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立意:高效课堂的前奏曲
——《三顾茅庐》教学实践的审视

2023-01-11张永林

中学语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刘备诸葛亮价值

张永林

好作文讲究立意,其实好教学也有立意之要。作文立意重在确立中心和意图,而教学立意重在内容选择与目标确定。一篇课文涉及的语文因素很多,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事实上,当下很多语文教师对之都不甚重视,内容不作取舍,目标不作斟酌,随意而为,其效率当然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情况追根溯源很大程度上与教学立意缺失有关。

所谓教学立意,是指教师根据课标,结合学情,在对教材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所确定的课堂教学主题,统摄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堂评价的实施,它是贯穿课堂教学的灵魂。没有立意在先,课堂教学往往是零散的,即使颗颗是珍珠,因缺少一线贯穿,而显得杂乱无序,不成结构,难以内化。那么,怎么进行教学立意呢?笔者以《三顾茅庐》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学立意的实践。

一、教学立意要合理

所谓立意要合理,就是立意合规律性和科学性。对于一篇课文而言,就是要找到其在整个语文学习体系中的价值方位。这个价值方位的确立有一个过程,涉及文本价值、课文价值、教学价值。文本价值是对读者而言的,课文价值则面向学生,而教学价值则是基于教师和教师所教学生的。也就说对于一篇课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首先要用不同的视角去解读,有一般读者的,有作为编者的,有作为教师的,有作为学生的,最终有基于你所教学生的,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教学内容才会显现其合理性。

《三顾茅庐》是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节选,在单元中是一篇自读课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知晓的途径不一,有听来的,也有看来的,包括影视的、读物的。总之,学生对这一故事并不陌生。而作为课文,综观第四学段六册教材编排体系,《三顾茅庐》是以中国古典章回体长篇小说节选的面目出现,而此类小说的艺术价值常常体现在引人入胜的情节和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上。因此,情节与人物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而《三顾茅庐》是经典名著的节选,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应纳入我们的视野。再结合教材的单元提示,也即编者意图,我们的教学立意应定在情节、人物和传统文化上。

笔者在执教时就凸显了这一立意,由刘备的第三次拜访经历梳理出故事情节,并在故事情节的演绎中展示人物性格和优秀传统文化。

请看实录片段:

师:刘备是怎样拜请诸葛亮的呢?请浏览课文,从刘备的角度梳理拜访过程,用课文原话完成填空,并选择一处进行赏析,说说你的感悟。

屏显:离庐半里,______________步行。徐步而入,____________阶下。

先生未醒,犹然______。孔明出迎,______求教。

孔明婉拒,_______告志。孔明对策,______拱手。

孔明妙算,_______拜谢,拜请出山,_____求相助。

学生读文填空。

师:自己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

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从所填的词中挑一个作一赏析,说出你的感悟。

生:“下马”,表现了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虔诚。

师:“下马”怎么就表现了刘备的虔诚呢?

生:刘备本来可以到草庐门前下马,现在他在离草庐半里之遥的地方就下马步行,可见刘备的虔诚。

师:是呀,“下马”是一种礼节,古人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礼。在中国古代,人们到了宫殿、文庙以及著名书院等地门前都会“下轿”“下马”,以表示对文化与先贤的尊重与敬仰。在前面两次拜访中刘备是到了草庐门前才下马的,这一次是“离草庐半里之外”便下马步行,足见刘备对这一次拜访的格外重视。

上述所填词语依次为“下马”“拱立”“侍立”“下拜”“促席”“避席”“顿首”“泣”,这些词语为刘备拜访中的一系列动作。通过找词填空,学生基本理出了故事情节,也能感受到人物谦恭的性格,再通过对词语的赏析更进一步加深对人物性格的体悟。同时对“下马”“拱手”“顿首”等传统礼节也有了具体的感受。这里把对情节、人物、文化等内容的处理完全糅合到了一起。

二、教学立意要集中

所谓立意要集中,就是教学要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层层深入,自始至终。《三顾茅庐》中人物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诸葛均和童子,虽然不多,但有主次之别。刘备三顾茅庐,凸显的是刘备,而非诸葛亮,尽管在全文1982字中直接描写诸葛亮的文字几近一半,但就节选而言,写诸葛亮还是为写刘备服务的。没有这一判断,很可能会陷入偏离,会在诸葛亮这一人物上大费周章,弱化了课文的教学价值。笔者执教时就以刘备为主线,提出了四个问题:“刘备是怎样拜请诸葛亮的?”“刘备遇到了哪些挫折?”“刘备这样做值不值得?”“刘备凭什么打动了诸葛亮,使诸葛亮愿意赐教、答应出山?”这四个问题紧紧围绕“刘备”这一人物展开。

第一个问题既梳理了情节,又从情节的演进、刘备的动作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一人物的礼贤下士、诚心诚意;第二个问题通过对情节的再次梳理,让学生感受情节的曲折跌宕、刘备的百折不回,同时对关羽、张飞的性格及人物作用也有了了解;第三个问题由刘备带出对诸葛亮的分析,也暗合了刘备的执着与慧眼;第四个问题把刘备形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对诸葛亮也有了新的认识。上述四问一以贯之,一气呵成,集中展现了刘备礼贤下士、诚心诚意、百折不回、胸怀天下的形象。

三、教学立意要新颖

所谓立意要新颖,就是要跳出固有思维,在文本的缝隙处探求独到而有价值的另类内容。如对于诸葛亮愿意出山的原因。很多人集中在感恩上,感念刘备的三顾之恩,在文中也有两处明显表达,即“孔明见其意甚诚”“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另外,诸葛亮本人在《出师表》中也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三国之后文人们提到刘备与诸葛亮,也常常强调“三顾”之举,如唐代杜甫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明代游俊的“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等等,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仅仅是刘备的礼贤下士打动了诸葛亮。

其实,走进文本仔细揣摩,我们不难发现,每每刘备说到“以天下苍生为念”“如苍生何”的时候,诸葛亮才动情“笑曰”,才答应“愿效犬马之劳”。诸葛亮有隐士之风,有功成之日即当归隐的想法,但也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入世念想。因此,诸葛亮最最看上的是刘备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自己可以凭此一展雄才,实现人生理想。当然,由此也看出诸葛亮心思的缜密、择主的慎重。我们惟其如此深入洞察,才算真正认识刘备和诸葛亮。

所以说,“礼”是表面的,“诚”是内在的,“志”才是核心的。诸葛亮能愿意出山绝不仅仅在“礼”上,而是对刘备的综合判断,其中“志”是核心因素。

四、教学立意要深刻

所谓立意要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课文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蕴。学习《三顾茅庐》,我们要学习人物形象的刻画,要学习曲折情节的设计,我们也要学习这一故事背后传递的信息,我们不能在教给学生品味语言感悟人物性格之后就戛然而止,我们还需深入一步,探究“三顾茅庐”故事广为传唱的意义。

“三顾茅庐”表现的是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中国古代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的故事很多,像文中就提到的“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周文王谒姜子牙”,为什么唯独“三顾茅庐”故事最为人们所喜爱,除了小说独特的艺术性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

翻开中国古代历经沧桑留下的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其中不乏怀才不遇之作,这正说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崇尚修身齐家平天下,渴望被赏识、被重用,但美好的愿望常被现实所击碎,于是出现了“不平则鸣”“发愤著书”。

而《三顾茅庐》中刘备的礼贤下士,对人才的无限尊重与信任恰恰满足了中国人的普遍愿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被尊重、被重用,能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而诸葛亮也不负众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报刘备的三顾之恩。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君臣关系自此有了良好的开端,两人的默契配合最终开创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再联系作者罗贯中的生平经历,我们发现,“有志图王”的他早年曾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作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后因建议张士诚暂缓称王不被采纳而失去信心,返回老家致力于文学创作。其经历也正是其创作的内生动力,作品自然寄予了他的价值追求。所以作者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三顾”过程,高度赞美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

通过上述深入剖析,课文的意义自然浮现了出来,完美应合了读者的审美期待。

当然,教学立意要做到合理、集中、新颖、深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有对文本多角度解读的能力,对语文课程本质特征的领悟力,因为学语文,不仅要学语言、品语言,还要学文化,悟人文。因此,只有弹好教学立意这支前奏曲,高效课堂才能变成现实。

猜你喜欢

刘备诸葛亮价值
读懂刘备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一粒米的价值
相面
“给”的价值
徐庶以马试刘备
刘备的爱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