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自觉”的历史之维及面向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兼论“文化自觉”与改革开放的互动

2023-01-08韩绍杉张春和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改革开放现代化

韩绍杉 张春和

(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 2.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 610054)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接触到由西方文明主导的全球化和现代化。面对全球化时代引发的沧桑剧变,中华民族需弄懂读透整部中国文化发展史及其世界背景,自主进行中华民族文化升级,适应新环境,力求在世界文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面对被全球化裹挟的多元文化,亟须对中国文化进行理性的哲思和检视,从而形成清晰的“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推动中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同步发展的历史责任。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1]。概言之,“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发展历程的自我反省、理性审思和清醒检视,并以科学态度认识其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推动文化实现自我创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需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并以理性、严谨、宏阔的时代视角检视中国文化,在确立鲜明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基础上,推动中国实现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

一、中国“文化自觉”现代化的历史之维

自1997年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概念以来,基于现代文明快速发展带来的文化冲击波,中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达到空前广泛和深刻的程度。“文化自觉”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逐渐提升而形成的复杂认识过程,它涵盖了对文化的觉醒、省悟、反思和审视,以及理性地对文化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文化自觉”的过程来看,基于近代以来的历史视域,去研究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与价值重构,分析近现代中国人跌宕起伏的文化心路演变历程,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自觉”的内涵与外延。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并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也不是主张中国文化的“西化”或“全盘他化”。在费孝通构建的认知体系里,“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发展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其中“文化自觉”包含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在新时代重新认识、梳理和定位中国传统文化,确立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二是将时代精神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完成现代化的蜕变,在百花齐放的世界文化园圃中找到中国文化的发展空间和方向,在“文化自觉”发展历程中抓紧中国文化的根脉与土壤。

(一)中国“文化自觉”面向现代化的变迁历程

从纵向来看,面对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文化冲击波,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之路经历了由“器物层次的现代化”到“制度层次的现代化”再到“文化层次的现代化”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中国文化两千年来自成体系的文明秩序,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使中国文化饱受质疑、非难、批判与否定。

1、从“闭关自守”到“器物欣赏”的现代化转变

19世纪中叶,西方各大国纷纷走上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并将现代化不断地推向世界各地。历史上,作为东亚地区大国的中国长期对周边国家进行文化输出,有着较为优越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地位。基于文化上根深蒂固的封建特性,清朝统治者从稳固政权统治出发实施闭关锁国政策,阻断对外贸易和禁止外国人的文化传播活动。闭关锁国政策不仅阻碍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切断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文明的交流互鉴,使社会各阶层都以封闭而狭隘的视阈看待中国文化,加剧了国人盲目的文化自大和文化自闭心理,形成以自大、自满、自恋为特征的文化自守心态。闭关自守的文化心态导致当时整个社会闭目塞听,其结果如魏源所说“以通事二百年之国,竟莫知其方位,莫悉其离合”。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面对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中国整个国民从上到下唯我独优的文化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仁人志士,鉴于西方国家军事武器、现代性生产方式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对“现代化”关注点着眼于西方的器物以及技术层面,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方式、工业化的军事技术,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一阶段,中国仁人志士开始睁眼看世界,但目光仅仅聚焦于西方“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技术,他们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3],骨子里仍然坚守着唯我独尊的中华文化优越感,在“师夷制夷”的器物层面学习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意识是这一时期“文化自觉”的基本态度。

检视此一时期中国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有以下两点值得深思:第一,这一时期人们对“现代化”的认知态度仅仅停留于“器物以及技术层面”,这体现出坚守中国传统文化优越感的保守性和盲从性。第二,在处理“现代化”和“传统化”的关系上,当“现代化”强势袭来之际,如何守护传统文化是人们必须直面的问题。面对“现代化”技术,如何维持传统文化主体地位是“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

2、从“器物之维”到“制度之维”的现代化变迁

19世纪中叶以来,以学习“西器”和“西技”达成“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失败,引发了中国人对传统政制的认同危机。中国对西方“器物文明”的学习并未解决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尤其是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民族危机反而全面加深,救亡图存成为知识分子的根本任务,他们及时调整学习西方现代化的思路与方案。到了19世纪末,西方的社会科学学说和政治思想观念被陆续引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欧美文明的关注点开始发生重大迁移,隐约模糊地认识到了“西政”和“西制”之优长。资产阶级改良派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下,求变思潮开始滥觞,政制改良成为显性话语。在改良图强的旗帜下推进中国新知识阶层的群体政治意识和文化意识的整体性觉醒,继而提出“君主立宪”的政治口号,主张通过改良走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从而推动中国实现“制度层次”的现代化发展。此后,辛亥革命以突变型政治制度变迁方式引发传统帝制崩溃,引发中国皇权帝制的彻底坍塌,成为近代中国的历史转折点。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创建欧美式的民主共和制,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4],这是现代化取向的政治制度创新。这一时期,中国面对现代化的“文化自觉”开启了以“推陈立新”为主要目的的文化自醒和文化自省,期望从“制度层次的现代化”来实现国富民强,打开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总而言之,从“器物层次的现代化”到“制度层次的现代化”的转变把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以期在传统文化内部用反传统形式撼动传统社会的制度结构,继而在文化观念上实现对“现代化”的深层次接纳和认同。但是,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同摆脱民族危机是紧密联系的,而以“制度层次的现代化”为任务指向,则对于“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过于政治化,当制度层次现代化的道路以失败而告终,则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也会形成一种致命的打击。

3、从“制度之维”到“文化之维”的现代化兼容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被动而模棱两可的现代化进程中。这种被外在的异己力量催生和推动的现代化,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渐渐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明确性,而新文化运动正是中国从被动现代化变为主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化自觉”。新文化运动的精髓是民主与科学,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和个性解放。“倡导民主与科学”“尊重德先生和赛先生”“全盘西化”的口号便是这一时期国人“文化自觉”由“器物层次的现代化”到“文化层次现代化”的飞跃。“新文化运动使社会科学成为了真正的科学,人们不再迷信、不再崇拜,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领域的一切问题。由此,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这些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5]新文化运动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自觉”的两大审思:第一,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救亡图存意识,激起先进知识分子对传统经典文化的深刻反思。第二,深刻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为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在文化自觉、自醒和自省层面,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革新。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和民主精神,以及人道主义情怀,为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以来,作为填补社会理论真空的思想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革命,更是一场文化变迁运动,它不仅传播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意义的思想文化,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使马克思主义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因此“无论从人物谱系和文化思想层面,辛亥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中的发展有一脉相承的条理”[6]。可以说,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革命在理论上存在的欠缺和遗憾,并推动中国现代化从“制度层面”向“文化层面”转型,通过使马克思主义逐渐占据思想界的主导地位,继而使中国传统“文化自觉”在民主、科学精神的辉耀下呈现出面向现代化的开放性和继承性。

(二)“文化自觉”面向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从横向上看,中国社会近代以来最复杂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正确地面对现代化,也就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两种力量的较量中,反对封建专制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坚持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则是基本的价值取向。

1、维新变法:由传统趋向现代的价值觉醒

以维新变法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初步显现出中国知识阶层对文化的现代性质变的价值取向。在这场以变法为宗旨的维新运动中初步显现出救亡与启蒙并存的面向现代的价值取向。戊戌变法运动的文化价值意义在于在传统文化内部用激进方式推动古老中国逐渐走上完整意义上的现代文化形态建设道路。戊戌变法的文化价值集中体现在唤醒中国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并以反传统的形式撼动传统社会的内部结构,改变了思想界死水一潭的状况,不仅在价值目标上实现了由维新宣传到思想启蒙的扩变,在文化价值取向上也实现了面向现代化的意识觉醒,推动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维新派成为中国文化由传统转向现代化的主力军。

基于救亡图存的总体目标,维新变法以面向现代化的视野,着力于“开启民智、启迪心性”,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着力于人的现代化的一次思想动员。经过维新变法的思想洗礼,中国封闭、落后的传统价值观发生了动摇,西方现代思想和文化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现代化的学科和思想体系逐渐得以建立和发展,尤其是以西方文化为价值取向的思维方式和现代性主体意识也逐渐传播开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维新变法不仅开启了人的现代化思想之旅,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了早期的思想准备,同时追求人的现代化的早期努力也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基础,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2、新文化运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价值革命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价值革命。作为思想文化领域兼具革新性和爱国性的文化运动,在应对西方文明的挑战中,它在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历程中,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中国交汇中,由于新文化运动切中了中国文化的基因缺陷,而具有了超出它当时与传统对立立论的跨时代意义”[7]。将目光回溯到中国守旧、复古等对立语境,重估新文化运动的核心精神与核心价值,不难得出作为伦理道德的价值革命和作为审美观念嬗变的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促使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实现了面向现代化的革命性转型。同时,正如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中所说“人的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备前提,也是社会现代化成功实现的基本表征”[8]。新文化运动首次以“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触碰到“人的现代化”问题,切中了中国现代化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新文化运动面向现代化的价值革命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改变中国封闭、愚昧、落后的社会现状,促使社会政治、文化、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发展,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旗帜。在民主、科学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开始进入以科学的视界看待社会发展,政治上开始摆脱对专制主义的盲从;文化观念上,摆脱对权威思想的非理性膜拜。因此,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深入人心对中国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为使中国顺应世界现代化大潮,以实现救国救民的根本目的,新文化运动的有识之士以民主科学启蒙人的现代化意识,用尊重理性的精神和崇尚务实的态度重塑新的文化价值观念,以求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正如陈独秀所说:“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术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月在吾国。大梦未觉,固步自封,精之政教文章,粗之布帛水火,无一不相形丑拙,而可与当世争衡?”[9]对于中国固步自封于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现状,鲁迅也表达过同样的危机感和深深的忧虑。他也认为中华民族不实行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变革,将难以顺应世界发展的现代化潮流,他说:“我们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保守的面貌,必须以民主科学精神构建人的现代化意识,直接触动旧文化、旧观念和旧思想,实现文化思想观念领域的价值革新。第三,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认同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共产主义理想有了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中国文化面向现代化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更多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形成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10]。正如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11],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二、改革开放坚定了“文化自觉”面向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从历史中走来,我们清楚地发现,“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以“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为理论视角,又以“文化自觉”价值取向的嬗变为线索,回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史,则能把握住一个基本事实: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现代化革命,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觉醒,使得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认知实现了从觉醒到坚定的嬗变。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坚定了“文化自觉”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基础,丰富了“文化自觉”面向现代化的内涵,也强化了“文化自觉”面向现代化的现实基础,继而拓展了“文化自觉”面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一)改革开放丰富了“文化自觉”面向现代化的价值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基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立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目标,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继而丰富了对“文化自觉”现代化的内涵把控,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现代化的理论。首先,对外开放赋予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以更加宽阔的视野,但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依然是中国“文化自觉”的内在意识,社会主义本质为“文化自觉”提供了根本性的价值定位。其次,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不断调整价值取向,并主动寻求与经济、政治与社会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进行协调、融合。再次,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的“文化自觉”不断审思现代化与社会主义道路的耦合性,并自觉促进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结合、相互适应。

1、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坚守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定位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1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一直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即面向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方向。如果新中国的“文化自觉”偏离了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不为之服务,反而与之唱反调,去为非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发声,这就不是社会主义文化,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因此,新中国的“文化自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中国“文化自觉”现代化的核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主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遵循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方位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也初步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以及改革开放实践的倒逼机制,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重构和发展,要求文化要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石,“文化自觉”的现代化需与经济、政治现代化发展相协调。改革开放是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等各方面的系统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对“文化自觉”需要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问题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同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作为党的基本纲领,“三位一体”,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文化自觉”必须与经济、政治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建设好是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内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3、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体制的短板与“文化自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不适应文化制度建设的要求。改革文化体制,推进“文化自觉”与现代化的体制机制相适应,就成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文化自觉”的发展方向需以现代化的体制机制来补充,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完善公共文化网络设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现代化的体制机制的构建有利于丰富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文化自觉”现代化取向的实现。例如新时期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影视、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的出现,以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现代流通形式为平台的文化要素市场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产品自身,也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二)改革开放夯实了“文化自觉”面向现代化的价值基础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和社会进步。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与新中国成立初比增长了120多倍,赶超了西方主要工业大国,并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和外汇储备大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社会巨变,无疑是我们促发“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也是“文化自觉”面向现代化的社会前提和时代条件。

1、经济实力为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提供物质基础

“文化自觉”作为上层建筑和政治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要求“文化自觉”的发展要与现代化相适应。不存在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前提的“文化自觉”认识。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自觉”的现代化发展取向也是徒劳。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十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8%,相比而言,“十一五”时期比“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快了1.6%,与世界同期水平相比,则比世界同期水平高出8.2%。到了2015年,我国GDP总量近68万亿元,牢牢占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依然保持在7%以上的较高水平,而且在高基数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和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用于生活支出的比重明显减小,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不断增加,从低层次的物质消费到高层次的文化消费,预示着人民群众对现代文化生活的重视,要求“文化自觉”的方向应该与现代化相适应,包括对现代文化权益的关注、共享现代文化的成果、实践参与到现代文化活动中、开展现代文化的加工创造、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向现代化转换等,这些都为“文化自觉”的现代化拓展了巨大的空间。

2、社会进步为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创设了社会保障

一个民族“文化自觉”现代化的生成,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基本的社会心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能够为“文化自觉”的现代化取向造就健康的社会文化条件。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人民既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给中国的巨变,也享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得到质的提升,极大增强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提升了人民的社会主义信仰,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社会越进步,人民对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向心力越强。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文化自觉”的现代化取向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坚定了“文化自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方向,也坚定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继续现代化发展的取向,而不会被国内外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化”言论所迷惑。

3、科技进步为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拓展了深化路径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学技术给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成为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方面,不断拓展“文化自觉”面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1)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文化面向现代化的产业路径

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以技术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变革和突破,都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增长,经济基础的每次发展又催生社会及其文化形态的深刻变革。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不断衍化生成出一批批更新速率快,并且千姿百态的现代科技消费品和现代化服务,也不断地在塑造和影响人类现代化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改革开放后正是留声机、摄影、电子、光纤通信、无线电通讯、激光照排,以及CD、VCD、DVD等技术引入和发明,使音响、电影、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文化行业得以形成。新时期以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自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逐渐成为现代化文化业态的支柱,现代化文化产业业态的形成支撑了人们“文化自觉”面向现代化的取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拓展了文化面向现代化的提质路径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载体。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创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丰富现代化文化的形式。例如数字化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新型摄影技术、VR技术等现代化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丰富了各类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显著增强了新闻媒体出版、电影电视广播、演艺会展、休闲娱乐等文化行业的发展活力。数字影像、全息投影、声光多媒体、激光显示、数字虚拟展示等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文化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文化的现代化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姿多彩,为文化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大大丰富和增强了人们对传统影视产品的感受和体验,坚定了人民对于“文化自觉”现代化取向的认可。

三、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促动了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动力之源。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改革开放,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体部署,再到将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需要坚定信念、深化认识、凝聚共识。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是增强改革创新的重要思想动力,正是因为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顺应了时代要求,彰显了改革开放的价值目标,提升了改革开放的精神面貌,我们党才能在各种艰难曲折面前临危不乱、充满定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1、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更加坚定改革开放的价值目标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整体性提升,使中华民族步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是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根本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不仅彰显了改革开放的奋进方向,也进一步从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等方面为坚持和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要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要强大,需要形成多维度“强大”的现代化发展格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提出:“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13]。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进一步坚定和扩大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在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中,围绕建成现代化强国这个核心价值目标,中国不仅要致力于经济、文化、教育、国防和卫生等领域的现代化建设,还要着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继而将实现人的现代化目标和要求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落脚点和价值归宿。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基础上,基于社会全面现代化的要求,提出了事关国计民生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建设目标。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亟须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来推动实现“现代化强国”的价值目标。因此,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为新一轮改革开放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第一,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为新一轮改革开放贯彻新发展理念创设良好的思想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有助于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高度把握新发展理论,以更加高远的发展观和现代观来审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以更深厚的情怀、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坚韧的毅力迎接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挑战。第二,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为新一轮改革开放提供科学把握现代化进程的智慧支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指向的。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亟须精准把握“现代化”的主题,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可以深刻洞察和检视出阻碍现代化进程的不利因素,客观务实地审视现代化发展的有利因素,从而扬长避短。第三,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有助于提升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高度的文化认同感,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与我们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密切相关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只有在“文化自觉”方面有所开悟,系统而科学的现代化意识才能得以形成,继而才能激活创新、转换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意识,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有益的文化价值资源。

2、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更加提振改革开放的精神面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精神面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面貌展现出不同的时代品格。“一个社会在创造性实践中形成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综合体现。”[14]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民族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当前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精神面貌。具体来说,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优秀时代精神面貌的结晶,是时代精神重要的思想来源,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精神面貌展现了特定时期特定形态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反映着这一时期民族“文化自觉”的精神状态,是该民族“文化自觉”现代化的时代特色。推进“文化自觉”的现代化对于提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精神面貌有着积极作用。一方面,“文化自觉”的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土壤,融入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整部奋斗史和每一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富起来”到“强起来”进一步证明,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使社会主义永葆青春和力量。另一方面,以宏阔的世界视角看,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已经成为一种中国向世界展现的“精神面貌”,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振民族自信心和上进心的着力点。可以说,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是中华民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繁荣发展的精神之源,是推动我国经济长足健康发展的动力之源,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没有自觉,就谈不上文化自信,没有现代化,就谈不上“文化自觉”。可见,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文化气度的精神力量,提振了当代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

总之,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征程。新征程确立起了新目标,实现新目标需要新方法、新路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是致力于新时代的新目标、新任务。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需要社会文化提供面向现代化的胆识、韬略和智慧。面向现代化的“文化自觉”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引领构筑坚实的中国力量;基于“现代化”的改革开放又为文化自觉开辟了道路,二者在深度互动中,相互成就,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改革开放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