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建构政党认同的实践逻辑
2023-01-08李美玲
付 瑀 李美玲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 410000)
学者坎贝尔(Augus Campell)认为,政党认同是人们“在心理上对某一政党的归属感或忠诚感”[1],是政治主体对政党的心理支持及由此产生的行动支持。相关研究表明,政党认同体现了政党在政治、社会之中的影响力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能力,对于政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十分注重对政党认同的建构,从而获得了民众稳定的支持与认可,揭示了“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的真正原因。由于政党认同并不是恒定的状态,因此,我们党应不断维系与深化政党认同。为此,本文以界定政党认同的内涵与分析其建构因素为出发点,通过回溯中国共产党建构政党认同的百年历程,探求深化政党认同的实践逻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动力。
一、政党认同的内涵界定与因素分析
(一)政党认同的内涵界定
政党认同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对西方国家选民投票行为的解释,强调选民对某个政党形成忠诚感的非理性因素。上世纪60年代后,伴随政治学主流范式的转变,政党认同研究中的理性要素愈加凸显,出现了具体的评估框架与量化指标,比如《美国全国选举研究》中制定的7分制政党认同表(1952—2004)、党派忠诚的力量表(1952—2004);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lehart)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以分析价值观变迁与政党忠诚的关系等等[3]。虽然其内部存在一定分歧,但总体上标志着政党认同研究的“理性转向”。
政党认同无论是非理性的还是理性的,本质上都是“合理的”。我们可以借鉴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两种“合理性”(价值合理与工具合理)的区分以界定政党认同的内涵。价值合理是指行动者无论目的的结果怎么样,他只受内心价值信念的支配;工具合理是指行动者将外部的客体或主体视为达成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关注它是否具有实际的功效[4]。比如,西方国家某些选民支持共产党并不是因其政策相比于其他政党更具吸引力,而是他们信仰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此时政党认同便是价值合理的;而某些选民支持社会民主党“意识形态终结”式的“趋中政策”,往往是基于政策短期的实效性,此时政党认同便是工具合理的。韦伯认为,相互结合是合理性最好的状态,否则便是一种病态:政党的价值目标需要以实际的贡献作为合法性的基础,否则便是一纸空谈;只注重实用性而忽略政党的理想或使命,则会陷入“历史终结”式的谬误。在民主政治的背景下,政党认同的主体主要指向普通民众,因此,政党认同理应是两种合理性的结合:即民众在政治实践过程中,通过结合对政党价值目标等因素形成的积极认知与对政党实际贡献产生的正面评价,而后形成对政党的心理支持及由此产生的行为支持。获得认同的政党通过民众的支持,可以排除运行中的大量阻碍,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目标。因此,无论是夺取还是巩固政权,政党认同对于每个政党而言都是渴望得到的重要资源。
(二)政党认同的建构因素
对于政党来说,政党认同不是凭空可得的,而是通过一定的要素建构而成的。通过对政党认同内涵的分析,可以判断建构政党认同具有多重要素,包括政党意识形态、政党成员形象与政党产生的实际贡献。
1.政党的意识形态是建构政党认同的首要因素。政党若想获得民众的支持,必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体现出民众认可的价值目标,满足民众的价值预期。而政党意识形态作为政治价值的系统化阐述,是“政党对社会发展、政党追求的目标以及政党自身的行为的合理化进行辩护而形成的一套思想理论体系”,[5]也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标志。从现实的阶级与利益角度出发,不同的阶级必然会支持与之利益相匹配的意识形态,并拥护该党为执政党,从而表达其利益要求。因此,“意识形态对政党认同有着直接、突出影响,符合大众需要的意识形态更是能够极大地强化和巩固政党认同。”[6]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意识形态,是关乎广大无产阶级与人类实现全面解放的学说,是中国人民期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建构政党认同,获得民众支持的前提与首要因素。
2.政党的成员形象是建构政党认同的重要因素,即是指民众对政党成员的整体性看法及评价。政党成员是政党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党领袖与普通党员。“领导人是政党的核心,公众习惯通过他们的言行判断政党组织形象的优劣。”[7]换言之,政党领袖是政党整体形象的代言人,如果他能给民众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同时具备强大的品质(如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高度的政治自觉等)则有助于政党理念的宣传与政党政策的实施,比如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凭借踏实肯干的态度与务实沉稳的作风,被誉为“铁娘子”,给德国民众留下了深刻、良好的印象,由此作为基民盟的领袖四次当选德国总理。普通党员的形象对于建构政党认同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更是尤为关键。西方政党的普通党员一般来说只活跃在几年一次的选举中,选举后则退回到普通公民行列,“公民角色”超过“党员角色”,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员角色”则具有持续性,这要求他们必须持续坚定政治信念,严格遵守党规党纪,发挥先锋队的作用,从而塑造良好的形象。如果普通党员脱离群众,违背党的宗旨,长此以往则会让人民对政党形成负面的评价,从而不可能获得民众的支持。
3.政党的实际贡献是建构政党认同的根本因素。政党的实际贡献是指一个政党为国家与社会创造的价值,从历时性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历史贡献、现实贡献与未来贡献。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因此,民众是否认同一个政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该党是否可以满足他们的实际利益需要,是否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建构政党认同,让民众支持一个政党的根本在于:该党为国家、社会曾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创造过什么样的价值;该党在执政时是否可以满足多数人的利益诉求,是否能够促进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全面发展;该党是否拥有强大的能力,让民众相信在未来面对危机时可以带领他们实现最终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获取民众支持与认可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实际的贡献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需要。
二、中国共产党建构政党认同的百年历程
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对政党认同的建构与维系。根据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建构政党认同的目标与政策,结合政党认同的建构要素,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强调“要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民主。因此,这一时期建构政党认同的首要目标便是夺取政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通过深刻的民主实践彰显了其民主追求,塑造了良好的形象,建构了政党认同。首先,党极其重视农民工作。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让农民这个“大多数”真正当家作主,必须要消灭剥削与压迫。为此,针对土地问题,党在1929年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强调“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到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些政策让“阶级关系发生剧烈的运动,被压迫的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农村的主人”。[9]其次,党采取统一战线的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发扬民主精神。以抗日战争中“三三制”政权的建设为典型,即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与中间派各占政权机关人员的1/3,其是“领导中国抗战与革命到最后胜利的最好的最有力的形式”。[10]再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毛泽东1930年至1933年三入福建才溪乡进行调研,与村民打成一片,之后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塑造了政党领袖亲民、爱民、重民的形象。此外在革命战争时期,普通党员与干部队伍坚决遵守党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获得了民众的认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成功建构了政党认同。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建构政党认同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11]。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相应措施,稳固了政党认同。一方面,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通过意识形态引领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针对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为“一化三改”,到1956年毛泽东作出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要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这里看出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与中国实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党引领建立了基本的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基本的法律制度,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党员的数量急剧上升,但整体素质并无显著提高,体现为少数干部存在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的行为;部分新党员思想与作风问题较为突出;部分老党员存在革命意志消退的情况,其无疑损害了党员的形象。为塑造良好形象,党中央1950年至1954年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整党运动。据统计,在1951年开始并持续三年之久的“三反”运动中,“共计有41万人被开除党籍或被劝告退党,占全体党员人数 6.4% ”[12],并重点查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等贪污罪犯,对提高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党的领导下,这一时期我国实现了经济恢复;完成了三大改造,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顺利完成“一五”计划,为改善民生、发展工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建立了基本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从而成功稳固了政党认同。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文化大革命”后,党建构政党认同的主要目标是继续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相应措施,维系了政党认同。首先,党注重思想路线的转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面对十年“文革”导致的思想僵化,邓小平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13]基于此,党将马克思主义与经济、政治的发展相统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次,由于“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14],因此党极其注重民主的发展,包括注重选举民主的发展,建立了完善的基层自治体系;注重协商民主的发展,创新了具体的协商模式,如集体协商与民主恳谈;注重党内民主的发展,完善了民主监督机制与党内选举制度等等,这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在推动民主化的进程中保障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再次,针对“文革”时期党员形象受损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党先后为数以万计的党员与受牵连的无辜民众平反,勇于承认犯下的错误;极其注重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贪污受贿的违法犯罪分子进行专项重点斗争,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党员形象逐渐恢复。这一时期,党在探索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不断奋斗,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实现了人民生活的总体小康,从而维系了政党认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建构政党认同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相应措施,深化了政党认同。首先,在思想领域,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涉及了党政发展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全局性与先进性,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与广泛支持。其次,党极其注重思想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5]十八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进入了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显著提高,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最后,在塑造自身形象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16]这一时期,我们战胜了一系列的风险,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而以辉煌的成就深化了政党认同。
三、中国共产党建构政党认同的实践进路
建构政党认同,维系政党认同,中国共产党应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塑造党员良好的形象,不断提高党的执政绩效,从而深化政党认同。
(一)把握方向,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7]由于意识形态是政党认同的首要因素,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建设。
1.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应强化政治责任,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首先,应当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群头脑,切实代表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动员全党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责任出发点,找准工作着力点,做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最后,抢占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利用短视频平台、微信推送等全新形式,以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加强意识形态的宣传力与感染力。
2.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引领力。要获得民众的支持,必须要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引领力,以化解冲突、凝聚共识实现目标。首先,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在全社会开展具有层次性的教育引导活动,并注重内容的大众化与通俗化,以深化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加强政治意识,深化政党认同;其次,以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汇集社会思想共识,将社会中存在的矛盾与分歧凝聚为民众普遍认同的基本共识信念,比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以深化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情感;最后,以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整合多元的社会意识,引导其为共同的价值目标而自觉行动,将多元社会意识之间可能存在的分歧与冲突降低到最小值。
3.构建完善的意识形态体系。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深化政党认同,必须要建构完善的体系以作为支撑。首先,应加大对意识形态的研究投入与研究力度,成立专项的基金会为研究提供物质保证,重点培养一部分学者与专家,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深入研究以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与意识形态的学术体系;其次,应注重对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可以通过建立与意识形态有关的交叉学科,学校组织学生定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组织马克思主义思想知识竞赛等形式,以构建意识形态的学科与教学体系;最后,积极争夺国际舆论中的话语权,抵御西方话语权的攻击,防范西方意识形态的输出,以构建我国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
(二)把握要点,不断塑造良好党员形象
政党成员形象对执政党建构与深化政党认同具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认为,党员形象良好有利于政党内部的团结,有利于提升民众的信任,有利于降低执政的风险等等[18]。因此,我们党应把握从严管党治党这一党的建设的基本要点,注重培育与塑造良好的党员形象。
1.塑造中国共产党整体的良好形象。中国共产党整体良好形象的塑造需要从党内抓起。首先,应严格整治党内作风问题,做到严格执纪,加大整治党内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同时聚焦与深化政治与经济领域的反腐工作,深度探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载体;其次,应勇于自我革命,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的同向发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最后,应完善监督体系,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同时加强党委对各类监督主体的统筹与领导,构建运行畅通、覆盖全面的监督体制与责任制度。
2.培育普通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党中央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19]。由于普通党员与民众接触最为密切,联系最为广泛,因此必须注重培育普通党员的理想信念,以塑造良好形象。首先,应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武装思想,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从而以理想信念带动实践,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其次,应建立理想信念监管机制,通过定期的检查、考核与对群众的实地访问,以检验党员是否存在信念不坚定的情况。如果党员理想不坚定,脱离了群众,则予以一定程度的惩罚。最后,应搭建具体的实践平台,通过相关的活动,做到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塑造党员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己任的良好形象。
3.发挥政党领袖的招牌作用。政党领袖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党的整体形象,因此,必须发挥领袖的招牌作用,从而深化政党认同。一方面,在维护好我们党主要领导人光辉形象的基础上,发挥政党领袖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上的功过得失,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方法,做到实事求是;另一方面,组织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凝聚全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与价值共识,通过深刻的政治实践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把握根本,不断提高党的执政绩效
前文已叙,建构政党认同的根本因素是党的实际贡献是否可以满足人民的利益需要。为此,中国共产党需把握“利益”这个根本要素,通过注重经济、政治制度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以提高执政绩效,从而深化政党认同。
1.注重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经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是立邦之本、兴国之要。因此,深化政党认同必须注重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应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其次,党应毫不动摇地巩固与发展公有制经济,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扶持民族企业,树立民族品牌,比如华为、苏宁等等,提高“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最后,党应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以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为手段,不断增强宏观政策的自主性,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
2.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20],为了提高执政绩效,深化政党认同,党必须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党应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次,应通过党的领导,积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全领域享有人民主权,在民主选举、决策、管理与监督的全过程都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再次,党应领导发挥新型政党制度决策科学与治理有效的优势,通过扩宽政治参与的渠道、创新参与的模式、注重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
3.注重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1]因此,文化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国家的发展水平。为了深化政党认同,党必须注重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党应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其次,党应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并结合时代要素,传承好、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推动其走向国际,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最后,党应不断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这一过程中树立人民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从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