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全英文教学中的思政与人文
2023-01-10范一敏张晓明
包 祺,潘 洁*,范一敏,陈 力,张晓明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9)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专业课程,如何教好解剖学,如何让医学生早期接触医学英文专业词汇而不抗拒,如何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同时融会医学人文思想,是新时期解剖学教学需要面临与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五个同步”教学模式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与人文关怀同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与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在各大型机场、车站和商场建设中,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的设置也越来越普遍[1]。在肌学总论中,介绍了人体3种肌肉分类,言及心肌(cardiac muscle)的特点,除了属于横纹肌(striated muscle)和不随意肌(involuntary muscle),心肌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外源性电刺激从停跳状态复跳。通过上述讲解,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在心肺复苏中最关键的不是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而是在判断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后,及时获取AED,及时获得完整的医疗救助和进一步生命支持。只有通过AED除颤,心肌复跳,心脏恢复自主节律跳动,循环恢复,那么前期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才有意义。通过以上讲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心肌的特点,且通过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文视角重新审视医学与生命的意义,培养珍惜生命、关爱别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医学人才。
(二)传承经典与创新发展同步。
解剖学是医学中最古老的分支学科,相较其他学科更为稳定,更加经典。但学生在学习经典教学内容的时候,也要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讲述国人的原始创新,培养学生爱国奉献的敬业精神与创新开拓的科学品质。在讲述肌学各论中,言及躯干肌中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muscle)的解剖,介绍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教授成功完成世界上首例游离肌皮瓣移植,利用胸大肌游离肌皮瓣(free muscle flap)移植修复病人的前臂撕脱伤[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经典致敬,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前辈致敬,同时培养学生求是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基础知识学习与临床实践同步。
解剖学是临床与基础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几乎所有的解剖结构都有临床意义。在选择举例说明临床应用的方面,我们更倾向于专业名词复杂或雷同、初学者理解困难、解剖结构复杂或者临床极易出错的领域。比如,在颈深肌外侧群的讲述中,言及前斜角肌(scalenus anterior muscle)、中斜角肌(scalenus medius muscle)和后斜角肌(scalenus posterior muscle),由于3块肌肉位于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深面,触诊无法直接触及,学生缺乏直观的感受。因此,引入临床上臂丛神经麻醉的视频、照片和B超影像,向学生讲述,斜角肌间隙(scalene fissure)位于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其间有臂丛神经(brachial plexus)和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穿过,将麻药注入该间隙附近,即可达到臂丛神经阻滞麻醉[4]。如此讲述,将复杂难记的解剖学名词,融入临床真实操作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很好掌握。
(四)专业学习与人文素质培养同步。
人文素养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医生往往是专业技术出众,同时也具有极高的人文素养。在肌学各论前臂肌前群的讲解中,我们会讲到指浅屈肌(flexor superficialis muscle)与指深屈肌(flexor profundus muscle)的解剖层次。在此,我们引入人文类的美术内容——世界名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收藏于荷兰海牙莫瑞修斯博物馆的《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是17世纪欧洲著名画家伦勃朗于1632年完成的[5]。画作中的杜普教授正好在向他的学生们展示将人体标本的指浅屈肌掀起,显露指深屈肌的过程。在我们教学上,它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前臂肌群位置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人格修养的培养。
(五)东西方文化互鉴与民族精神的培养同步。
解剖学是西医基础课程,很多专业名词为借鉴西方名词的直译,比如腓肠肌与比目鱼肌肌腱共同融合成人体上最粗大的肌腱,即跟腱(tendo calcaneus,achilles tendon)[6]。跟腱在西方称为阿喀琉斯腱(achilles tendon),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他出生后,其母海洋女神忒提斯从命运女神处得知他将会战死,遂握住他的脚踝将他浸入冥河,以求保佑,于是阿喀琉斯成为刀枪不入的战神,但唯一的致命穴是脚踵。因此,当阿喀琉斯与光明之神阿波罗交恶,阿喀琉斯因脚踵中箭而亡。长久以来,西方人往往将一个人的弱点称为阿喀琉斯之踵,在中国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有过奥运冠军刘翔跟腱受伤的案例,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因跟腱损伤而卫冕失败,但仍带伤坚持比赛,国人深受感动,认为他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勇敢拼搏的精神。
二、应用“五个同步”教学模式后的成效与原因分析
通过5年多应用上述“五个同步”教学模式的解剖学全英文教学实践,我们将该模式教学下的学生班级与五年制非全英文教学班级进行比较,发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学生课堂上及课后提问明显增多,期末考试成绩与非全英文教学班相比有显著提高:实验组成绩(78.09±2.70)分,对照组成绩(68.39±2.36)分,P=0.0128。
“五个同步”教学模式所体现出的客观优势,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1)充分发挥思政内容对专业课程内容的引领作用,对学生思想情操上的激励作用,使学生激起对祖国的热爱,激起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2)充分发挥人文内容对专业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作用,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更高的层面理解医学专业知识,以期今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3)思政内容主要与党史及新中国史相关,将学史与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触类旁通,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4)人文内容在全英文教学背景下,与西方美术史、西方音乐史、东西方交流史等密切相关,加深学生的全球化素养,为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医疗服务人才夯实基础。
通过人体解剖学的多年实践教学,我们深切体会到将专业课程和人文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必要而有效,“五个同步”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学生的反馈,以及对教学规律的把握,我们不断修改解剖学教案与教学方式,以期符合新时代高校专业教育的要求,符合新时期学生的培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