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驱动下的服务学习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2023-01-06孟亚男石兵营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实务机构社区

孟亚男,石兵营

(华北电力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3)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11月3日,全国有关高校和专家齐聚山东,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达成“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的共识。《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文科门类众多、特色各异的特点决定了新文科建设必须分类推进。要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特点,结合行业领域特定问题,促进八大学科门类特色发展”。[1]这为包括社会工作在内的各文科专业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契机,也提出了新特色发展的工作要求和挑战。

社会工作教育有着如下特点:第一,它是一种价值导向的教育,强调为人民服务的情怀;第二,它强调服务的专业伦理、方法与技术;第三,它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第四,它强调社区需求的满足与专业学习的统一。概而言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特色就在于其“实用性”,按照《新文科建设宣言》中“经管法助力治国理政”的指导性要求,社会工作的新文科建设最重要的核心目标就是以创新的教育理念、方法、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来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务能力的全面提升。长期以来,国内社会工作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实践课程设置滞后和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需要在新文科建设的总体要求下改革和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2]在此背景下,笔者将源自于欧美,目前在我国部分高校尝试推行的“服务学习”理念引入到所在专业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在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机制下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开展行动研究,总结其可行经验和不足,以期优化当前的专业实践教学,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新文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基于实践教学创新下的行动研究

(一)“服务学习”的引入

“服务学习”是1967年由罗伯特·西格蒙和威廉·拉姆齐在美国地区教育会议上提出的。[3]“服务学习”主要指的是学生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服务满足社区的需要,并与学校、社区协作,促进学生公民责任的形成,与学术课程相整合,促进学生学术课程的学习,并为学生安排时间反思服务经验。[4]通俗地理解,服务学习即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而言,深入社区的情境,针对需求提供服务,一边运用社会工作理论提升实务能力,一边形成对理论的反思。服务学习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制定计划,强调学习的目标和根据目标所做的准备;第二,提供服务活动;第三,对活动进行反思。[5]

(二)项目驱动下的服务学习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安排与机构的项目周期不匹配,或者机构担心学生的介入程度过高影响服务质量等原因,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往往游离于真正的专业服务项目之外,或者即便是进入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也很难获得深度参与项目的机会,往往是在外围从事一种在专业程度上高于志愿服务但显著低于真正的专业服务的状态中。比如,相当多的学生被安排从事服务项目初期的入户调研以及其他信息收集工作,或者是一些简单的社区宣传和服务对象招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实践教学的成效。服务学习最核心的优势在于学习的情境性,即在真实的社会服务中完成对学生公民责任感的培育,对于社会工作这样一门注重“人在情境中”的专业来说,二者有着理念上先天的契合性。但如果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不能“嵌入”真实的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服务情境,就很难发挥其相对于传统学习的优势。这就需要社会工作机构能够与教学单位的课程设置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具体专业项目中真正实现对接,确保学生能在不影响机构对服务对象提供合格服务产品的前提下,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真正的服务项目支持,让服务学习处于项目驱动的前提下和情境中。换言之,社会工作真实的专业服务项目为教学单位和社会工作机构提供服务学习所必需的载体和平台,使得服务学习真正能够在学生参与项目进展的流程中得到实现,而这也恰恰是社会工作专业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之一。因此,笔者的研究对象是在项目驱动下的服务学习中创新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借此进一步探索新文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工作。

(三)行动研究设计

“行动研究”是教育学和社会工作广泛采用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强调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6]即将研究贯穿于具体实践的全过程。在研究中采取“行动研究”与“服务学习”理念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自身专业负责人的角色优势,以本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合作机构——Z机构所承接的政府采购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项目为驱动,尝试设计了基于“项目驱动下服务学习”专业实践教学课程项目,并参与到该活动进行行动研究。在研究设计环节基础上,该实践活动按照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项目的阶段性要求划分为确立学习目标、开展专业服务和进行反思三个阶段。

为创新实践教学,培育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视专业理论与实务育人的效果,本次实践教学由2位机构项目负责人与5位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督导组担任项目督导,选取大三年级24名学生,分为5组,利用周末的时间深入5个社区,每个小组完成3个社区社会组织孵化的子项目,全程参与到Z机构承接的B市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项目中。本研究与所依托项目周期一致,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历时8个月,实现了一个完整的项目驱动下的“服务学习”理念和模式引导的专业实践教学。

三、目标-服务-反思:项目驱动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一)确定目标

服务学习强调了学生在进入社区进行服务之前需要进行知识上的梳理与准备,该项目的知识准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相关课程知识,包括理论内容的掌握和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务工作的技巧,比如理解、接纳与沟通技巧等;第二,理解项目的政策背景、项目的经验与评估等内容,这些知识并不是专业理论知识,但也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学习进行社区进入前的准备。Z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政策背景以及相关地区的实务经验进行了知识分享,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拟定社区社会组织孵化的理论学习计划与目标。

1.专业知识的准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项目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从课程的涉猎内容来看,包括《社会工作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组织管理与服务》等。这些课程在大三之前开设了6门,《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组织管理与服务》与此次实践活动同步开设。在项目开始与过程中,督导教师和项目负责人都为实习学生提出了理论知识准备的要求。在同步访谈中学生表示:

老师说组织孵化的项目完成好需要我们专业的十来门课程知识,具体方法主要用到小组工作的方法,我就把《小组工作》的书又看了一遍。(学生KDS,所在小组01)

我在网上和案例书上搜了很多文案材料,然后设计自己的小组活动,写出活动计划,各个类型的都写了一个遍,我晚上不睡觉在那写文案,我就想我一定要搞出有特色的活动来。(学生GYH,所在小组04)

2.社区调研与项目目标的制定。在社区的服务学习意味着对社区以及项目服务对象——社区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提前进行调研与了解。社区居委会能不能提供帮助、和社区居委会的熟悉工作怎么做、社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社区居民有哪些诉求、“组织孵化”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是怎样理解的,这些问题的知识储备来源于学生平时的社区调研与实务经验,同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预判也是对学生实务能力的检验。对此,学生提供了积极地反馈:

作为社区自组织孵化的主要工作者,在社区培育一个新的自组织首先要做的应当是去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在我们第一次前往社区了解情况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态度并不积极,几乎是对我们不理睬,我们只能自己通过老师的动员会议、L区的培训会议大致了解情况;有的社区工作者能提供社区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没有社区调研的计划与调整计划的预案决定着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CTL,所在小组05)

为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服务学习的目标,督导组和Z社工机构的项目团队联合开展了实践教学的培训动员会。在督导教师的支持下,学生初步了解社区并进行了社区社会组织调研之后分别结合项目自身的要求,制定了自己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学习与能力成长的具体目标:

老师在做实践动员与培训的时候给我们说了项目的目标,我参与社区实践的目标就是通过参与推动完成项目来检验我的理论学习,提升我的实务能力。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来对照考察我的社会工作课程所学习的知识是不是有用,是不是掌握牢固了。要把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好,就需要我的各种专业能力,比如社区调研、社区领袖培养、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要会组织小组活动,帮助社区社会组织建立一整套制度等等,还是非常困难的。(学生TLZ,所在小组02)

(二)服务:在组织孵化培育过程中实务能力提升

研究所涉及的服务学习主题是参与机构培育孵化社区社会组织,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社区社会组织资源盘点、社区社会组织领袖培养、社区社会组织运营管理支持以及后续的跟进服务等。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每一阶段的服务活动来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融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见表1)

表1 服务学习内容与任务表

在成效反馈调研中,学生对整个服务过程进行了具体描述,体现了服务学习中服务与实践教育的融合进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我首先通过社区工作人员联系上了乒乓球协会会长,从会长和社区工作人员那里我初步了解了乒乓球协会的当前情况,从而补充和完善了乒乓球协会的自组织档案,然后根据自组织情况制作了小组工作计划和小组工作小节计划书,完善了自组织的档案文案工作。之后我加入了乒协微信群,有了和众多乒协会员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大家有问题可以一块讨论沟通。上周,我和小组同学一起去了乒协的活动中心,向他们介绍了自己,他们都很热情,愿意被孵化成正式的社区组织。我们了解到他们缺乏乒乓球台,我们就链接体育局赞助了三张乒乓球台。取得信任之后,我们商量了一下之后乒协活动如何开展以及构思举办一场乒乓球友谊赛的相关事宜,并建议协会更多地发挥公益性的作用,实现自组织的功能。(学生TJQ,所在小组03)

(三)反思:学生视角下服务学习的收获与发现

国外研究显示,服务学习对学生学业成绩、个性及社会性发展、公民责任感、职业意识四个方面均会产生显著影响。[7]在本研究中,笔者更重视服务学习对于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影响。在对服务学习反思环节后期学生反馈的研究中发现,本次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项目的服务学习至少在四个方面体现了实践教学的显著影响。

1.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职业认知和专业归属感。长期以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认知和认可度以及职业和专业的归属感较低,是造成毕业就业对口率低和专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通过本次服务学习,在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项目的参与过程中,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本专业对于改善基层治理和提升城市居民福祉方面的作用,因而增强了对专业和职业的认知与认可度,提升了专业归属感:

以前也在社区实习过,主要是调查和一些辅助性的社区活动,没有真正参与到服务项目里面来。这次跟着项目实战,了解到了社会工作机构是怎么通过间接服务,培育孵化社区自组织来推动居民文体娱乐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看着社区的爷爷奶奶们一起参加活动的那种兴奋和快乐,真的感觉到自己学的专业可以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体验到了成就感和这个职业的辛苦与快乐。(学生LZM,所在小组04)

2.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的深度融合。通过服务学习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影响,以及理论知识与课堂教学经过督导组的指导在服务项目中实现了与实务能力的初步融合,尽管没有具体课程考核,但透过访谈和焦点小组资料搜集的信息可以支持这一结论。学生普遍反应在个体定制学习计划目标基本实现的基础上,在服务学习内容与任务表中所列的相关课程和知识元得到了强化和转化:通过服务前的知识准备和服务中的应用与服务后的反思知识点得到了强化;转化同样是通过上述程序,知识转化为了实务能力:

书本上的知识不经过实践的检验不仅仅是不能验证对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能切实体验到知识到专业服务的这种转化。就拿做计划书来说,从需求分析到小组设计,课堂上老师讲的书本知识再怎么生动都是理论,哪怕是实验课的模拟其实都很难体验到面对服务对象与社区的大爷大妈们进行“破冰游戏”体验感来的更强烈。我在“向阳而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自组织孵化中体验到,这个组织孵化需要调动自身在书本上习得的知识,如“人本治疗模式”“森田疗法”等很专业的知识,课堂知识变为实战,你会发现书本知识要落地,要经过调整才能适用,才能帮助到居民,这种感觉是挺奇妙的。(学生ZZY,所在小组04)

作为督导,很高兴发现学生们能够在服务过程中回顾课程理论知识,拿着书本做策划和开展活动,而且我们的知识和实务能力也受到了挑战,我们要督导学生,我们自己也要不断提升实务能力。开心的是,看到孩子们体验到了知识转化为助人行动时的成就感,有几个小组开的已经比较专业了,已经开始把握到了小组工作的精髓。(督导教师MYN,负责督导02组)

3.形成学生学习过程“嵌入”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范例。以往的为数不多的产学研协同项目大多是依托课程的实习,在教学目标和协同机构之间缺乏真正有效的对接。由于教学课程本身很强的规定性,与机构自身的项目进展和人员要求不匹配,加之时间安排上的错位,缺乏协同育人的针对性设计,往往偏重于教学单位和服务机构的目标,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诉求,导致学生游离于产学研项目之外,很难实现对产学研协同真正的“嵌入”。依托项目的服务学习以学生成长为目标,通过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让机构实习真正服务于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成长,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上述问题,为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效果发挥提供了范例:

以前的机构实践课程都没有让我们深度介入,一般就是做做调查,写写计划书等文字工作,最多就是观摩社工开小组,这次的实践教学我觉得不一样了,我们是跟了一个项目周期,这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我在D社区负责3个自组织的孵化,作为社工的我们在实践中能够帮助自组织更加规范化、成熟化,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去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使组织拥有一套完备的体系,而非形成随意性过强而散漫的社区组织,最终实现组织自主性、积极性、良性地运行,我觉得这个目标我们在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孵化项目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MZY,所在小组03)

学生实践就是为了提升实务能力,同时也是要了解我们的专业和职业,进而认知社会,助力成长。服务学习的设计很好的满足了这些要求,而且机构也能获得督导老师和学生的人力资源支持,对我们和机构来讲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督导教师SBY,负责督导01组)

以往的实践安排,时间分散、周期短,而且学校要求多,要按照一门一门的课程来,我们机构没办法让大家跟着项目走,这次安排挺好,老师和学生们跟着项目走,我们也从你们那里获得了很专业的支持,这种模式应该推广。(Z机构负责人WY,机构方实习项目总督导)

四、结语

从已有研究来看,服务学习多用于大学生公民责任感教育,[8]也已经开始应用于专业教育,[9]但与新文科建设相结合的研究还不多。从本研究的过程和成效来看,服务学习不仅对于新文科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专业实践教学也同样具有创新意义,尤其是对于提升现有实践类课程效能、强化专业教育的OBE导向、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就本研究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基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服务学习模式的优化建议。

(一)经验总结

第一,服务学习模式适用于专业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对接理论知识和社会服务需求来实现知识转化和实务能力训练,从而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二,依托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开展项目驱动下的服务学习可以提供真实场景和全周期训练,较一般通识课程设置更为有效;第三,项目驱动与服务学习的结合统合于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教学单位和服务机构的双向互动和整体设计才能更好发挥这一模式的功能。

(二)优化建议

第一,强化教学单位的新文科理念,在OBE导向下不断优化服务学习的系统设计。项目驱动下的服务学习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要求多元素、多环节和全周期的计划,有效统合教学单位和服务机构的项目资源,实现基于项目的教学和机构服务双主体和多目标的同向同行,满足教学单位、机构和学生三方的需求。本研究认为,教学单位的针对性设计至关重要,即要有一整套教学管理系统来确保服务学习嵌入既有人才培养计划。其系统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驱动下服务学习专业实践教学运行系统机制图

第二,强化需求导向,注重学生学习需求为本,建立人才培养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双赢的工作机制。服务学习的最终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是教学单位的人才培养需求或者教学管理需求,再次是社会服务需求,服务学习项目的选择要区分层次,力争三者兼顾,必要时应增加学生全周期决策参与设计。

第三,要确保服务学习的专业性,核心要素是确保教学单位和机构双重督导制度的落实。从服务学习的专业教育特征来看,为确保专业实践教学本身的质量符合专业教学要求,必须强化教学单位督导和机构实务督导的支持机制建设以及督导队伍的水平建设。本研究显示,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在各环节,尤其是学习目标环节和服务流程的专业督导至关重要。

第四,要做好服务学习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需做好全周期监管和反馈,便于调整服务学习的流程设计。基于服务学习的多主体、多目标和多要素特征,必须建立针对服务学习的全周期监管和教学质量反馈机制,通过学生的线上线下评教以及教学团队的定期沟通反馈来落实,以便于与机构和服务对象及时沟通,确保项目驱动的有效性和各方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实务机构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影像社区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