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制度:变迁、反思与展望

2023-01-06杰,张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政治

赵 杰,张 磊

(1.上海师范大学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 201400;2.燕山大学 学生工作处,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辅导员制度发端于战争年代的军校,并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变化。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步入高速车道,高校辅导员制度在适应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教育管理、大学生扩招等新情况中难免会出现短时性失调。目前,站在建党10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辅导员制度更应当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追求,把立德树人的目标根植于辅导员的工作中,将辅导员自身的价值追求同党的教育事业深度融合,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一、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变迁

辅导员制度发端于抗日战争时期,辅导员队伍自诞生起就承载着统一军民思想的价值重任,对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理解背后价值层面的“变”与“不变”,为把握新时代辅导员制度的内涵和未来展望提供依据。

(一)萌芽时期:军校确立政治指导员制度(1931-1949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了武装斗争的方式,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高度重视军队建设,尤其重视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战线,在思想和精神层面形成中国军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战争年代,为统一军人思想起到巨大作用的就是政治委员,1931年,在部队“政委”的基础上,军校正式确立了“政治指导员”制度。[1]

战争年代的军政和教育一体,政治指导员主要负责军校学员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近似。[2]“政治指导员”制度就是辅导员制度的雏形,为战争年代我国的军事大学实现军政一体化起到了巨大作用。政治指导员与学员关系紧密,成为学校对学员进行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并为1949年建国后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创建了范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高校辅导员的价值属性相较于战争年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二)成型时期:高校确立政治辅导员制度(1949-1966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脱胎于战争年代军校的“政治指导员”制度演变成了新中国高校的“政治辅导员”制度。1953年,清华大学向教育部申请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该请求被教育部批准后,清华大学成为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先行者,也标志着辅导员首次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职业范畴。

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是基本国情。党和国家清醒认识到教育发展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为全国各大高校先后配备了一批政治辅导员。由于建国初高校的各类师资都比较匮乏,政治辅导员往往由党政领导干部、政治课专业教师和青年教师兼任,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对专职辅导员的需求也日益增长。196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第一次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对政治辅导员的地位、作用、来源以及学生工作的系列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政治辅导员在制度层面上被正式确立。[3]

(三)稳步成长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走向职业化(1977-2002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中国全面进入改革开放的全新历史阶段。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样的,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政治思想的引路人,也要紧跟现代化的发展脚步,即要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受到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总体制约,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并不完善,在党的领导和推动下,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列入重要议程。1983年,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系统培养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1986年,全国已有30余所高等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未来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学科基础。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200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辅导员的招收与聘任、职称与编制、培训与管理、地位与待遇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规定,高校政治辅导员进入职业化发展阶段。

(四)加速成长时期:高校辅导员制度走向专业化(2002-2019年)

职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其核心是保证专门的工作由专门的人来做,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2002年,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正式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极速扩大,高校辅导员也不得不快速适应新形势,由职业化进一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为一专多能乃至专家型高校辅导员。200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首次明确,“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4]该文件第一次将政治辅导员的称谓变为“辅导员”。

国家和社会期望“高校政治辅导员”从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职业,逐渐转化为更为综合型、专家型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如将“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等明确为辅导员的工作职能。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中提到,“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5]该文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配备标准。自此,高校辅导员不但完成了向职业化进阶,同时开启了专职辅导员配备数量大提升的新时代。2019年5月20日,教育部发布《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首次突破50%,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见表1)。

表1 高校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学生数、辅导员数汇总表

(五)内涵式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重构与融合(2019年至今)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工作目标。2018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公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遴选结果,试点建设周期为2年。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这次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9年1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公示了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遴选结果。2020年4月2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深化。

“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在教育领域的贯彻落实必然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一,在2019年之前我国的教育发展目标主要致力于“建立”和“健全”的系统构建,那么“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则开启了教育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时代,;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教育工作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高校辅导员作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步开启并承担了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使命。无论是面向教育现代化还是教育强国,辅导员的职能必须紧跟时代特征。

二、对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当代反思

一种制度的形成是依靠集体意志结合社会实际需要经过反复商榷完善后的产物,回顾整个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反映着不同时代的教育发展特征。当下,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却处于高校格局中的弱势地位,辅导员工作中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片面价值取向,辅导员专业发展对学生尚存在职责边界模糊和教师角色异化的问题,且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演进在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中缺乏主动性。

(一)辅导员处于高校格局中的弱势地位

模糊的工作边界是辅导员工作的突出特征。2017年8月,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9大工作职责,即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

第一,辅导员的工作边界不清晰。实事求是的讲,能将上述9大工作职责融会贯通的辅导员确实需要成长的时空条件,但由于教育体系背负着“无限责任制”的包袱,辅导员群体成为高校空间中被“甩包袱”的主要群体,党务秘书、院办秘书、档案管理、卫生监督、安全保障、后勤服务等,只要是其他责任主体明确职责以外的内容几乎都归于辅导员职责。就如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如果不清晰界定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那么内容和方式则可以无限多,现实中的辅导员职责即是如此,工作边界模糊且工作范围涉及高校全场域。

第二,辅导员的成长环境不连续。由于辅导员的流动性大,其缺编现象经常存在,新入职辅导员一经上任常常需要立即顶上岗位并履行9大工作职能,即便在关键的入职培训中也存在相当多的“工作与听课冲突”的现象,在工作中边做边学是辅导员的基本学习方式。由于辅导员需要频繁切换学习内容,造成学习的不连续和碎片化,缺少“专心致志”的深度学习环境显然不利于辅导员的专业化成长。辅导员专业化成长不足,相应的代表性成果少,相对于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等缺乏竞争力,本就处于利益格局中的弱势地位进一步被强化。

第三,辅导员的社会性地位相对较低。当前,国家层面正在大力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配备,辅导员群体成为重要补充来源。思政课教师属于专任教师队伍,对于辅导员群体吸引力极大,而反向流动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辅导员处于高校利益格局中明显的弱势地位。另外,在本研究过程中,每年的教育统计年鉴有关教职工的统计数据,有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专任教师等具体区分,辅导员却没有明确归类,获取研究数据较为困难,这也是在研究中体现辅导员处于弱势地位的一个旁证。

(二)辅导员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片面价值取向

工作边界的模糊必然导致角色的混乱和异化。从广义的概念看,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的概念来讲,教师是教知识的人,辅导员往往没有既定的课程任务,“辅导员是不是老师”成为一个问题,其教师角色出现混乱和异化。

第一,辅导员工作重管理。从目前的评价体系来看,“结果至上”的评价导向根深蒂固。2020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改革教师评价,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要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实际上,除了专业教师上课之外,一线的学生工作几乎都属于辅导员的工作范畴,而在如此碎片化的工作中,如果能评价出辅导员的好坏,“显示度”这一结果往往就很重要。好的显示就是追求各种荣誉,把时间多用于打造个别人或个别团队的比赛和竞争中,其他多数人只能通过高校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管制,不出事就是好的结果;坏的显示就是如遭遇学生危机事件,而危机处理从来都是管理优先,事急从权。所以,辅导员工作重管理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辅导员工作轻教育。管理出结果立竿见影,教育出结果百年树人。专业教师的评价体系也存在重结果轻过程和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现实中,有这样一群“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他们直到退休也许还只是讲师,却把整个人生献给了“真正为了学生的教育事业”。同样的有这样一群“学生心目中的好辅导员”,他们用尽所有心力为学生成长而付出,但短时间内注定不会有显示度,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中默默无闻。所以,教育价值取向在辅导员工作中被弱化也是必然的,但却是非必要的。

(三)辅导员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被动适应

辅导员制度在整个历史传承中始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队,辅导员在政教双属性中的思政属性有高度一致的价值观框架,而新时代随着辅导员内涵的丰富与发展,特别是赋予辅导员“教师”身份后,不同辅导员个体出现显著差异。

第一,辅导员对学生数量发展变化的被动适应。辅导员成为一个专门职业以来,特别是我国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依靠大批专业教师和青年教师兼职做学生的思政工作和各类教育管理工作已经不再现实,一方面高校对专职辅导员的需求缺口太大,另一方面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发展,于是国家适时出台了高校按1:200配备专职辅导员的政策标准,高校补充了大批辅导员,到2015年,全国高校平均每202个学生配备有1名专职辅导员。

如图1所示,从2000年至2020年,全国高校生师比从2000年的12.0变化为2020年的17.9,这与我国高校逐年扩招的实际呈正相关关系,我国高等教育于2002年进入大众化阶段,2019年进入普及化阶段,仅20年的时间,我国就从高等教育精英化迈向普及化,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逐年扩招的同时,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配备也在相应增加,图中显示我国高校生师比的变化相对于专业教师与辅导员之比的变化更为缓和,说明辅导员从配备数量上对学生数量变化的适应更为被动,也反映出近年来高等教育对高校辅导员的迫切需求。

图1 高校生师比、专任教师与辅导员之比

第二,辅导员发展对学生需求变化的被动适应。多能型辅导员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热词,一专多能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如图1所示,仅是从数量比例上呈现出辅导员大批量配备的变化程度,然而,专职辅导员配备更多,则专任教师兼任辅导员的情况就会相应减少,就二者相比,近年来谁的工作量增加更多尚未可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样化的发展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和家长们的普遍诉求,这决定了辅导员工作复杂程度的增加,辅导员在教师角色扮演中呈现紧跟时代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被动状态。辅导员数量和能力发展的速度很快,但对新时代学生群体快速发展变化的主动适应还不够,辅导员群体在学生心目中常常形象不佳,而辅导员自身又觉得自己高付出低回报,如此悖论折射出学生对辅导员需求和辅导员对自身发展需求的双重“供需不匹配”问题。

三、对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建议与展望

辅导员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已经从最初的萌芽走向今天的成熟,展望未来:首先在制度的价值观层面要充分体现出辅导员工作实践中重视教育的价值取向,尤其要改变、弱化“结果至上”的评价方式;其次在制度的具体内容中,要更精细化地界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范围,不仅包含哪些工作需要做,也包括哪些工作不需要做,从而为辅导员专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最后在制度的实施层面,尊重并保障高校辅导员应有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从而构建辅导员终身职业体系。

(一)价值层面:扭转“强管弱教”的价值取向,为辅导员专业发展提供方向引领

图2以矩阵的形式展示了育人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具体关系。其中,横坐标表示育人职能的完成度,纵坐标表示管理职能的完成度,四个不同象限分别代表“管理”和“育人”的不同组合方式。

图2 育人完成度与管理完成度关系矩阵

回顾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历史变迁,在成型期,高校政治辅导员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由于脱胎于军校政治辅导员,存在较为浓厚的军事化管理风格,辅导员工作从价值取向上呈现为A象限的特征;在稳定发展期,由于该阶段辅导员配备一直存在较大缺口,总体看来无论管理职能和育人职能都处于相对低位的水平,综合判断基本呈现为C象限的特征;在加速成长期,大幅度提高辅导员配备,同时辅导员职责范围也在同步扩大,无论管理还是育人职能都得以丰富,但在教育实践中,辅导员事务性工作比重较为突出,即管理职能较为突出,此阶段辅导员育人职能的完成度相对较低,综合判断呈现为A象限的基本特征;内涵式发展时期,辅导员的管理和育人职能势必将B象限作为目标,在保证较高程度管理规范化的同时,全力追求育人职能的完成度。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深度变革的历史转折点,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社会今后一段时间的核心目标。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应回归教育本质,强化辅导员教师育人使命更为迫切,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B象限中深色阴影区域应当成为辅导员制度的价值体现,即“强育人且较强管理”的价值取向。展望更远的未来,当社会教育高度发展后,辅导员的价值追求最终将落在D象限,那时的辅导员制度将最终呈现出弱管理、强育人的价值观。

(二)内容层面: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边界,为辅导员专业发展提供环境条件

新时代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需要在实践中明确工作范围,对于辅导员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赋予清晰的边界,为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关键要素保障。目前,相关政策规定辅导员有思政、党团、学风、学生日常、心理、网络思政、危机处理、就业、科研9大工作职责。

第一,明确定位,理顺管理角色分工。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最容易与行政管理人员、班导师这两个管理者角色发生混淆。辅导员受两个体系的领导,不仅是高校学生工作部门的一份子,同时也是二级学院的一份子,相关政策规定辅导员有9大工作职能,而多数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也针对这些职能设置相应的子部门,对应关系较为明确,而二级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和班导师工作则在定位上存在较大差异,对此,建议高校在制度设计时应重视并优先推动二级单位将行政管理者和班导师的工作职责做好清晰定位。

第二,立足本职,拒绝不合理的工作内容。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严重的“专职不专”的状况。高校层面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往往规定宽泛,对于高校内各类部门的各类工作要求和任务分配不能实现有效阻隔,造成辅导员无限配合、协助各类事务性工作的鲜明特征,久而久之,辅导员难免陷入被动应付各类事务性工作的泥淖,脱离开辅导员管理育人的本职,同时丧失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对此,建议高校在制度内容中体现辅导员工作中可以拒绝的非必要内容,有效阻隔不合理的工作分派任务。

第三,创造机会,畅通辅导员发展通道。教育部24号令中明确指出,“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辅导员的主要发展路径一是向专业教师方向发展,二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目前两条通道难度都很高,在学术方面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基本无法竞争,而行政通路又往往非常狭窄。近期,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高校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至少要有一年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的经历。反过来看,辅导员也可以有类似的机会到专业教师岗位上进行锻炼学习,相信辅导员将可以更好地践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和“五育并举”教育方针。

由于辅导员目前工作的特点,高校各部门对其依赖性极强,根本原因是高校场域内各类岗位的工作职责并不都很清晰,不清晰的工作部分由辅导员承担得过多。要根本解决这一顽疾,现阶段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动高校层面出台合理的配套政策,一方面具体规定辅导员要做什么,另一方面具体规定辅导员可以拒绝做什么,为辅导员专业发展提供条件保障。

(三)实施层面:提升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构建辅导员终身职业体系

目前,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并不高。在高校中,辅导员显然处于利益格局中的弱势地位,在社会中,辅导员的知名度也往往非“透明”即“负面”。

第一,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待遇,提升辅导员的社会地位。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说起来算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份子,但实际上工资待遇相比专业教师还是较低的,工资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又很大,专业教师享受的假期福利常常是泡沫化的;另一方面,辅导员工作中有一大板块是危机事件处置,当下社会的年轻人出现各类特殊危机事件的比例逐年上升,辅导员该方面压力骤增,导致多年来辅导员队伍始终处于高流动状态。

第二,营造辅导员终身职业的良好氛围。因工资待遇和地位不高且发展受限,许多辅导员才入职不久便考虑如何脱离,学生还没带满一届就匆匆离开辅导员队伍。一方面,辅导员的快速流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频繁更换辅导员是学生对辅导员认可程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缺乏长期积累,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难以保障,专家型辅导员的缺失会进一步加深辅导员在学生和大众心目中的弱势形象。

提升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是将辅导员真正当做教师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的前提,让教师成为大家最羡慕职业的重要内容,辅导员综合地位的提升将更多优秀的辅导员留在岗位上,辅导员终身职业体系的构建就有了根基。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