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3-01-03李阳
李阳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阿替普酶的剂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出血事件以及预后。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0 d、90 d,所有患者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30 d(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出血性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且低剂量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高龄;临床疗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脑供血障碍而导致的脑组织缺氧性坏死,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较高[1~2]。静脉溶栓是AIS的主要治疗措施,在AIS有限的时间窗内采取及时合理的溶栓治疗对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有较为突出的效果[3~4]。阿替普酶是临床上治疗AIS的主用血栓溶解药,可通激活其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5~6]。但目前关于阿替普酶的应用剂量仍存在争议,中国及欧美标准剂量推荐的剂量为0.9 mg/kg、日本标准推荐0.6 mg/kg低剂量。本研究旨在对比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阿替普酶的剂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7];突发急性脑卒中4.5 h内,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指征;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既往合并颅脑外伤及颅内出血;既往重大手术史;入院前长期口服抗凝药;合并严重心、肾功能不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急诊入院后进行脑CT、血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建立静脉通道与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检查与治疗,排除禁忌后均予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剂量0.9 mg/kg阿替普酶滴注,90 mg阿替普酶粉剂配比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前2 min先静脉推注总剂量的10%(9 mg),之后30 min内静脉滴入剩余量,即总剂量的50%(45 mg),最后60 min内静脉滴注完余下的40%(36 mg)。观察组应用低剂量0.6 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将60 mg药物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按以下方式滴完,前2 min先静脉推注总剂量的10%(6 mg),剩余量静脉滴注,其中前30 min滴入总剂量的50%(30 mg),后60 min滴注完总剂量的40%(24 mg)。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1 d及治疗后7 d采用NIHSS评分评估,总分42分,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为严重。
(2)比较两组预后。于治疗前、治疗后30 d及治疗后90 d(出院患者门诊随访)采用改良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分为7级,级数越高表示恢复越差。
(3)比较两组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及配对样本t检验;以例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統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 d、7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相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7 d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 d的评分(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mR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mR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0 d、90 d,两组患者mRS评分相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治疗后90 d两组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后30 d(P<0.05),但组间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出血事件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血事件总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4。
3讨论
静脉溶栓是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最为有效的治疗办法,在血栓形成初期以特殊药物及时将血栓溶解,迅速疏通血管,恢复血流。尤其对于高龄急性期患者,在狭窄时间窗口内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救治手段,能够使其受损的神经功能得到及时恢复,从而最大程度地抢救AIS患者。阿替普酶是目前临床常用溶栓药物,主要通过促进体内纤溶系统活性而发挥血栓溶解的作用。阿替普酶药品说明书标准剂量为0.9 mg/kg,我国与美国及欧洲国家的标准应用剂量均与药品说明书保持一致,日本推荐应用0.6 mg/kg的低剂量标准,但亦有研究表示,0.6 mg/kg与0.9 mg/kg剂量对AIS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异。针对阿替普酶用药剂量的争议,国内外陆续进行多次研究对比,并有结论证实了应用0.6mg/kg低剂量阿替普酶对AIS的临床有效性。目前0.9 mg/kg标准剂量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AIS患者的疗效在我国临床上已得到有效证实,近年来也开始逐渐尝试采用低剂量方案进行AIS治疗,然具体何种剂量对我国AIS人群最具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仍缺少权威性的研究数据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7 d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0 d、90 d,所有患者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30 d(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AIS患者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二者在治疗后的近期临床结局相近。
此外,观察组患者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其治疗安全性明显高于标准剂量溶栓治疗。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溶栓对近期死亡率的影响结果相似。阿替普酶的半衰期短,药效维持时间短,AIS患者需持续用药,容易导致出血事件的发生。同时从结果中可见,使用低剂量溶栓治疗的患者,其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使用标准剂量治疗的患者,说明减少阿替普酶剂量能有效预防症状性颅内出血,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低剂量与常规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低剂量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
参考文献
[1] 彭蕾,许方蕾,陈雪妹.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接诊时间管理研究进展[J].中國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4):363-365.
[2] 何池忠,王硕,杨哲贤.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研究进展[J].循证医学,2019(6):321-324.
[3] 韩晓森,董艳玲,田英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前救治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9,39(12):1202-1205.
[4] 翁艳秋,张玲娟,李凯薇,等.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研究进展及启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5):3293-3295.
[5] 乔雨林,向文强,王磊,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替奈普酶和阿替普酶的溶栓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26(7):50-56.
[6] 刘春梅,周俊山,施洪超,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8,25(3):40-44.
[7]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