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分析
2023-01-03梁佳莉乐宇高兴
梁佳莉,乐宇,高兴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CHF)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最终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临床综合征。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伴随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心脏有效泵血减少,从而引起肾脏缺血,导致肾功能损害;与此同时患者长期存在体循环淤血,导致肾脏缺血,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有研究显示[1,2],在影响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众多因素中,肾功能损害可制约心功能不全的病程及预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其死亡风险,约40%~60%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肾功能损伤。Horvath等[3]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随肾功能损伤,且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
尿微量白蛋白作为肾脏早期损伤的灵敏指标,其数值升高常预示肾脏预后不良,同时也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指标,是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危险的预测因子[4]。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在临床中检测便捷快速且价格低廉,可用于肾功能的评判。本研究通过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进行研究,旨在探讨UACR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相关作用,以期为此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男性115例,女性25例,年龄63.51±10.82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39例,高血压心脏病42例,缺血性心脏病33例,瓣膜性心脏病26例。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64.20±10.11岁。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将观察组分为四个亚组:NYHAⅠ级组(12例)、NYHAⅡ级组(39例)、NYHAⅢ级组(43例)和NYHAⅣ级组(46例)。患者人院时均需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各组间在性别、年龄、BMI、血脂、高血压、吸烟及饮酒史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心力衰竭病史≥12个月;③符合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Framingham标准);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和(或)超声心动图(UCG)证实存在肺动脉高压;④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3个月内行心脏相关手术患者;②消化道/泌尿道出血患者;③糖尿病患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⑥恶性肿瘤患者;⑦器官移植患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3 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详细记录病史并行体格检查,入院后第2 d晨起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测定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肌酐(SCr)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图(荷兰,Philips公司,飞利浦 IE33,批准文号:2230117)由我院同一名超声科技师测定,采用相控阵探头,频率1~5 MHz,分别测量并记录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左心室短轴收缩率(LVFS)数值。患者留取晨起新鲜尿液用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尿肌酐测定采用ARKRAY AX-4030尿液干化学分仪(日本京都,爱科莱公司,批准文号:2401802),配套尿液分析试纸条,采用染料金属络合物比色法,严格按标准化操作规程及说明书进行。计算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水平。
1.4 观察指标观察不同NYHA分级亚组与对照组患者的UMA、UACR、NT-proBNP水平;分析UACR与SCr、LVEF、LEVDd、LVFS水平相关性;分析UACR与NT-proBN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UMA、UACR、SCr、NTproBNP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UMA、UACR、SCr、NT-proBNP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NYHA分级越高,增加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组别UMA、UACR、SCr、NT-proBNP比较
2.2 不同组别LVEF、LVEDd、LVFS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LVEF、LVEDd、LVFS比较,观察组LVEF,LVFS明显低于对照组,且NYHA分级越高,LVEF、LVFS降低越明显。观察组LEVDd明显高于对照组,且NYHA分级越高,LEVDd增加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不同组别LVEF、LVEDd、LVFS水平比较
2.3 UACR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ROC曲线分析以LVEF<40%作为标准,对UACR诊断慢性心力衰竭进行评价,ROC曲线分析显示,UACR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AUC为0.723(95%CI:0.655~0.884),具有诊断效能。cut-off值为2.168,灵敏度为76.89%,特异度为55.46%。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迁延,预后差,再住院率高,病死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研究显示[6],CHF患者往往早期就存在肾功能损伤,尤其以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主要表现,其肾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研究显示[7,8],大量蛋白尿与微量蛋白尿分别使心力衰竭患者入院风险增加75%和45%,故早期发现心力衰竭病情,及时有效的判定心衰程度,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延缓心力衰竭病程发展、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且有效途径。
CHD患者心脏、肾脏之间存在着复杂关联性,而心、肾疾病的病理基础为内皮细胞损伤。近些年来,不断有研究报道,尿微量白蛋白不仅反映早期肾损伤,同时还可反映出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可作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的独立预测指标,是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死亡原因的一个独立指标[9-11]。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可作为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可较准确灵敏的反应肾功能的损伤程度,并与心血管病人群肾功能的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NYHA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对照组比较UMA、UACR、SCr、NT-proBNP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HF患者的肾功能损伤与病情严重程度相符,与本文结果基本一致[12,13]。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反映UMA的UACR水平也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提示UMA、UACR可对于评估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及心功能分级,起到评估作用。与心力衰竭的常规标志物NTProBNP相比,UACR同样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且取样简单快捷[14,15]。ROC曲线分析显示,UACR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AUC为0.723,具有诊断效能。cut-off值为2.168,灵敏度为76.89%,特异度为55.46%。一项大样本回顾性研究显示,UACR与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影响因子[16-18]。临床上多采用心脏超声作为CHF的诊断方式,LVEF、LEVDd、LVFS可较准确的反映出CHF患者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UACR与LVEF和LVFS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且随着心功能水平的降低而降低,在一定程度上,UACR可反映出患者心脏功能。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为单中心研究,纳入患者数量较少,且糖尿病患者未纳入,可能存在数据偏倚,后续需多中心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增加,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同时也可对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预测价值,此指标临床测定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