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2023-01-12郑留闯
郑留闯
(1.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2. 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3. 郑州儿童医院输血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多发于9岁以下儿童,占儿童白血病发病的70%~80%[1]。ALL发病迅速,患儿多表现为发热、感染与器官组织浸润。原始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并聚集在骨髓处,从而影响ALL患儿本身造血功能,需要通过放化疗杀灭体内恶性细胞,但同时也对体内正常细胞产生了影响,加剧了患儿体内血小板减少情况,造成体内器官出血,影响患儿生命安全。血小板输注是目前最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通过外界输入血小板,维持患儿体内血小板水平,降低出血风险[2]。但血小板本身来源稀少,保存条件苛刻,价格昂贵,随着血小板使用次数的增加,还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与输注无效化情况,对于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研究显示,致使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通常可以分为两个:免疫因素与非免疫因素[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ALL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科学输注血小板提供数据支持,保证患儿血小板输注受益的最大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1年2月在本院确诊的86例ALL患儿,男45例,女41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6.13±1.94岁。纳入标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ALL;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血小板抗体检测呈阳性;合并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或者血液疾病者;无法耐受血小板输注治疗者。
根据患儿血小板输注次数,将输注1次患儿分为I组(n=22例),输注2~4次患儿分为Ⅱ组(n=54例),输注5次以上患儿分为Ⅲ组(n=10例)。I组:男11例,女11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87±1.64岁。Ⅱ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6.49±1.97岁。Ⅲ组:男6例,女4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12±1.88岁。三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儿均进行血小板输注。输血前对每位患儿进行ABO及Rh血型检测,选取同型输血。密切检测患儿体征与血小板计数,一旦患儿出现牙龈、鼻、消化道出血、血尿等出血现象,体表出现明显紫斑、瘀斑等现象,或血小板计数<20×109L-1则立刻进行血小板输注,输注前轻晃血袋将袋中血小板混匀,体重≤10 kg患儿按5~10 mL·kg-1输注,体重>10 kg患儿每次可输入一个治疗量,每个治疗量为250~300 mL,约含血小板2.5×1011。输注过程中根据患儿身体情况调节流速,保证每个治疗量血小板在30~40 min内输入完毕。同时严格监控患儿生命体重,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停止输注并且进行干预。
1.3 疗效判定[4]
输注24 h后计算患儿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血小板回收率(Percentage platelet recovery,PPR),若患儿CCI<4. 5×109·L-1、PPR<20%,则为无效输注。CCI =(输血后血小板数 -输血前血小板数)×体表面积(m2) /输血后血小板数目×1011,PPR(%)=[(输血后血小板数 -输血前血小板数)×血容量(L)×100%输注的血小板总数(×1011)]×2/3。将有效输注例次归为有效组,无效输注例次归为无效组。
分析三组ALL患儿血小板有效输注、无效输注情况与人口社会学特征的关系;输注效果与输注次数的关系;分析不同非免疫因素对输注效果的影响:记录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发热感染、脾脏肿大、使用抗生素等情况和不同情况下输注效果的关系;分析影响输注效果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或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与人口社会学特征的关系
输注有效186例次,无效62例次;有效组与无效组对比各人口学特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与人口社会学特征的关系
2.2 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与输注次数的关系
I组输注无效率为4.55%、Ⅱ组为23.35%、Ⅲ组为37.29%,其中Ⅱ、Ⅲ组输注无效率均明显高于I组(P<0.05),见表2。
表2 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与输注次数的关系
2.3 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与非免疫因素的关系
患儿存在感染发热、脾脏肿大情况增加了输注无效率(P<0.05),抗生素使用情况对输注的无效率无显著性的影响(P>0.05),见表3。
表3 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与非免疫因素的关系
2.4 影响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危险因素分析
筛选以上影响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差异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行量化赋值,以有无效果为因变量(Y,有效组=0,无效组=1),以输注次数、感染发热、脾大作为自变量(X),检验水准α=0.05。I组=1,Ⅱ组=2,Ⅲ组=3;无感染发热=0,有感染发热=1;无脾大=0,有脾大=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感染发热、脾大是影响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ALL发病时会影响到患儿正常造血功能。进行化疗时也会产生骨髓抑制等副作用,使临床表现多为血小板减少。并且ALL多发于儿童,患儿本就处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本身就大量需求血小板等造血原料[5],患儿迫切需要增加体内血小板含量,控制病情恶化。制定高效的血小板输注计划,减少无效输注,是确保患儿生命安全,减轻负担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采取24 h患儿CCI、PPR指标作为疗效评判标准,结果显示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加,患儿输注无效率逐渐上升。可能是由于多次输注导致患儿出现特异性抗体,致使输注效率下降。韩瑜等揭示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抗体是造成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6],在输注时候要格外注意血小板内不能混入大量白细胞,以降低无效输注的发生率。郭翠等研究表明[7],多次输注患者体内会产生大量HLA、人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等特异性抗体。HLA抗原在白细胞、血小板中都有广泛分布,在血小板多次输注过程中产生的HLA抗体与抗原结合,导致输入血小板被破坏,患者体内血小板计数未有有效提高,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研究显示[8],有妊娠史的女性供者,血液中更易检测出HLA抗体,其抗体含量与妊娠与分娩次数存在正相关。可见输注时也要格外注意血小板来源。HPA在血小板糖蛋白上可以得到高度表达,若是输入血小板血型与患者不相符,则会导致患者体内产生同种抗体,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被破坏,降低血小板输注质量。避免多次输注产生的免疫反应就可以降低输注无效率,因此对于需要长期血小板输注的患儿,在输血前除了进行常规ABO血型检测外,还要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尽量选择与HLA、HPA等配型相合的血小板,避免免疫反应发生,提高血小板利用率,同时也节约了血小板使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但血小板来源稀少且不易保存,在急需用血和血小板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也不能避免使用血型不合的血小板。
在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因素中,约80%为非免疫因素[9]。本研究显示感染发热、脾脏肿大等情况同样影响到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出现这种因素的患儿输注无效率明显上升。多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提示,脾大、感染发热是影响ALL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关于感染发热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考虑是由于发热加速患儿体内血液循环,增加血小板消耗,同时炎症反应刺激体内免疫系统,激活吞噬细胞,产生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导致血小板被破坏。脾脏作为分解血小板的重要器官,脾脏肿大后对血小板的破坏也有所增加。ALL容易导致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从而继发感染,这时常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杨小莉等[10]研究显示抗生素也可对血小板产生影响,如头孢类抗生素可以与血小板共价结合,产生免疫应答影响治疗效果。但本研究显示是否使用抗生素在临床疗效上没有差异,可能是由于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对药效产生影响。血小板在离体几小时后就会发生变形、破裂,其中完整血小板含量大幅度降低,影响输注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选择5d内采集的血小板进行输注,保证输注有效率。随着非免疫因素的增加,对血小板输注影响也逐渐变大。因此减少无效输注,增加血小板利用率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本研究通过对治疗过程中患儿CCI、PPR变化的分析,探究输注次数及非免疫因素等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患儿情况制定合理的输注方案,尽可能降低输注次数,同时减少感染发热、脾大等非免疫因素对治疗的影响,提高血小板输注治疗的疗效。但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对抗生素等因素造成无效输注原因尚未有共识。后续应扩大样本量并选取更多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