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穆穆皇皇
——学生作文语言美的审美要素分析

2023-01-11

中学语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的作文语言

白 静

人类天生爱美,人们说话、交际的过程中,也总是追求语言的美,作文也不例外。早在古代,孔子早就认为,交际的时候要“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并且“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荀子进一步对交际中语言美的重要性做了阐释,在《荀子·大略》中,他指出:“语言之美,穆穆皇皇”,这既是荀子对语言美的要求,也是对追求语言美的肯定,更是激励了后来人对语言美的不懈追求。毫无疑问,古人所追求的“穆穆皇皇”的语言美,既包括内容的端庄,也包括形式的美盛,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但在这里,我们只着重讨论作文语言的形式美。

作文作为形成完整篇章的语言作品,作文的语言美就会要求篇章的整体性,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句式的均衡、变化、侧重、联系等方面的要求。但是,无论是观察别人的例子还是审视我们自己的语言,我们会发现要达到这些要求,形成美的语言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交际中多注意自己语言的美感,并学习运用一些可以使自己语言美的方法。

一、语言的整体美

无论是日常交际中的语言,还是语言作品,都要求具有整体美。语言的整体美“要求构成语言的一切成分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也就是说,要达到语言的整体美,语言中句子的长短、纵横组合及上下文就要相互配合,统一和谐。

长句有长句的好处,短句有短句的优点。长句结构复杂,容量较大,显得大方正式;短句则结构简单,短小精悍,显得轻松活泼。如下面两例:

(1)他那一对常常是昏沉的、现在看来比平时更加昏沉的眼睛,在往上翘的胡髭底下紧闭的嘴唇,被高领子顶着的、新剃过的、上面摆一对整整齐齐的灌肠似的颊须的肥胖腮帮,以及那给领子挤着的下巴颏,——这一切都给他的面孔增添一种不满、甚至愤怒的表情。(托尔斯泰《哈吉穆拉特》)

(2)糖罐花,白堂堂。

心想嫁,又想娘。

想不嫁,又想郎。(民歌《糖罐花》)

(1)是描写俄国沙皇的句子,所以作者用了端庄大方的长句,而(2)则是一首民歌,运用短句,突出了民歌清新活泼、简短易记的特点。

任何语言的词句组合都有纵横两种。纵的组合是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或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语言结构的方式;横的组合是指句子之中的并列成分的组合。语言的纵横组合才能构成完整的文章

(3)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王风·采葛》)

(4)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瀏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僚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诗经·陈风·月出》)

(3)是纵式结构,(4)是横式结构。但一篇作品中,不能全是纵式结构或横式结构,一般都是纵横交织、相互渗透,这种纵横交错,构成了语言的整体美。

语言中,单个句子的美,是在适应整体美中体现出来的。一个句子,若是单个看来很美,却不适应所处的语言环境,那么它也是不美的,甚至会破坏整个段落的和谐。例如:

(5)一丝阳光一冒,何三拍打了几下身子,陈二也拍打了几下身子,两人便一前一后向何家大院走去。(李学辉《末代紧皮手》)

就单个句子而言,“一丝阳光一冒”是比较生动形象的,但是置于此段中,却与后面的句子衔接得不自然,不如改成“一丝阳光冒了出来”,跟后面的“何三拍打了”陈二也拍打了”两句构成文段的整体美。

语言的整体美是以和谐统一为前提的。所以,“说话写文章的人,要心有全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辩证地对待词语、句式、组合。”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文章组成有机的整体,形成语言的整体美。

二、语言的均衡美

正如培根说的:“绝妙的东西都显示出奇异的均衡关系。”建筑追求均衡美,音乐追求均衡美,语言,也追求均衡美。整句的使用是构成语言均衡美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一组句子的用词、结构等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则为整句。整句中,排比、对偶、对照、顶针、互文等修辞手法必不可少。如:

(6)看呵,有一群金银花的小孩子,他们抱着一束又一束雪白的花朵;风吹起来了,他们挥着花束,风一般地跑到溪边来了。

看呵,有一群石蒜花的小孩子,他们开放的花朵,好像一盏一盏的灯。看呵,一群石蒜花的小孩子们,提着—盏一盏红色和黄色的灯,踏着溪滩上的鹅卵石,跑到溪边来了……(郭风《鲜花的早晨》)

(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古风二首之二》)

(8)知至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9)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6)中,作者连用“这是……”看呵,有一群……”等句式构成通篇排比,使文章结构整齐,感情强烈,早晨的美景也似乎接连涌入读者的眼帘,美不胜收。(7)中,既有对偶,又形成对照,句式整齐,意蕴丰富。例(8)运用了顶针,结构严密,语气连贯。(9)例运用了互文的手法,简洁精练,用最少的词语表达了最丰富的内容。

三、语言的变化美

变化和均衡是相对的两个概念,但是,语言需要均衡美,也需要变化美。正如康德所说的:“单调(诸感觉完全一模一样)最终使感觉松弛(对周围环境注意力的疲惫),而官感则被消弱。变化使感官更新。”看惯了过于均衡的东西,变化则是另一种美,语言也一样。散句的使用,是造成语言变化美的一种有效途径。一组句子长短不一、用词各不相同,我们称之为散句。正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里的句子。

(10)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山水游记,作者运用了句式长短不一的散句,使得语言承接自然,风格朴实,代表了宋文的特点。

(11)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儿扩大了它的范围,加强了它的光亮。(巴金《海上日出》)

作者不说“天空变成了很浅很浅的浅蓝色”,而是打破常规语法结构,将“很浅很浅”置后,作为补充说明,强调了此时天空的颜色,增强了作者的表达意图。

语言的变化美,还体现在同义词语的交替使用上,如:

(1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诗经·秦风·蒹葭》)

(13)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诗经·魏风·十亩之间》)

《诗经》中,同义词替换是表现作品变化美的重要手段。如(12)例中,同一层内的词语有变化,如“溯洄”和“溯游”;层与层之间,同义词语的交替使用更为明显:“霜、晞、已”,“一方、之湄、之涘”,“中央、中沚、中坻”。这种词语的变化,即避免了重复的枯燥,又使作品一唱三叹,悠扬婉转,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13)中一、四、五言的变化,避免了整齐划一所带来呆板和凝重,体现了“国风”诗的灵动与鲜活。

句型句类的变化,也是体现语言变化美的重要手段。如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儿歌《尾巴谣》:“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运用设问,造成悬念,读来朗朗上口,形成了儿歌独有的魅力。

均衡和变化各有其美。均衡求同,变化是求异,语言美注重求同存异,在同与异的恰当运用中展现语言美。

四、语言的联系美

万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完整的世界,联系使世界成为统一的整体。可以说,对语言的运用过程也是语言的联系过程:字与字、词与词、字与词、词与句、句与句、段与段、句与段之间,音与音之间……所有这些语言因素的联系组合,构成了完整的语言。语言交际过程,即为语言因素的联系过程,联系是构成语言美的重要因素。双关反复、对比、递进、映衬、粘连、移就、设问、反问等辞格,是构成语言联系美的常用手段。

(14)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那朝霞在花瓣上,那花心的一缕香——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像春风里一出梦,像梦里的一声钟,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闻一多《忘掉她》)

(15)“一年,两年,三年,你的望眼将穿,一年,两年,三年,我的归心似箭。”(蒋光慈《写给母亲》)

(14)“忘掉她,像一朵忘掉的花”的反复,使诗歌首尾连接,将不能忘却、萦绕心头情感表现地曲折动人。(15)例,“一年,两年,三年”,采用阶梯式关系排列句子,使诗中的思念之情逐步加重,体现了语言的联系美。

再如同这样的句子:“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了世人的梦,烧沸了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闻一多《红烛》)作者运用粘连的手法,连用几个“烧”字,由“烧”“红烛”到“烧”“世人的梦”世人的血”,用词大胆,却由“烧”字将几个意象联系了起来,达到了语气连贯、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

五、语言的艺术美

任何艺术品都是美的,人们追求艺术,就是追求美,作文也一样。区别于人们日常交际的实用语言,作文的语言可以是艺术的,比如诵读时的音乐美和视觉上的形象美。

1.音乐美

我国古人很早就注意语言的音乐美了。《尚书·舜典》有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古人发现语言的音乐美,亦不倦地追求语言的音乐美。从《诗经》中连绵词和叠音词的频繁使用,到“四声八病”之说,再到唐律的形成,古人对语言音乐美的追求近乎达到了极致。现代作家老舍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和音节等。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之美。我们不要叫文字爬在纸上,必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一注意到字音的安排,也就必然涉及字眼儿的选择,字虽同义,而声音不同,我们就须选用那个音义俱美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语言的音乐美?参考古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从音节、节拍、摹声、连绵、衬词、重叠、韵脚、平仄、谐音等方面加以考虑。

汉语的音节特点决定了汉语语言的音乐美。汉语音节分明,发音响亮。现代汉语又以双音节为主,音节结构整齐。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以及句法方面的语气语调等,都为我们语言的音乐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如下面几例:

(16)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

(17)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徐志摩《偶然》)

摹声词直接描摹自然界的声响,用在作品中生动形象,更能增添作品的音乐性。如例(16),作品一开始就以“坎坎”二字,将一幅紧张的“伐檀”画面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读来仿佛耳边“坎坎”声不断,真实形象。另外,“坎坎”又是叠音词,使作品读来朗朗上口。汉语语言中,音节的搭配、节拍的调整也很重要。如(17)例,在节拍上可分析为“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两个或三个音节为一个节拍,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不失节奏,体现了汉语独有的音乐魅力。

另外,以双声和叠音为主的汉语连绵词的使用,也是形成汉语音乐美的重要手段。使用双声词可以造成简洁急促的效果,叠音词的使用又可以使语言舒缓悠长,如编入高中教材的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便善于运用叠词,构成文章语言的音乐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语言中,声音的整齐是美,抑扬顿挫是美,回环往复也是美,而这些,都是因为达到了声音的和谐。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语言中,声音的和谐就可使语言具有音乐美。相反,声音的不和谐则使语言读来拗口、听来聒噪。

2.形象美

平淡的作文语言如同冬天的树木,单调甚至枯燥,形象的语言则如同江南草长、杂花生树,作文语言的形象美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试比较:

(18)我们欢乐的笑脸,

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

我们清脆的歌声,

比那百灵鸟还要婉转。(《少年,祖国的春天》)

(19)我们的笑脸真欢乐,我们的歌声真清脆。

这就是语言形象与否的区别。要达到语言的形象美,除了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常用辞格外,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俗语等也受到人们的青睐。

(20)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荷塘月色》)

文中,作者反复运用明喻、暗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写月下荷塘的美景,形象生动,典雅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21)这个“鞑靼花”有三个枝杈。其中一只已经断掉了,残枝像砍断的胳膊突出着。另外两枝每枝都有一朵花。这两朵花原是红的,现在却变黑了。一枝是断的,断枝头上有一朵沾了污泥的花耷拉着;另一枝也涂抹了黑泥,但仍然向上挺着。看样子,整棵灌木曾被车压过,过后才站起来,因此它歪着身子站着,但总算站住了。就好像从它身上撕下一块肉,取了五脏,砍掉一只胳膊,挖去一只眼睛,但它仍然站了起来,对那消灭了它周围弟兄们的人,决不低头。(托尔斯泰《哈吉穆拉特》)

作者写田间的一枝鞑靼花,却运用拟人的手法说“因此它歪着身子站着,但总算站住了”,又运用比喻,将鞑靼花当做一名永不屈服的战士写,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很好地表现了鞑靼花的坚强以及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在日常语言中,格言、惯用语、谚语、歇后语、俗语等的使用,能够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学生写作文时,也不妨适当运用。如大人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时会说“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说一个人不善言谈时会说“锯了嘴的葫芦”,鼓励自己努力前进时会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或“行行出状元”,劝一个人不要急躁时会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惯用语通俗,成语文雅,谚语朴实,格言哲理,歇后语幽默,俗语具乡土气息,它们的语言表现力是非常强大的,在作文写作中,要学会运用这些来自人民大众的语言财富,让自己的作文语言更加有生命力。

语言美是我们自觉的追求。要达到语言的美,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汉语语言形成了几对固定的表现风格,如藻丽和平实、明快和含蓄、繁丰和简洁、典雅和通俗。然而须知,风格的划分并无绝对界限,一篇文章可以是藻丽的,同时又可以是典雅的,还可以是繁丰的,如朱自清的散文《绿》。但是,两两相对的风格不能并存,一篇文章不能既藻丽又平实,既明快又含蓄……追求语言美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语言美的风格也可以相互渗透,并无固定程式。

更重要的是,我们追求作文的语言美,并非一味地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形式美极而内容空洞甚至丑陋不堪,并非我们所求。孔子追求“情欲信,辞欲巧”,反对“巧言令色”之徒。我们所说的作文语言美,也就是内容与形式俱美,是在内容美基础上尽力追求形式的美。

猜你喜欢

美的作文语言
语言是刀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