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角下应急管理专业建设的问题与进路
2023-01-06张桂蓉郭少军
张桂蓉,郭少军
(1.中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2.中南大学 社会稳定风险研究评估中心,湖南 长沙 410018)
一、引言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2020年教育部及时响应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布局20所高校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1]并批准武汉理工大学开设应急管理本科专业。[2]2021年2月,教育部批准了20所高校开设应急管理本科专业,[3]2021年12月又有13所高校的应急管理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批。[4]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当前,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正处于探索时期,应急管理专业面临着明晰培养目标、融合相关学科、开发专业教材、建构课程教学体系、创新育人机制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专业,应急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问题的解决既要立足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又要突破专业领域、打破学科界限,融合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在更大范围进行统筹谋划,探索创新。新文科建设的创新本质和跨学科性、现实性、技术性特征与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高度契合,[4]因此可以在新文科建设框架内推进应急管理专业建设。
二、新文科的内涵和建设路径
(一)新文科的内涵
1980年,美国斯隆基金会提出了新文科倡议,并在1980-1990年之间投入2,000 万美元,启动实施一系列相关课程和项目,将技术和定量素养纳入文科的领域。[5]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进行了大范围的新文科实践,主要包括:对专业进行重组,实现专业融合;全面修订培养方案,把新技术融入语言、文学、哲学等传统课程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和体验式学习。[6]2018 年,该学院院长洛里·洛特发表题为《为新文科设计模型》一文,对其学院在新文科实践中的做法和理念进行总结,扩大了该学院在新文科建设方面的影响力。
虽然美国最早提出了新文科概念并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但是我国新文科的概念并非来自美国,而是新工科等一系列学科变革思路的延伸。我国的新文科建设在目标和手段方面与美国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但在学科基础、特色、使命等重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发展动力方面,美国的新文科建设具有较强的自发性,而我国新文科建设更多的是来自顶层设计的推动。2016年,教育部在研讨工程教育改革时首次提出了“新工科”概念。2018年5月24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做了《培养堪当大任的卓越拔尖人才》的主题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新学科建设从新工科“一新”扩容为“四新”。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举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会议强调要“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新文科建设正式进入政策实施阶段。2020 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全面展开。
目前,学术界对新文科的内涵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认识,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新文科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现实性。回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解决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第二,综合性。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农医之间的交叉融合;第三,技术性。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模拟仿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新文科的建设路径
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需要立足国家需求从学科使命、建设原则和基本路径方面把握新文科建设的思路。
1.新文科的学科使命。新文科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把握新文科内涵需同时关注其“文科”的本位和“新”的要求。文科相对于理工农医等其他学科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性和深厚的阶级、民族和国家烙印。文科与人们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密切相关。它不仅要关注社会现实,回答社会问题,更要关注价值评判,改造人的精神世界。在阐述新文科内涵时应首先关注其“新”的使命。纵观我国文科类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文科类专业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学习借鉴了西方的理论知识,其使命主要是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服务。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但是我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分量相对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文科建设在对内为国家发展服务的同时亟需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建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塑造国家硬形象。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文科的使命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2.新文科的建设原则。立足于新文科建设使命,根据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形成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的原则可概括为尊重规律、立足国情、守正创新、分类推进。其中,尊重规律要突出新文科教育价值引领的内在要求;立足国情要求加强对中国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守正创新既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又要适应并借力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分类推进则要求根据具体学科专业特点和行业领域特定问题,促进专业特色发展。
3.新文科建设的基本路径。根据《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的路径则主要包括明确总体目标,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等方面。即在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弘扬中华文化的目标指引下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方向,促进文科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在课程建设方面关注国内最新实践,增加课程的实践内容和交叉内容,建立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提升文科人才培养质量。
三、新文科视角下应急管理专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开设应急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应急管理在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与新文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价值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树立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需要根据专业特点培养相关岗位所需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价值观。新文科的建设对价值引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不少高校应急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只提出了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未有明确具体的价值观目标(见表1)。虽然部分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提出了价值目标,但是目标相对笼统,没有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具体的价值要求。
表1 部分院校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学科交叉融合不够深入
应急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课程体系需融合公共管理、社会学、法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心理学、计算机、医学等学科知识。然而,大多数高校应急管理跨学科课程要么受制于现行学校院系管理制度无法真正开设,只能在课外交流活动中补充学习,要么只是简单地将其他院系的课程移植到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其他学科教师在应急管理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仍按原专业课程定位进行教学,容易忽视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如应急管理专业中的Python与数据分析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程仍按计算机专业的一般要求进行授课,没有结合应急管理专业具体的应用情境和要求。当前,应急管理专业所涉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尚未实现深度融合,导致学生产生什么都学了,但又什么都不会的感觉。
(三)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不够顺畅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亟需政、校、企、社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但目前校外主体对应急管理专业建设的参与还十分有限,尚未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在政府方面,教育部仅仅对应急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宏观把握,出现了应急管理专业在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学段分别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从而分属两个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的状况,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难以对不同层次的应急管理专业培养给予统一的指导;而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除应急管理部对其所属三所高校和共建高校有合作关系外,对开设应急管理专业高校的合作指导十分有限。在企业方面,应急管理行业企业对技术人才需求较大,由于应急管理是管理类专业,企业合作意愿相对较低。在与社会组织合作方面,学校合作意愿不强。
(四)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教材是各专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应急管理专业起步较晚,相关教材还不够成熟完备,尚未形成应急管理学科知识体系;一些高校使用调整后的国外教材,但这些教材往往是基于国外的应急管理实践而开发,难以概括我国最新的应急管理实践和理论。一些高校虽然自编了部分教材,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应急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五)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应急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大多数高校应急管理专业的实践与一般管理专业无明显差别,本科生培养以假期自主实践、毕业实习为主,学校统一安排的实践机会相对有限。研究生培养主要由导师提供调研和实践学习的机会,实践技能训练严重不足。
四、新文科视角下应急管理专业建设策略
(一)总结中国经验,强化价值引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防灾减灾实践经验,形成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蕴含丰富风险观念的传统文化。建国以来,我国在党的领导下“成功应对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安全风险,创造了许多抢险救灾、应急管理的奇迹”。以传染病防治为例,新中国建国初期广泛建立基层卫生防疫组织,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在50年代基本消灭了鼠疫、霍乱、血吸虫病。1961年消灭了天花,相比之下,直到1967年,全世界仍有46个国家有天花流行。
应急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总结我国的应急管理实践,提炼其中包含的精神价值,将其主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人才培养价值目标。如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使学生具备忠诚感、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在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使学生真实了解各国应急管理实际情况,防止学生被网络不良言论和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误导,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
(二)搭建校内专业整合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应急管理专业相对其他管理类专业具有更强的交叉融合性,体现出“超学科”属性。应急管理专业建设需要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使不同学科教师共同合作来培养应急管理人才。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邀请或安排另一学科的教师来讲授应急管理专业中的某一具体课程,如安排数学专业的教师为应急管理专业学生讲授概率论,或者计算机专业教师讲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如果这些教师没有从应急管理真正的需要出发,而是根据课程的一般特点进行授课,很可能导致学生因课程过于困难而缺乏兴趣,甚至将其作为负担,在通过考试后便将课程知识抛于脑后。为提高人才培养效果,需要其他学科任课教师根据应急管理的现实情境和需要开发课程,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体验感、获得感。然而由于各个高校二级学院和学科专业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应急管理所涉及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为促进应急管理专业所涉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有必要设立校内专业整合平台。这一平台可以由应急管理专业所在二级学院牵头搭建,通过平台促进应急管理专业不同课程教师的共同交流,面向应急管理现实情境和人才需求合作开发课程。
(三)探索政、校、企、社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开发人才培养新模式
正如应急管理研究对象——突发事件的应对单靠政府或企业均无法实现良好效果,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一样,应急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也必然要求多主体的参与。为促进不同地位、意愿的主体相向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和学校的主导作用,增强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其中政府要在宏观层面加强对应急管理专业建设的指导和支持,如增加支持应急管理专业建设的项目数量,鼓励应急产业与高校合作,支持应急救援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并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学校要充分认识自身在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积极吸收政府应急部门、应急行业、社会组织中资深人士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聘请有意愿人士担任客座教师、兼职讲师等,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过程中充分听取应急管理实务界专家的意见,定期邀请他们为学生开展讲座或培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可以尝试校外兼职导师制,以若干名学生为一组,为每组学生安排一位校外兼职导师,要求其每月至少围绕应急管理工作与学生进行一次交流。对一些行业性较强的高校,可以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既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实习机会,又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对于综合性院校可以考虑项目制育人,即围绕特定主题与实务部门开发学习项目或模块,如与气象部门开发极端天气应对项目,与风险评估公司开发风险评估教学项目。
(四)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共同编写应急管理专业教材
课程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材则是课程培养的基本依托。在应急管理专业建设方面,各高校分别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色,在教材编写方面各高校对课程教材的内容把握各有不同。为此,可以考虑由应急管理学会牵头联合全国应急管理本科专业高校联盟在教材编写方面推动各个高校的合作,充分整合核心专业课程所涉及领域的专家资源,立足国内应急管理实践共同开发应急管理专业的教材,并将教材编写项目积极申报国家规划教材立项,增强合编教材的影响力。
(五)加大场地、资金投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应急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急管理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实践技能具有较高要求。诸如快速反应、果断决策、组织协调等具体应急能力以及逃生和救助技术难以从书本中获得,必须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因此应急管理专业建设应重视实践教学内容。应急管理专业建设必须保障足够的场地、资金投入,围绕网络舆情安全、数字沙盘推演、情景模拟应急、应急演练仿真、灾害心理实验、风险防范与理性决策等环节内容,建设应急专业能力训练实验室并采购相关软硬件系统。
在校外实践方面,需要校方加强与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基层街道社区、应急产业相关企业、大型企事业单位战略规划部门、应急救援社会组织、管理咨询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