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百合花》《哦,香雪》中的物象功能

2023-01-10郑军亮

中学语文 2022年24期
关键词:新媳妇小媳妇香雪

郑军亮

“物象”,从一般意义上说,就是客观事物,它是不依赖人而客观存在的。文学作品中的“物象”已不单是客观事物,而是被作者进行了人格化的创造,通过塑造物象来表情达意。《百合花》与《哦,香雪》两篇小说的物象比较典型,《百合花》的典型物象是印有百合花的被子,《哦,香雪》的物象是香雪向往的铅笔盒。研究这两个意象的支架作用,就能洞悉不说的主旨。

一、物象支架的勾连:情节圆合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人物形象展现和不说主题凸显的凭借。《百合花》主要围绕“送人”、“借被”与“救人”三个故事情节展开。“送人”的情节是铺垫,是后面“借被”与“救人”两个情节的前奏,“救人”的情节在某种程度上是虚写,因而故事的核心情节是“借被”,通过“借被”将前后故事串联起来。

围绕“百合花被子”,文章展开了小通讯员与小媳妇的三次矛盾冲突:小通讯员想借到被子,新媳妇却不愿借出被子;新媳妇借出了被子,小通讯员却想还回被子;小通讯员牺牲后,不需要被子,新媳妇自愿献出新被子。

通过物象“百合花被子”将小说的主要情节一一勾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具体的细节中时常有铺垫。因为“被子”的勾连,使小说情节更有张力,使小通讯员勤劳善良、纯朴爱美、无私助人、勇于牺牲的性格特点得以次第呈现,从而更好地揭示小说主旨。

《哦,香雪》中铅笔盒是作者叙述的重点,围绕铅笔盒展开情节勾连:香雪想得到一个可以自动开关的铅笔盒。小说通过问铅笔盒,换铅笔盒,再到得铅笔盒三个情节逐一展开故事。香雪的铅笔盒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可在那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面前显得那样笨拙、陈旧。为了用鸡蛋换取铅笔盒,她跳上火车,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那位女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因为换铅笔盒,耽误了香雪的及时下车,在黑夜里走了三十里地。

香雪沿着铁路在黑夜里走路回家的片段描写是小说中抒情较为浓烈的部分,香雪有了自动铅笔盒,仿佛看时间的眼光都变了,她好像第一次看清了常见的风景,而这一切都源于那自动铅笔盒。因为铅笔盒的勾连,小说情节得以完整圆合。

二、物象支架的雕塑:丰满人物

《百合花》里的小通讯员、新媳妇在那撒满百合花的被子关联下,形象鲜明而有个性。作者塑造的小媳妇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她没有慷慨激昂的气势,也不是立于高地的英雄式人物,有的只是小人物的小情绪、小心思。这个小人物她是农村刚结婚不久的新娘子,淳朴、善良。

撒满百合花的被子是新媳妇的唯一嫁妆,面对小通讯员的登门借被子,新媳妇没有答应,小通讯员抱怨说“老百姓死封建”,后经文工团员的解释和道歉,新媳妇把被子抱了出来。文末,小媳妇发现受伤的小通讯员,脸色煞白地惊叫一声“啊”,随后细心地为他擦拭身体,缝补衣服,用新被子垫盖住了通讯员的遗体。围绕“被子”的三次描写,小媳妇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新媳妇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令小通讯员在借被子时腼腆、羞涩,才会引发借被子发生“矛盾”的情节,小通讯员的形象特点也因“被子”而分外鲜明。

《哦,香雪》中,不管是香雪父亲特意制作的那笨拙、陈旧的木铅笔盒,还是香雪同学及她后来用四十个鸡蛋换来的自动铅笔盒,其实都是香雪形象特点的反映。香雪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她每天都要到15 里以外的公社上学。木制的铅笔盒被同学们嘲笑,同桌的自动铅笔盒使香雪认识到了自己贫穷,意识到了台儿沟的“老土”。香雪的木质铅笔盒和同学们自动铅笔盒代表着乡村和城市,传统与现代。后来香雪勇敢地跳上火车,用四十个鸡蛋换取了自动铅笔盒,却误了下车,被火车载到了西山口,在黑夜里走了三十里地。

木制的铅笔盒,代表了穷乡僻壤地方人们的贫困和封闭,体现了香雪的单纯与自然。换铅笔盒的过程也同样感受到了香雪的善良、纯美和坚毅,小说借助“铅笔盒”塑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追求上进的性格。以香雪为代表的山里姑娘有着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和追求,也有着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发、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三、物象支架的象征:寓意深刻

《百合花》中撒满白色的百合花素有“云裳仙子”之称。因为其外表高雅纯洁,西方天主教以白百合花为圣母玛利亚的象征。在中国由于百合的种头由鳞片抱合而成,往往取“百年好合”“百事合意”之意,是纯洁的象征。

撒满百合花的被子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的唯一嫁妆,小通讯员没有借到,实属正常。第二次“我”去借被子,讪讪地向小媳妇开口借被子,并讲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为了老百姓的道理,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文中的“半晌”点出了小媳妇内心的矛盾纠结,但最终还是拿出了唯一的嫁妆。

小媳妇得知通讯员牺牲后,要装入棺材时,她劈手夺过被子,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当卫生员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小媳妇气汹汹地嚷道“是我的”。从小媳妇的借被子到给通讯员铺被子,很显然,这条撒满百合花的被子已经从具体的物象上升到某种象征。在残酷战争的背景下,百合花是人与人之间美好纯洁的情感象征,是普通人的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

《哦,香雪》中的自动铅笔盒是香雪冒着危险,被火车载到三十里外,用四十个鸡蛋换来的。很显然,文中的铅笔盒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习工具,而是代表着香雪这一类人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

香雪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台儿沟,她和姐妹们被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开通的火车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台儿沟。香雪独一无二的木头铅笔盒与同桌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相比,显得笨拙与陈旧,拥有一个可自动合上的铅笔盒是香雪的梦想。这个铅笔盒是一种心愿、一种追求与自尊的象征。这个铅笔盒是香雪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渴求,也是摆脱台儿沟封闭落后的企盼。

在物象的选择过程中,物象原来的具体特征,诸如大小、形状、颜色等已经淡化,在作者的精心雕琢下,已经赋予了新的内涵。

茹志娟的《百合花》和铁凝的《哦,香雪》分别塑造了百合花被子和铅笔盒两个物象,它们早已脱离了原来的表皮,承担起勾连、丰满、象征的功能,显得更加“晶莹真境”。

猜你喜欢

新媳妇小媳妇香雪
香雪形象探析
台儿沟的姑娘们——评女性视角在《哦,香雪》中的运用
青春的觉醒和生机——《哦,香雪》自主读写
难看的相貌
《百合花》中新媳妇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一百元
春光明媚
紧贴人物读小说
掐喉咙
梅花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