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2022-12-29朱文梅
朱文梅
(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江苏 张家港 215600)
一、引言
国有企业的资产有不同的经济性质,按照经济性质分类,包括经营性的、非经营性的以及资源型的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就是管理属于国家的资产的一类活动,其中处置资产、使用资产以及通过资产获取收益等,这些都是为了达到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国有企业要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了这些,才能保住国有资产,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合理利用各类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有企业通过多年的市场发展经验,总结出了自己的国有资产管理理论,这些理论较为全面。然而,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过程而言,也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较大[1]。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问题要想彻底得到解决,就要看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需求是什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什么,通过这些来将资产管理机制不断地建立完善,通过专业独立的资产管理机构来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从而达到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不断规范与约束;通过国有资产监督部门的设立,来对资产管理部门的履职进行监督,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督促,确保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背景
1.新时期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要求
新时期的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国有企业的资源管理机制如何不断地完善,也成为了社会各界所重点关注的。我国现代经济飞速发展,国有企业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工作思路要不断创新,在管理模式上要不断进行完善,如此才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有效地去解决。目前的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资产管理而言,有很多的问题存在,造成制度没有完善化,导致资金闲置或流失,对国有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对于国有企业的日常工作而言,资产管理是重中之重,要想避免问题的发生,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要进行优化,让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得到保障,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2.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特殊性
与其他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有其特殊性。国有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它是国家的企业,其资产也是人民的,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是在代替国家对企业的资产进行管理,所行使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要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障国有企业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要想规避企业资金不流失,就要对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对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优化。所以,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重视企业的资产管理,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实现国有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于经营性国有企业而言,对现有资产的管理过程要通过日常经营生产来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同时要实现盈利,全面管理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占有。要想对资产进行有效的保值[2],还要以当下的社会发展为前提,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有些国有企业资产要体现社会公益性,所取得的经济收益用之于社会,将国有企业的发展水平有效提升。
三、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1.加强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要求
对于国有企业的资产而言,实现保值增值,指的就是企业通过建设与管理国家投入的资产,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国有资产是生产发展的物质保障,也是企业运营的基础条件,只有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上不断完善加强,才能确保国有资产的不流失,才能达成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也就体现了国有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价值。
2.加强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表现为国有企业为主体,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并行发展的这种市场经济发展体制。非公有制企业是起步最晚的,但借着自身资产结构简单以及产权清晰、市场灵敏度高等特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才能确保发展领先。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核心要素是资产,有效管理资产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对资产实现不断的优化改革,使其产能提升,最后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通过优质的资产来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实现资产到效益再到生产力的优质循环链,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3]。
3.加强资产管理是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时代要求
以往党的会议精神是要求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是,对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由此可见,国资监管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理念上的突破性的进展,要求国有企业在时代发展浪潮中要肩负新的使命,接受新的挑战。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资产质量要不断提升,资产存量也要不断被盘活,对无效资产做到合理处理,这样才能让资本回报率得到有效提升,使国有资本达到做强做优做大的效果。
四、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难点
1.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目前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还不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国资监管部位履职不到位。当下而言,我国的国有资产由国资监管部门来执行监管责任,原来是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监管,现在是对国有资本进行监管。但是,部分国资监管部门在对国有企业资本进行监管过程中没有将有效的资产管理办法制定出来,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造成企业资产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明确责任人,最后出现任由其发展的现状,责任无人承担,出现问题也没有及时追究责任。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导致企业不能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有些国有企业并没有从企业的自身情况出发来建立资产管理制度,而是将别人的管理制度与经验照搬过来,在国有企业资产出现流失或损失以后也无法进行有效问责,缺乏有效的问责体系[4]。企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国有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如果缺失有效的管理机制,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约束,就会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2.资产管理不到位
有些国有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对于沉淀资产不闻不问。一方面对短期发展重视,忽略长期发展,部分国有企业不能严格有效地管理企业资本的投资活动。社会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要跟上时代发展脚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就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对外投资金额,对眼下的经济利益看得更重,至于后期的投资回报率高低问题,则不关心,长期下去,就会出现国有企业资产回报率低下的问题。在投资方面,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并没有深入地去调查市场,没有认真研究数据,更不能对投资回报等问题进行科学计算,进而造成资产不能被合理分配。另一方面,更重视资金,对实物采取轻视态度[5]。对企业的实物资产不能有效管理,分配过程不合理,资产入账不及时,对在建工程不能及时转为固定资产,也不能及时盘活闲置资产,导致国有资产出现大量的流失。长此以往,没有盘点固定资产,也不能得到有效处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物资产账实之间会出现严重不匹配的问题。
3.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在企业中进行资产管理时,资产管理意识缺失。一方面重视投入,轻视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队伍中,总有一些企业只对当下的发展利益重视,注重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运转以及企业的效益怎么样,而对资产管理则重视不够,一味地采购资产、投资建造厂房、不断引入新的设备,没有形成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相对完善的资产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以及资产管理的激励相关机制也都没有建立,导致国有企业的员工不能树立主人翁意识,缺乏企业使命感,也就忽视了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应有的管理。另一方面是观念陈旧。有些管理者缺乏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没有作为,对以前发生的账务问题置之不理,管理观念不更新,针对资产管理中的遗留问题选择避而不谈。例如,没有及时报备已经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以及被淘汰和闲置的资产,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造成长期积压库存,产生挂账的现象。资产管理的模式也是一成不变,始终采用原始的管理模式,不能实现有效创新,在资产价值发生变化时也没有进行重新评估等,资产价值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整。资产管理意识差,造成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失或者运营管理的效率非常低。
4.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国有资产管理实现信息化是指利用软件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管理,管理过程公开透明,使资产管理的效率与准确度都得到了提高,使企业资产状况更加清晰明了。然而,当下的一些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上并未完全实现信息化。一方面没有将信息化的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建立,依然使用人工记录的方式来管理。资产的系统是一物一卡,但是财务账可成批次的录入。例如,某个单位采购了100 台空调,财务账的角度可以成批量的入账,但是使用资产管理的方式,每台空调都要有一张独立的资产卡,将资产的型号、管理人、价值以及谁使用这些信息明确化,资产管理人员因需要负责大量的基础数据,因此依然使用陈旧的资产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是资产实物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资产实物和账目不能逐笔对应,使账实相符的效果太差。造成了软件与实物相分离的现象,并没有对系统软件功能充分利用,如果能使用资产标签、资产条形码等先进的技术,就能有效结合资产实物管理和管理系统,事实却相反。
5.未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想实现高效规范性,就必须将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体系建立起来。当下而言,很多国有企业都不能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监督体系,从而使国有企业资产在管理上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遇到重重阻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国有企业没有在企业内部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起来,造成日常的管理工作过于随意化,没有相应的部门监督,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第二,有些国有企业尽管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建立了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然而因为一般都是从内部抽调人员加入监督部门队伍,在资产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原部门人员就会返回,造成无法真正对国有企业资产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第三,国有企业并没有针对国有资产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造成国有企业资产在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依据[6];第四,国有企业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时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评价制度也未完全落实,这就使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不能及时反馈,落实不好奖惩制度,就会导致企业的管理人员不能充分积极地投入到资产的管理工作中,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6.责权不统一,激励机制不完善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管理者具备经营管理的权力,然而,国有企业在目标考核时一般是通过利润、收入、安全以及成本等一些传统的因素来进行考核,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以及有关效益并没有通过这些指标来考核,如此就让国有企业管理者只是负责对资产进行管理,但管理过程中不用承担相关责任,导致很多闲置资产不能被有效利用,造成这些资产的闲置、流失甚至最后出现损失。同时,由于很多国有企业具有特殊性,对于员工的工作并没有制定有效的奖惩机制,导致个人的工作业绩与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效率完全脱节,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没有积极性,不能对企业实现自我贡献,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低下,质量较低。
五、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改善措施
1.做好企业组织管理工作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资产的管理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决定着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以及企业能否不断进步。所以,开展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关部门一定要对资产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对于此项目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必须由内部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来担任,亲自来主持工作,在分配工作时必须明确到人,细化分工,全过程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另外,国有企业要细化管理工作分工,每个人都有具体负责的项目,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恪尽职守,同时管理流程也要清晰,不同的部门都要清楚资产管理工作如何详细落实下去,对于管理人员而言,要有匹配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促进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7]。
2.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而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执行。(1)要制定与企业实际相符合的管理制度,通过基本掌握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规范的管理措施,最后才能得到有力的实施。另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要想得到质的提升,就要使用多种方式比如入股、租赁以及资产置换等方式来灵活管理,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资产使用率。(2)对于内部资源的配置,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要主动配置标准的合理性,也要注重配置方法的合理性,当然,企业内部的资产管理制度是最为重要的。国有企业在对资产进行配置以及预算审批时,都要严格执行资产配置相关制度。比如,国有企业要求资产严格按照标准处理,杜绝资产闲置,资产配置严禁超标等,这些都能促进国有企业合理配置资产。
3.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资产管理水平要更上一层楼,对于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就要严格要求,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执行。(1)要有严格的资产管理体系,资产管理部门要将资产管理制度整理出来,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修订与完善,在制定管理制度过程中务必以企业日常运营为基础,对管理制度作出适时调整,进而使资产管理制度为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国有企业还要对内部的不动产等进行抽查,掌握资产是否被租赁或者出售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制止。(2)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时要对内部风险做好有效把控[8]。企业的风险制度要不断完善,杜绝盲目投资,在实施企业决策时,一定要有的放矢,综合全面地考虑,使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
4.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时,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协助完成,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来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对国有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首先,对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软件做到有效地利用,提升资产管理精确化程度,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实现资产从采购到处置整个过程的有效管理。其次,国有企业可使用射频技术、条形码等技术达到一物一码,对资产条形码以及设备终端的资产名称等进行扫描,利用扫描出的信息来对实物资产的信息做到充分了解,使资产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对资产进行管理,能够实时动态监管资产,可以使数据基础更扎实可靠,并方便了资产的清查。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资产管理,还能达到账实相符,使资产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也能让审计的工作量减轻。
5.执行监督管理工作
国有企业要将资产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就要对监督工作做到严格执行。首先,企业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政策也在不断地更新,资产管理制度也要与时俱进,作出改进,监督管理工作就要在调整之后继续提升。其次,国有企业要将因管理制度过于陈旧以及管理过松而导致的问题进行彻底解决。最后,在国有企业内部,负责对资产进行管理的部门要重视资产的监督制度,对资产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对资产管理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最大程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促进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了使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企业要及时将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建立起来,保证监督作用真正发挥出来。首先,内部监督部门的建立非常必要,避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存在不合规的问题发生。其次,对于监督部门已经建立起来、但没法正常运转的企业,要适当增加编制,保证监督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再次,要根据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流程,通过有效规章制度的设立,实施有效的指导工作。最后,国有企业要将合理的奖惩机制建立起来,这样才能整体评价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以评价结果为依据来实现奖惩分明,进而使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国有企业中的内部审计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重视对资产的检查与监督,真正将工作进度落到实处,以国家最新的政策为依据,严格查处企业内部私自出借资产、隐匿等行为,明确到责任人。总而言之,国有企业既要做好监督工作,又要在管理水平上不断提升,让国有企业不断实现可持续发展。
6.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1)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各环节不断强化,通过管理流程的优化,对阶段资产管理中的最弱的环节进行及时查找。首先,要对国内外好的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借鉴学习,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对资产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其次,国有企业在对内部管理体系进行评价时,可以使用评价管理体系来完成,通过评价体系的评价进一步优化资产管理制度。最后,国有企业利用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制度以及体系来对监督管理体系不断进行完善,对资产管理制度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整体评价,对有关人员的工作起到及时监督的作用。
(2)健全资产减值管理制度。在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管理时,如果资产管理有风险发生,就会出现国有企业资产减值的现象。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将资产管理的风险降低,然而资产管理风险系数不可能为零,因此,国有企业要对资产减值管理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对资产减值做到及时发现,对于减值所造成的损失,使用定量分析法来确定,以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与实际资产情况为依据,决定是抛出还是投保,进而达到资产保全的效果,使企业的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3)企业审批制度。国有企业必须将审批流程不断完善,审批流程遵循逐级审批的原则,层层递交,保证审批流程规范化,确保企业将审批流程落到实处。有关工作人员要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严格执行,履职到位,将工作中人为原因导致的失误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7.责权并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而言,要做到权责对等,对于其权利的实施以及执行状况实行问责,使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得到不断的完善,并且在考核国有企业以及相关资产的管理者时,要挂资产管理的效益,对于其他部门的员工也是如此,让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效益与员工的收益息息相关,不断对考核制度与考核体系进行完善化,如此才能让员工要引起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视,从整体上对资产管理做到高度重视。同时,国有企业在进行资产监管时有关监管部门还要将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起来,让资产管理与管理者工资挂钩,管理标准要统一,奖励作出贡献的员工,惩罚犯错误的员工,如此才能让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确保国有企业资产安全有保障,实现高效的资产管理。
六、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发展中,要想不断提升资产总量,优化布局结构,实现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保持国有经济主体地位,就要对资产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将资产管理工作当作第一要务。通过不断创新思维来不断优化与改革资产管理工作,将一个信息化与现代化的资产管理系统打造出来,让资产管理工作真正发挥实效,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有序发展。