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实证研究

2023-01-06刘凤存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院校

刘凤存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滕州 277599)

一、前言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出现了“产业大而不强、品种多而不优、求量不求质”的现象,国家日益意识到工匠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匠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引领作用,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其作为工匠人才输出主阵地的地位日益凸显。为了更加有效地构建工匠精神培育模式,笔者使用实证研究方法以便更加精准地找出当前高职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调查的信度和效度,笔者参照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差异性,选取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济南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泰山职业技术学院、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高职院校,[1]对其工匠精神培育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厘清工匠精神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完善建议,以期为工匠精神培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就当前研究成果而言,工匠精神培育研究尚未形成固定模式,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只有抓住最为关键的要素,方可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应用率。笔者认为可以围绕“‘在哪培育’‘为何培育’‘谁来培育’‘培育谁’‘怎样培育’”的逻辑线索进行方案设计,形成由培育环境、培育目标、培育主体、培育对象和培育手段等要素所组成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模式。

(一)问卷调查法

通过搜集以往关于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文献,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等方面入手,根据相关研究成果选择了40个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题目制成问卷,主要采用选择题。通过数据分析和系统研究,找出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课堂观察法

在对相关师生教与学的情况进行了课堂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分析。

(三)访谈与案例分析法

为了找到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与相关师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还通过相关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案例,分析当前社会对学生工匠精神的要求,探究行之有效的工匠精神培育方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培育环境有待优化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事物而言的,是指该事物赖以生存的一切要素情况与条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点要求高职院校应该深化校企合作,打造由社会、企业和高职院校等校内外多方共同参与的生态共同体,为工匠精神培育活动提供适宜土壤。

1.外部支持环境低效

当前,学生了解工匠精神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自主学习和企业实习三种途径,而网络媒体尤其是社会宣传则相对滞后,这与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和国家崇尚工匠精神、尊重工匠人才的社会氛围尚有较大差距(见表1)。

表1 您通常是通过哪种途径来了解工匠精神的 单位(%)

这一情况也可以从相关访谈中体现出来:

访谈者:你是否听过对高职院校的负面言论?

学生A:上高中时成绩就不理想,无奈中考进了高职院校。尽管近年来国家比较重视高职教育,但是与身边考上普通本科高校的同学相比,还是存在一些自卑心理。

访谈者: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呢?

学生B:尽管社会风气、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仍然认为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挣钱越多就越能证明自己的个人价值”的社会风气。

访谈者:你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工匠精神?职业技术人员是否可以得到社会各界尊重?

学生C:工匠精神主要是在学校里面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环节听到的,偶尔也听到社会上的一些宣传,但不是主要渠道。就当前情况而言,社会各界人士对职业技术人员的认可与尊重程度还不是很高,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2.校园文化环境滞后

随着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高度关注,高职院校也持续加大硬件投入,因此学生对物质文化认可度最高。但是由于存在着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融入不到位的矛盾,造成对网络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认可度相对偏低,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教育和管理水平,实现学校向高质量、内涵式、现代化职业教育转型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2]的行为文化所占比例最低(见表2),从下面“拖延症”案例中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

表2 您对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以下方面是否认可 单位(%)

W是高职院校M的大一女学生,多年来就有“追剧”和“追节目”的爱好,在与笔者的交流中,她形象地描述道:“周一看韩剧、周二搜港剧、周三周四迷芒果台、周五的天天向上和周六的大本营是重点,周日的年代秀独家爆料不能错过。”此外,睡前还有刷新“人人”“微博”“QQ空间”和“朋友圈”的习惯,一刷就是一两个小时。这样,大量的网络信息就占据了她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也就习惯性地将课后作业、学习任务、社团活动,甚至是“洗衣”“吃饭”这样的日常安排“一拖再拖”,久而久之,“拖延”成了习惯。最近,她还发现自己产生了焦虑、烦躁、厌恶等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拖延症”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常见现象,在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校园里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具有学习相对轻松、课外活动自由、课余时间较多等特点,故此容易造成一部分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对网络产生迷恋,甚至是不能自拔。

(二)培育目标不够清晰

培育目标作为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中的顶层设计,是指高职院校在一定时期内开展工匠精神培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具有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要以树匠心、立匠德、砺匠技、成匠才为目标”。[3]工匠精神培育目标既要求范围的广度,还需要层次的深度;既需要学生理解其内涵,更要求学生付诸行动。

1.目标广度尚需扩展

访谈者:您最认可工匠精神所包含的哪些要素?

学生D:我们比较认可专心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些耳熟能详的工匠精神要素,这些要素确实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之所需。

访谈者:您对工匠精神的其他要素如何评价呢?

学生E:其他要素我们也听到过,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国情怀、无私奉献、甘于寂寞、诚实劳动等要素似乎与我们这样的高职院校和所学专业相距较远,学校也很少强调这些方面。

2.目标高度有待提升

访谈者:您最希望接收到的与工匠精神培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学生F:随着国家对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关注,创新思维尤其是对于我们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应该是最需要的。

访谈者:学校是否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G:目前学校在开展工匠精神教育相关活动中更加侧重“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社会热点宣读”。但是这些东西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内涵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希望学校能够给学生多增设一些创新思维方面的内容。

3.践行程度需要加强

访谈者:您完成课程设计或者制作成品模型后是否会重新检验核算?

学生H:目前情况下,专业教师仍然注重我们的知识掌握,他们较少关注实践操作领域。只有在参加比较重要的技能大赛时,我们才会坚持在完成任务后认真检查是否存在漏洞,目的是得到一个好的名次取得获奖证书,这样有利于就业和评优。

访谈者:请您谈一谈对于实践课程成绩的自我要求情况?

学生I:对于实习实训某一环节数据存在纰漏,一般情况下会尝试修改,但如果耗费时间太多就会选择放弃,更多情况下认为既然无伤大雅,那就不去管它。大多数学生也像我一样,对于课程成绩尤其是实践课程成绩没有较高的心理预期,存在得过且过的懒散倦怠情绪。

(三)培育主体有待全面

培育主体是指在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认识和作用于培育对象的组织或个人。在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培育主体要从培育对象的客观实际状况出发,通过积极、主动地施加影响以达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培育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

1.组织机构效能不高

访谈者:您是否认可当前工匠精神培育组织机构?

教师A:工匠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个由匠心、匠德、匠魂、匠艺等要素所组成的统一体。当前学校主要还是受到传统教育评价机制的影响,把教学育人功能放在突出位置。但是要达成工匠精神培育目标,还应该突出管理育人功能和服务育人功能,只有三者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工匠精神培育任务。

访谈者:请您具体谈一谈组织机构在工匠精神培育功能中的作用发挥?

教师B:由于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组织机构呈现垂直管理格局。教务处和督导室成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监督的负责人。二级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基本上是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实施培育活动,对工匠精神培育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教学团队也就变得更加没有发言权。

2.人力资源效果不佳

当前工匠精神培育主要依靠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的力量,对于其他方面考虑得比较少。然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和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艰巨性决定了必须将教师与社会、企业、家庭、学生本人等所有力量进行整合。就学校内部来说,也不能仅仅依靠专业课教师,还需要调动管理人员、其他任课教师等所有人员的积极性(见表3)。

表3 您认为当前主要依靠哪些力量来实施工匠精神培育 单位(%)

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是当前学生较为认可的两个方面,但是,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教师确立现代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与之关联密切的敬业精神、培育方式和创新意识却相对薄弱,这也反映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既没有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本质,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工匠技能系统训练(见表4)。

表4 你对教师下列哪些方面比较认可? 单位(%)

(四)培育对象素质堪忧

学生是工匠精神培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职业素质作为高职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衡量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学生职业生涯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以较好的职业素质为前提,“我们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身心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的教育作为构建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五大要素”。[4]

1.职业理想缺乏理性

当理想与现实职业不同时,排名前3位的是不知所措、辞去工作和放弃理想,这说明当前高职学生由于对专业缺乏客观认知,真正面对挫折时往往从感性上来看待问题,缺乏对自己就业前景的清晰认知(见表5)。

表5 当您的理想与现实职业不同时会选择如何去做 单位(%)

2.职业道德相对缺失

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谦虚好学的人生态度和认真踏实的科学态度在职业道德品质中表现比较突出,但是也应该看到,学生在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方面表现欠佳(见表6)。这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怕苦怕累的心理和只想索取、不愿付出的性格,合作意识和集体责任感淡薄,很少考虑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5]

表6 您认为目前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道德方面最缺乏的是什么 单位(%)

3.职业核心能力尚需提高

大多数学生比较认可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计划执行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职业规划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并没有引起充分关注,这既表明高职院校课程开设目的仍然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不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说明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缺乏对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见表7)。

表7 您认为下列职业核心能力中哪些方面是最重要的 单位(%)

4.职业身心素质普遍较低

当前就业创业和学业负担是高职学生压力最大的两个来源,主要是因为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方法不够科学,考试和就业压力几乎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末,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恐惧。另外,经济水平、人际关系和父母期望等方面所带来的压力也不可小觑。整体来说,当今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强,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一旦遇到困难波折就容易产生退缩心理,甚至是一蹶不振(见表8)。

表8 下列哪些方面带给您身心压力 单位(%)

(五)培育手段缺乏力度

高职院校要实现和完成工匠精神培育的目标和任务,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与方法,否则,再好的目标和宏伟的蓝图也只是美好理想和愿望而已。在新时代背景下,是否确立校企深度融合理念,能否解决好课程结构、培育途径、教育资源、评价标准等问题成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优劣的关键。

1.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思政课程和通识课程是当前工匠精神渗透进学生课堂的主要方式,但是实训课程、专业课程尤其是课外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较少,这表明当前高职院校还是将人才培养重点着眼于课堂教学,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尚未深入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见表9)。

表9 您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接触工匠精神 单位(%)

2.培育途径有待拓展

课堂教学、校园宣传和专题讲座是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和了解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但是与工匠精神培育密切相关的校企合作和技能大赛占比较少,这说明深度融合、高水平的校企合作还没有真正展开,企业和学校的长期合作机制尚未建立,缺乏互利共赢的发展机制(见表10)。

表10 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培育工匠精神的 单位(%)

3.教育资源需要充实

课堂教学和硬件设施是学生认可度最高的两个选项,而课程资源、顶岗实习和校园文化认可度较低,这说明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还是没有摆脱重知识理论轻实践操作、重硬环境创设轻软环境营造的传统教学理念,教育资源潜力尚有较大挖掘空间(见表11)。

表11 您是否认可下列工匠精神教育资源 单位(%)

4.评价标准尚需科学

理论考试成绩是当前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的最主要评价标准,说明学校还没有对传统评价方式进行改革,相对而言,技能操作水平和顶岗实习表现明显高于思想素质状况和日常行为习惯,表现出显性评价高于隐性评价,量化评价高于质性评价,必然会使评价结果有失客观、准确和公正(见表12)。

表12 您认为学校主要是采用什么指标来评价培育效果的 单位(%)

四、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

(一)优化培育环境

加快舆论宣传,大力营造推崇工匠精神的舆论氛围,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加强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所组成的卓越校园文化建设。

(二)厘定培育目标

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形成高职院校“匠心、匠德、匠技、匠才”四位一体培育目标体系,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在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内涵基础上加强工匠精神实践。

(三)健全培育主体

从组织机构来说,注重教务处、督导室、实验实训中心、二级学院和教学团队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合力;就人力资源来讲,形成学校领导、全体教师、企业、家庭、学生本人以及企业行业人员等所有力量广泛参与的培育群体。

(四)提质培育对象

将职业素质教育纳入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全过程,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升由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身心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所构成的五位一体高职学生职业素质。

(五)强化培育手段

贯彻落实校企深度融合理念,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合理设置工匠精神课程结构、拓展培育途径、充实培育资源、科学制定培育评价标准,在动态平衡中提升工匠精神培育质量,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目标。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院校
90后大工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工匠风采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