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2023-01-10黄晓东陈昌红
黄晓东 陈昌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骨伤科(江苏江阴 214400)
骨质疏松症属于临床常见的代谢性骨病,老年人是发病主要群体,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年上升。有临床研究[3]发现,我国老年人群体中,约有5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临床发生胸腰骨折风险高[1-2]。目前,椎弓根内固定术可有效的稳定脊柱,取得较为理想的复位效果,是临床用于胸腰椎骨折治疗主要方法,但是相比于正常人群,骨质疏松患者骨量不断下降,骨密度小,若采用椎弓根螺钉骨,可能会因钉界面强度不够,而发生退钉和松动,影响手术效果[4]。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al 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等优势,已逐渐成为临床用于骨病治疗首选。从临床实践情况来看,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椎管狭窄,导致单纯PVP或PKP术无法开展,因此临床需给予椎管减压或是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有研究[5-6]发现通过骨水泥渗透作用,稳定螺钉和骨折块间的稳固性,预防术后并发症。为此,本研究通过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骨水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20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男52例,女38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5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获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近亲属知情同意。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组别 对照组(n=4 5)联合组(n=4 5)t/χ 2值P值男/女(例)平均年龄(岁)骨质疏松病程(年)骨密度测量T值(S D)骨折时间(d)胸腰椎骨折部位(例)2 7/1 8 6 4.2 8±5.1 2 8.5 2±1.7 4-3.5 1±0.2 2 4.5 1±1.2 4 2 5/2 0 6 5.0 2±6.2 2 8.4 8±1.6 9-3.4 8±0.3 1 4.8 9±1.4 1 0.1 8 2 0.6 1 6 0.1 1 1 0.5 2 9 1.3 5 8 0.0 5 1 0.6 7 0 0.5 3 9 0.9 1 2 0.5 9 8 0.1 7 8 0.8 2 2 T 1 2 T 1 L 2 L 4 1 4 1 2 1 0 7 1 5 1 1 1 1 8 A O分型(例)A型B型C型椎体后缘骨块入侵椎管占椎管矢状径(%)0.0 5 1 0.8 2 2 3 1 3 0 8 6 8 7 4 1.6 5±3.2 8 4 1.4 7±3.0 9 0.2 6 8 0.7 8 9
纳入标准:(1)符合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8-9];(2)所有患者骨折均为7 d内;(3)单节段骨折;(4)患者为老年人;(5)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接受此研究方案;(6)均无神经损伤。
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血管、肺功能异常者;(2)手术禁忌证者;(3)强直性脊柱炎者;(4)患者有类风湿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取俯卧位,全麻,以伤椎为中心行后正中切开皮肤、筋膜,暴露伤椎上下关节突,C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椎弓根螺钉进入位置,伤椎和椎体两侧置入椎弓根螺钉,缓慢撑开复位伤椎,锁紧螺母。椎管受压伤椎行部分椎板切除减压,然后使用固定棒进行固定复位,伤口清洗、消毒、包扎。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骨水泥进行强化治疗。伤椎两侧置于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缓慢注入骨水尼,凝固后,使用连接棒,按照人体生理曲度预弯,撑开复位伤椎,旋紧固定。术后处理同对照组,两组术后均随访12个月。
两组患者术后3 d内服用塞来昔布胶囊(青岛白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324),每天2次,每次200 mg,以缓解疼痛;另外均继续服用阿仑磷酸钠片(万特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481),每周1次,1次70 mg,用于治疗骨质疏松。
1.3 观察指标 (1)比较术后两组的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2)比较术后1、7、14、30 d,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术后疼痛进行评估,共10分,评估所得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出院后,疼痛评估由于家属负责完成,电话随访记录VAS评分结果。(3)取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胸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Cobb角、伤椎上位椎体前缘高度、伤椎下位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前缘高度并计算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4)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腰椎功能。腰椎功能评估由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进行评估,最终得出分数越高表示腰椎功能障碍越重。(5)并发症:两组均术后均随访12个月,对照组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术后并发症有螺钉松动、断裂、脱落,椎体塌陷等;联合组可能出现并发症有骨水泥渗漏、螺钉松动、断裂、脱落,椎体塌陷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本组内比较。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指标变化情况 联合组术后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Tab.2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time,ambulation time,hospital stay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in the two groups ±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Tab.2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time,ambulation time,hospital stay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in the two groups ±s
组别联合组对照组t值P值疼痛缓解时间(d)8.76±0.53 9.25±0.87 3.227 0.002下床活动时间(d)11.15±2.71 12.51±2.94 2.282 0.025住院时间(个月)14.35±2.15 15.61±3.21 2.188 0.031骨折愈合时间(d)70.38±10.25 83.16±9.99 5.990<0.001
2.2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疼痛程度 两组不同时间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不同时刻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VAS评分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手术前后患者VAS评分Tab.3 VAS score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s,分
表3 手术前后患者VAS评分Tab.3 VAS score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s,分
注:与本组术后1 d比较,①P<0.05;与本组术后1周比较,②P<0.05;与本组术后2周比较,③P <0.05
组别联合组对照组t值P值VAS评分术后1 d 6.35±1.52 7.21±1.47 4.015 0.001术后1周5.76±1.23①6.33±1.41①5.001 0.004术后2周2.85 ± 0.81①②4.02 ± 0.79①②6.287 0.002术后1个月1.36 ± 0.37①②③2.84 ± 0.63①②③4.150 0.001
2.3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 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两组不同时间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不同时刻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手术前后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Tab.4 The 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 compression ratio and Cobb angle of the injured vertebra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s
表4 手术前后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Tab.4 The 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 compression ratio and Cobb angle of the injured vertebra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①P<0.05,与手术后1周相比,②P<0.05
组别联合组对照组t值P值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术前38.05±6.31 38.11±6.02 1.023 0.247术后1周23.63±4.71①25.22±3.71①4.012 0.031术后3个月17.85 ± 2.41①②19.02 ± 2.42①②5.157 0.022术后1年18.36 ± 1.63①②19.90 ± 2.11①②4.221 0.029术前(32.08±3.15)°(32.14±3.52)°1.058 0.254术后1周(18.54 ± 3.46)°①(20.32 ± 4.11)°①6.158 0.021术后3个月(5.31 ± 0.92)°①②(7.14 ± 1.02)°①②5.110 0.025术后1年(5.43 ± 0.74)°①②(7.22 ± 1.11)°①②6.110 0.023
2.4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腰椎功能变化 联合组术后3个月和1年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ODI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后3个月,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手术前后患者ODI评分Tab.5 ODI score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s,分
表5 手术前后患者ODI评分Tab.5 ODI score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s,分
组别联合组对照组t值P值ODI评分术后3个月30.12±5.14 33.21±6.33 2.542 0.013术后1年23.51±4.71 26.13±5.02 2.553 0.012
2.5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联合组:术后随访未见相关并发症。对照组:螺钉松动3例,螺钉脱落2例,螺钉断裂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6/45),两组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4.464,P=0.035)。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常会因外力作用下,造成患者出现胸腰椎骨折,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和生存质量[10-11]。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质密度不够,导致椎弓根螺钉支持强度不足,使得术后常会出现脱落和松动的情况,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的影响[12-14]。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方案,已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课题[14-16]。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联合组在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促进患者预后恢复,临床疗效确切;院内和出院后经VAS评估,两组患者VA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术前相比,术后的两组不同时间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均显著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脊柱畸形;术后3、6个月ODI评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方案可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进行经椎弓根钉内固定后,椎体高度得以恢复,但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椎体骨量丢失严重,椎体内部空壳样变,如不能重建其完整性,则无法给予椎弓根螺钉牢固的定点和支持,椎弓根钉把持力较弱,提供的骨折愈合条件较差,术后出现再塌陷和矫正度丢失的风险较高,最终导致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以失败告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Cobb角,是临床用于脊椎骨白评估指标[17-20],当经治疗后,患者上述两种指标降低,可以表明手术治疗具有一定效果,改善腰椎功能[21-23]。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骨水泥进一步强化了骨界面与椎弓根螺钉间的强度,尤其在抗曲强度方面得到显著改善[24-26]。因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基础之上,使用骨水泥进行强化,不仅能够提高脊柱抗压性,同时还能够更好提升椎体稳定性,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有助于更好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显示,联合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骨水泥强化可以降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水泥强化联合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使椎体高度恢复后,产生较好的支撑效果,从而避免螺钉松动、脱落等现象的发生。本次研究纳入病例较少、远期随访未研究是本次研究的局限性,今后将开展更多病例、更长时间的研究。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导致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时,尤其是老年患者需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基础上联合骨水泥,可明显缩短椎体骨折时间,缓解患者手术带来的疼痛,且不会产生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