年8 月我院收治的78 例儿童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7 例;年龄3~10 岁,平均(5.29±2.33)岁;研究组男23 例,女16 例;年龄3~9 岁,平均(5.27±2.35)岁。两组性别、年龄对比具有较高相似度(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根据医院对儿童龋病的要求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每天定时清洁儿童的口腔,为家属讲解儿童龋病的不良影响及引起重视的事项,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状况,预防口腔疾病的再次发生。研究组采用口腔护理干预。具体措施:(1)健康教育。方式可多样化,一般分为健康讲座、口头一对一指导、健康手册、电子文章等方式。患儿入院后及时检查其口腔情况,对患儿家属科普儿童龋齿的危害,通过播放宣传视频、发放宣传动画图册等方式,告知需选用合适的牙膏和牙刷,教导正确的刷牙方法,提高其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教育指导对患儿主要发挥情绪安抚的作用,提升治疗配合度,减少其对治疗的恐惧。对家属主要是减少认知错误导致的不当行为,做好患儿的生活照料与情绪安抚。包括与疾病有关的治疗流程、用药、饮食、运动等情况。针对患儿要保持亲切趣味的沟通,对家属保持柔和互动,避免心理层面刺激。(2)饮食护理。根据儿童龋病患者的饮食偏好,制定健康饮食方案,控制吃甜食的次数,尽可能不要食用偏甜的食物。(3)生活质量。叮嘱家长做好儿童龋病患者的漱口工作,预防牙齿再次受到损伤,避免牙菌斑的形成。指导儿童龋病患者在摄入食物后要及时漱口,在早中晚刷牙,每次刷牙不低于3min,清理干净牙齿、舌头等残留的食物,为提高儿童龋病患者的自觉性,可由家属负责监督其刷牙情况。定期检查好儿童龋病患者口腔健康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治疗。(4)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要及时检查其口腔健康情况,向家属科普儿童龋病的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播放视频、发放图册等方式,让家属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说明使用合适的牙膏和牙刷的重要性,指导儿童龋病患者正确刷牙,意识到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1.3 评估标准 (1)健康状况。龈沟出血指数(mSBI)、改良 菌斑指数(mPLI)及探针深度(PD);(2)口腔行为能力。每日刷牙次数、刷牙时间及刷牙方式。(3)配合度。分为完全配合、部分配合与不配合。(4)家属满意度。分为很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儿童龋病患者健康状况 研究组各项组织健康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符合t 检验标准(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儿童龋病患者健康状况()
表1 对比两组儿童龋病患者健康状况()
2.2 对比两组儿童龋病患者口腔行为能力 研究组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符合t 检验标准(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儿童龋病患者口腔行为能力
2.3 对比两组儿童龋病患者治疗配合度情况 研究组完全配合29 例,部分配合6 例,不配合4 例;对照组完全配合19 例,部分配合8 例,不配合12 例。研究组总配合度89.74%高于对照组总配合度69.23%,组间对比符合χ2检验标准(χ2=45.032,P=0.025)
2.4 对比两组家属满意率情况 研究组很满意30 例,基本满意7 例,不满意2 例;对照组很满意21 例,基本满意10 例,不满意8 例。研究组总满意率94.87%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79.49%,组间对比符合χ2检验标准(χ2=4.129,P=0.042)。
3 讨论
儿童龋病是临床上发病非常高的一种口腔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细菌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因牙齿硬组织受到破坏,所以才引发了儿童龋病。儿童龋病患者正处于发育的重要阶段,其免疫力比较低,细菌很容易就会对其进行侵袭,加之其牙齿敏感度非常高,故此就会导致乳牙发生龋齿。儿童龋病患者常见有疼痛、牙黑等表现,对其成长极其不利。临床研究显示[4-5],若不能很好的改善儿童龋病患者临床症状,就极易会加重其病情。显然,常规护理干预在儿童龋病患者的应用,更多的是依赖固有的经验和模式,主要表现在不能很好地与儿童龋病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且在健康指导与安抚其情绪上也存在欠缺,无法提高儿童龋病患者护理效果。
口腔护理干预非常重视儿童龋病患者的口腔健康,通过清洁口腔,帮助其养成勤刷牙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能有效控制童龋病的发生,实现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没有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加之并未意识到保养口腔的重要性,导致儿童龋病发生率逐年攀升。可见,临床上加强对儿童龋病患者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经研究证实[6-7],口腔护理干预作为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克服常规护理干预不够全面的弊端,有效改善儿童龋病患者不良症状,在改善其健康状况及提高其口腔行为能力、配合度及家属满意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最终获取显著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高[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健康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口腔行为能力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配合度89.74%高于对照组69.23%;研究组总满意率94.87 高于对照组79.49%,组间对比(P<0.05)。可见,口腔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自身疾病认识不到位,需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家属的宣教,让家属通过所掌握的护理方法和要领,将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更好指导患儿的口腔行为,提高口腔自我保护能力。
综上,对儿童龋病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儿童龋病患者健康状况,提高其口腔行为能力、配合度及家属满意度,为预防儿童龋病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