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2-12-30郭建华
郭建华
山东省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山东胶州 266300
0 引言
子宫是奶牛生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子宫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奶牛繁殖性能,而繁殖性能是决定奶牛场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子宫炎症的一种,严重危害奶牛的生殖系统健康,导致奶牛繁殖障碍,是我国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繁殖障碍疾病之一。国内外不同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存在差异,但基本均在14%~40%的区间范围[1]。子宫内膜炎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所产生的大量白细胞和细菌会抑制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而造成奶牛不孕,占奶牛不孕症的70%。子宫内膜炎高发于奶牛分娩后。奶牛分娩时产道受损,以及胎衣不下、流产、子宫感染等均可造成子宫内膜炎。患该病的奶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精神萎靡、排有异味的恶露、发情时间延迟等症状。该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奶牛可快速恢复繁殖性能。若治疗不当可引发败血症,造成奶牛长期不孕或继发流产等现象,最终只能被迫淘汰,损害养殖效益。为降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本文从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出发,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1 病因
1.1 环境因素
环境卫生较差,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大量存在,可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奶牛感染病毒性腹泻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大肠杆菌、链球菌、坏死杆菌、布鲁氏杆菌、嗜血杆菌、酵母菌、念珠菌、放线菌等均可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此外,长期缺乏光照、运动的奶牛,也会易患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达70%左右[2]。
1.2 人为因素
造成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助产所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日粮营养搭配不合理。奶牛人工输精和助产期间操作不当可造成奶牛产道和子宫受损,引发子宫内膜炎。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C、磷、钙、锰等营养物质容易造成奶牛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易患子宫内膜炎;此外,为提高奶牛产奶量而过度饲喂精饲料,易导致奶牛生殖系统营养供应不足,诱发子宫内膜炎。
1.3 其他因素
体内激素(如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素等)分泌紊乱,血液循环异常,如血液黏度增加导致血流速度减缓、灌注量降低等,可导致奶牛抗病能力下降,子宫内的病原体大量繁殖[3],诱发奶牛子宫内膜炎。此外,患有胎衣不下、阴道炎、子宫脱出等疾病的奶牛,也易继发子宫内膜炎。
2 临床症状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分为三类,分别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
2.1 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主要分为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和黏液性子宫内膜炎。患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全身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如体重下降、阴唇肿胀,阴门处有黄白色黏性分泌物排出;阴道检查可发现子宫颈口充血,子宫黏膜上有絮状黏液附着,子宫颈肿胀、增生、张开,子宫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4];直肠检查可发现子宫壁松弛、收缩力弱、厚度不一致。患有黏液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牛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阴道检查发现子宫颈肿胀、卵巢囊肿;直肠检查可发现子宫壁增厚。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导致奶牛发情周期不规律、发情次数减少、受孕率降低。
2.2 急性子宫内膜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发生于奶牛分娩后2~3 天,主要由于奶牛受病原体感染导致。患病奶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0 ℃以上、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拱背、阴门处有灰白色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病牛会排出大量的脓性分泌物。阴道检查,可发现子宫颈外口有充血现象;直肠检查可发现子宫松弛,按压时有灰白色分泌物溢出。
2.3 隐性子宫内膜炎
患隐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奶牛的受孕率极低,发情时会分泌酸性、紫色分泌物[5]。
3 诊断
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方法为外观检查、阴道和直肠检查、实验室诊断。
3.1 外观检查
目前主要通过观察奶牛子宫形状,辨别分泌物的气味、颜色和黏稠度进行诊断。当分泌物较稀时,可诊断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当分泌物较浓稠时,可诊断为慢性子宫内膜炎;当病牛阴道分泌物颜色稍浑浊且带有气泡时,可诊断为隐性子宫内膜炎。
3.2 阴道和直肠检查
若阴道检查发现子宫口充血、肿大,分泌物为棕色;直肠检查发现子宫角增大,子宫弛缓,收缩反应微弱,可诊断为急性子宫内膜炎。若阴道检查发现阴道和子宫颈内壁肿胀,子宫颈张开;直肠检查发现子宫角增厚,收缩减弱,弹性降低,可诊断为慢性子宫内膜炎[6]。
3.3 实验室诊断
根据检测样本类型,实验室初步诊断方法分为两种。第一,取用pH试纸检测阴道分泌物酸碱度。若pH低于7.0,则可能感染子宫内膜炎。第二,在发情奶牛分泌的阴道黏液中加入正常的精液,显微镜下观察精子状态。若精子快速死亡表明奶牛可能感染隐性子宫内膜炎。初步诊断结束后,还需进行进一步诊断,可将加入硝酸银试剂的奶牛尿液加热煮沸,若液体底部有黑色沉淀,则可判断为子宫内膜炎。
4 治疗措施
4.1 子宫冲洗
子宫冲洗是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一种常用方法。具体为:1%的生理盐水、0.05%的呋喃西林和1.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病牛子宫每天进行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透明为止。
对于病情较严重的奶牛可采用子宫灌注进行治疗。如土霉素,金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各1.5 g溶于150 mL蒸馏水中灌注子宫内,隔天灌注1 次,连续灌注2~3 次;也可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灌注,微生态制剂主要是由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加工制造而成的一种生物制品,是一种绿色的添加剂,可通过调整局部的微生态环境,提高奶牛机体的抵抗力,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冲洗和灌注时需在子宫颈口张开时操作,不可强行插管冲洗,以免对子宫进口造成损伤,影响治疗效果[7]。
4.2 全身治疗
对于病情非常严重的病牛需要配合全身治疗。通过提高病牛的抵抗力、加强子宫收缩,从而促进分泌物的排出。每天静脉注射葡萄糖、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维生素C等[8]。或者可以利用抗生素、激素进行治疗。抗生素治疗前需进行药敏实验。对于体温升高、反刍停止的奶牛,养殖人员可选用安乃近、葡萄糖溶液、碳酸氢钠溶液进行解热镇痛、补液、缓解酸中毒等。
5 防控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日常饲养过程中,若日粮营养供应过量容易导致奶牛过度发育,体脂沉积,奶牛分娩后易出现胎衣滞留、子宫内膜炎等疾病;营养供应不足,奶牛生长发育受阻会出现乏情、不孕现象,妊娠期还会出现流产。因此,养殖人员应根据奶牛不同生长阶段和体况评分进行营养搭配调整。对于干奶期奶牛,应适当增加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对围产后期奶牛,禁止过多饲喂精饲料,避免出现瘤胃酸中毒情况而影响体质和子宫的恢复。分娩后第1天可提供0.5 kg精料,分娩后第3天精料饲喂量可增加至2.5 kg。
5.2 严格人工授精操作规程
技术人员在授精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操作程序。输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输精器械、手套等用品以及奶牛外阴部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菌感染奶牛子宫内膜[10];输精时应严格控制输精部位,避免刺伤子宫内膜,引发出血而导致炎症发生。
5.3 加强奶牛分娩及产后管理
对于即将分娩的奶牛需进行单独饲喂,分娩前1 周转至产房内专门看护,产房需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工作。分娩时,助产人员应严格按照助产规定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助产不当而造成产道受损和子宫脱出等现象。一旦出现上述现象,需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处理,防止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同时,助产人员应建立奶牛生产记录,对奶牛分娩状况,胎衣、恶露排除状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对于超出24 h未排出胎衣的奶牛,养殖人员应进行手术剥离。分娩后养殖人员可通过灌服葡萄糖促进恶露的排出。
5.4 注意环境卫生
做好养殖场内的环境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及时清除牛舍内的粪便、尿液等排泄物,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保持牛舍干净清洁。做好牛舍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工作,保证舍内环境温度维持在12~18 ℃。定期通风,保持舍内空气质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