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实践对医学生基层就业观念的影响研究

2023-01-10杨姣姣商明敬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意愿医学生

彭 柯,杨姣姣,唐 敏,商明敬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 402160;2.重庆医科大学教务处,重庆 400016)

占全国卫生从业人员32.2%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承担了全年总诊疗人次的52.0%[1]。吸引医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医学院校落实“实践育人”方针,广泛开展医学生社会实践,引导医学生到基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本文通过调查社会实践对医学生基层就业观念的影响,为改进和加强医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基层对医学生的吸引力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重庆某医学院2015~2019级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42份,回收有效问卷515份,有效回收率80.22%。

(二)研究方法。

在查阅文献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了解情况、基层就业意愿等,计算百分率。采用Epidate软件建库,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

二、结 果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学生中,男生259人,女生256人;大一年级107人,大二年级93人,大三年级144人,大四年级122人,大五年级49人。

(二)参加社会实践的态度及评价。

对待和参加社会实践方面,364人支持并参加社会实践,36人支持但不参加,96人对是否参加持中立态度,7人不支持参加,12人持无所谓态度。75人经常参加,351人偶尔参加,69人从未参加过,20人不清楚是否参加过。203人认为课业繁重,198人认为参加社会实践的渠道较少,这两点是影响医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因素。参加社会实践的类型,设置多项选择题,可以选择2~10项,排名前5位的是:社会调查(220人),敬老院服务(206人),早临床社会实践(58人),导医导诊(127人),带薪实习(80人)。

医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有益,参与态度积极,这是开展医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支撑。但受参与路径的局限性、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医学生社会实践类型较单一,出现了社会实践的“大三现象”,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意愿等在大三年级后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对于如何设计和利用大三学年开展社会实践研究,加强对高年级医学生的教育引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三)社会实践对医学生基层就业观念的影响。

参加社会实践前,340人选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意愿一般,107人意愿强烈,29人从未想过。参加社会实践期间,368人认为社会实践对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有一定效果,125人认为效果明显,22人认为没有效果。338人认为社会实践对自己的组织交流能力提升效果明显,82人对基层更加了解。参加社会实践后,248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业意愿增强,53人意愿强烈,176人没有变化,25人意愿减弱,13人意愿强烈减弱。

分析参加社会实践前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意愿的变化趋势,参加社会实践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意愿强烈的医学生有所增加,绝大多数医学生也认为社会实践对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有效果,说明社会实践对引导医学生到基层就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四)医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原因。

例(10):Then for the next two hundred years the family tree shows a succession of soldiers— noble, high-spirited fellows, who always went into battle singing, right behind the army, and always went our a-whooping, right ahead of it.

159人认为能够直接服务广大基层群众,142人认为医患关系更为和谐,医患纠纷较少,93人认为医教研等工作压力较小,54人认为当前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等原因是吸引医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优势所在。相当一部分医学生选择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原因是“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这体现了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担当,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影响医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原因。

从主观分析,321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多,60人完全不了解,116人了解,18人非常了解。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认知不足,影响了医学生在基层就业的意愿[2]。从客观分析,206人认为医疗设施和环境有待提升,128人认为待遇较低,65人认为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有待提高,这些是影响医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主要原因。

社会实践为医学生认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窗口,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主战场,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医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留在基层是必要且可行的。

三、讨 论

(一)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二)进一步探索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新途径和新内容。

从内容上拓展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任何外部的知识、技能、行为等都需要通过人这个主体的“内化”才能再次转化为外显行为[4]。医学生要树立在基层有用武之地的荣誉感,社会实践要着眼提升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丰富社会实践的途径和内容,把医学生从简单的社会实践中解放出来,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教学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早临床社会实践,让医学生提前接触和学习今后开展临床工作需要掌握的技能。为了让医学生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积极引导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在导医导诊中感受患者及家属的就诊需求,在床旁教育中感知医患沟通的技巧,在社区调查中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等,养成“以病人为中心”的自觉性。

(三)进一步解决医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大三现象”。

“大三现象”是指大三年级学生经历了两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后,学习倦怠现象普遍、心理迷茫现象突出[5],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降低。由于思政课程普遍在大一、二学年开设,大三学年没有思政课程衔接,缺少对大三年级学生思想建设的抓手。医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大三现象”,具有一般“大三现象”的共性和特性。大三年级的医学生普遍进入医学专业课程学习阶段,课业繁重,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和类型较综合类院校少,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更为减弱。有必要将社会实践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与思政理论课程链接,实现全过程育人,解决医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大三现象”。

(四)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环境。

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环境和用人育人环境,让医学生感到在基层能干事、做实事、能成事。政策导向方面,对医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应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配套制度,并广泛进行宣讲,用真情吸引医学生,用制度激励医学生,用行动成就医学生。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意愿医学生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