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杏苏散合止嗽散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应用

2023-01-10彭丽坤包奇昌洪建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紫菀枳壳邪气

彭丽坤 包奇昌 洪建勋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系,江西 抚州 344000)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又是具有独立性的一种疾患[1]。中医认为,感冒后咳嗽属于咳嗽的一种。西医学认为,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除呼吸道病毒外,其他病原体如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均可能引起感染后咳嗽,其中以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多见,又称为“感冒后咳嗽”。感染后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通常持续3~8 周,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2]。感冒后咳嗽西医运用镇咳药、抗组胺药加减充血剂等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认为感冒后咳嗽多由外感邪气,肺失宣降所致。每年冬春,笔者运用杏苏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多例,效果显著。现归纳总结介绍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病因病机

《素问·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3],指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感受邪气,外邪犯肺所致;又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3],指出脏腑功能失调及肺,亦可导致咳嗽。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咳嗽》指出:“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4],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外感咳嗽为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首先犯肺导致肺失宣降,出现咳嗽。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常影响肺之功能,肺气上逆出现咳嗽。中医认为感冒后咳嗽属于外感咳嗽范畴,尤其冬春二季天气突变、冷热失常之时,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邪易夹杂寒邪、燥邪致病,经治疗解表不彻或未及时治疗,外感邪气未尽除,影响肺之宣降,肺气上逆引起感冒后咳嗽。

西医认为,咳嗽是机体的防御性反射动作,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咳嗽是呼吸道黏膜受到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等刺激引起,感觉纤维将刺激信号传导至脑干延髓咳嗽中枢,再通过运动神经元传递至效应器(膈肌、咽喉、胸部等),引起咳嗽动作。赖克方等[5]认为,感冒后咳嗽即感染后咳嗽,其发生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彻底研究清楚。呼吸道黏膜损失、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敏感性增高等均可加重感染后咳嗽的症状。

2 临床辨治及方药特点

杏苏散出自清代名医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主治外感凉燥证,是治疗外感凉燥、肺失宣降咳嗽的代表方,也是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方。止嗽散出自清代新安名医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主治风邪犯肺证,为治疗表邪未尽、风邪犯肺、肺失宣降之咳嗽常用方,也是治疗外感咳嗽的常用方。杏苏散合止嗽散加减可用于治疗咳嗽、咯痰不爽、微恶风寒、咽干咽痒、舌苔薄白、脉弦等症。肺位最高,外主皮毛最易受邪。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不耐药力,用药宜温宜润。杏苏散合止嗽散用药温润,不寒不热,顺应肺脏的生理特点,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二方合用加减用药:苦杏仁9 g,紫苏子9 g,紫菀9 g,百部9 g,法半夏9 g,茯苓9 g,前胡9 g,陈皮6 g,桔梗6 g,枳壳6 g,炙甘草3 g,生姜2 片,大枣2枚。方中紫菀性微温,味苦辛,善于润肺下气、化痰止咳,可治疗新久、虚实、寒热诸咳。《神农本草经》曰:“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安五藏”[6]。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菀含有紫菀酮、紫菀皂苷等成分,有显著祛痰镇咳作用。百部性微温,味甘苦,质润,善于润肺止咳,止咳作用较强,可治疗新久、外感、内伤诸咳。《名医别录》曰:“主治咳嗽上气”[7]。百部所含对叶百部碱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对各种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紫苏子辛温质润,药性温和,善于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名医别录》曰:“苏,味辛,温。主下气,除寒温,其子尤良”[7]。紫苏子含有脂肪酸类、酚酸类等成分,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炒紫苏子醇提物有抗炎、抗过敏、增强免疫、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杏仁性微温,味苦质润,药性温和,能苦降肺气而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可治寒热、虚实、新久诸咳。《神农本草经》曰:“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6]。苦杏仁含有苦杏仁苷,能分解成氢氰酸,通过抑制呼吸中枢达到镇咳作用,所含蛋白质有明显抗炎作用。桔梗性平,味苦辛,善于开宣肺气、祛痰宽胸,又能利咽。现代药理研究,桔梗所含桔梗皂苷能增强呼吸道黏蛋白的释放,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枳壳性温,味苦辛酸,能行气、消积、化痰。枳壳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前胡性微寒,味苦辛,能宣降肺气,疏散解表,降气化痰止咳。《名医别录》曰:“主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7]。前胡含有香豆素及其苷类,煎剂可显著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有较好的祛痰作用。法半夏、陈皮、茯苓理气燥湿化痰。半夏有明显的止咳作用,陈皮能扩张气管,祛痰平喘,茯苓有较好的利尿、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甘草调诸药,缓燥咳。甘草含有甘草酸、甘草次酸等物质,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生姜、大枣和营卫、调脾胃。生姜有抗炎消肿等作用,大枣有抗炎、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全方宣降并施,散收相宜,温润不燥。紫菀、百部润肺化痰,下气止咳。紫苏子、杏仁降气化痰止咳。桔梗、枳壳、前胡宣降肺气,化痰止咳。诸药共奏疏风解表,宣肺化痰止咳之效。临床加减用药:若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表证较重,加荆芥、防风、紫苏叶发散表邪;兼腹胀、泄泻,加苍术、厚朴等健脾化湿止泻。

3 医案举隅

患者,女,68 岁,农民。2020 年12 月10 日初诊,主诉:咳嗽2 月余。患者2 月前因天气突变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经西医治疗后(用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等,具体不详),无恶寒发热,但干咳较剧,抗生素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就诊时症见干咳,夜间咳甚,咳嗽痰少,痰稀色白质黏难咳出,咽干咽痒,无咽痛,无鼻塞流涕,无咳血,纳食一般,睡眠欠佳,半夜常咳醒,醒后难入眠,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查体:血压125/75 mmHg(1 mmHg≈0.133 kPa),咽不红,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6 次/min,未及病理性杂音。血常规正常,胸片检查示: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感冒后咳嗽。中医诊断:咳嗽,辨证属风寒凉燥犯肺证。治以疏风散寒,润肺止咳。方用杏苏散合止嗽散加减,用药苦杏仁9 g,紫苏子9 g,紫菀9 g,百部9 g,法半夏9 g,茯苓9 g,前胡9 g,陈皮6 g,桔梗6 g,枳壳6 g,制远志6 g,炙甘草3 g,生姜2 片,大枣2 枚。6 剂,每日1 剂,水煎服,取药汁400 mL,每日2 次温服。嘱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肥甘厚腻食物,注意防寒保暖,多喝水。

2020 年12 月16 日,2 诊。药后咳嗽减轻,白天基本不咳嗽,晚上咳嗽次数减少,痰稀色白质黏,咽干咽痒减轻,无咽痛,无咳血,无恶寒发热,无鼻塞流涕,纳食尚可,睡眠有改善,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用药苦杏仁9 g,紫苏子9 g,紫菀9 g,百部9 g,法半夏9 g,茯苓9 g,前胡9 g,陈皮6 g,桔梗6 g,枳壳6 g,制远志6 g,厚朴6 g,炙甘草3 g,生姜2 片,大枣2 枚。6 剂,每日1 剂,水煎服,取药汁400 mL,每日2 次温服。

12 月23 日,3 诊。咳嗽次数明显减少,早起受凉后偶咳,晚上偶咳,少量白痰质稀,无咳血,无咽干咽痒,无咽痛,无恶寒发热,无鼻塞流涕,纳食尚可,寝安,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守上方继服,电话回访,2 剂后咳嗽已愈。

按语:该患者2 月前受凉,外感风寒燥邪,有感冒病史,经西医治疗后(用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等,具体不详),无恶寒发热,无鼻塞流涕,但干咳较剧,夜间咳甚,痰稀色白质黏难咳出,咽干咽痒,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血常规正常,胸片检查示未见明显异常。可诊断为感冒后咳嗽,辨证为风寒凉燥犯肺证。故治疗选方杏苏散合止嗽散加减以达疏风散寒,润肺止咳之效。并结合药后护理,嘱患者清淡饮食,不宜肥甘厚味,以防蕴湿生痰,并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化热。注意防寒保暖,多喝水,尽量把痰咳出。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经治后,咳嗽治愈,疗效显著,解除患者痛苦。

4 小结

感冒后咳嗽发病多有外感病史,未及时治疗,外感邪气未尽,或服药后解表不彻,导致邪气犯肺,肺气不宣出现咳嗽。故属于外感咳嗽范围。冬春二季,冷热失常,风邪为百病之长,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易夹杂寒邪、燥邪致病。感冒后咳嗽发病率高,咳嗽频繁剧烈,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西医治疗大多效果不佳。杏苏散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方中诸药药性平和,性温质润,顺应肺之生理特点,值得进一步临床对照研究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紫菀枳壳邪气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江津枳壳发展历史现状及对策探讨
基于DNA条形码鉴别缘毛紫菀及狭苞紫菀
我国枳壳产业发展现状与江津枳壳发展前景分析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幸福来自感动
止咳通便话紫菀
别轻易拔罐刮痧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